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识人技巧大全(那些不为人知的识人技巧)
20种识人技巧大全(那些不为人知的识人技巧)一天,魏文侯正在和群臣喝酒,正开心的时候,下起了大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么一件小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文侯,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这位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吸引天下有才之人主动聚拢在他周围,引领魏国走向强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处事重信,“得誉于诸侯”。他深知,说话算话才是做人的金字招牌。
1、先看一个人做了什么事,再了解他做这些事的动机,最后审察他做了这些事是否心安,只要做到这样,一个人的为人是掩藏不住的。
出自《论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2、看他是否讲信用。一个人的信用是他的第二生命,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繁荣滋长,全在于大家可以言行相顾,产生互信和共信。不轻易承诺,不随便答应,是诚信的必要条件。
出自《论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文侯,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
这位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吸引天下有才之人主动聚拢在他周围,引领魏国走向强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处事重信,“得誉于诸侯”。
他深知,说话算话才是做人的金字招牌。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么一件小事。
一天,魏文侯正在和群臣喝酒,正开心的时候,下起了大雨。
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中。
左右群臣奇怪地问:今天喝酒正在兴头上,外面还下着大雨,大王您是打算去哪里呢?
魏文侯说:我和管山的官员约好了今天要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但也不能不遵守那边的约定!于是驾车亲自前去。
3、看他在利益面前的抉择
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良心、可以不要亲情、可以抛弃道义,这样的人还是避而远之好。
出自《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对待父母的态度
我们通常都是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坏脾气留给家人。
如果一个人在对待亲近的人时,也能保持涵养,和颜悦色,那这个人是令人佩服的。
出自《论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对待我们的父母,最重要的是态度,最难的也是态度。
5、自己的判断不一定准确,也可以借助别人的视角。曾国藩也用的人才分类法,“闻可”和“闻否”。
闻可:别人都说可以,或者称赞无数。一个人既然能有很好的口碑,名声在外的话,那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但也不排除是谣传或者别人认为有才而自己却不觉得的情况,因此还是要自己亲眼看了以后再做判断。
闻否:别人都说不能用的人,连别人看了都普遍觉得不行,名声很不好的人,要么劣迹斑斑,要么是一无是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