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纯碱供需形势分析及后市展望(解读纯碱持续趋弱)
当前纯碱供需形势分析及后市展望(解读纯碱持续趋弱)然而,最近几个月的行情却成了例外。各大碱厂均选择惜售,将价格牢牢控在了成本线上方;而下游玻璃生产线由于难以停车的特性,被迫在“亏本生产”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众所周知,纯碱不稳定的物理特性一直是行业“老大难”的问题。在简易的条件下,纯碱不适合长期存放。为了减少贮藏成本,纯碱生产企业的库存周期通常只会维持1周甚至更短。由于纯碱中的重碱大多采用直销的方式直接运输至玻璃企业,即便是经销商也大多为中介型销售,非必要情况下不会过分累库。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常理来看,纯碱一旦库存发生变化,价格就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库存三个月翻了6.5倍:毫无疑问,高企的纯碱库存是本轮盘面持续承压的核心因素。上图为纯碱企业年内的库存变化走势。截至上周五,纯碱企业的库存录得171.47万吨,相较于9月下旬26.56万吨的年内低点,整整翻了6.5倍!
纯碱快速回落:
日内,纯碱呈现出快速走弱的态势。截至发稿,主力05合约最低跌至2231元/吨,幅度近3%。
抓住行情,立即前往期货通APP布局交易>>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导致了盘面的“一蹶不振”?后市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库存三个月翻了6.5倍:
毫无疑问,高企的纯碱库存是本轮盘面持续承压的核心因素。
上图为纯碱企业年内的库存变化走势。截至上周五,纯碱企业的库存录得171.47万吨,相较于9月下旬26.56万吨的年内低点,整整翻了6.5倍!
众所周知,纯碱不稳定的物理特性一直是行业“老大难”的问题。在简易的条件下,纯碱不适合长期存放。为了减少贮藏成本,纯碱生产企业的库存周期通常只会维持1周甚至更短。由于纯碱中的重碱大多采用直销的方式直接运输至玻璃企业,即便是经销商也大多为中介型销售,非必要情况下不会过分累库。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常理来看,纯碱一旦库存发生变化,价格就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然而,最近几个月的行情却成了例外。各大碱厂均选择惜售,将价格牢牢控在了成本线上方;而下游玻璃生产线由于难以停车的特性,被迫在“亏本生产”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针对此次纯碱企业联合“累库挺价”的现象,市场一度盛传是“纯碱工业协会存在利用协会地位联合纯碱企业串通抬高纯碱价格及做多纯碱期货”所致,但协会对此予以了坚决否认。传言的真伪我们无从判断,但随着舆论关注力度的逐步扩大及库存节节攀升,纯碱当前的氛围确实是给人一种“深陷泥潭”的感觉,与玻璃的差价亦是出现了明显压缩。
需求不显:下游抵触情绪仍激烈
除了库存的重压外,下游对高价碱的抵触情绪亦是对盘面的走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用。
当前终端用户基本以刚需补货为主,采购心态谨慎。而供应方面,除个别企业因装置故障在紧急修复外,多数企业正常运行。整体开工负荷率约80%,相较上周同期下降5%。
在供应大体维稳、现货交投平淡的背景下,已有零星企业开始下调轻质纯碱报价。另外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很多企业实际出货存在一单一议的现象,实际成交价格存商谈空间。
中信期货:库存高位累积,期价低位震荡
在整体氛围趋弱的背景下,中信期货对盘面后市给出了“震荡偏弱”的观点。
措辞提到,供给回升,四季度限电限产情况有所缓解,供应端干扰逐渐减轻;终端房地产淡季叠加光伏玻璃产能过剩,导致玻璃厂商面对纯碱的高报价采购积极性不强,库存爬升至高位,并未见拐点。浮法玻璃利润承压,产线冷修预期加强,光伏投产预期减弱,纯碱消费面临减量预期,现货重心仍有继续下滑可能。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持仓上,中信期货以3.6万手的净空头寸牢牢占据了空头榜首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