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整理(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整理(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认为自己进入官场,是误入歧途了,离开官场是对的。陶渊明的诗脍炙人口的名句很多,最著名的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相声里经常拿这句诗抖包袱,说陶渊明是斜眼,要不然怎么会在东篱下,看见南山呢。这句诗影响很大,李清照写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我们先来看《桃花源记》的原文: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
陶渊明可以说是田园派诗人的鼻祖,他追求的是一种恬淡自然的生活方式,远离官场,远离红尘,比如他说“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愿意为了一点官奉而向权贵低头,他也曾经做过很短一段时间的小官,但很快便辞官不做了,他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把自己比喻成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和被关在池子中的鱼,他向往的是鸟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大自然中飞翔,鱼是要在江河湖海中畅游。他离开官场之后,写了一篇《归去来兮》,其中说“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认为自己进入官场,是误入歧途了,离开官场是对的。陶渊明的诗脍炙人口的名句很多,最著名的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
相声里经常拿这句诗抖包袱,说陶渊明是斜眼,要不然怎么会在东篱下,看见南山呢。这句诗影响很大,李清照写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我们先来看《桃花源记》的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我们普遍认为桃花源记的故事是作者虚构的,是陶渊明写的一个寓言,代表着他向往的一个与世无争恬然自安的乌托邦似的社会形态。
我们逐句来分析这篇文章, 晋太元中,先表明时间----晋朝太元年间。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人,太元指的是 东晋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1年 。
武陵人捕鱼为业,交代地点和人物,地点是武陵,指的是现在湖南省常德地区,主人公是这个武陵人,然而陶渊明并没有给出名字,使得整个故事显得不那么确定,而是蒙着一层面纱的感觉。指出这个武陵人是“捕鱼为业”,是为下面说他“”缘溪行做铺垫,显得合情合理。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溪流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下文中说“便舍船”,应该是这个捕鱼人划着船沿着溪流前行,那么究竟是顺流还是逆流呢?我们知道溪流一般都是从山里的高处流向山外的低处,如果是顺流而下,那么渔人发现的这个世外桃源就不在山里面了,所以很显然,渔人应该是逆流而上。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忽然看见一片桃花林,在溪流的两岸,有数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
花草都很鲜嫩美丽,桃花花瓣纷纷飘落。 陶渊明先描绘了一下世外桃源外面的景色,已经很令人神往了。在《夸父逐日》里,说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解释说,邓林就是桃林。落英,指落下的花朵、花瓣。在屈原的《离骚》当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看到这个景色,感觉很奇怪,继续前行,想找到桃林的尽头。穷,穷尽,王之涣的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林的尽头就到了溪水的源头了,渔人来到了山的跟前,山有个小洞口,隐约从洞中透出些光来。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山洞,开始的时候很狭窄,大小只能通过一个人。
我们可以看到,从“忽逢桃花林”一直到“初极狭才通人”,作者一直在制造一个悬念,在营造一个神秘的气氛,我们都很好奇渔人究竟会有什么样的遭遇,然后作者才揭开这个谜底。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渔人又走了几十步,山洞一下子开阔了。渔人看到了什么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土地很平整宽阔,房屋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有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竹林之类的。对于世外桃源的描述,作者有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这一句描绘了整体景象。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阡陌指的是田间小路,出自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鸡犬相闻”,可以听见鸡狗的叫声,老子《道德经》中说“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老子心中理想的世界,我是不太理解老子为什么认为这样的状态是非常好的。这是描述世外桃源的第二层次,交代动物。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是描述世外桃源的第三个层次,交代里面生活的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来来往往耕种的人,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对于这一句,历来争论很大,一般理解“悉如外人”中的外人,指的是桃花源之外的人,那么从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些人是从秦朝就来到了这个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那么这些人的衣着应该还是保持着秦朝时的样子,而从秦朝到晋朝,有几百年的时间,朝代换了好几个了,外面人的衣着服饰的样子肯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怎么还能说这些桃花源中的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呢?
还有人有另外一种解释,说“悉如外人”中的这个“外人”,是站在捕鱼人的角度看得,就是说,桃花源中的人是“世外人”,所以男女衣着都是世外人的样子,这就有点烧脑了,因为第一,捕鱼人难道见到过很多“世外人”吗?他怎么知道“世外人”都穿什么?第二,后文中提到这些桃花源中人说自己“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这个外人当然指的是桃花源外面的人,当捕鱼人要走的人时候,这些人又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个“外人”当然也是指的桃花源外面的人,怎么能说“悉如外人”中的这个外人就是指“世外人”呢?
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在为陶渊明狡辩,其实很简单,就是陶渊明写的时候忽略了这个逻辑问题,就是一个漏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老年人头发花白;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老人与儿童都其乐融融。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世外桃源的描述层层递进,从景、物、人三方面来描写,这倒不一定是作者有意为之,而可能是文学功力的自然体现。
接下来,作者就开始写捕鱼人与世外桃源中的人之间的交流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看到捕鱼人非常吃惊,从侧面说明他们确实与外界隔绝很久了,几百年来没有与外界交往了,问渔人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回答了。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邀请渔人到家里做客,要,在这里通邀,邀请的意思,还准备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和前面“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的鸡相呼应。看来桃花源中的人还是很淳朴很热情的。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世外桃源中的人听说来了外人,都来打听消息,和外界隔绝了几百年,肯定对外界也充满了好奇。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然后从这些人的角度讲述经历,自己的祖先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自己的乡里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所以和外界隔绝了。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不是单单指老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询问渔人现在是哪一朝哪一代了,根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知道魏朝和晋朝了。现在经常有人说自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说自己不关心时事,不关心政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皆叹惋”这句话很值得思考,这些人听了渔人对于外界的描述都很感慨,叹息,惋惜,估计是知道改朝换代战乱频发人民生活颠沛流离吧,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道“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 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我猜想桃花源中人也有这种感触。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整个桃花源中人都很好客,轮流请渔人吃饭,都准备了酒和美食。桃花源中的人与世无争,并且没有勾心斗角,都是心地淳朴的人,作者要赞颂的不仅是桃花源的环境,更是这些人的恬然自安善良热情。
停数日,辞去。渔人呆了若干天,要辞别回家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些人叮嘱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外人。看来这些人已经不再想和外界交流了。这里做了一个对比,桃花源中人对待渔人非常好,“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以说没有一点对渔人不好,然后在渔人要离开的时候叮嘱保守秘密,不要告诉别人,可是渔人怎么做的呢?我们往下看。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渔人从桃花源中出来,找到自己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那么渔人为何要留下标记呢?很显然渔人要在回来,也许是自己一个人再来,也许是带着其他人来。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到了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渔人丝毫没有犹豫去报告,桃花源中的人对他的叮嘱完全是耳旁风,估计是能得到一些赏赐吧,作者完全是用白描的手法,“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三字一句,节奏很快,一下子就把渔人迫不及待去报告给官员的状态描绘出来了。
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作者是用桃花源中的人的善良淳朴和世上人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相对比。而这正是作者向往桃花源的原因。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随即就派人跟着渔人去找这个桃花源,迷路了,找不到路。“寻向所志”和前面的“便扶向路”,都有一个向字,在这里是“以前”的意思。其实这也有点奇怪,因为渔人找到桃花源,也只是“缘溪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从山洞钻进去就找到了,为什么这次带着人就找不到了呢?何况还有渔人回来时做的标记,有点不合逻辑。我们只能理解为作者就不想外人再去打扰世外桃源的人吧。
其实文章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且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两人志趣相投,经常结伴游山玩水。 刘子骥探访桃源未果寻病终,这件事是作者虚构的,增加了故事中桃花源的神秘性,使人们只能凭空想像它、羡慕它的存在。目的是说明了作者对当世的失望,想找一个心中的桃花源,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苦恼。
陶渊明所描写的这个桃花源寄托了他的一种理想,实际上这种理想社会有点类似于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 在他的名著《乌托邦》 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
从文学性上来说这篇《桃花源记》当然是上乘之作了,词藻优美,结构完整,前后呼应,有始有终,这些就不用多说了。
在毛主席的诗词《登庐山》中还引用了桃花源的寓言,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