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之路讲什么的(不是讲瑜伽的书)
瑜伽之路讲什么的(不是讲瑜伽的书)“无明师”,学习要有个好的老师,工作要有个好的领导。有了好同伴,没有好老师也不利于进步,起码要走很多弯路。所以学习要找好的导师很重要。有好的老师带领你前进,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讲平日相处的人,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深远。第一:学习要有同伴,有老师,有好的智慧“无道伴”,一个人想修行或者做事情,同伴很重要。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团队精神。比如说一起打坐,突然一个人接听电话,就会影响大家。学习和工作也一样,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努力,不会孤单,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唐玄奘翻译的《瑜伽师地论》有100多卷。对于普通人来说,内容浩瀚无边。我所读的这本《瑜伽师地论》,是关于声闻地讲录部分。南怀瑾先生讲述。
《瑜伽师地论》,不见得以学佛为目的才要读,也不是关于瑜伽的理论。读《瑜伽师地论》,可以满足你不同的需求,书中很多人生智慧,只要践行,会收获无穷。
1 克服困难的方法
每个人都不想平庸的度过一生。愿景很美,但是过程中困难很多,如何克服?
第一:学习要有同伴,有老师,有好的智慧
“无道伴”,一个人想修行或者做事情,同伴很重要。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团队精神。
比如说一起打坐,突然一个人接听电话,就会影响大家。学习和工作也一样,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努力,不会孤单,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讲平日相处的人,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深远。
“无明师”,学习要有个好的老师,工作要有个好的领导。有了好同伴,没有好老师也不利于进步,起码要走很多弯路。所以学习要找好的导师很重要。有好的老师带领你前进,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有个好的领路人也很重要,关键时刻的指点迷率,走正确的路,是成功的基础。如果方向走错了,越努力,距离成功的目标越远。
“心散乱”,你有了好同伴,有了好导师,你就可以成功了吗?答案是不一定。
你要接受和这些同伴一起努力,坚信导师的指点,然后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成功。如果你接受不了,对同伴挑挑拣拣,对老师今天相信,明天疑惑,也就是你的智慧福德达不到,这样成就不了什么大事。
多疑多惑难成事,多疑多惑是无智,就是没有智慧。
怀疑一切。对老师能力的怀疑,对所学的法理怀疑,对所学的教诲怀疑,对老师的教诲怀疑,以至于对自己修为的怀疑。
因为怀疑多虑,限制了自己,难以取得好的成绩。
过去有人提出,“怀疑一切,才能创新”。于是摒弃传统,开始革命,与过去切割开来。
其实一切创新,都要建立在传统之上才有发展,才有意义。
人要想取得成就,要有个正确的方向,而且对于成功深信不疑。
选择好的导师,然后跟着导师学习求证,不要今天觉得老师好,认真学习,明天又觉得这个老师不如另一个老师好,于是换了老师。对老师的教诲训诫铭记,而且要践行。
对所学专业内容深信不疑,深入研究,取得进步。
对自己充满信心,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和践行。有知有量才行,不然难得成果。
比如你想当一个马拉松运动员,每天练习跑步,如果每天只跑四百米,那么也许永远也跑不了一个马拉松。因为关于马拉松的知识和练习都没达到,就是无知无量。
第二 :只会听 喜供养 不知足
“只会听”,有了好同伴,有了好导师,就有了道心。但是只限于听,左耳听,右耳出,不能融会于心。说明你的智慧暗钝,智能不够,也是福德不够。
学习方向也对,存在的问题每次都会尖锐的提出,让老师给你意见。
但是回来没有改进,今年不变、明年不变,后年还不变,存在的问题还是问题。所以说,你看上去总在努力,但是成效很小。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就是没有打破舒适区,没有在行动上改变,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懒惰和懈怠是天生的,想要改变不易。
生疑生活不是不能有,主要是确定为正确的事情就要践行,这个十分重要。
“喜供养”,这种人有智德,智慧很高,但是智慧高的人欲望也大,所以也难进步。
贪名贪利,希望别人重视自己,高看自己。
“不知足”,人人都说知足常乐,但是很难做到,往往是不安于现状,不满足,因此很难静下来。
第三:不如意 又懒惰 闲事多
“不如意”,由于以上心理行为不正确,所以觉的什么也不合我意,“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又心焦。”
永远不会满足,把时间都放在想事情上,而没有放在实际行动上。思想上的巨人,没有实践,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
“又懒惰”,人天生就有懒惰的毛病。懈怠和懒惰不大相同,懒惰是身子懒惰,贪吃贪睡,懒的动,像猪一样生活。懈怠是马虎,心头急,过程就马虎。
“闲事多”,做事没有主次,有句谚语“好猫管七家”。整天为了为不相干的事情瞎忙,阻碍了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成为一团乱麻。
第四: 爱挑剔 不受教 种种毛病
爱挑剔,做人做事,对别人爱挑剔,什么也看不惯,其实人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如果做什么事情,前提条件太多,不利于执行。
比如读书,感觉读书环境不好了,天冷了,天热了,都觉的不是读书的好环境,白白浪费时间,这些种种毛病不可取。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听音乐,一会儿想情爱,妄想太多。
“不受教”,我慢,有慢心,有些人不能接受别人的教诲,故而不能做什么都不能安心,静心。
2 饮食是个大问题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健康角度来看,饮食是个大问题。
《瑜伽师地论》中提到“若于食质量”。
我们经常生病,都是饮食问题。饮食不知量,看到好吃的就多吃,肠胃就会出毛病。
现在的人,该吃的时候不吃,不该吃的时候大吃。这样就会形成阻碍,影响修行。
每天吃的太多,昏昏沉沉,不利于工作学习,不利于健康。
饮食知量很难,有一条清规:“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拼命吃,五花八门,吃进去的都给寄生虫吃了,所以控制饮食是第一步。
其实放大了说,游泳、瑜伽、健身、太极等等活动,都要以饮食知量为第一步,这样才能有效果。
饮食知量,包括饮食时间、饮食量、吃什么等。就像吃中草药一样,选什么吃,吃多少,什么时候吃都要讲究。
解决了饮食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解决了欲望的一个分支,人的欲望无穷尽,想要控制或消除不易。
所以从最简单的饮食开始。
饮食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大问题,物质的丰富,可以让人们最大限度的满足口腹之欲。
好好吃饭是生存的基本需求,但是暴饮暴食,对健康、对灵性发展都没有益处。
3睡眠知量,不要睡的太多或太少
睡眠是困扰很多人生活工作的问题。要么失眠,要么睡的太多,或者睡眠时间不对。
学习工作,如果不勤精进,心里懒惰,睡眠不够,那么就会影响效果。
睡眠是分年龄段的,少时多睡,年老少睡。就像饮食要知量。
心烦恼会昏沉,身烦恼也会昏沉。身心昏沉,本事就是烦恼,身体会沉重,不舒服、头发胀,眼睛干涩。
俗话说“事业看精神。”一个真正做事业的人、有大学问的人,往往有超过常人的精力。
精神越用越出,头脑是越用越灵活的。一份精神,一份事业,一份精神,一份学问。
人很难战胜懒惰,觉得自己做不到,比如跑步,觉得跑步呼吸都不顺。如果后面有狼在追着你,你肯定能跑的快。
睡眠也要知量,不要多睡,不要少睡。现在很多人失眠,其实失眠本身不是病,感觉失眠痛苦才是心理疾病。
人健康有多少指标?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便便,做到这三项就是基本健康了。看上去简单的事情,能做好却很难。
4总结学习工作中的注意点
第一:学习和工作就像弹琴一样,琴弦太紧,“砰”断了,太松,出不来声音。
所以用功的时候不要急,急了不吉祥。要不紧不慢,不求激进,也不迟缓。
第二 :贪欲不可控。
世上的笨人少疑,聪明人多疑。多疑就爱管闲事,欲望也大。你说你爱读书,这也是贪欲,南宋诗人辛弃疾说:“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这是很多读书人的通病。
任何事情过犹不及,都要有度。
第三: 要想成长进步就要吃苦
发愿是初始,用功是常态。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人往往会自我原谅,对自己优待、宽松、放逸,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撒娇。这样修行绝不会成功,进步都会很小。
第三 :对自己原谅、宽恕,就放逸了
《瑜伽师地论》中说,人有时想马马虎虎的过,喝杯茶,抽支烟,看个剧,时间就过去了,这就是“放逸”。
放逸就是对自己原谅,宽恕。精进和放逸是相对的。拿出勇气对自己比对别人更难。
勇气谁都有,但是永续下去,长久之心,也就是精进,很不容易。自策而励,很难,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