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多做事少说话的句子(论语故事中的道理)
论语中关于多做事少说话的句子(论语故事中的道理)常说半部论语平天下,这本《论语故事》,出自日本之手,在他们眼中孔子和弟子们的智慧值,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呢,下面分享给大家。下村湖人也是一位教育从业者,桃李满天下,还热衷演讲和写作,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个反战者,爱好和平,在二战时极其反对日本军国主义。《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当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在日本也有这样一本汉学经典《论语故事》,被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孙正义捧在手心,一读再读。《论语故事》一书的作者是作者下村湖人,是日本著名作家、教育家、哲学家。
有人问: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一定要了解一本古典著作,需要读什么书?
答案肯定是《论语》。
樊登说:我为大家讲了300多本书之后发现,《论语》并不过时。
余秋雨说:美学的最高文本,就是孔子的《论语》;国学大师钱穆90岁时,仍在读《论语》,并劝人每天都要读。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当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在日本也有这样一本汉学经典《论语故事》,被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孙正义捧在手心,一读再读。
《论语故事》一书的作者是作者下村湖人,是日本著名作家、教育家、哲学家。
下村湖人也是一位教育从业者,桃李满天下,还热衷演讲和写作,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个反战者,爱好和平,在二战时极其反对日本军国主义。
常说半部论语平天下,这本《论语故事》,出自日本之手,在他们眼中孔子和弟子们的智慧值,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呢,下面分享给大家。
1、 凡事先认错
季羡林曾讲过一个故事:季老走得匆忙,出门前嘱咐小保姆给君子兰浇水,结果他回来发现君子兰死了。
原来保姆很勤劳,浇水后发现阳光好,特意把君子兰费力地搬到太阳底下,好让它晒晒太阳,却不知道,君子兰最怕高温。
季老的儿子正打算兴师问罪,被季老制止。
儿子不懂缘由,季老解释道:这件事,其实确实不怪她,责任在我。他人犯错,常有己过。我明明知道阿姨不懂得怎样照顾君子兰,可还是把这件事交给了她,你说这是不是我的错?
他人犯错,常有己过,这是季老的名言,他确实也照做了。
遇事不找借口,才是人生大智慧。
《论语故事》有一个小故事。宰予白天睡觉,上课总迟到,孔子问他原因,宰予支支吾吾一连说了几个理由。
孔子十分生气:腐朽了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
意思就是自己犯了错,又不大大方方地承认,还各种推脱,简直无可救药了。
其实,一个越成熟的人越懂得,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反省自己,是处世的智慧,不懂反省的人,只会从生活的这个坑掉进另外一个坑。
虽然世界很大,但唯一可以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有一句话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无论谁都应该学会先责备自己,然后才能责备别人
一味找借口,自己身上的问题永远不能被发现。
遇事不推责,遇事多反省,是对他人的慈悲,更是自己的一份修养。
2.不要自我设限
有一位生物学家,把一只跳蚤放在桌上,让它自由活动。
跳蚤在桌上自由跳跃,轻轻松松蹦跶到很高,高出它身高好几倍。
之后,生物学家把跳蚤转移到一个玻璃罩里,变化发生了。
跳蚤依然在跳跃,但每次奋力高高跃起时,都狠狠撞在玻璃罩上,被顶了回来。
随后,生物学家开始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
跳蚤很敏锐,怕被撞疼,随着玻璃罩高度的降低,也在慢慢降低自己跳高的幅度。
最后,玻璃罩降到几乎贴近桌面了,跳蚤已经不再跳跃。
这时拿走玻璃罩,跳蚤应该会重新恢复跳高了吧?
并没有。
结果是,这只跳蚤已经失去了跳跃的意愿,只愿意伏地爬行。
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设限”,也叫“跳蚤效应”
一个人没出息的10大表现:自我设限,犹豫不决,逃避现实,总找借口,恐惧,破罐破摔,拒绝学习,害怕被拒绝,三分钟热度,拖延。
而自我设限首当其冲,害人不浅。
《论语故事》中,孔子发现冉求没有上进心,找他谈话。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夫子您讲的道,我实在是能力不够呀。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真正是能力不够,也要走到半路才放弃,但你现在是自己给自己画了界限而不想上进。
谈完之后,冉求如醍醐灌顶,立马行动。
自我设限,自我怀疑,是成功最大的敌人。
没出息的人,总问自己我行吗?
在想几遍之后,就会得出“还是算了吧”的答案。
努力的人生未必会成功,但自我设限的人生一定不成功。
龟兔赛跑之所以会赢,因为它懂得人生的路注定跌跌撞撞,只有遍体鳞伤的坚持才是胜利。
所有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的路上。
活过当下的标准是,越过昨天一点点,慢慢进步,一点点地超越自己。
总有一天,我们会站在最高的地方,实现人生的蜕变。
3.节制欲望
王珮瑜曾说过,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红了还要红,有钱了还要再有钱,需要很多自觉、修为才能把自己压下去。
各种荣誉加身,她曾有点飘。
京剧演员王珮瑜,素有“小孟晓冬”之称,她在20多岁时,就把各种京剧大奖拿了个遍。
曾经她赚1万,花8000,低谷时纵情饮食,短时间内胖了10多斤
恩师怕她犯错,批评她:不要为生计唱戏,这样你才唱得贵气,没有物欲,剩下的才是对京剧本身的欲望。
从那时起,她便戒掉美食和华服,潜心学习。再后来,她在网络上人气越来越高,即使再红,也和名利保持一定的距离。
人间最好的清醒是,节制欲望,回归本心。
有所克制,才能及时擦拭心灵的污点,于俗世中葆一份清醒,守一份淡然。
不断祛除身上的“毒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论语故事》孔子和颜渊、子路讨论各自的志向。
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向孔子说:愿听听夫子您的志向。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得到安养,让朋友们都互相信任,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很好的关怀照顾。
孔子发现子路的“欲望”,随后耐心教导,子路一改自负的心态。
欲望就像黑洞,纵欲是本能,节制才是本事。
长诗《神曲》中曾有:盲目的贪欲煽动着人们,到后来却永远使人们受着酷刑。
人若不懂得节制欲望,终将被欲望反噬。
伏尔泰曾评价孔子:中国之幸,是孔子在公元前六百余年便教导人们如何幸福地生活。
《论语故事》是孔子与学生互动的记录,这里有人生智慧,有金钱观,有为人处世篇,作为中国人的圣经,它真正讲透了在中国社会安身立命的大智慧。
星空璀璨,亘古不易,这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值得大家捧在手心,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