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史在线阅读(学术著作模糊生命科学连载)
生命科学史在线阅读(学术著作模糊生命科学连载)我们这部《模糊生命科学》,正是基于“换一种思想方法”理念下的产物,它最终将与大家一起来揭开生命现象的本质。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体。放眼现实世界,生命现象到处可以见到,人类、动物、植物等共同构成了生命的世界。但“生命是什么”却是迄今为止尚未被人们揭开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命题。尽管以“生命科学”命名的理论书籍、学说和演讲是处可见可闻,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书籍和学说始终都给不出关于这个命题的答案,以至于叫人产生这样的怀疑:迄今为止的生命科学的研究是否误入了歧途?是否应当换一种思想方法?其实这不是个问题。如果你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那么摆在你面前的这部《模糊生命科学》,就是一部与《物种起源》相同科研类型的书,渗透着相似的科学思想方法,只是研究的宗旨不同而已。只要与《物种起源》相类比,就可以打消对模糊科学的顾虑。精确科学和模糊科学这两个概念,只是对科学的品种进行分类而已。即使你此前没有接触过“模糊
前 言
呈现在你面前的这部书,是一部运用模糊手段探讨生命原理的著作,它与以微观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西医学等生命科学序列的理论截然不同——准确地说,后者属于精确科学序列的生命科学理论。
阅读本书,你无需担忧自己由于没学过精确科学序列的基础知识而看不懂本书,无需担忧因为自己不了解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葡萄糖、细胞、酶、基因……这些与精确生命科学相关的基础概念而看不懂本书,因为本书属于自成体系的模糊科学的著述。与此同时,你也不可以因为自己学过精确生命科学序列的理论,而认为本书的知识无足轻重,因为这是另一个科学序列的生命解释理论。
有的读者或许还会犯难:自己从未接触过模糊科学的理论,能读懂它吗?
其实这不是个问题。如果你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那么摆在你面前的这部《模糊生命科学》,就是一部与《物种起源》相同科研类型的书,渗透着相似的科学思想方法,只是研究的宗旨不同而已。只要与《物种起源》相类比,就可以打消对模糊科学的顾虑。
精确科学和模糊科学这两个概念,只是对科学的品种进行分类而已。即使你此前没有接触过“模糊科学”这个概念,但模糊科学序列的著作,却应该说已经于不知不觉中接触过、感受过了。我们这部《模糊生命科学》,将从模糊科学的角度揭开生命现象的本质。而“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则是精确生命科学迄今为止一直难以揭开的艰难而又现实、遥远而又切身的命题!
第一章 绪论:另辟蹊径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体。放眼现实世界,生命现象到处可以见到,人类、动物、植物等共同构成了生命的世界。但“生命是什么”却是迄今为止尚未被人们揭开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命题。尽管以“生命科学”命名的理论书籍、学说和演讲是处可见可闻,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书籍和学说始终都给不出关于这个命题的答案,以至于叫人产生这样的怀疑:迄今为止的生命科学的研究是否误入了歧途?是否应当换一种思想方法?
我们这部《模糊生命科学》,正是基于“换一种思想方法”理念下的产物,它最终将与大家一起来揭开生命现象的本质。
一、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活与死的本质区别又在于什么?为什么生命死后就不能复生?为什么“人固有一死”是一条打不破的铁的定律?为什么生命只能依靠父辈繁殖?人类的科学能否进步到这样的地步:使一个死亡之后的生命体重新复活?如果能达到的话,那么生与死又该如何重新定义?特别地,当今世界这样人一旦死亡就将其尸体火化成灰的做法是否太过冤枉?……这是生命科学至今没能彻底揭开的科学之谜。
所有这些问题当中,最根本的就是“生命是什么”。可以说,只要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没有搞清楚,那么我们的生命科学就不能说真正解开了生命之谜,就只能说所有的生命科学理论,都只不过是在“生命”的外围打转而已,就不能说赢得了对生命现象认识的决定性的胜利,人类在生命现象面前依然是一片迷茫。
现在我们把“生命是什么”称为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简称生物学基本问题。本书的宗旨就是想与读者一同来讨论这一基本问题。
尽管人类的生命科学理论已经非常发达,已经推进到了分子生物学的境地,人们为解开了人类基因组的结构而沾沾自喜兴奋不已,以至于对生命科学的前景充满乐观,然而,令人伤感的是,人们对生物学基本问题的解答却依然无望。
生命现象无疑属于物质的一种功能,是由物质的特殊结构所激发出来的一种功能,一种以运动为根本特征的功能。此物质结构体之所以具有生命,彼物质结构体之所以没有生命,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两者内部的物质结构方式不同,前者可以激发出生命的功能,后者不能激发出生命的功能。这是唯物论对生命现象的解释,也是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总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对生命现象进行科学研究,那就要从物质的结构出发,通过对生物体内部物质结构方式的探索,来发现生命功能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又是如何丧失的。这也就是当代生命科学的总体研究思路,是一种通过结构来解释功能的思路,即“以结构解释功能”的思路,理论上称为结构主义的思路。
毋庸置疑,“生命是由特殊的物质结构所激发出来的一种功能”这样的结论,对于生命科学来说,显然过于抽象、笼统,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描述,并未探及生命的本质。
纵观当代以分子生物学为前沿核心的生命科学,其科研理论的思想方法,就是动用各种现代化的精密仪器设备和手段,通过对生物体进行层层解剖分解,把科研的视角逐步深入到微观世界,来建立生物体内部的结构理论,试图解开生命现象的结构特点,阐释生命功能的形成原理。这种科研方法,借助了自哥白尼日心说提出以来大约500年间实证科学的理论成果,具体说来就是借助了这一时期物理学、化学乃至数学等基础理论的成就。其方法上的特点就是精确分解分析,并通过精确的物质结构分析,获得必然性的因果联系,来还原生物体的物质结构原理,理论上称为还原论的方法,也称决定论的方法。由于该方法以通过精确分解分析获得生物体内部必然性的因果联系为根本特征,故也称精确方法,属于精确科学范畴。
当代的生命科学,就其方法体系来说,就是属于还原论和决定论的精确方法。这种思想方法类似于警察对案件的侦破,采用所有能搜集到的证据,以及证据间的逻辑关系,来还原事实的真相。
打开百度搜索,可以获得分子生物学的定义是:
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门学科,而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基因和蛋白质两大类;分子生物学以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进行研究;分子生物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发展也为基因工程的出现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基因工程就是分子生物学的工程应用。
从中不难看出,所谓的分子生物学,其实就是从分子的层面上,通过生命体的物质结构角度,来分析、探索生命现象的一门学问。它既涉及了生物内部的物质结构、生物间的遗传、生物运动规律等一系列问题,也涉及了由物质内部结构所产生的各种功能,以及各种功能之间的相互组合,进而形成更高级的系统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一般认为,在当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尤其是基因工程的重大进展,给该门学科增添了美丽的光环。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则给医学(西医)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人们已经不难感受到当代医学的发展,对自己的健康所带来的保障。
然而,我们必须遗憾地指出,尽管分子生物学的成就斐然,但对生物学基本问题却依然无望,并且,似乎该门学科的研究越深入,对生物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反而是越离越远!就是说,依照其科研发展的逻辑,该门学科的研究越深入,意味着离“生命是什么”问题就越远。打个比方,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为了解开地震之谜,一些人对该地方不断地掘地,结果无论再怎样掘地三尺、三百尺乃至三千尺,也掘不出地震为何发生的答案来。
既如此,那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