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唯有上班的时候才会担忧前途(有爱无碍)

唯有上班的时候才会担忧前途(有爱无碍)②张健(肢体残障,生态农场创业者)点单、取材、称重、磨粉……不一会,咖啡师陈柳晓熟练地为顾客端上一杯手冲咖啡,一整套操作如行云流水,足以让人忽略她的视力问题。6岁,被查出眼底黄斑病变,她的视力开始不断下降。毕业后她做过按摩、速记、图书管理员,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柳晓参与了由广州市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发起的视障人士咖啡兴趣班,并成了一名咖啡师。如今,陈柳晓是“手心咖啡”的店长,她希望尽自己的能力为更多视障同伴找到工作。在全国助残日前夕,我们为多位残障人士拍下一张张工作照,在平凡的每一天,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平凡的“打工人“。“残疾人能做什么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职”面未来,诠释无限可能。①陈柳晓(视障,咖啡师)

唯有上班的时候才会担忧前途(有爱无碍)(1)

唯有上班的时候才会担忧前途(有爱无碍)(2)

唯有上班的时候才会担忧前途(有爱无碍)(3)

唯有上班的时候才会担忧前途(有爱无碍)(4)

唯有上班的时候才会担忧前途(有爱无碍)(5)

唯有上班的时候才会担忧前途(有爱无碍)(6)

唯有上班的时候才会担忧前途(有爱无碍)(7)

唯有上班的时候才会担忧前途(有爱无碍)(8)

扫码观看暖心短片

“残疾人能做什么工作?”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脑海中会有怎样的答案?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本次助残日的主题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近年来,广东省先后出台了《广东省残疾人就业办法》《关于扶助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意见》等系列保护和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政策,多举措推进残疾人平等就业,鼓励和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

在全国助残日前夕,我们为多位残障人士拍下一张张工作照,在平凡的每一天,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平凡的“打工人“。

“残疾人能做什么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职”面未来,诠释无限可能。

①陈柳晓(视障,咖啡师)

点单、取材、称重、磨粉……不一会,咖啡师陈柳晓熟练地为顾客端上一杯手冲咖啡,一整套操作如行云流水,足以让人忽略她的视力问题。6岁,被查出眼底黄斑病变,她的视力开始不断下降。毕业后她做过按摩、速记、图书管理员,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柳晓参与了由广州市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发起的视障人士咖啡兴趣班,并成了一名咖啡师。如今,陈柳晓是“手心咖啡”的店长,她希望尽自己的能力为更多视障同伴找到工作。

②张健(肢体残障,生态农场创业者)

出生于山东临沂的张健在3岁时患上了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慢慢便站不起来了。成长路上,他也曾迷茫过、自卑过。后来,他在马拉松中找到了自己,在轮椅上跑完了83场马拉松。“残障只是一种状态,我的选择是不断去尝试与学习,生活上、工作上都一样。”在尝试了多份工作后,如今,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在广州开了一家研学生态农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自身对于大自然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结合起来,带领小朋友亲近自然、了解自我。③孙静睿 (视障,按摩师)

在广州这家新式盲人按摩店,孙静睿不只是一名全盲按摩师,他还是店里的股东、运营官。“身体残障不应是逃避困难的借口,我们想探索一个全新的‘残健融合’的合作模式,让残障伙伴能够尽可能直面创业难题,学习拓展自身技能。”如今,店铺开业五个月了,他们的4人团队也从一个非视障的项目官带着3个视障工作人员的“草台班子”,变成了一个通力合作、合理分工的专业团队。

④翟进 (肢体残障,漫画师)

37岁的翟进身高仅有70多厘米,腹部隆起,出门靠轮椅,上下楼梯需要人抱。自1岁半被确诊为成骨不全症患者,他经历了无数次的骨折,也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活暂停”。常宅在家中的翟进爱上了画画,虽没经过系统性训练,但他的画有温度、有情怀,关注底层和小人物。如今,他在广州靠作画以及直播为生。“画画是我的唯一特长,我只有不断画,才能养活自己,也能提高画技,万一哪一天就成了专家呢?”翟进认为残障人士也要掌握一技之长,才能自力更生。

⑤范子伟 (视障,科技公司销售专员)

按照规划,学针灸推拿的范子伟毕业后会成为一名盲人按摩师,但他自己的梦想却是当一名广播员。15岁那年,他独自一人前往北京参加了一个盲人主播实习工作,那是他第一次独立一人出远门,也是他第一次体会到追逐梦想的实在感。大学毕业后,恰巧遇到一家科技公司招聘销售专员,“这些年我积累了许多沟通与表达的技巧,在这里工作再适合不过了。”

⑥曾靖维 (听障,无声面包店店员)

曾靖维在9岁的时候因为高烧失聪了。2018年,因在网上看到广州无声面包店专门招聘听障人士的信息,曾靖维下定决心要到大城市闯出一片天地,便买了一张站票,只身一人坐了36个小时的火车,从四川宜宾到广州应聘,终于当上售货员。靖维说他的愿望是“无声的cake”能开到成都去,这样离家就近了。

⑦唐剑 (肢体残障,手工皮匠)

3岁时,唐剑被确诊患有小儿麻痹症,左臂肌肉逐渐萎缩,失去正常的劳动能力。2015年,唐剑在青海西宁第一次接触手工皮具制作,从那时起他四处拜访名师学习手艺,唐剑的手艺和产品逐步得到认可,也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连续数年,他还把手工皮具手艺传授给许多残障同伴,帮助他们脱贫奔康。如今,唐剑在东莞租了一个工作室,做起直播,专供手工皮带。“我希望大家买我的产品是因为认可我的手艺,而不是因为我是残障人士而照顾我的生意。”

图/文 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徐昊 李细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