武则天年轻时经常去的寺庙(祭祀武则天的大唐皇家寺院)
武则天年轻时经常去的寺庙(祭祀武则天的大唐皇家寺院)寺庙大门是普通的青砖黛瓦房屋,简约中透漏着古朴,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下,显得孤寂落魄,一点也看不出昔日皇家寺院的风采,反而像都市中的贫民窟。倘若一辈子养尊处优的太平公主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巷子口还有一个浅红色的旅游指示牌,上面写着“唐代皇家寺院罔极寺,向东200米”。顺着指示牌,走了500米左右就来到了罔极寺南门口。相比之下,罔极寺的现状却惨多了,知其者是少之又少,受关注程度与其身处闹市的坐标位置极不相称,不要说外地游客了,即便是老西安,也多数没有听说过。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听说过?在古城墙长乐门东北侧,国宾酒店门口,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蓝色路牌上写着“炮房街”,我猜想这肯定是古人制造火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城墙大门附近都是军事要地,在长乐门附近制造火炮不足为奇,所以就留下了这么一个让男人笑哈哈,女人羞答答的街巷名字。到了罔极寺才知道,我的猜想是错误的。这是古都西安的一条老巷子,因为生产烟花
西安号称十三朝古都,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历朝历代留下了诸多名胜古迹,西安因而成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在这些古迹遗址中,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老寺庙,有些已经成为著名的景区,如大雁塔、小雁塔、大兴善寺等等,吸引众多游人前往寻幽探古,也有一些古寺庙,因为种种原因被摧毁,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人们只能在古书籍中寻其影踪,磋叹岁月无情,历史无影。
唐朝佛教盛行,都城长安有3座皇家寺院名噪一时,分别是:唐高宗李治为母亲修建的大慈恩寺,也就是如今的大雁塔;武则天为丈夫李治修建的荐福寺,也就是如今的小雁塔;太平公主为母亲武则天修建的罔极寺。
罔极寺的佛祖脚印
很多读者都听说过大雁塔、小雁塔,两个塔已经成为西安的标志性旅游景点,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比之下,罔极寺的现状却惨多了,知其者是少之又少,受关注程度与其身处闹市的坐标位置极不相称,不要说外地游客了,即便是老西安,也多数没有听说过。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听说过?
在古城墙长乐门东北侧,国宾酒店门口,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蓝色路牌上写着“炮房街”,我猜想这肯定是古人制造火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城墙大门附近都是军事要地,在长乐门附近制造火炮不足为奇,所以就留下了这么一个让男人笑哈哈,女人羞答答的街巷名字。
到了罔极寺才知道,我的猜想是错误的。这是古都西安的一条老巷子,因为生产烟花爆竹的作坊比较多,故名“炮房街”。但是我感觉叫“炮坊街”更贴切一些,也好听;或者叫做“炮仗街”更有西安味道,因为在西安的土话中,鞭炮叫“炮仗”。
巷子口还有一个浅红色的旅游指示牌,上面写着“唐代皇家寺院罔极寺,向东200米”。顺着指示牌,走了500米左右就来到了罔极寺南门口。
寺庙大门是普通的青砖黛瓦房屋,简约中透漏着古朴,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下,显得孤寂落魄,一点也看不出昔日皇家寺院的风采,反而像都市中的贫民窟。倘若一辈子养尊处优的太平公主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罔极寺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是太平公主为了显示自己孝女的形象,为母亲武则天祈福而建,寺名取自《诗经》中“欲报以德,昊天罔极”。太平公主权倾朝野,建造的罔极寺奢侈浮华,富丽堂皇,史载“穷极华丽,为京师之名寺”,在唐朝盛极一时。
可惜五代时,寺内大部分建筑物毁于战乱,唯有卧佛殿幸存,故被称“卧佛寺”。明清后重修,改为尼姑庵,现在的寺院规模缩小许多,留下的文物古迹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
现在的罔极寺仍旧是一个尼姑庵,只剩三进院落,远没有唐朝皇家寺院的宏大规模,我半个多小时就游览完毕了。想来不免让人唏嘘感叹,也许,这就是盛极而衰的道理吧!
进入大门向院内望去,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一层,看上去纯朴古韵,外表装饰都是青瓦红柱,朱门黛墙,显得古色古香。每个殿堂门口都高悬着两个喜庆的红灯笼,院内游客不多,袅袅香烟增添些许神秘寂静感。
与中国大部分的寺庙和道观一样,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基本上是长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财神殿这条南北中轴线来组织空间,非常讲究左右对称,左右厢房分别是钟楼、鼓楼、法堂殿、念经堂、斋堂、寮房等。
罔极寺与其他寺庙稍微不同的建筑是:寺内有一个莲花造型的景观灯,灯柱上有“唐罔极寺”四个大字。大雄宝殿西侧养了几只孔雀,在佛教中,孔雀大明王菩萨被奉为佛母。
最值得一看的文物有两处,一是山门外独角兽,是唐朝所造,被视为镇寺之宝;二是院内有二座舍利塔,其中之一为清康熙时所建的“东院喇嘛塔”。网上说寺门外有一对貔貅,是唐代石雕原物,可惜我在现场没有看到。
对于历史人文景点的旅游,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 才会觉得旅游更有趣味,就像我的网名一样“人在旅途心随景动”,如果看到景色心中无所想,就失去了旅游的意义。我们一起来揭开罔极寺的历史帷幕,看看这里有哪些值得我们感叹往昔的事件:
1、罔极寺后原有塔林,比少林寺塔林高大雄伟、坚固。
罔极寺塔林是埋葬历朝历代高僧大师的墓地,每座塔上都镶嵌一块青石石碑,镌刻着高僧的生平事迹。闻名于世的少林寺塔林都是砖塔,而罔极寺塔林以白石料为主,因此坚固得多。因为是皇家寺院,规模也比少林寺高大雄伟,可惜都毁于历史长空之中,仅给后人留下怀旧的念想。
少林寺塔林
2、罔极寺不仅仅有皇家寺院的光环罩着,与罔极寺有关的历史牛人也不在少数。
据传寺内存有著名画家吴道子、董谔、杨廷光等名家之作。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圆寂后在此厚葬; 唐开元宰相姚崇患病寓居罔极寺。
僧一行,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和释学家,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有很大贡献,是地球上第一个准确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用实测数据彻底地否定了历史上的“日影一寸,地差千里”的错误理论。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县)人。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兼兵部尚书,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3、历史上著名的长庆会盟就发生在罔极寺。
公元821年,唐朝与吐蕃会盟于此,双方分别在长安和逻些建碑,重申“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史称“长庆会盟”,亦称“甥舅和盟”。罔极寺塔林的塔均为喇嘛白塔,据说是模仿吐蕃的喇嘛白塔建造的,是“长庆会盟”的产物。如今,拉萨的大昭寺之内,“长庆会盟碑”保存仍然完好,而皇家寺院罔极寺,早已物是人非,会盟碑也不知去向。
拉萨的大昭寺内的“长庆会盟碑”
4、慈禧太后曾来此避难,亲手写了一个“虎”字赐予寺内主持。
清光绪年间(1900),慈禧太后西逃,在西安避难时,曾亲手写了一个“虎”字赐予寺内主持,后来在文革期间不翼而飞。
这件事情让人脑洞大开,浮想联翩,想来十分有趣,武则天与慈禧,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时间上相差千年,却在罔极寺这个狭小空间里把她们联系了起来。
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地位低微,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两个女强人却能成为封建朝廷的“一把手”,可谓是把女性权利发挥到了极致,后来没有任何一个女性能超越。
西安最文雅的街道,只有200多米,却连接了5个著名人文景点
来到西安,才知道碑林博物馆的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