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会自己自愈吗(体内长了胆结石)
胆结石会自己自愈吗(体内长了胆结石)直到2020年,世界急诊外科学会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正式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列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才一举奠定了切除手术的地位。医学界曾针对胆结石提出过多种历史性治疗措施,比如:药物排石、服药溶石、胆囊切除手术、保胆取石手术、体外震波碎石等等。通常会引起右上腹疼痛、背部疼痛、发烧等症状,严重时有可能因炎症部位化脓引起肝损害,少数患者也在长期慢性胆囊疾病后发展为恶性肿瘤。胆结石既然可以到达胆管,有的人会想:如果剧烈运动,有没有可能胆结石就这样不停地活动,通过排尿就出来了呢?答案是不能!如果是肾结石,确实有可能通过运动让一部分结石沿着排尿过程排出体外,但是胆结石位于人体内肝胆部位,和泌尿系统不相关。
P教授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我上周去医院查出有胆结石,因为没什么症状,所以我不想手术,听我朋友说可以多跳绳,把结石“震”出来,他之前的肾结石就是这样排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用?
一、胆结石可以依靠运动排出来吗?胆囊是人体内专门储存肝脏分泌物——胆汁的“容器”,当正常情况下,胆囊会在人体进餐时,排出胆汁辅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出现异常,胆汁就会以胆固醇结晶的形式沉淀在胆囊内部,也就是胆囊结石,俗称为“胆结石”。
胆结石会随着结晶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并且在胆汁内游离,对胆囊内壁产生摩擦、刺激。有时也会移动到胆囊的出口,小的结晶可能会从出口到达胆管、肠道,大的结晶无法通过就会卡在出口,从而引发胆囊肿胀、炎症。
通常会引起右上腹疼痛、背部疼痛、发烧等症状,严重时有可能因炎症部位化脓引起肝损害,少数患者也在长期慢性胆囊疾病后发展为恶性肿瘤。
胆结石既然可以到达胆管,有的人会想:如果剧烈运动,有没有可能胆结石就这样不停地活动,通过排尿就出来了呢?答案是不能!
如果是肾结石,确实有可能通过运动让一部分结石沿着排尿过程排出体外,但是胆结石位于人体内肝胆部位,和泌尿系统不相关。
医学界曾针对胆结石提出过多种历史性治疗措施,比如:药物排石、服药溶石、胆囊切除手术、保胆取石手术、体外震波碎石等等。
直到2020年,世界急诊外科学会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正式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列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才一举奠定了切除手术的地位。
尽管如此,首选并不代表着唯一,对于一些长期或终生不产生影响的胆结石,临床上仍然推荐采用保守治疗。
目前,临床上,手术方面则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分别是:结石超过2厘米、胆囊功能受损、淤泥状结石、症状反复发作等。保守治疗患者必须要经过专家评估过胆囊壁、胆囊收缩功能、恶变风险等综合因素才可以判断。
上海市东方医院胆石中心胡海主任告诫:医学上将没有呕吐、恶心、疼痛等症状的胆结石称为静止性或无症状胆囊结石,这类结石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是仍然存在无法预估的风险。
有可能或早或晚产生健康风险,甚至是悄悄发展为癌症,因此患者们仍然要定期检查,最好半年做一次B超,来确定病情的发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陈艳军医生特别提醒:切除胆囊后要少吃油腻食物,医学数据显示,10-20%的胆结石患者手术切除胆囊后,会出现脂肪类食物消化不良。
因此胆囊切除手术后2-3个月尽量避免脂肪类食物,给身体一个适应期,等到胆管恢复功能,就可以逐渐恢复饮食,过上正常的生活。
胆结石的发生和饮食不规律关系密切,尤其是熬夜期间暴饮暴食,此外,还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成为胆结石的诱因。
1、不吃早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王文英主任介绍:人体胆囊会在晚餐后开始重新存储胆汁,经过一晚上的储存,第二天清晨胆汁非常充足,甚至有可能过量。
如果不吃早餐,多余的胆汁无处可去,就会浓缩成胆固醇结晶,久而久之结石就出现了。相反如果规律性地吃早餐,就可以让胆囊适应这种习惯,清晨将一部分胆汁用于消化早餐,从而降低胆固醇饱和和胆囊刺激的风险。
2、高脂饮食
胆结石发生的根本因素是胆固醇结晶过多,而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胆囊的而负担,需要长期大量排出胆汁来辅助消化,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同时增加人体内的胆固醇,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此外,高脂肪食物也是肥胖、肝肾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的诱因,一定要警惕。
3、长期吃素
研究表明,适当吃素可以相对控制脂肪摄入,有助于降低胆结石风险,但是长期吃素就会导致饮食结构不良,胆汁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脂肪,长期吃素就意味着胆汁无处可去,大量积累最后都成了结石的“养分”。
此外,长期饮酒、缺乏锻炼等也会影响胆固醇代谢、胆汁肠肝循环和胆囊功能,从而诱发胆结石的形成。
胆结石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人们长期饮食不良积累的病灶,所以想要预防,也要从饮食入手,做好3件事。
第一、控制总热量,胆结石的高危因素就是高脂肪食物,所以一定要控制脂肪的摄入,不是说一口都不能吃,而是要科学、合理地摄入对人体有益的脂肪。
第二、规律进餐,一日三餐,有时有序,定时定量,人体对于饮食的摄入和消化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果肆意改变,就会对身体造成非常细微的影响,这些看不起眼的微小最终都有可能成为疾病的根源。
第三、合理运动,有病治病,无病就多做运动强身健体,但是要注意切勿过度剧烈运动,减肥认识也要合理地控制体重,千万不要短时间内过度瘦身,否则可能会因内分泌变化导致胆汁分泌失调,增加胆结石风险。
人体内器官很多,说起器官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心肝脾肺肾,很少有人关注到胆囊这个重要但十分容易被忽视的器官。
作为消化系统中的“超级辅助”,胆囊的存在是很重要的,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改善饮食习惯,保护胆囊。#健康明星计划##健康真知计划#
参考资料:
[1]维他狗,《身体为什么会长结石?这些饮食习惯要改了!》.邵逸夫医院.2022-02-11
[2]吴芯,《胆结石无症状也得半年一查》.健康时报.2020-09-29
[3]张莹,《【总院·科普】什么是胆结石?人体为啥会长胆结石?你真的清楚吗?》. 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2019-12-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