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校长金句(河大中文的品格)
河大校长金句(河大中文的品格)同学们,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打上铁塔中文的烙印,带着铁塔中文学子的基本品质融入社会,这就需要你们对学院学科的历史传统有所了解,对铁塔品质形成的原因有所了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好的面向未来。铁塔中文的学子们,不论在哪个行业工作,都或多或少地打下了大学教育的烙印,在各行各业都干得风生水起:目前在河南省各高校文学院的院长、书记、副院长与重要的业务骨干,多数都是河大中文学子。在全国的其他高校,也有不少文学院校友担任管理工作,或者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河南省各重点中学的校长与语文骨干教师,中文系校友亦占居主导份额,几十年来一直是河南省中学语文教育的砥柱;在政府机关、报社与广电等部门,他们大多是最好的笔杆子,有时甚至出现一个单位几大笔杆子全是河南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盛况……而所有这些,多奠基于校友们务实的品格、卓越的专业能力与创造性的思维与工作方式。在河南大学北侧,有一座开宝寺塔,俗称铁塔,塔高十三层,号称
武新军:铁塔中文的基本品质
2021级同学们,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开学第一课。首先欢迎你们来到河南大学文学院学习!三十年前,我和大家一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来到河南大学中文系,后来又留在这里工作,三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你们是幸运的,因为这里有你们快速成长所需要的阳光、空气和土壤。
河南大学文学院
一、铁塔品质的来源
在河南大学北侧,有一座开宝寺塔,俗称铁塔,塔高十三层,号称“天下第一塔”。开封铁塔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鼎盛时期,它目睹过宋代国都的繁华,经历过元明清的动荡,见证过辛亥革命和帝制解体,经历过抗战烽火,在它年满900岁时,又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封铁塔坚忍不拔,经历过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经历过日本炮火的轰炸,至今仍然巍然耸立。因此,不断有人阐释千年铁塔与百年河大的关系,关于“铁塔牌”学子的叙事,也因此广泛流布海内外,河南大学培养出来的历届学生,都被赋予了厚重坚实、有高度、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铁塔精神。每届河大毕业生也都带着河南大学的记忆,走向四面八方,把铁塔精神推向各行各业。
关于“铁塔牌”学子的叙事,有力增强了河大学子的身份认同感,但作为建筑的铁塔,真的可以培养出铁塔精神或铁塔性格吗?我曾阅读过几本建筑心理学著作,也知道建筑会影响人的性格与心理,但我不相信白天眼望铁塔、夜晚耳听塔铃,就会自然而然形成铁塔品质。三十多年前,我和一位本科同学气喘吁吁爬上铁塔最高处,当时我想到的是努力更上一层楼,读了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而同学的想法,则是只有拼搏才能获得成功,只有历风雨才能够见彩虹!同学们,等你们十月份入校之后,也不妨首先攀登一下铁塔,检验一下你们对铁塔的感受。
我想探讨的问题是:既然对铁塔的观感会因人而异,那么河大学子是否具有共同或相似的品质特征呢?什么是铁塔中文学子的基本品质呢?在编辑了十八个月的“我在河大读中文”栏目之后,我强烈地感受到:河大文学院毕业生是具有共同的性格特征的,这种特征也是可以从文学院校友中辨识出来的。一位资深的研究生导师说:河大文学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其注释多是原始文献和文学报刊,多数论文都是富有历史感的。一位教育局管人事的校友说:中文系毕业生敬业乐群,习惯于挑灯夜战,普遍给人勇挑重担、埋头苦干的印象;一位市级基础教研室的主任说:中文系校友最大的特点是知识面宽、不摆花架子,拉犁耕地能够深入下去;一位地方领导说:文学院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从大量的说法与回忆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一些基本的品质:中文系校友是“务实”的,专业能力是“扎实”的,思维与工作方式是具有“创新性”的,在各行业的工作中,是能够与时俱进,提出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的。
铁塔中文的学子们,不论在哪个行业工作,都或多或少地打下了大学教育的烙印,在各行各业都干得风生水起:目前在河南省各高校文学院的院长、书记、副院长与重要的业务骨干,多数都是河大中文学子。在全国的其他高校,也有不少文学院校友担任管理工作,或者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河南省各重点中学的校长与语文骨干教师,中文系校友亦占居主导份额,几十年来一直是河南省中学语文教育的砥柱;在政府机关、报社与广电等部门,他们大多是最好的笔杆子,有时甚至出现一个单位几大笔杆子全是河南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盛况……而所有这些,多奠基于校友们务实的品格、卓越的专业能力与创造性的思维与工作方式。
同学们,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打上铁塔中文的烙印,带着铁塔中文学子的基本品质融入社会,这就需要你们对学院学科的历史传统有所了解,对铁塔品质形成的原因有所了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好的面向未来。
铁塔学子的基本品质,不是来源于作为建筑物的铁塔,而是来源于中文系百年办学的历史传统。有一种东西,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它的的确确地存在着,它烙印在一代代河大文学院学生的心灵里——这就是河大中文的历史传统,经过近百年的积累、积淀与发展,形成强大的精神气场和文化氛围,形成了“铁塔之下好读书”的良好学风。
铁塔学子的基本品质,不是来源于作为建筑物的铁塔,而是前辈学者们薪火相传、文脉赓续的结果。是冯友兰、郭绍虞、刘盼遂、罗根泽、李嘉言、任访秋、于安澜、高文、华锺彦、牛庸懋、刘增杰、佟培基、王立群、关爱和等一代代学者的治学精神、治学路径与治学方法前后传承的结果。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致力于培育大学的学术风气,将最前沿的学术信息与思想的种子带进了河南大学,使其在后辈学子内心深处生根发芽、成长壮大。鲁枢元教授把这种传承形象地阐释为“传灯”。从“读中文”栏目大量回忆文章可以看出:前辈们人格高尚,知识渊博,文史并重,诗书画兼擅,治学严谨,工作勤奋。他们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弟子们的,绝不仅仅是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而是如何看待人生和名利,如何教书与育人,如何获得安身立命的志业理想与道德情感,如何获得使自己日趋完善的精神力量。从“读中文”栏目的大量回忆文章,也可以看出学子们如何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师长们的影响,在为人、为学、做事等方面,认真地向师长学习,“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
铁塔学子的基本品质,不是来源于作为建筑物的铁塔,而是来源于我们的课程设置。几十年来,我们的课程一直在不断调整与完善,但有一些基本的核心点是坚持不变的:中国语言文学课程,一直突出兼修中外,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历史及理论,理解外国语言文学发展的历史及理论,并建立起中西方比较的视野。一直突出贯通古今,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古文字与文言文的能力,使用与整理古代典籍的知识和能力,也关注近现代以来文学变革的历史与文论发展的趋向。一直在突出写作能力的培育,提升学生汉语应用与文学写作的水平,使汉语的使用更加纯正规范,应用写作更加准确得体,文学写作更加富有张力。
铁塔学子的基本品质,不是来源于作为建筑物的铁塔,而是来源于我们丰富多彩的品牌社团与活动。羽帆诗社、铁塔文学社、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都是我们学院具有将近四十年历史的品牌社团,还有我们的秘书文化节,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还有我们的杂志《试墨》与《追求与探索》,网络版《铁塔语文学刊》《河大生态文化研究》《文学跨媒介传播研究》等。这些社团和杂志,是我们起飞的试验场,帮助我们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点燃了我们文学写作的热情,帮助我们把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使我们获得走向社会、担当社会责任的信心。
铁塔学子的基本品质,不是来源于作为建筑物的铁塔,而是来源于我们的院训院风。为了我们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了我们早日具备铁塔中文的品质,我在这里也不得不好为人师,向你们提一些基本要求,说一说我们的“院训”,或者说“学规”。为迎接百年院庆,学院的几位老先生一直在凝炼我们的院训、院风,并尝试对其进行界定。这是我第一次对我们的学规进行阐释,也有向同学们、校友们征求意见的考虑。
二、学规:博学慎思笃行日新
(一)
博学: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博”是对知识结构的要求,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专与博的统一:片面专精,专而不博,容易打破世界的整体性,切断了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整体联系,易陷于坐井观天、孤陋寡闻,“未有不博而能约者也”,在专的基础上求博,才能上下贯通,左右逢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片面求博,博而不专,易流于鸡零狗碎,贪多求全,食而不化,“业必能专,而后可与言博也”,在博的基础上求专,才能在局部问题进行更为精细、更为深入的研究。
2.“学”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方式,是读书人终其一生的习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文学子,都应该能够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养成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对这个问题,古代的学者们曾进行过缜密的研究,也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从这些争论中我发现,能够处理好学与问、学与思、学与辨、学与行的关系,把学、问、思、辨、行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指向个人的快速成长,能够有效利用所有的时间,也就找到了高效率的学习方式。
3.“博学”,对我们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要以专业为本位进行跨学科探索 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在语言文学同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结合部努力,紧盯学科之间的交叉地带与薄弱点,丰富文学的研究内容 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
慎思:在朱熹看来,《中庸》中提出的“学、问、思、辩”,都是为了穷理。“慎思”意为审慎地思考,首先需要学问结合,加强交流与对话,下棋找高手论剑上华山,这样才能有切实的提高。其次需要学思结合,在广泛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思考,而非毫无根据的玄思冥想,这样才能够有所得。其三是思辨结合,思考问题不能太散漫,要有判断有结论。其四是思行结合,思考的问题应具有实践创新的意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非坐而穷理,使我们的思考脱离笃行的方向。
1.直觉、想象思维能力,即眼、耳、鼻、舌、身等感观“觉悟”的能力,各种感官都应该是开放的,都应该能够很好的与我们的“心”对接,由于中文学科的特点,直觉、想象思维能力尤为重要,用文字呈现感觉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把诗和思相结合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2.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包括两种最基本的能力,其一,整合概括能力,是从部分到整体的建构能力,能够对杂乱的知识、信息进行整合,从中提炼出有用的道理、规律和认识,其理想的境界是鲁班造桥。其二,分析能力,是从整体到部分的解析能力,能够条分缕析,不拖泥带水,其理想的境界是庖丁解牛。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是读书治学做事都必不可少的能力,具备了这些基本的能力,才能穷天下至善之理,才能直抵核心与本质。朱熹在《学规类编》中,曾用一句大白话来规范学生:“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大白话中有深意,讲的就是如何形成这种直抵核心与本质的能力。
3.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能够不断进步的动力,是新发现新发明产生的前提。《晦翁学案》中“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个“方始是学”的阐释,清晰地阐明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三)
笃行:扎扎实实去实行,重实践、接地气,不虚文。笃行之意也可分为三个层面:
1.个人的道德、理想、人格、能力(技能),只有在不断地践行中,才能成长与完善,一般的行还不够,必须笃行才能有效。只有在不断践行中,才能抵达“心与理一”的境界,形成人格,形成智慧,形成能力。
2.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出真知、出规律、出真理,才能够检验知识之真伪,观念之效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知识与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知与行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循环,使二者相互促进。
3.笃行才能学以致用,担当读书人的社会责任,获取知识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文学专业的同学应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做志于学、益于友、利于国的人,在不断践行中,把所学所得奉献于人类、民族、国家发展的需求。
(四)
日新:语出《大学》第二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洗涤旧日之垢,得一新我,一日得一新我,则日日更新。
1.个人的学习应该天天向上,不断追求知识、视野、格局、能力的提升,时时明确常识与创新的区别,不断地从常识层面超拔出来,获得创新性发现、思考与方法,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2.“日新”与“有恒”的关系,创新源于长期的专注与积累,能够围绕某一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思考和探索,“积累有渐”必然会“豁然贯通”,学习中文不可能速成,只有长期钻研,才能在学术研究、教学工作、创业实践中迸发出创新的活力。
3.“自新”与“他新”的关系,多数创新源自社会需求,源自人与人智慧的交流,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决定着创新的高度。在自我日新的基础上,也要带动“他新”,成为民族、国家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
三、亲师近友,读书养气
同学们,终于讲完了我们的学规,有点板起面孔训人的意味,也是不得不如此,只有有了学规,才能有基本的遵循。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努力,传承河大优良学风,养成“专心学业,亲师近友,读书养气”的风气。
同学们要敢于与老师交流,在出现困难时,要善于接受老师们的帮助。在“读中文”栏目的许多文章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师生之间的“聊天”、“唱和”与“通信”,学术传承经常是通过一节课、一席话或一封信开始的,学生们都非常珍惜与老师聊天的机会,感激老师们不遗余力的提携。鲁枢元与祝仲铨,都是国内有影响的学者,他们都是在见到李嘉言先生的书房,并与李嘉言有了“交流”之后,萌生了要做学问、当教授的想法,并为此而拼搏奋斗,终于实现自己的志业理想:
“嘉言先生一生,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朴实无华却桃李满枝、硕果累累的一生。学嘉言先生那样的人品学问,做嘉言先生那样的学者,是一届又一届众多河大学子的心愿。在听了先生的讲课以后,在越来越多地了解了先生以后,我们年级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愿望,甚至系里那些青年教师、助教也都把嘉言先生那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勤勉敬业、宽厚仁爱、诲人不倦、谦恭温和、顾全大局的学者风范、长者风范、领导风范作为自己做人、做事、成就事业的典范。”(祝仲铨:《与李嘉言一家的缘分》)
“亲师”重要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被称为中文系四老的于安澜先生,他是在范文澜的启发下选择了文字、音韵学的研究方向,成为蜚声中外的名家,而在于安澜先生的启发下,王蕴智老师选择甲骨文与文字作为毕生的研究方向,现在成为国内少数几个真正能够承绪绝学的大家。(王蕴智《记我的导师于安澜先生》);李春祥老师的一句话,决定了康保成老师把戏曲作为一生的研究方向,师生之间平时的谈话,一步步地把他领进了学术研究的门径,后来成长为戏曲研究的大家。(康保成:《跟春祥老师学戏曲》)
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中,我还想强调一点,敬爱自己的老师,不要把庸俗社会学的东西带入纯粹的师生关系中。对老师也不要盲从,师生应该是一个理想的共同体、学习的共同体,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意见,在学术问题上,弟子不必不如师,学生也可以帮助老师成长,师生对话、教学相长,这才是理想的师生关系。
“亲师”之外,还有“近友”。在“读中文”栏目中,我们看到太多的同学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成就的回忆,有在一起论学而都成为著名学者的,有相互鼓励而事业有成的,有相互支撑而度过难关的,有同一寝室四位同学,全部考取博士研究生的。同学们之间,需要形成相互砥砺的风气,需要建立理想的同学关系。“同学”(动词而非名词)太重要了,独学而无友,势必孤陋寡闻、学业难进,我们鼓励2021级新生建立兴趣小组,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团队精神,取人之长,共同进步!
同学们,铁塔是一个建筑,但铁塔并不仅仅是一个建筑,铁塔还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是我们的前辈们,我们一代代的学子们不断努力,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愿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以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创造性,赋予这“天下第一塔”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1年9月22日
作者简介
武新军,男,1974年出生,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院长。先后在河南大学、复旦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读书或访学。主要研究文学报刊、文学传媒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问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首席专家,河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河南省高校重大攻关项目1项。先后参与策划出版“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书”“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年谱丛书”等。已在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有《现代性与古典传统: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意识形态与百年文学》《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学——< 文艺报>(1949-1989)研究》《韩少功年谱》《历史 城乡叙事》等多部著作。
审核:赵晓芳
责编:赵雪
文字:武新军
排版:侯名洋张紫源
校对:崔译丹薄光裕
来源: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