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罕帕慕克写真(帕慕克与他的纯真博物馆)
奥尔罕帕慕克写真(帕慕克与他的纯真博物馆)小说《纯真博物馆》中女主人公芙颂穿的高跟鞋帕慕克在博物馆正式开馆之后又出版了《纯真物件》一书,这部作品可以当作“纯真博物馆”的藏品目录,也是按小说家个人意愿进行博物馆的选址、设计、布展等工作,实现这座博物馆的过程手册,其间小说家阐明:在写作小说《纯真博物馆》时,他也在为修建一座真正的纯真博物馆做准备。《纯真物件》是帕慕克为现实中这座无与伦比的博物馆创作的一份藏品目录,它以《纯真博物馆》的情节为纲,按照与小说章节相对应的展盒顺序介绍了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物品、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景观以及城市的风情和传统。奥尔罕·帕慕克1952年出生在伊斯坦布尔,自幼学画,大学主修建筑,后来写作,成为一个小说家。他自己笑言,“没能成为画家”, 他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在探索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60多种语言出版。《纯真博物馆》是其获得诺奖后随即
记者 曲鹏
作家、2006年诺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的另一重身份,即坐落于伊斯坦布尔街头的纯真博物馆的创建者,他写作《纯真博物馆》,他建造纯真博物馆,帕慕克与博物馆总有关联。2006年获得诺奖之后,帕慕克先生曾在2008年到访中国,第一场公开活动中他就曾自豪地宣告,“我刚完成了一部600页的小说”,即2010年由世纪文景出版的中文简体版《纯真博物馆》,一部细腻婉转又悲伤的爱情故事。
《纯真博物馆》[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著,陈竹冰 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小说的同名博物馆于2012年在伊斯坦布尔正式开馆,迎接游客到访。2014年这座博物馆获得欧洲年度博物馆奖,授奖词称:“纯真博物馆为未来博物馆的发展开辟了一种新形式:规模精致小巧,讲述平凡个体的日常故事,保存独特的本土文化记忆。它以非凡的创意在博物馆领域树立了新典范。”2022年,帕慕克先生的纯真博物馆已落成十年,读者或游客感觉这里如何?游客喜欢这里吗?博物馆是小说的视觉化呈现吗?先有小说还是先有博物馆的创意呢?这是帕慕克先生的一件当代艺术作品吗?5月18日,在这个国际博物馆日,帕慕克先生通过世纪文景最新发布的“与奥尔罕·帕慕克云游纯真博物馆”短片,与中国读者分享自己的博物馆哲学,在纯真博物馆现场为中国读者进行介绍。
奥尔罕·帕慕克1952年出生在伊斯坦布尔,自幼学画,大学主修建筑,后来写作,成为一个小说家。他自己笑言,“没能成为画家”, 他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在探索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60多种语言出版。
《纯真博物馆》是其获得诺奖后随即出版的最新长篇小说,因为爱情故事的主题设定,为他带来了更多读者,携书前来纯真博物馆的游客读者即是明证。就像读者在路上拦下帕慕克先生向他询问:“帕慕克先生,请问凯末尔是你吗?”(凯末尔即《纯真博物馆》的男主人公,痴情的爱情故事男主,为了平复爱的痛苦,他悉心收集起心上人的一切,她爱过的,甚至是她触碰过的一切,将它们珍藏进自己的“纯真博物馆”)。
博物馆外景
帕慕克在博物馆正式开馆之后又出版了《纯真物件》一书,这部作品可以当作“纯真博物馆”的藏品目录,也是按小说家个人意愿进行博物馆的选址、设计、布展等工作,实现这座博物馆的过程手册,其间小说家阐明:在写作小说《纯真博物馆》时,他也在为修建一座真正的纯真博物馆做准备。《纯真物件》是帕慕克为现实中这座无与伦比的博物馆创作的一份藏品目录,它以《纯真博物馆》的情节为纲,按照与小说章节相对应的展盒顺序介绍了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物品、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景观以及城市的风情和传统。
小说《纯真博物馆》中女主人公芙颂穿的高跟鞋
整部作品图文并茂,从日常生活的惊鸿一瞥到整座城市的全貌,令人回味不已。正如小说家自己所言,“在写小说《纯真博物馆》时,我想着博物馆;在建造博物馆时,我想着小说。这个博物馆并不是小说获得好评后我的一时起意,小说的诞生也并非源自博物馆的成功。”
博物馆中的一个展盒
在最新发布的视频中,帕慕克再次阐明,你进入博物馆时,会发现小说的第一章出现在第一个展盒中,小说的第二章出现在第二个展盒中,但博物馆的叙事有自己的逻辑,纯真博物馆并不是对小说的图解,小说也不是对博物馆的解释。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但它们有不同的逻辑。博物馆不会讲太多故事,小说也没有解释物件。它们之间有联系,但各自也有它神秘的一面。它们相得益彰。最终,博物馆不会帮助你深入理解这部小说。你看到的只是角色所处的视觉世界。
奥尔罕·帕慕克
写出《纯真博物馆》、建造了纯真博物馆的帕慕克正是一位热忱的博物馆爱好者,没人能阻挡他走入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的脚步。作品中的主人公凯末尔为了想办法收藏心上人的各种物件,去参观了4000座博物馆,他搜集信息,与博物馆里的各式各样的人交流,帕慕克也坦言,他也像凯末尔一样,去各式各样的博物馆,他热爱博物馆,无法解释地愿意待在博物馆里。帕慕克在2008年来中国时,也在各项书事活动之外,找到机会与时间去参观博物馆,比如他在杭州时,特别去了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在他回到伊斯坦布尔之后,这个博物馆被写进《纯真博物馆》一书中,在作品第81章的同名章节里,他写到,“在中国杭州的中医药博物馆里,我感觉自己好像看到了塔勒克先生的那些药盒。”
《纯真物件》[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著,邓金明 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帕慕克的博物馆情结,也充分显示在他的《纯真物件》一书中,其中,他用《一份谦逊的博物馆宣言》阐述了自己的博物馆理念和艺术哲学。这份宣言共11条,可用十几个核心词汇展现他心目中的博物馆未来图景,即我们需要的是小说不是史诗,是表达而非陈述,是家庭而非丰碑,是故事不是历史,是一个个的人而不是团队,是小巧而廉价的而不是巨大而昂贵的博物馆,就像纯真博物馆这样。帕慕克先生坚决捍卫那些能揭示现代生活人性尺度的小型博物馆,且希望通过敏锐审视日常生活的故事,让那些含蓄而亲切的物品的意义得到显现。
在短片中,小说家帕慕克像在《天真的与感伤的小说家》一书中呼吁人们去阅读小说一样,再一次对我们喊话,“请带你的孩子去博物馆,也许他们会觉得无聊,但最终那可能会让他们成为博物馆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