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十月,沃野、统万二镇敕勒反叛。诏令陇西王源贺前往镇压,斩首三万余级。以南安王拓跋桢为假节、都督凉州及西戎诸军事、领护西域校尉、仪同三司,镇凉州。刘宋大将垣崇祖率众二万自郁洲入东兗州,屯兵于南城固。八月,父亲拓跋弘禅位,拓跋宏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延兴元年。因为年幼,仍有父亲拓跋弘决断军国大事。皇兴三年(469年)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皇兴五年、延兴元年(471年)

拓跋宏(467年—499年)汉名元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生母思皇后李氏。北魏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471年—499年,年号延兴、承明、太和,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洛阳长陵。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1)

皇兴元年(467年)

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于室内,天地氛氲,和气充塞。帝生而洁白,有异姿,襁褓岐嶷,长而渊裕仁孝,绰然有君人之表,显祖尤爱异之。

皇兴三年(469年)

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

皇兴五年、延兴元年(471年)

八月,父亲拓跋弘禅位,拓跋宏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延兴元年。因为年幼,仍有父亲拓跋弘决断军国大事。

十月,沃野、统万二镇敕勒反叛。诏令陇西王源贺前往镇压,斩首三万余级。以南安王拓跋桢为假节、都督凉州及西戎诸军事、领护西域校尉、仪同三司,镇凉州。刘宋大将垣崇祖率众二万自郁洲入东兗州,屯兵于南城固。

十一月,刺史于洛侯大破垣崇祖,垣崇祖还郁洲。司马小君在平陵聚众谋反,被武昌王拓跋平原擒获。

十二月,以驸马都尉穆亮为赵郡王。恢复复濮阳王拓跋孔雀封爵。赵郡王穆亮徙封长乐王。

延兴二年(472年)

正月,统万镇胡民相率北叛柔然。诏令交址公韩拔等前往讨伐。大阳蛮酋长桓诞率户内属,拜征南将军,封襄阳王。

二月,柔然犯塞。太上皇帝拓跋弘率军讨伐,柔然退军。其部阿大干率千余落来降。东部敕勒叛奔逃柔然,拓跋弘追至石碛,不及而还。

三月,以驸马都尉万安国为大司马、大将军,封安城王。连川敕勒谋叛,流配其部为青、徐、齐、兗四州为营户。

四月,诏令工商杂伎全部务农种田,僧侣不得离开寺庙,浮游民间。同月,刘宋皇帝刘彧驾崩,儿子刘昱继位。

闰六月,柔然入侵敦煌、晋昌,皆被当地守将击退。

八月,百济国遣使奉表请师伐高丽。

九月,统万镇将、河间王闾虎皮因贪污赐死。

十月,柔然进犯五原。

十一月,太上皇帝拓跋弘亲征柔然,柔然大大为恐慌,北走数千里。封皇叔拓跋略为广川王,分遣使者巡省风俗,问民疾苦。

十二月,改革官吏升迁办法。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2)

延兴三年(473年)

二月,制定县令升迁制度。

四月,诏令上党王长孙观等讨吐谷浑拾寅。以孔子二十八世孙鲁郡孔乘为崇圣大夫,给十户以供洒扫。

七月,柔然再犯敦煌,被镇将乐洛生击退。刘昱遣将入侵缘淮诸镇,被徐州刺史、淮阳公尉元击退。

八月,拾寅谢罪请降。

十月,太上皇帝拓跋弘准备南征,诏州郡征兵、征粮。武都王(氐杨)谋反,围攻仇池,令诏长孙观回师讨伐。

十一月,太上皇帝南巡怀州。

十二月,柔然犯边,柔玄镇二部敕勒反叛响应。

延兴四年(474年)

正月,侍中、太尉、陇西王源贺因病卸任。

二月,太上皇帝拓跋弘结束南巡。吐谷浑拾寅遣子费斗斤为人质,并献方物。

九月,因刘宋内部混战,诏元兰等五将三万骑及假东阳王元丕,讨伐刘宋。

延兴五年(475年)

四月,诏禁畜鹰鹞,开相告之制。

六月,禁杀牛马,备战柔然。

九月,洛州人贾伯奴、豫州人田智度聚众谋反,贾伯奴称恒农王,田智度称上洛王,夜攻洛州。贾伯奴战败被杀,田智度被俘送京师。

十二月,建昌王拓跋长乐改封安乐王。城阳王拓跋长寿去世。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3)

承明元年(476年)

二月,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因罪免官爵为兵。

五月,冀州武邑人宋伏龙聚众谋反,自称南平王,兵败被杀。

六月,诏中外戒严,分京师见兵为三等,太上皇帝拓跋弘暴毙而死,享年23岁,有传言是被冯太后毒杀。大赦,改元承明。安城王万安国因矫诏杀神部长奚买奴,被赐死。以安乐王拓跋长乐为太尉;南平公拓跋目辰为司徒,进封宜都王;李欣为司空。尊皇太后冯氏为太皇太后,临朝称制。

七月,追尊生母李贵人为思皇后。以汝阴王拓拔天赐为征西大将军、仪同三司。濮阳王拓跋孔雀因罪赐死。

十月,进封拓跋丕为正王。济南公罗拔进爵为王。

十一月,以安乐王拓跋长乐为定州刺史,京兆王子拓跋子推为青州刺史,司空李欣为徐州刺史,并开府仪同三司。

太和元年(477年)

正月,秦州略阳人王元寿聚众谋反,自号为冲天王。

二月,秦益二州刺史、武都公尉洛侯大破元寿。

三月,以拓跋丕为司徒。

四月,乐安王拓跋良去世。诏复陆定国官爵。

七月,京兆王拓跋子推去世。定三等死刑。同月,刘昱驾崩,弟刘准继位。

九月,诏群臣定律令。

十月,刘宋葭芦守将杨文度遣弟杨鼠攻陷仇池。

十一月,诏令皮欢喜、梁丑奴、杨灵珍等率军四万讨伐杨鼠。乙酉,吐谷浑国遣使朝献,杨鼠弃城南走。

十二月,皮欢喜攻陷葭芦,斩杀杨文度,传首京师。以安定王拓跋休为仪同三司。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4)

太和二年(478年)

正月,封昌黎王冯熙第二子冯始兴为北平王。

三月,以河南公梁弥机为宕昌王。

五月,诏令婚丧嫁娶不得违制。

六月,皇叔拓跋若去世。

七月,刘准派兵攻打仇池,被阴平太守杨广香击退。

八月,分遣使者考察守宰,问民疾苦。

十二月,诛南郡王李惠。

太和三年(479年)

四月,乐良王拓跋乐平去世。淮阳公尉元进爵为王。雍州刺史、宜都王拓跋目辰因罪赐死。

九月,以拓跋丕为太尉;陈建为司徒,进爵魏郡王;苟颓为司空,进爵河东王;王睿进爵中山王;张祐进爵新平王。定州刺史、安乐王拓跋长乐因罪赐死。

十一月,进假梁郡公元嘉爵为假王,督二将出淮阴;陇西公元琛三将出广陵;河东公薛虎子三将出寿春。

同年,岛夷萧道成废刘准而自立,自号齐,史称南齐。

太和四年(480年)

正月,陇西公拓跋琛等攻克南齐马头戍军。广川王拓跋略去世。雍州氐齐男王谋反反,兵败浮诛。襄城王韩颓因罪削爵徙边。南齐徐州刺史崔文仲入侵淮北,攻陷茬眉戍军。

二月,遣尚书游明根率军南讨萧道成。

三月,令冯熙督众迎还假梁郡王拓跋嘉等诸军。

闰七月,顿丘王李钟葵因罪赐死。

八月,南齐梁州刺史崔慧景派长史裴叔保入侵武兴,被关城氐帅杨鼠击击退。

九月,南齐汝南太守常元真、龙骧将军胡青苟率户内属。拓跋嘉大破南齐卢绍之、玄元度于朐山,下蔡守将弃城而逃。

十月,令冯熙为西道都督,与桓诞出义阳;贺罗自下蔡东出钟离。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5)

太和五年(481年)

二月,南征诸将击破南齐游击将军桓康于淮阳。垣崇祖入侵下蔡,被冯熙击退。拓跋嘉大破南齐大军,俘获三万余口。

四月,任城王拓跋云去世。

六月,中山王拓跋睿去世,封皇叔拓跋简为齐郡王,拓跋猛为安丰王。

七月,柔然他稽率众内附。颁布乞养杂户及户籍之制五条。

九月,封昌黎王冯熙世子冯诞为南平王。

太和六年(482年)

三月,萧道成驾崩,子萧赜继位。

九月,以杨后起为武都王。

同年,长子拓跋恂出生。

太和七年(483年)

闰四月,皇子拓跋恪出生。

七月,济南王罗拔改封赵郡王。

十二月,取消异族不通婚禁令。

太和八年(484年)

正月,诏令陇西公拓跋琛、尚书陆睿为东西二道大使,褒善罚恶。

六月,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简民事。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6)

太和九年(485年)

正月,严禁图谶,颁赐《皇诰》。

二月,以拓拔建第二子拓跋嘉继位为广阳王。

三月,封皇弟拓跋禧为咸阳王,拓跋干为河南王,拓跋羽为广陵王,拓跋雍为颍川王,拓跋勰为始平王,拓跋详为北海王。

七月,遣使拜宕昌王梁弥机侄子梁弥承为国王。

十月,遣使循行州郡,劝课农桑,魏郡王陈建去世。

十二月,以淮南王元他为司徒。柔然犯塞,诏任城王元澄率众讨伐。

太和十年(486年)

二月,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

四月,始制五等公服。

六月,为长子赐名元恂,大赦天下。

十一月,议定州郡县官依户给俸。

太和十一年(487年)

正月,诏定乐章,非雅者去除。

五月,南平王元浑去世。诏令南部尚书公孙文庆、上谷张伏千率众南讨舞阴。

八月,柔然犯塞,令平原王陆睿率军讨伐。大议北伐,献策者一百余人。

十二月,诏秘书丞李彪、著作郎崔光改析国记,依纪传之体记事。

太和十二年(488年)

正月,初建五牛旌旗。

三月,中散梁众保等谋反伏诛。

四月,陈显达攻陷醴阳,令长乐王穆亮率骑一万讨伐。

五月,诏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六郡,各修水田,通渠溉灌。

九月,淮南王拓跋他去世。

十一月,梁州刺史、临淮王拓跋提贪污,徙配北镇。

十二月,以侍中、安丰王拓跋猛为开府仪同三司。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7)

太和十三年(489年)

正月,初备大驾。兗州人王伯恭聚众劳山,自称齐王,被东莱镇将孔伯孙剿灭。戊辰,萧赜遣兵寇边,被淮阳太守王僧俊击退。

三月,夏州刺史章武王拓跋彬以贪污被削爵。

六月,汝阴王拓跋天赐、南安王拓跋桢因贪赃免为庶人。

七月,立孔子庙于京师。

八月,诏诸州镇有水田之处,各通溉灌,并派工匠指挥。

十一月,安丰王拓跋猛去世。

十二月,河东王苟颓去世。以尚书令尉元为司徒,左仆射穆亮为司空。

同年,柔然叱吕勤率众内附。

太和十四年(490年)

二月,初诏定起居注制。诏遣侍臣循行州郡,问民疾苦。

四月,地豆于频犯塞,被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拓跋颐击退。

五月,库莫奚犯塞,被安州都将楼龙兒击退。

七月,诏罢都牧杂制。

九月,太皇太后冯氏驾崩。

十月,葬文明太皇太后于永固陵。京兆王拓跋太兴有罪,免官削爵。

十二月,诏依准丘井之式,遣使与州郡宣行条制。

太和十五年(491年)

正月,拓跋宏亲政,初分置左右史官。

二月,桴罕镇将长孙百年请讨吐谷浑所置洮阳、泥和,

五月,议改律令。长孙百年攻克洮阳、泥和。诏造五辂。

六月,济阴王拓跋郁因贪污枉法赐死。

八月,议养老,肆类上帝、礼于六宗之礼。诏诸州举秀才,先尽才学。

十月,明堂、太庙建成。

十一月,大定官品,考核诸牧守。

十二月,以安定王拓跋休为太傅,齐郡王拓跋简为太保。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8)

太和十六年(492年)

正月,诏令诸远属非太祖子孙及异姓为王,皆降为公,公为侯,侯为伯,子男仍旧,皆除将军之号。

三月,册封高丽王琏孙云为国王。

四月,颁布新律令,大赦天下。

五月,诏群臣于皇信堂更定律条,流徒限制。

八月,诏阳平王拓跋赜、陆睿督十二将七万骑北讨柔然。

十月,以安定王拓跋休为大司马,特进冯诞为司徒。诏以功臣配飨太庙,太极殿建成。

十一月,依古六寝,权制三室,以安昌殿为内寝,皇信堂为中寝,四下为外寝。

太和十七年(493年)

正月,册封吐谷浑伏连筹为其国王。

三月,改建后宫。

四月,册立皇后冯氏。南齐征虏将军、直阖将军、蛮酋田益宗率内属。

六月,拓跋宏即将南伐,令造河桥。册立立皇子恂为皇太子。

七月,萧赜驾崩,孙子萧昭业继位。

八月,三老、山阳郡公尉元去世。拓跋宏率军南伐,步骑百余万。

九月,群臣请停南伐,仍定迁都之计。

十月,令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营建洛阳。

太和十八年(494年)

二月,河南王拓跋干徙封赵郡,颍川王拓跋雍徙封高阳。

七月,以宋王刘昶为大将军。安定王拓跋休去世。萧鸾杀萧昭业,立萧昭业弟萧昭文。

九月,亲自考核官吏。

十月,以太尉、东阳王拓跋丕为太傅。萧鸾废杀萧昭文自立。

十一月,南齐雍州刺史曹虎据襄阳请降。

十二月,令薛真度督四将出襄阳,刘昶出义阳,元衍出钟离,刘藻出南郑。拓跋宏南伐。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9)

太和十九年(495年)

正月,诏禁淮北之民不得侵掠,违者以大辟论。南齐开国侯王朗投降。

二月,司徒冯诞去世,诏令班师。

三月,太师冯熙去世。

四月,诏拜孔氏四人、颜氏二人为官。

五月,城阳王元鸾围攻赭阳失利,降为定襄县王。广川王元谐去世。

六月,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令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诏改长尺大斗,依《周礼》制度,颁行天下。

八月,诏选天下武勇之士十五万人为羽林、虎贲,以充宿卫。

九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十月,诏令举贤。

十一月,议定圆丘。

十二月,引见群臣于光极堂,宣示品令,为大选之始。以咸阳王拓跋禧为长兼太尉,南安王拓跋桢复爵,以广陵王拓跋羽为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太和二十年(496年)

正月,诏改姓为元氏,改封始平王元勰为彭城王,以定襄县王元鸾复封城阳王。

三月,诏诸州中正各举其乡之民望,年五十以上守素衡门者,授以令长。

四月,广州刺史薛法护叛降南齐。

五月,遣使者以太牢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又诏汉、魏、晋诸帝陵,各禁方百步不得樵苏践蹋。

七月,废皇后冯氏。

八月,南安王元桢去世。

十一月,复封拓跋天赐孙元景和为汝阴王,元太兴为西河王。

闰十一月,右将军元隆大破汾州叛胡。

十二月,开盐池之禁,废皇太子元恂为庶人,置常平仓。恒州刺史穆泰等谋反,令任城王元澄按治。乐陵王元思誉知情不报,削爵为庶人。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10)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

正月,立元恪为皇太子,令兼侍中张彝、崔光,兼散骑常侍刘藻,巡方省察,问民疾苦,黜陟守宰,宣扬风化。

四月,诏修尧、舜、夏禹庙。宋王刘昶去世薨。遣使者以太牢祀汉帝诸陵。

五月,遣使者以太牢祭周文王于酆,祭武王于镐。

六月,诏冀、定、瀛、相、济五州征兵二十万,准备南伐。

七月,立昭仪冯氏为皇后。以穆亮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为京兆王,元怿为清河王,元怀为广平王。

九月,诏河南尹李崇讨梁州叛羌,授西源怀节度。拓跋宏留诸攻赭阳,亲自率军南征。

十月,追废贞皇后林氏为庶人。

十一月,南齐前军将军韩秀方、弋阳太守王副之、后军将军赵祖悦等十五将投降。大破南齐于沔北,俘获将军王伏保等。

十二月,萧鸾派王昙纷等万余人围攻南青州黄郭戍军,被崔僧渊击溃。以齐郡王子元琛过继河间王元若为后。

太和二十二年(498年)

正月,魏军攻克新野,俘获新野太守刘忌,斩杀示众。湖阳守将蔡道福弃城而逃。赭阳守将成公期、胡松弃城而逃。舞阴守将黄瑶、鲍举、南乡太守席谦相继逃走。

二月,魏军攻克宛北城,南阳太守房伯玉出降。

三月,大破南齐崔惠景、萧衍于邓城,斩首二万有余。镇南将军王肃攻义阳,裴叔业围攻涡阳。诏郑思明、严虚敬、宇文福等三军增援。

四月,从征武直之官进位三阶,文官二级,外官一阶。庚午,发州郡兵二十万人,限八月中旬聚集悬瓠。赵郡王元干去世。

七月,萧鸾驾崩,儿子萧宝卷继位。

八月,皇太子自京师来朝,南齐奉朝请邓学以兴郡内属。敕勒树者相继反叛,诏令江阳王元继都督北讨诸军事前往平叛。

十二月,江阳王元继平定敕勒,诏其班师。

北魏孝文帝与拓跋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事年表)(11)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

正月,萧宝卷派太尉陈显达进攻荆州。癸未,诏令前将军元英率军应战。太保、齐郡王元简去世。

二月,以咸阳王元禧为正太尉,以彭城王元勰为司徒,复乐[lao]陵王元思誉本封。陈显达攻陷马圈戍军。

三月,拓跋宏南伐,途中生病,令彭城王元勰侍疾禁中,且摄百揆。不久病重,北返谷塘原行宫,下诏赐死皇后冯氏。诏司徒勰征太子于鲁阳践阼。诏以侍中、护军将军、北海王详为司空公,镇南将军王肃为尚书令,镇南大将军、广阳王嘉为尚书左仆射,尚书宋弁为吏部尚书,与侍中、太尉公禧,尚书右仆射、任城王澄等六人辅政。

四月,拓跋宏驾崩于谷塘原行宫,时年33。上谥号孝文皇帝,庙高祖。

五月,葬于洛阳长陵。

总评:

由于北魏王朝的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李夫人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在位初期,由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孝文帝深受影响。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

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