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罗伯特布列松性格(一篇节外生枝的影评)

罗伯特布列松性格(一篇节外生枝的影评)主人公的画外内心旁白不时穿插于剧情发展之中,冷漠克制的口吻带有强烈的回忆般的疏离感,增强本片的纪实性与年代感:提醒观众与创作者本人(布列松曾被纳粹关进集中营),这是发生于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控制下的监狱里的恐怖真相。所以无需担心,就像一场噩梦惊醒,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布列松式的凌厉运镜:镜头不断扫到身体部位、门把、窗户以及其他小物什的特写,尤其是主人公手的动作:伸手,抓挠,握住,捻指…《死囚越狱》(1956)本片取材真人真事,讲述男主角成功逃脱纳粹监狱的扣人心弦的故事:本策划了一场天衣无缝的逃亡计划的他,为确保万无一失,不仅做足越狱准备,还利用洗漱空挡多次跟隔壁囚室的狱友联络,试图找到共同实施计划的同盟。可在还没来得及准备好一切时他被判立刻执行死刑,在临刑前的几小时内,他毅然带着年轻的狱友男孩一起踏上逃亡之路。导演的镜头语言

导演简介

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1901年9月25日出生于法国奥弗涅,本是画家,1933年转入电影界。二战期间被关入德国集中营,在那里认识勃里克柏杰主教,离开集中营后受主教所托拍摄以贝达尼修女院为背景的剧情长片《罪恶天使》(1943),从此确立其以哲学性、天主教思想为主题的电影风格。

布列松个性孤高,作品少而精。风格简约,题材将文学名家的作品作(尤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重新诠释,关注枝节,喜欢采用非职业演员,对精神世界的孤独和超越做沉思性探索。他的美学信念是用电影将音乐和绘画融为一体,而不是戏剧和摄影。名言:艺术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罗伯特布列松性格(一篇节外生枝的影评)(1)

法国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主要成就:两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56年,布列松执导剧情惊悚片《死囚越狱》获得第1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83年,执导犯罪片《钱》,时隔27年再度获得第3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代表作品:《死囚越狱》、《穆谢特》、《钱》、《扒手》、《圣女贞德的审判》、《乡村牧师日记》等。今天要谈的片子正是助布列松首夺戛纳最佳导演奖的《死囚越狱》。

本片简介

罗伯特布列松性格(一篇节外生枝的影评)(2)

《死囚越狱》(1956)

本片取材真人真事,讲述男主角成功逃脱纳粹监狱的扣人心弦的故事:本策划了一场天衣无缝的逃亡计划的他,为确保万无一失,不仅做足越狱准备,还利用洗漱空挡多次跟隔壁囚室的狱友联络,试图找到共同实施计划的同盟。可在还没来得及准备好一切时他被判立刻执行死刑,在临刑前的几小时内,他毅然带着年轻的狱友男孩一起踏上逃亡之路。

影评分析

罗伯特布列松性格(一篇节外生枝的影评)(3)

导演的镜头语言

布列松式的凌厉运镜:镜头不断扫到身体部位、门把、窗户以及其他小物什的特写,尤其是主人公手的动作:伸手,抓挠,握住,捻指…

主人公的画外内心旁白不时穿插于剧情发展之中,冷漠克制的口吻带有强烈的回忆般的疏离感,增强本片的纪实性与年代感:提醒观众与创作者本人(布列松曾被纳粹关进集中营),这是发生于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控制下的监狱里的恐怖真相。所以无需担心,就像一场噩梦惊醒,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演员们亦充分完成导演交代的任务:发挥其在电影中作为工具和物品的功能性作用。面无表情地重复着机械性的肢体动作。契合监狱里的呆滞服从,强调一种集体孤独感。

罗伯特布列松性格(一篇节外生枝的影评)(4)

监牢里重复单调的行为

因此,越狱仿佛成了男主为打发监牢生活的乏味单调而做出的下意识行为。唆使年轻狱友合作只是为了破坏自己的计划,威逼与命令也是出于某种厌恶而不是同理心。而铁窗外那个不露面老者的帮助,象征着男主幻想世界里的某种牵引力量,老人的持重笃定使其显得更具说服力。可当追求自由成了盲从,自然令人思考起存在本身的意义:即是虚无、符号化的呐喊。越狱逃亡,是现实与精神双重贫瘠的人所能做出的唯一抉择。

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越狱,思索规划。与狱友们的插科打诨,和被狱警押送着去劳动,排队取餐、洗脸等行为互为照映。似乎如果不这么做,他便不能在现实与想象两条绳索上保持平衡,稍不留神就会掉入无法想象、无尽未知的深渊里。

监牢和外面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麻痹人心的是一种与世界的关联感,表现在人与人的互动、冲突甚至杀戮中。最恐怖的莫过于无边的黑暗与绝对未知的真实。例如,若死去的人再也无法看到他人眼中习以为常的世界,关于此类臆测的恐惧便会伴随着活着的人直至死去。不怕日子过不下去,就怕日子一直这样过下去。

所以监牢内安之若素、严守纪律的人才是清醒的“正常人”。一如现实中无论是沉溺于幻想抑或借助文学、艺术来逃避现实的行径显得大可不必且何苦乃尔。也印证那句已被当成老生常谈的名句: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伯特布列松性格(一篇节外生枝的影评)(5)

男主经常木然地看向窗外

“一个人老了他还能重获自由么?”—主人公望着窗外在心里默念。只有年轻时觉得踏出一步好像踏出一万步,在首次等来门打开的时刻,主人公却发现迎接的是早已为自己准备好的虚空。正如卡夫卡在《法的门前》里写到的寓言:诉讼人想尽各种办法都无法进入大门,在他临终前才获知这道大门多年来没有其他人进出的原因是它只为他一人而开,但又不允许他进入,而现在它要被关上了。

布列松的电影世界

布列松自己说过:电影艺术在于暗示。正是那些引而不发的情节之外的故事,引发了观众的丰富遐想。

罗伯特布列松性格(一篇节外生枝的影评)(6)

惊险刺激的绳索越狱,如影评风格般简约直接

结尾部分,导演巧妙地利用火车间断驶过的声音来覆盖主人公和狱友动作的声音。尤其是结局最后几个镜头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模仿者的作者技法:主人公背靠墙壁,要两只手才能完全盖住心跳声,同时沉思般聆听墙后未入画的狱警发出的声音,猜测他的行为。就在束手无策之际,突然又一列火车驶过,男主一招制敌。

两人越狱成功后反而表现出的徒劳无功般的绝望正说明:逃避命运的不二法门便是放弃挣扎,消除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跳下深渊,直面黑暗。正如影片以两人消失在黑夜中的街道来完结一样。

罗伯特布列松性格(一篇节外生枝的影评)(7)

优雅的电影哲学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