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写作教程从零开始学(写作小白不用慌)

写作教程从零开始学(写作小白不用慌)当然了,被动句不是绝对不能用的。有的时候,主语不是重点,可以忽略;或者用主动句说不清楚;或者你就是想削弱语气和冲击力,想要比较柔和、抒情地叙述一个场景。但是总的来说,主动句要在文章里占主导地位。被动句的字数更多,在逻辑表达上也比主动句更烧脑,容易消耗不必要的能量。所以,为了节省精力,高效写作,也为了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应该尽量少用被动句。如果你对这两句话没有太大感觉,我们再来看两句:实验结果证明,吃辣的狗肠胃更差。VS 吃辣的狗,被实验结果证明肠胃更差。有分别了吗?前者是主动句,后者是被动句。文章读起来不通顺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滥用被动句式。我们汉语里头最基本、最常见的句式结构是“主—谓—宾”:主语—谓语—宾语,比如“僵尸咬人了”。如果换成了宾语前置的被动句式:“人被僵尸咬了。”不仅在说话的时候容易让听的人产生误会,转换成文字之后,也没有主动句那么好理解,往往不能看一眼就明白。

写作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技能,无论是公文、文案、干货文,还是情感疗愈类的随笔,写得一手好文章,都能让你事业加分,人生更出彩。

然而许多朋友多年没拾笔,上学时积累起来的写作水平早已荒废得差不多了,重回小白水平——千言万语写不出,写不顺,读者看不懂。怎么办呢?

写作教程从零开始学(写作小白不用慌)(1)

莫慌,静波作为资深媒体人,早已给你归纳了多个实用写作小技巧,马上练起来吧!

技巧1: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

我们先来看两句话:僵尸咬人了。VS 人被僵尸咬了。大家觉得哪句话更有感觉,更有冲击力?

如果你对这两句话没有太大感觉,我们再来看两句:实验结果证明,吃辣的狗肠胃更差。VS 吃辣的狗,被实验结果证明肠胃更差。

有分别了吗?前者是主动句,后者是被动句。

文章读起来不通顺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滥用被动句式。我们汉语里头最基本、最常见的句式结构是“主—谓—宾”:主语—谓语—宾语,比如“僵尸咬人了”。如果换成了宾语前置的被动句式:“人被僵尸咬了。”不仅在说话的时候容易让听的人产生误会,转换成文字之后,也没有主动句那么好理解,往往不能看一眼就明白。

被动句的字数更多,在逻辑表达上也比主动句更烧脑,容易消耗不必要的能量。所以,为了节省精力,高效写作,也为了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应该尽量少用被动句。

当然了,被动句不是绝对不能用的。有的时候,主语不是重点,可以忽略;或者用主动句说不清楚;或者你就是想削弱语气和冲击力,想要比较柔和、抒情地叙述一个场景。但是总的来说,主动句要在文章里占主导地位。

技巧2:用词有分量

什么叫用词有分量呢?就是准确、通俗、容易引起共鸣,要是能够具有一定的冲击力,甚至适当地蹭个热点,那就更好了。用对一个动词或者或者形容词,可以让你的话流行好几年。

比如“零XX”这个格式,最初是《足球》报记者李响发明的,用来描述她和米卢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因为它精准、直接,又容易理解,很快就扩散到各大领域里头——“零经验”“零基础”“零门槛”等等,适用到不同的语境之中,至今长盛不衰。

写作教程从零开始学(写作小白不用慌)(2)

另外,除非你写的是排比句,否则千万不要把同样的词翻来覆去地使用。重复啰嗦是写作大忌,能降低你文章的颜值,读之无味不说,还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在引用对话的时候。“老师说”有时候可以换成“老师道”“老师表示”“老师建议”之类。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用“说”字就可以了,因为“XX说”是约定俗成的用法,几乎是隐形的的存在。如果对这个字换得太频繁,反而会喧宾夺主,转移读者对于说话内容的注意力。

我们还要注意,有分量不等于复杂或生僻。当你可以用“插嘴”的时候,就没必要用“置喙”;“左顾右盼”也不一定比“东张西望”好用。否则太过文绉绉,读者就要让你“说人话”了。当然,适时高级一下,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尺度要把握好,在合适的语境下就不要犹豫——比如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来形容大叔,确实比单纯地说他“学霸,什么都会”更精彩的时候。

技巧3:长话短说

首先来回顾一下《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月光宝盒是宝物,你把他扔掉会污染环境,要是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

大家知道说这话的是谁吗?

没错,就是那个啰嗦到鬼哭神泣的唐僧。

再来对比一下没那么烦,比较正常的说法:月光宝盒价值连城,随手乱扔是不对的,还容易砸伤别人,污染环境。

看,同样是讲道理,讲道理讲到把人逼疯,纯粹是唐僧自己的问题。

简单、清晰、直接——这是好文章三要素。如果用20个字就能把一句话说清楚,却要写到50个字,就会显得不着边际,get不到点。写好一句话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写很多字。

有时候我们灵感爆发,把很多想法和细节一股脑地塞进一个长句子里,但是这样的一句话往往很难读,让人不知所云。所以当一个词没有给句子增加什么实际内涵的话,可以果断删掉,不可惜。

这里不得不提到人们日常凑字数的最佳搭档——副词。副词如果用得好,能给句子画龙点睛;但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些占位置的戏精,因为它们的含义已经包含在旁边的动词或形容词里了。

举个例子,“大声地喊叫”,你能看出问题吗?

没错,“喊叫”本身就已经有大声的意思了。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稿子充满“地”字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了(当然,很多人分不清的、地、得,用副词的时候也常常会省略“地”,这里牵涉到一个语感的问题。除了多写多练之外,在写作过程中深呼吸几口气,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升语感。)

其实,删减的步骤可以留到最后一步来做,在写完文章之后重新看一遍,把废话删掉。如果要一边写一边思考简洁的表达方式,有点不现实,也容易打断思路,影响思维的流畅性,不符合我们所追求的高效写作。

最后,国画中有一个技法叫留白,这是非常富有哲学内涵的,对于我们写文章也很实用。俗话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作的时候,不用把每个细节都解释得一清二楚,要在适当的地方,留给读者发挥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代入作品,自行领悟。毕竟,能从一篇文章里看出什么,除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之外,也和读者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息息相关。

技巧4:描述而不解释

可以客观描述的事儿,就不用向读者解释它的意义。与其长篇大论地介绍一个人物的背景和性格,不如通过这个人物的语言、想法、行为、感觉等,让读者自己发现同样的意思。这个技巧在虚构文学作品里尤其实用。

举颗栗子:“老板接完电话之后很生气。”

这是一个比较懒的说法,告诉读者老板很生气,却没有给到读者亲眼目睹的机会,难以令人信服。

接下来换种说法:“老板扔掉电话,大叫‘停车!’,然后拉开车门,往外冲去。”

写作教程从零开始学(写作小白不用慌)(3)

通过对事情经过和动作的描述,虽然没有直接点明老板的情绪,却更形象、生动、直观地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愤怒。

人们总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怀疑自己听到的答案。因此,描述而不解释。

技巧5:再见,陈词滥调

有的想法,有的情境,因为被用得烂大街而失去了它原本应有的冲击力。就拿影视作品中的台词来说:

1. 你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穿过生和死,穿过喜和悲,哪部港剧都有你)

2. 有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噢,最后你还是说了。)

3. 你听我解释!(永远没人听他解释——有说这开场白的时间,干嘛不打断对方的话直接解释啊!)

写作教程从零开始学(写作小白不用慌)(4)

无论你想写好一个故事还是带货文案,为了在读者脑中留下深刻印象,都要尽力避免陈词滥调、拾人牙慧。

比如“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已经成为陈词滥调了,高手可以写出这样的金句: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可不是郭敬明的原话,而出自狄更斯的《双城记》。

再比如“那天晚上狂风大作,乌云密布,连一丝光亮都没有”,用来渲染气氛的压抑,也是一种陈词滥调。

请同学们发挥下脑洞,你能想到有趣的说法呢?

作家乔治·奥威尔只是通过对某个细节的描述,就让读者用全新的方式感受到了的压抑和不对劲:

“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小说《1984》)

这就是精彩描述带来的魅力。大家同样可以把这个原则运用到自我介绍之中。

像友善、平易近人、妇女之友这种比较懒的性格描述,能换一个怎样的说法呢?请同学们继续发挥脑洞。

例:我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有5个表姐,6个堂妹,我是家族中唯一的男孩,从小和她们一起玩,因此我很了解女人。

这样是不是既形象,又具体,还有说服力呢?

技巧6:少作空泛总结

过多的总结类语句会让你的文章显得空洞、没内涵,而且哗众取宠。就像一个台湾人明明没有来过大陆,却敢说“大陆人连茶叶蛋都吃不起”。

这句话不仅没有区分不同收入、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大陆人,也没有调研茶叶蛋的种类和价格,更没有对大陆人的口味进行研究——到底是吃不起,还是不想吃?

而只是简单地把大陆人这个宏达的概念,和小小的茶叶蛋联系在一起。

当然了,像“广东人XXX”“东北人XXX”这种地域歧视,以及红极一时的《致贱人》这类文章,本来就是为了发泄存在的,带有明确的煽动目的。

有的语句虽然没有煽动性质,却也让人难以信服。

比如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很容易出现“现代人比古代人更加浮躁”这类句子。这句话就是一个没法证明的猜测、假设,而且对于句子中的核心概念“浮躁”并没有作出定义。

因此,写作时从题材都观点,都要尽量准确、独特,经得起推敲。

避免作出抽象、空洞的结论,少用刻板印象,能大大提高你文章的影响力。

就算你写的不是干货、学术论文,而是故事和小说,也不要先入为主地假定任何事。

比如你的故事里需要塑造女性角色,就不要事先假设她一定会比男人更情绪化,比男人更温柔,或者比男人更顾家,或者女司机都很可怕,等等。

所有经不起检验的偏见,都是束缚思维的牢笼,阻挡你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也妨碍你成为一个有创意、有想象力的写手。

比如前阵子的17岁少年跳桥事件,很多公号都在假设妈妈说了哪些哪些话,说得好像作者就坐在车里看到了全过程一样。

像这样不负责任的文章,等热度一过,就会迅速被人遗忘。

就连曾经红极一时的X蒙也一样。

技巧7:证明你的观点

写作嘛,当然是为了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让读者相信你,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治愈、劝说、促销、卖货等等。

但是,除非你写的是自嗨文,否则一定不要作无凭无据的断言、猜测哟。

比如你写一篇科普文,提到“久坐容易猝死”的时候,你有证据吗?如果没有证据可以,这个观点就会显得夸张、虚假、危言耸听。

那怎样证明上述观点呢?比如:

1. 已有科学研究表明,久坐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甚至癌症。而且,如果姿势不对,对脊椎和脖颈更是积久成伤(列举:久坐会引起身体上的哪些变化)。

2. 上班做设计 下班后玩网络游戏 杭州男子每天要在电脑前坐12小时以上 没想到“坐”出两度肺栓塞 险些猝死(真实案例,有细节还有数据,最好还能加入当事人自己的采访)。

证明的方法有很多。总之,要想读者相信你,你得告诉他们,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技巧8:慎用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比较特别的语言形式,严格来说,是一种群众智慧,一般具有简短、直接、粗俗的特点。

在适当的地方出现,能给文字锦上添花,增加你内容的冲击力。

反过来,如果用多了,效果往往比弱鸡还弱——emm…我这个用法也不怎么高明。换句话说,就是降低了你作品的质量。

比如:卧槽,马云爸爸一言不合就让我抱大腿!我十动然拒,因为只有C位出道配得上我的逼格。

是不是有一种火星文的感觉?

滥用网络用语,会显得你对自己的写作能力缺乏自信,只能借助一些口水话来抖机灵。我们在春晚上常常会看到这类情况,热门段子抖多了,反而显得刻意和用力过猛,让人笑不出来。

另外,网络流行语往往火不过几年。还是以春晚为例,经典的小品相声在十年二十年之后还能引人发笑,而套热门段子的那些可能在第二年就被人遗忘了。

如果大家希望自己用心写出来的文章(特别在写书的时候),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在跨越数年之后还有复利价值,请慎用网络用语。

技巧9:打破规则

不知不觉已经讲了9个技巧,但是,它们都是可以颠覆的。

写作教程从零开始学(写作小白不用慌)(5)

无论在哪行哪业,好的玩家都不仅懂得在大多数情况下遵守套路,而且善于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去打破套路。

当然,打破规则是建立在了解规则的基础之上。如果你是一个写作小白,那还是先老老实实地按套路走吧。

先完成再完美,先学会走路再学飞;先了解你的老公,才知道怎么改变他。当你能够熟练应用写作规则的时候,才能出其不意地打破它。

最后,还是那句话,适度是关键。

为了赚钱牺牲家庭,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用一个反问句做开头,引起下文,可以很震撼,很有吸引力。然而:

为了赚钱牺牲家庭,你的老婆不会寂寞吗?你的孩子不会凄凉吗?你的爸妈不会心寒吗?你自己过意得去吗?……

一连串的反问句,却会削弱它的力量。

作家刘震云有本小说叫《一句顶一万句》。诚然,语言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说得多,常常不如说一个金句更扎心。

就像慎用流行语一样,打破常规的时候也要谨慎、有选择性。

技巧10:改,改,改

写作教程从零开始学(写作小白不用慌)(6)

知识界大V秋叶大叔说:一篇文章改100遍,比写100篇文章进步大得多。

这一点都不夸张,因为改稿是整个写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目的是把自嗨型写作变为能满足读者兴趣的写作。

站在读者的角度,带着新鲜、挑剔的眼光去重读你的作品,看看有哪些地方没说明白,把容易引起误会、双重含义的被动句改为主动句。

还要化繁为简:删去重复的字词、多余的句子,削去多余的形容词和副词,把长句变为短句。

有时候写得好辛苦,好不容易才想到一个表达方法,或者写了一个特别美的句子,不想改,这个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意思可以通过更简单、清晰、明了的方式来呈现,就不要死磕某个特定的字眼或表达方式啦,改改改,不可惜!

举什么例子好呢?

我们来看秋叶商学院写作营第六期里,水青衣给同学田田改的一个句子:

田田原句:年轻气盛的我,并没有去找他推荐的那个公司,而是在痛哭了两天之后重整旗鼓,整理简历,去投了其他公司,最终被现在的公司录用。

水青衣打磨后:年轻气盛,我没去他推荐的公司。痛哭两天后,重整旗鼓,简历投了其他公司,最终被录用。

化繁为简,化长为短。你记住了吗?

有的同学分不清改稿和校对这两个步骤。它们都很重要。

但是我们这里说的改稿,会更侧重于从大的方向去打磨,检查结构、内容,看看你表达的意思是不是清晰明了。这是检查的第一步。

而校对则是一门专业技术,检查语法、格式、错别字、标点等。细节也很重要,校对应该在改稿后、定稿前进行。

如果你不是很专业,也不用勉强。当你的文章磨得足够好,投稿被录用时,自然会有专业的编辑来给你校对啦。你说对不对?

最后,记住这句话:写作最重要的不是天赋,而是套路。

用好以上10个实用小技巧,让你在写作路上不断精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