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文学泰斗辞世(文坛逝英才三花)

文学泰斗辞世(文坛逝英才三花)冯德英是中国当代红色经典的代表作家,是“山东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但他做人低调、平易近人、生活俭朴,注意培养文学新人。他很少接受记者采访,曾让许多新闻记者失望。在培养文学新人方面,他却竭诚相助,分外关心和重视。《泉城文艺》在冯德英的指导下,开辟了“青年诗人”专栏,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作者不惜版面。著名书画家赖少其书赠的一块“每日煮书”匾额,挂在冯先生的书房里。的确,冯德英先生在工作之余,一直笔耕不辍。1986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染血的土地》,这是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长篇系列小说《大地与鲜花》第一部。《冯德英中短篇小说选》1997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收有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和抒发自己艺术见解的创作谈。1980年春,冯德英从部队转业,来到济南工作。他到济南

文学泰斗辞世(文坛逝英才三花)(1)

文|郭廓

寒风刺骨、漫天飞雪时节,惊悉著名作家、我的恩师冯德英先生于1月17日早晨在青岛去世,享年86岁,让人心疼。

冯德英先生1935年出生于胶东牟平一个山村,仅读过5年小学,可谓自学成才。他1949年参军,19岁开始写《苦菜花》,于1955年完成初稿。他把书稿寄到解放军总政文化部,还给陈沂部长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指导。陈沂部长看了初稿,觉得小说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就把稿子转给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小说几经修改,1958年得以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苦菜花》描写了胶东半岛昆嵛地区王官庄的抗日斗争故事,抗日烽火给了冯德英创作灵感。小说出版后广受好评,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累计出版一千多万册,并被改编成电影,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冯德英先生将8000元稿酬全部捐给了军烈属,他最感恩的是哺育他的家乡父老。

冯德英1958年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任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1959年10月,《迎春花》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好评如潮。作品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胶东人民的斗争生活。之后他又创作了《山菊花》。

1980年春,冯德英从部队转业,来到济南工作。他到济南市文联就任主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一份独具特色的文学刊物。于是《泉城文艺》在他的奔走呼号下应运而生。1984年初冬,他率领《泉城文艺》编辑部同仁登上泰山之巅,以鼓舞士气。我有幸与他同行,一路聆听恩师对文学的真知灼见,受益匪浅。

文学泰斗辞世(文坛逝英才三花)(2)

1984年初冬,冯德英与《泉城文艺》同仁登上岱顶,左为冯德英,右为本文作者郭廓。

我是冯先生力排众议从工厂调到市文联并委以重任的《泉城文艺》诗歌和评论组的组长,并兼任党小组组长。在编辑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1983年,当他得知中国作家协会组织诗人赴内蒙古矿区采访团成员有我之时,给予大力支持,使我有了一次深入矿区的经历,创作出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诗歌作品。

著名书画家赖少其书赠的一块“每日煮书”匾额,挂在冯先生的书房里。的确,冯德英先生在工作之余,一直笔耕不辍。1986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染血的土地》,这是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长篇系列小说《大地与鲜花》第一部。《冯德英中短篇小说选》1997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收有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和抒发自己艺术见解的创作谈。

冯德英是中国当代红色经典的代表作家,是“山东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但他做人低调、平易近人、生活俭朴,注意培养文学新人。他很少接受记者采访,曾让许多新闻记者失望。在培养文学新人方面,他却竭诚相助,分外关心和重视。《泉城文艺》在冯德英的指导下,开辟了“青年诗人”专栏,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作者不惜版面。

文学泰斗辞世(文坛逝英才三花)(3)

冯德英先生曾经说过:“我是在战火中出生、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我是胶东人民的儿子,我与故乡的土地和人民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我要永远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去反映他们的生活,歌颂他们的美好心灵。无论在我前面的路途中有多少困难在等待,我都终将不悔。”

如今,冯德英先生驾鹤西去,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恩师的音容笑貌永留人间,正是“文坛逝英才,‘三花’(指《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依然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