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离原子弹小男孩最近的幸存者(徒手掰开原子弹)
当年离原子弹小男孩最近的幸存者(徒手掰开原子弹)1945年,日本广岛核爆后事件开始前先说说二战时的美国,当时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后,日本政府终于选择了投降。好在日本选择了投降,因为美国可能还为日本准备了第三颗原子弹,如果前面两颗引爆后日本政府还不投降,那也许便会投放第三颗核弹。为什么核辐射能够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被核辐射影响过的人还有救吗?核辐射是怎样影响人体DNA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临界事故?本文接下来便会就此次临界事故来跟大伙儿好好聊聊,并从核辐射的作用影响来简单地解答这种影响过程。民众参加反核集会活动
核武器发明至今,仍是这个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武器,而核辐射则是爆炸之后悬挂在原爆点上的死神镰刀。
如果人暴露在高剂量的核辐射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核武器爆炸
历史上就有核弹制造人员无防护操作,因徒手掰开原子弹,导致临界事故出现,高强度的核辐射使得他们肌肉溶解、DNA断裂,成为了“活死人”。
为什么核辐射能够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被核辐射影响过的人还有救吗?核辐射是怎样影响人体DNA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临界事故?
本文接下来便会就此次临界事故来跟大伙儿好好聊聊,并从核辐射的作用影响来简单地解答这种影响过程。
民众参加反核集会活动
临界测试的悲剧事件开始前先说说二战时的美国,当时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后,日本政府终于选择了投降。好在日本选择了投降,因为美国可能还为日本准备了第三颗原子弹,如果前面两颗引爆后日本政府还不投降,那也许便会投放第三颗核弹。
1945年,日本广岛核爆后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看到了核弹的影响和威力,但是从裂变效率和爆炸量来看,美国认为核弹应该还可以再升级,变得更强。曼哈顿计划后遗留下来的核心,也就是第三颗核弹所需要的亚临界质量钚球,被存放在了实验室,并准备进行新一轮的研究测试。
钚镓合金半球
该核心由三个部分组成,两个钚-镓半球和一个环,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中子通量在内爆期间从半球之间的连接表面喷出。为了保证成功起爆,核心的安全临界量设计得并不高。日本投降后,这颗核心留在了洛斯阿拉莫斯。
麻省理工学院
接下来就是第一位受害主人公哈里·达格里安,年轻时的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进修粒子物理学,主修数学,并在后来获得了研究生学位。出色的学习经历让他参与了此前的曼哈顿计划,随后以研究人员的身份进入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的关键装配小组。
时间来到1945年8月,哈里试图通过在钚芯周围以增量的方式堆叠一组碳化钨砖来手动构建中子反射器。当他将最后一块砖移到组件上时,中子计数器发出了警报,如果添加了这块砖便会使系统超临界。
独自实验的哈里
这时哈里看到警报后将碳化钨砖收了回来,然而当他收手的时候却不小心将砖掉进了钚球中心。由于这次意外使得整个反应瞬间进入到紧急临界状态,结果出现了临界事故。当然哈里也并没有慌乱,他立马敲击砖堆想要把砖块带下来,可是并没有成功。
原子弹结构
于是他迫不得已手动拆卸碳化钨堆以此来阻止反应,由于整个实验过程只有他一个人,随同的只有一名保安和二等兵,这也使得事故出现时没有其他研究人员帮忙。
受到超高剂量核辐射的哈里在住院期间逐渐陷入昏迷,严重的辐射中毒症状开始出现。他的手部开始起泡,并出现烧伤症状,大剂量的辐射开始阻止他的DNA合成。25天后,哈里·达格里安成为了第一个死于临界事故的人。
DNA模拟图
此次事件反馈到美国军方后,该项目的安全法规得到了更新,并且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来审查实验的安全程序,同时要求此类实验必须两人及其以上才能进行。不过这依然没有阻止在第二年发生的一起临界事故。
“游泳”淹死会水的路易斯·斯洛廷,这是第二次临界事故的受害人,同样也是曼哈顿计划的主要参与人员。而他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后,主要职责为进行临界测试,包括实验室用的铀、钚核心。由于临界测试非常危险,需要将大量裂变材料带到接近临界水平以确定它们的临界质量值。这也让临界测试有一个外号,“给睡着的龙挠痒”。
路易斯·斯洛廷
值得一提的是,斯洛廷和达格里安是非常亲密的同事,也许是他俩彼此影响了对方,或者说进行一线研究的胆子都很大。斯洛廷平时的操作就经常让同事们瞠目结舌,比如在修理石墨反应堆时,他不仅没有等反应堆关闭,甚至连计量测量徽章也没有佩戴就直接进行水下修理。
胆大也许是天生的
然后这位艺高人胆大的教授就在达格里安出事后的一年,走向了和他同样的道路。1946年,斯洛廷随同7名研究人员进行临界测试,实验项目涉及钚核心,而这个钚核心正好是杀死哈里的那颗。
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斯洛廷仅仅只是用左手,通过顶部的拇指孔抓住上部大小为228毫米大的铍半球,同时右手用螺丝刀刀口保持半球分离,并用来移除垫片。这种操作并没有被规定在安全协议中,只能说他的胆子真的很大。
当年事故发生的复原示意
违反安全操作的下场一般都很悲剧,就当斯洛廷这样操作没多久,螺丝刀居然从手里边滑落,铍半球上半部分直接坠落,瞬时引起了临界反应,同时带来了大量电离辐射。
根据当年的记录描述,在场的研究人员看到了蓝色的电离辐射光,同时还有一阵热浪。而斯洛廷顿时感觉嘴里有一股酸味,左手还有强烈的灼烧感。
蓝光是一束被加速的粒子流电离同周围空气产生的
整个事件仅过去半秒,反应过来的斯洛廷猛地将左手的铍半球往上拉动,并丢在地上。另外,他的身子盖住了整个临界测试堆的上方。这些操作和举动直接让他吸收了大量的临界辐射,但同时也保住了在场的7位研究人员。
斯洛廷在做测试
事故发生后,斯洛廷被紧急送往医院,而他刚离开实验大楼就开始呕吐起来,这是由于极强的电力辐射造成的初级反应。来到医院的斯洛廷开始出现严重腹泻、尿量减少,手部肿胀并出现红斑,前臂还出现大水泡。随之而来的是肠麻痹和坏疽,整个身体内部都有辐射烧伤。
住院期间有不少志愿者给他献血,但这都于事无补。进入第七天后,他开始出现精神错乱,并且嘴唇呈现出蓝色,在经历身体机能完全解体后,斯洛廷陷入了昏迷。仅过了9天,斯洛廷于5月30日去世。在场的其他的研究人员尽管也受到了核辐射影响,但好在都恢复了过来。
受到了核辐射影响,斯洛廷去世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临界测试极其危险,而且一般出现事故损害非常强烈。为什么核辐射会给人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和伤害呢?这些科学家在明知有危险的前提下为什么还要手动操作?
杀人于无形的电离辐射先来说说临界测试吧,这是核弹制造中非常关键的部分。简单来讲,只有通过了临界测试,才能知道核弹爆炸需要多少当量的裂变材料,从而满足爆炸需求,并且达到最佳爆炸效果。洛斯阿拉莫斯进行的实验同样如此,通过布置此类反射器并查看接近超临界需要多少中子反射才能确保核心接近临界点。
临界点对核弹引爆至关重要,不严格来讲,临界点的裂变材料少了裂变无法进行,多了会直接爆炸。通过人工操作来一点点地进行精确控制是当时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操作不当就会出现临界事故,也许事故不会直接引起核心爆炸,但是会释放出大量的中子辐射,而这种辐射极其致命。中子辐射除了水以及聚乙烯、石蜡这种碳氢化合物材料可以有效隔绝外,中子辐射的穿透性非常强。被核辐射影响产生的病变称作急性放射综合征。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的区别
这种病症是由于暴露在大量的电离辐射中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初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过量的电离辐射会直接摧毁DNA。电离辐射可以理解为让物质发生电离作用的辐射,由于它所携带的能量能够把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电离为自由态,从而出现电离作用。
DNA断裂
以人体为例,DNA也不过是各种分子结构组成的磷酸分子链,以及各种碱基。当人暴露在大量的电离辐射中,比如中子辐射,DNA结构便会遭到破坏。这种破坏效果包括脱氧核糖分子分解,DNA链断裂;碱基分子变性、DNA-蛋白质交联。
各种类型的人体细胞
如果只是微量的电离辐射,DNA还可以进行自我修复,要是破坏太多,比如大量的DNA断裂,这种损伤就是不可逆的。粗略地讲,人体所有细胞合成以及组织结构需要DNA进行转录复制,失去这条通路,人就相当于不能进行充电的手机,一旦电量耗尽,就会死亡。
血红细胞
断裂破坏后的身体将无法产生新的白细胞、血红细胞、血小板等等,所有细胞死亡后都不会再生。如果是大剂量的电离辐射会瞬间摧毁所有DNA,身体的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全部失效。出血、肿胀、坏疽、甚至是腐烂都会出现,而斯洛廷是最接近这种状态的,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存活时间远低于哈里。
既然这些生产事故如此严重,后来带给了人们哪些警示呢?
风险永远存在,但可以避免这两次事故之后才让人们反省过来,临界测试的危险性和不可控因素超出人们的想象。此后洛斯阿拉莫斯结束了所有需要手动操作的装配工作和测试,裂变堆芯临界测试改为遥控机器完成,操作员必须位于安全距离之外。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进行制造钚核心的训练
临界事故中牺牲掉的这两名研究人员也在后来被追悼为国家英雄,并且将以他们的事故警醒后来的研究人员。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而且也不光是发生在核武器的制造中,任何工厂、任何生产制造行业都有这种风险。
可怕的核辐射
还是那句老话,事故源于麻痹大意。其实这些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人的疏忽和管理不到位,这才让不少人丧命在生产任务中。同样的,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时刻留意潜在的危险,尽量去避免它们才不会让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