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刘表统治哪些地方:未讨董 的诸侯

刘表统治哪些地方:未讨董 的诸侯刘表虽得助力,但也清楚,自己不过是蔡、蒯两家共同推举上的话事人。蔡、蒯俩家大族为了维护自身的宗族利益,愿意支持独身一人,又有王命在身的刘表。当年刘景升匹马走南阳,入宜城,请来荆州的两大家族的族长,即襄阳蔡氏、中庐蒯(kuǎi)氏,共同商议后,刘表决定依靠荆州大姓来解决荆州内乱。当时荆州内乱,境内大小势力蜂拥割据,荆南宗族武装兴盛,长沙太守苏代、华容县长贝羽起兵作乱,袁术也占据了南阳,刘表没法带兵通过南阳进入荆州赴任,所以他才会匹马入荆州。 而他找来的蔡瑁、蒯越都是他的洛阳故旧,蒯越曾经也是何进的掾(yuàn,佐助)吏。

刘表统治哪些地方:未讨董 的诸侯(1)

刘表统治哪些地方:未讨董 的诸侯(2)

那一年,大汉王朝烽烟四起,眼见全天下都为了维护汉朝的威严和统一而起兵讨董,却有几路诸侯没有前来,甚至名字都没报上来……其中一人便是刘表(以正史论,算上曹操、孙坚,同一时间讨董的有12路,刘表、张扬之辈估计是后来响应的,孔融、公孙瓒未参加,刘备、陶谦不在名内,这个后续出专文讨论)。

刘表,字景升。当年在洛阳为官,因为清议险入“党锢(gù,禁锢)之祸”,在那时便已是名满天下。后黄巾乱起,党锢解除,重入仕途,成了大将军何进门下的“北军中侯”。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原荆州刺史王叡(ruì)被孙坚杀掉,国相董卓以诏书委任刘表补缺,刘景升赴任平定荆州后,关东尽起刀兵,也就是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节「《三国志·武帝纪》: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知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关羽虎牢关扬名的那年(《三国演义》中的华雄是关羽所杀,《三国志》正史记载的是为江东猛虎孙坚所杀)。

原来刘表没有参加十八路诸侯缘由是在这里,荆州刚刚平定,他不敢出兵,怕坏了眼前的局面,更何况荆州牧的肥缺还是董卓过手给他的。

当年刘景升匹马走南阳,入宜城,请来荆州的两大家族的族长,即襄阳蔡氏、中庐蒯(kuǎi)氏,共同商议后,刘表决定依靠荆州大姓来解决荆州内乱。

当时荆州内乱,境内大小势力蜂拥割据,荆南宗族武装兴盛,长沙太守苏代、华容县长贝羽起兵作乱,袁术也占据了南阳,刘表没法带兵通过南阳进入荆州赴任,所以他才会匹马入荆州。

而他找来的蔡瑁、蒯越都是他的洛阳故旧,蒯越曾经也是何进的掾(yuàn,佐助)吏。

蔡、蒯俩家大族为了维护自身的宗族利益,愿意支持独身一人,又有王命在身的刘表。

刘表虽得助力,但也清楚,自己不过是蔡、蒯两家共同推举上的话事人。

双方通过合作,平定了荆州,而刘表手里又有了兵,之后不甘心受他们两家的摆布,而变得强硬起来,并且还真的能压得住他们两家。

然后,刘景升欲保江汉安定,选择北守襄阳,南踞江陵,以江陵为大后方,储存大量军资。

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到甲兵十万(古时候带甲之兵比较少,布衣上阵多,皮甲也有,寒铁甲的基本上只有将军才能戴。像新三国电视里的,大家都还是小诸侯就满屏幕带甲之士,与老三国的考究相比,一开始就落下乘),其中就包括一支在长江中游及汉水上称雄的水军,龙骧虎踞,虎视天下。

刘表当时的势力,可以说进可攻略天下,退可保守荆州。后来刘表射杀了孙坚,再后来孙家跑到东吴建立了势力,以孙家的暴脾气,也没敢大举进攻。刘表手中的势力,比满天下乱窜的刘备强多了,但是刘表仍然选择了守荆襄之地,以窥天下之变。

刘表统治哪些地方:未讨董 的诸侯(3)

当时官渡之战,袁曹之争正火热,刘表采取远交近攻,结盟了袁绍,长沙太守张羡响应曹操,率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叛变。

张羡是张机的兄长,深得民心,与刘表不和,索性支持曹操,刘表坐不住了,怎么能这样?派兵来“谈心”,只是刘表数年攻打都未曾打下。

后来张羡病死,其子继任,荆南四郡这才平定,刘表为了安抚人心,仲景才出任长沙太守。

刘景升通过此次平叛,不仅是捍卫了荆州完整在其统治之下,更是乘势广开州境,使麾下领地南接五岭,北踞汉水,方圆达千里,万里肃清,大小豪强无不服从,更是削弱了世家呀!

为什么刘表要削弱世家?

曹操与袁绍相拒数年,一直未腾出手来南下荆州,与响应他的张羡(汉末名医张仲景之兄,家族影响力大,一度掌控荆南四郡)汇合,导致张羡身死后,荆南四郡才被刘表平定。

可带甲十万,曹操又无暇南下,刘表北线几乎没有什么战事,至于防备江东,江夏有黄祖在,怎么就抽不出来大军平定荆南四郡的叛乱?

是荆南四郡的士卒凶猛,张羡深得民心,降服后叛乱又生?还是刘表真的像众人口中所说的,是另有其意,为削弱世家?

其实,宗帅作乱,受损最大的就是世家。

刘表被蔡、蒯两姓大族成功推上荆州话事人的位置,可时间一长,双方难免会产生分歧,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在加上刘表这些年的表现,想要压制两姓的想法应该会很强烈。

先前刘表一直北拒曹操,而后曹操一来,蔡、蒯两家就裹挟少主投降曹操,两者间,必定是利益关系。

世家林立的东汉,占据乡里,时常影响朝政,荆州之地朝堂上也全部是世家的人,既然他们能扶持我刘景升,那么他日利益不同,定然会扶持其他人,反复叛乱的张羡就是其一,刘表引以为戒。

这个时候,刘景升就开始实施蒯良的仁义之政,笼络外来之人,然后关西、兖州、豫州等地的文人学士前来投奔的有上千人。

他则是用钱粮周济学士,并且开设学馆,广求儒术,爱民养士,从容自保,不与民争利,更是家无余财,使得荆州更加富庶。

如此好的名声,可见刘景升怕是所图不小啊!

不过刘景升断无称帝之想法,唯一所想的便是坐踞荆州,以观天下之变,等着天下群雄相互削弱,然后水到渠成,他便可领袖诸侯。

光武帝中兴的事儿,谁都想做,但自从十九年前入主荆州,刘表从未跨出荆州一步过。他的眼界,还停留在一州之地。

这几年,刘表看似在不断平定荆州内乱,实则利用了宗帅(荆地特有的词,一宗一族集体举旗反抗的可称之为宗帅)的内乱来消耗世家,让世家来出人出粮。

世家不断支持刘表,无非是希望刘表做大做强,给世家更多利益。

刘表与蔡瑁、蒯氏兄弟二人,既有相互合作,又相互争斗。

刘表统治哪些地方:未讨董 的诸侯(4)

当他因为别人对他谏言而杀了南阳名士刘望之,造成士人人人自危,后来根本就不敢再跟他说什么直言,而且刘表又受制于合作的大姓。

曹袁两家进行官渡之战,不听麾下谏言,坚决两不相帮,错失了良机。

曹操赢了之后,他派韩嵩去打探消息,韩嵩回来劝他送质子去曹操那里,结果被他下狱。

曹操北征乌桓后,刘备劝他发兵偷袭许都,不从,等曹老板回来势力更加强大,并准备要吞并他,他倒是急了,最后病重死了。

荆州后来立刻投降曹操的缘由,无外乎是刘表的不作为,大家都在拼命的打着兼并战争,吞并其他社团,好家伙就你在这自以为是的坐山观虎斗。

结果搞得以前支持你的部下,治中邓義、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大将蒯越等为首的幕僚内心纷纷倒向势力越发庞大的曹操,至于你立哪个儿子,大家都无所谓了。

我们不跟你干了,本想着你带领我们大家打天下,结果天天跟这不思进取。

你刘表可是景帝之后,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荆州有十万带甲之士,又异常富庶,抓住机会进主中原。

当了天子也未尝没有机会,那我们这帮旧臣岂不是能更上一个台阶。

结果刘表带甲十万,坐拥天下最富庶的地方,都不敢前进争夺天下,再加上刘表干的事情损害了世家的利益,还想让他们继续跟着刘表干,阴奉阳违就算不错的了。

刘表没死的时候,蔡瑁都去找蒯越商量投降曹丞相的事情了,后面荆州则完全陷入他人之手。

若是刘表能不错失良机,不天天用坐观天时麻痹自己,这天下说不准就是他的。

坐观天时实则就是坐以待毙,天下大乱,你不吞并其余割据势力,那等其余割据势力壮大后,反过来就会打你。

无论是外来名士裴潜,还是荆州本地名士都看不上刘表。水镜先生司马徽不来,连刘表的亲戚——诸葛亮,都不来辅佐他。

可见刘表他一点都不招士人的待见,还自以为荆州成了全天下的文化中心。

裴潜更是放言刘表不是王霸之才,却以西伯文王自比,他失败的日子不长了,众人纷纷远走交州或者进入益州,离他而去。裴潜也跑去了长沙。

这个裴潜可不要小瞧了,此人曾与魏太祖曹操有记载于青史的对话,「太祖问潜曰:“卿前与刘备俱在荆州,卿以备才略何如?”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曹操曾问他说:“从前你和刘备都在荆州,你认为刘备的才略如何?”裴潜说:“如果让他盘踞中原,只能生乱而不能治乱;如果让他乘机守住险要之地,足以成为一方之主。”)。

刘表统治哪些地方:未讨董 的诸侯(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