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幼儿对于绘本的需求(幼儿绘本我妈妈)

幼儿对于绘本的需求(幼儿绘本我妈妈)这本绘本不仅让孩子们更加爱自己的妈妈,更是给到了我们家长1个育儿启示:6.注意观察妈妈的人物和性格特点。例如将在涂口红的妈妈,比喻成了神奇的画家;将在唱歌的妈妈描绘成了天使等,这样的比喻生动又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并以儿童的视角和感受来向我们展现一个真实的妈妈形象,孩子容易共情并将自己的妈妈代入角色。我们可以问问孩子心中你的形象,锻炼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让我们能了解我们在孩子心中的形象。3.在绘本中,猴子被做成了蛋糕的形状,在妈妈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那页还细心地买了猩猩爱吃的香蕉,这样有趣的呼应,让孩子在阅读安东尼布朗作品时有一种延伸,激发了孩子的观察探索和联想力。描绘我妈妈的形象中,加入了职业女性的形象和“家”的元素,比如:妈妈杂耍的画面,并非按照常理都是小圆球,而有房子、汽车、皮包、小熊公仔、蔬果等,分别代表了家,出行,工作,孩子,健康……每一样物品其实都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突出了妈妈对于

《我妈妈》是享誉世界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安东尼•布朗继《我爸爸》之后献给全天下妈妈的礼物。所有看过这本绘本的父母和孩子,都会爱上这样的妈妈。《我妈妈》和《我爸爸》撰写文字的手法非常相似,两本书都是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爸爸和妈妈。

家长在为孩子讲读这本绘本时,有以下6点可以和孩子进行互动:

幼儿对于绘本的需求(幼儿绘本我妈妈)(1)

1.绘本封面是一位穿着鲜花和爱心图案睡衣的妈妈,妈妈红扑扑的苹果肌和眼角的细纹,这些真实细节的捕捉给了孩子一种亲切的感觉。而最吸引孩子的莫过于妈妈正在扮鬼脸,就如同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妈妈为了逗他开心时常有的模样般,直接让孩子与这位陌生的妈妈拉进了距离,产生好感。妈妈不妨和孩子一起模仿,让爸爸用手机记录下这个欢乐的时刻。

幼儿对于绘本的需求(幼儿绘本我妈妈)(2)

2.整个环衬页布满鲜花,与封面对比后不难发现,环衬页和妈妈睡衣上的图案一致,代表着故事和妈妈紧密相关。而绘本扉页上发光的爱心,也向我们呈现了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充满了爱的。如同《我爸爸》中的太阳图案般,爱心图案也以不同的表达形式贯穿全文,我们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找一找爱心。大多数的爱心都很容易发现,但是还有些比较不容易察觉的,比如:唱歌时的爱心嘴,妈妈脸上的腮红等等,这些细节让孩子在发现的乐趣中,感受妈妈无时无刻的爱,以及孩子对妈妈满满的爱。

幼儿对于绘本的需求(幼儿绘本我妈妈)(3)

3.在绘本中,猴子被做成了蛋糕的形状,在妈妈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那页还细心地买了猩猩爱吃的香蕉,这样有趣的呼应,让孩子在阅读安东尼布朗作品时有一种延伸,激发了孩子的观察探索和联想力。描绘我妈妈的形象中,加入了职业女性的形象和“家”的元素,比如:妈妈杂耍的画面,并非按照常理都是小圆球,而有房子、汽车、皮包、小熊公仔、蔬果等,分别代表了家,出行,工作,孩子,健康……每一样物品其实都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突出了妈妈对于家的重要性,以及直观的展现了妈妈在孩子心中事事兼顾,且有条不紊的形象。

幼儿对于绘本的需求(幼儿绘本我妈妈)(4)

4.仔细观察妈妈是有魔法的园丁的图画,描绘了非常多的细节来凸显妈妈的“魔法”,不仅极具创意,更让画面增添了生命力。除了妈妈的头发和衣服上长出许多鲜花外,身后种植的盆栽更是不可思议的长出了鱼、茶壶、纽扣等。最值得关注的是独特的爱心花盆栽,以及那双捧着盆栽的绿色的手。作者赋予了妈妈的手拥有魔力,被捧在手里的爱心花代表了孩子,以此来传递了妈妈就像园丁般孕育孩子,细心照料着、呵护着。

5.安东尼布朗作品中的妈妈与大多绘本中的妈妈形象不同,作者为女性身份,妈妈的形象解放赋权。比如将妈妈比作舞蹈家、航天员,电影明星和大老板,与之相对应的是玛丽莲•梦露、美国首次登上月球的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穿男士西装的经理和超人,正是通过雌雄同体的比喻方式,诠释了女性的力量。

幼儿对于绘本的需求(幼儿绘本我妈妈)(5)

6.注意观察妈妈的人物和性格特点。例如将在涂口红的妈妈,比喻成了神奇的画家;将在唱歌的妈妈描绘成了天使等,这样的比喻生动又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并以儿童的视角和感受来向我们展现一个真实的妈妈形象,孩子容易共情并将自己的妈妈代入角色。我们可以问问孩子心中你的形象,锻炼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让我们能了解我们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幼儿对于绘本的需求(幼儿绘本我妈妈)(6)

这本绘本不仅让孩子们更加爱自己的妈妈,更是给到了我们家长1个育儿启示:

孩子情感能力的发展将影响到他们现在以至将来的精神健康与幸福感。如果孩子能够认识、表达及管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情感,他们的精神健康与幸福感将会大大提升。而阅读这样情感类的绘本,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生动有趣的画面,推进孩子的情感发展,也不失为一种教育手段。在讲述故事时用不同的语速、语调、音量和表情来表现故事中各个人物或角色的情绪情感时,不但能够很好的吸引孩子,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引导孩子有感情的复述故事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共读阶段有效提问或追问能够提醒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或方式来表达自己所理解到的情感,从而共同探讨。家长们可以由此帮助孩子认识、掌握如何有效地管理情感,表达情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