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春子结局(草根春秋第一卷)
草根春子结局(草根春秋第一卷)记忆深处,虽然那时候在汾中学习的时间比较短暂,但却是使我受益匪浅的一段经历。那时候的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往事,每每回忆起来,还是感慨万千,令人回味无穷。回忆汾中的学习生活,是为了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记住他们是为了明白我们曾经怎样走过,讲述他们是为了让现在的孩子们了解一下那时候学习生活的艰辛。当时铭義中学校门 图片来自网络网络图片 现在汾阳中学正门流逝了的岁月,别了的青春,回忆起在汾阳中学校学习的片段,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的时间了。
第二章 汾阳中学的学习生活暨文化革命
第一集 考上汾阳中学
网络图片 当时汾阳中学大门位置
当时铭義中学校门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铭義中学校门 图片来自网络
网络图片 现在汾阳中学正门
流逝了的岁月,别了的青春,回忆起在汾阳中学校学习的片段,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的时间了。
回忆汾中的学习生活,是为了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记住他们是为了明白我们曾经怎样走过,讲述他们是为了让现在的孩子们了解一下那时候学习生活的艰辛。
记忆深处,虽然那时候在汾中学习的时间比较短暂,但却是使我受益匪浅的一段经历。那时候的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往事,每每回忆起来,还是感慨万千,令人回味无穷。
网络图片 当时铭義中学校训
上世纪1965年的新学年,我考上了山西省汾阳中学校。说起汾阳中学校,他与美国卡尔顿大学,以及美国前任驻华大使恒安石先生还是源远流长。 汾阳中学校的前身是清朝晚期,1899年由美国卡尔顿大学基督教公理会创建的“汾阳铭义小学”,在此基础上1906年又由当时的汾州府创建成了“汾州府中学堂”。而1915年又由美国卡尔顿大学基督教公理会利用庚子赔款创办成教会学校—“铭义中学”,由美国人恒慕义先生担任了第一任校长(美利坚合众国前任驻华大使恒安石先生的父亲)。解放以后,1949年3月15日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将铭义中学,汾阳私立河汾中学,介休中学,孝义中学,孝义尊德中学,文水中学六个中学合并组建成山西省省立汾阳中学校。
1965年汾阳有演武镇中学校,杏花村中学校,三泉镇中学校,汾阳中学校在当时的几个中学校中,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质量都是最好的。而且在周围的县里也是名声在外,好评如潮。
记得那年新学年开学的时候,我父亲给我借了邻居的一辆旧自行车,我自己带上行李,和几个同村的同学相跟上,骑着自行车去汾阳中学校报道上学。一进汾阳中学校,就有我们班城里的同学帮助我们报名,认班级,认宿舍,熟悉校园环境。我被分配到汾阳中学初中九十二班,宿舍是汾阳中学二楼,就是原来从二府街那个方向,走原来汾阳中学正门,一进校门正门对面差不多有百十来米,就是我们的宿舍。
从原来二府街进了汾中正门,是一条五六米宽的道路,两边绿树成荫,中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丁香花,蔷薇花花圃。正门北边四五十米就是汾中各个班级的教室,一共五排,每排四个班,中间有五六米宽的走道,道路两边各有两个教室相靠而立。
网络图片 原时任学校董事长王景文先生
教室的西边有一个敞开的院子是学生食堂,北面正房是伙房兼饭堂,一溜南房是炊事员宿舍以及司务长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南房的屋顶上,挂有一座汾阳独一无二的大铜钟,上面还铸有皇帝万岁什么的,据说是明朝正德年间当时汾州府重修关帝庙时候便有了。敲响起来,那真是声音洪亮,震耳欲聋;“噹,噹,噹”的钟声离汾阳城十几里路都能听到,可惜在文化革命中的1966年的秋天被狂热无知的红卫兵砸烂了。
记得那时候的司务长姓常,高高的个子,胖胖的身材,经常是笑嘻嘻的,炊事员一个姓朴,也是高高的个头,还有一个是中等个头,胖胖的,好像是孝义人。
网络图片 时任校长的孙秉乾先生和时任教务主任的
网络图片 汾中二楼
靠学生食堂,有一个澡堂浴池,可供教师,学生们轮流洗澡,旁边还有一个茶炉开水房,工友师傅是郭全友,负责给教师,学生们随时提供开水等等。
学生食堂再往西边,就是汾中学校图书馆了,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同学们可以办一个借书证,借阅图书馆里的各类图书。
图书馆西边是大操场,那个大操场好像是一圈就是800米,那时候做广播体操,一般田径运动大都是在大操场上。大操场北面是学生宿舍,也就是汾中一楼,是女生宿舍,大操场南边是汾中二楼,学生宿舍。
大操场西边有一个简易木栅栏大门,是当时汾中的后门,也就是现在汾中学校的正门。那时候我们经常从那个简易木栅栏大门攀爬出去,到当时的汾阳汽车站对面的饭店里,买一些食品。
民国时期的汾阳中学大操场
大操场的西边至学校的最南边是当时还存在的汾阳城墙,一楼的北面也是城墙,特别是当时学校西北角那里的城墙,外城墙还比较保存完好,高高的城墙,兰兰的大城砖,有的地方还有一些城垜,从当时的太汾公路过来一望,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从学校最西南边的城墙起,经过学校整个西边,到学校最东北角上,紧靠汾阳医院的西北角上,差不多有好几华里,那时候的城墙,还是较完好的。记得那时候城墙上边还建立有航空标志。下午我们上自习课的时候,经常从大操场的西边角上,爬到城墙上去自习,玩耍。站到了高高的城墙上,极目远眺,汾阳的冯家庄,宏寺,西门,西关,北关,北关园等等地方历历在目,尽收眼底,远处的子夏山,也是看的清清楚楚。
旧时汾阳中学校园一角
从原来二府街汾中学校的正门进来,道路南边是教师食堂,再往西南一点有一个小跨院,是学校的总务处。学生食堂对面路南也有一座大楼叫三楼,也是学生宿舍。三楼南面有一座楼是教学大楼。教学大楼再往西南边还有一座楼,是教导处大楼,教导处大楼西南边,小操场的南边还有一栋比较小一些的楼,那时候叫四楼,记得好像也是一座女生宿舍楼。学校最南边,还有一栋比较大的楼,叫南大楼,当时好像是因为是危楼,没有住人 。
我们二楼宿舍南边是一个小操场,有几个篮球场,大秋千,高低杠,单杆什么的。在往南边爬上一个坡,又是一个不算太大的操场,操场的西边,有几间房屋是当时的体育器材,以及体育老师的办公室。
不知不觉离开汾阳中学五十多年的时间了,虽然时间久远但在那里学习生活过的情景还如昨日般的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附录)汾阳铭义中学南迁;
铭义中学南迁
肖丁:这是汾阳铭义中学的老照片,现在铭义中学已经改名为汾阳中学,我最近在整理关于汾阳中学的资料时,找到了这些相关的老照片。
肖丁:1915年,华北基督教公理会就在现汾阳中学校址上创办了“铭义中学”,校长由美国牧师恒慕义担任。1938年日军占领汾阳后,铭义中学迁至四川金堂县,副校长瑞宝罗在学校迁移途经延安时,曾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并合影留念。
肖丁:日军入汾后,在汾阳铭义中学旧址上成立了“汾阳初级中学”,部分没有随铭义中学迁移的教职工继续在此教学。抗日战争结束后,铭义中学在原址上恢复。这一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两个铭义中学,一个在四川金堂,一个在山西汾阳。 1927年,学校冲破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束缚,设立“女部”,实现了男女合校。当时,学生思想活跃、开放,平等、自由。
肖丁: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汾阳城。1949年3月15日,人民政府将铭义中学、河汾中学、介休中学、孝义中学和文水中学合并,成立了“山西省立汾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