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新能源的充电系统是怎么样的(超1000公里纯电续航)

新能源的充电系统是怎么样的(超1000公里纯电续航)  比如特斯拉Model S,重量达到2吨,胎压已经到了让人发指的3.1帕,一般都是2.5左右,这就会出现很多其他的问题。续航里程是一个矛盾体的存在,如何找到那个最佳的折中点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修宇:一个是从现在的技术来看,如果想达到更长的续航里程,就要增加电池的重量。反过来,重量的增加又会影响到续航里程。目前电池能量密度基本上在150Wh/kg 所以不能像和面那样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火药味非常浓烈,感觉这些企业比较拼了。  1000公里的续航是什么概念呢?大家熟悉的燃油车,一般加满油的续航里程也就五六百公里。所以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已经打败了绝大多数的燃油车。是一个比较恐怖的数字。  主持人:根据现在的技术,把续航里程做长应该是比较难的,难点主要有哪些?

本文根据修宇博士作为嘉宾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话车生活》采访录音整理

新能源的充电系统是怎么样的(超1000公里纯电续航)(1)

  主持人:欢迎收听经济之声对话车生活。进入2022年,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竞争进入深水期之后,开始探索长续航的新赛道,多款宣称超过1000公里续航的车型从早期概念开始陆续落地,车企也将其作为产品卖点进行大力宣传。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因为续航里程缩水、充电桩数量不足等问题,每逢节假日,电动的续航问题都会成为大家探讨的热点。根据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高速充电难, 无解决方案"已经成春节消费维权的典型案例。但是面对车企高续航里程竞赛 大家心中也有疑问,在电池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实现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到底还存在哪些难点?续航里程变长了,就能解决当下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吗?今天我们有请车问网CEO、《超级宇论》制片人修宇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主持人:今年年初,一些汽车企业推出了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电动车,都有哪些?

  修宇:2022年刚一开年,新能源车在续航里程方面的竞争就比较激烈。广汽埃安推出了一款LX Plus,最高续航达到了1008公里。蔚来也推出了ET7,可以选装150kWh的固态电池包,续航里程也能达到1000公里以上。当然还有上汽的智己L7,在使用容量115kWh的电池的时候,续航也可以超过1000公里。

  火药味非常浓烈,感觉这些企业比较拼了。

  1000公里的续航是什么概念呢?大家熟悉的燃油车,一般加满油的续航里程也就五六百公里。所以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已经打败了绝大多数的燃油车。是一个比较恐怖的数字。

新能源的充电系统是怎么样的(超1000公里纯电续航)(2)

  主持人:根据现在的技术,把续航里程做长应该是比较难的,难点主要有哪些?

  修宇:一个是从现在的技术来看,如果想达到更长的续航里程,就要增加电池的重量。反过来,重量的增加又会影响到续航里程。目前电池能量密度基本上在150Wh/kg 所以不能像和面那样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比如特斯拉Model S,重量达到2吨,胎压已经到了让人发指的3.1帕,一般都是2.5左右,这就会出现很多其他的问题。续航里程是一个矛盾体的存在,如何找到那个最佳的折中点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第二个,还要考虑安全的问题。容量每提升10%,在充放电的时候温度升高大约会提高20%,能量密度越高,风险越大。

  还有就是性价比。电池容量提升5%-10%的情况下,电池的成本要增加20%-30%甚至更高。1000公里续航版本的车型,一般价格都会超过45万元,这样的价格消费者能不能接受,等于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大堆电池,这也是为什么长续航电动车很少量产的原因之一。

  主持人:在这样的难度下,各个企业都是通过什么方法达到的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

  修宇:有的是改变化学结构,有的是改变物理结构。

  比如刚才说的广汽埃安的那款车型,它使用的是NCM三元锂电池组、智己L7用的是掺硅补锂电池、蔚来ET7采用的是半固态电池。

  这些技术虽然看似不太一样,但是都还不太成熟。比如蔚来号称的固态电池,还只是固液电池,是半固态电池。因为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至少还需要5至10年的积累。

  还有广汽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虽然石墨烯导电能力非常好,但是石墨烯在动力电池应用上还有很多的限制,在技术的应用上并不是很成熟。

新能源的充电系统是怎么样的(超1000公里纯电续航)(3)

  主持人:为什么各个企业争相推出长续航里程的新能源车?

  修宇:主要还是为了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新能源车在推广中遇到的比较大的阻力。

  目前在政策的大力推广之下,虽然新能源车销量有了比较大的增长,但是电池的安全问题、续航里程问题,仍然是阻碍它推广的最大问题。

  尤其是冬天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低温续航里程只有正常里程的50%-60%。最近有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德国、美国有超过20%的受访者认为“续航里程焦虑”是让他们不愿意购买新能源车的主要因素。

  所以表面看,续航里程成了新能源车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成了汽车企业追逐的一个目标。

  当然还有一点,能够推出续航1000公里的电动车,确实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对他们品牌的宣传也是有利的。

  主持人: 推出了这么多的超长续航里程新能源车,消费者真的需要吗?

  修宇:回答消费者是否真正需要,其实我们可以看他们的应用场景。

  根据一般消费者的需求,北京市私人燃油车日均行驶距离大概是30多公里。国外也做过类似的调查,他们每天的通勤路程平均大概是60多公里,包括上下班还有日常的休闲活动之后,电动汽车里程在160公里就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城市通勤需求。当然美国大部分住的房子有自己的充电桩,所以他们对里程的要求更低。

  这些受调查者认为,电动车如果在夜间完成充电,第二天就可以电量满满的上路行驶了。

  所以可以认为,续航里程在150公里到300公里,看似是纯电动车最合理、最适合普通消费者的续航里程,当然长途旅行不算。为了那极少数用户的出行需求,花这么大的力气去推出1000公里的电动车,真的需要认真思考。

  主持人:对于新能源车,您觉得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修宇:其实对超长续航里程的追求,折射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是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对续航里程的追逐,实际上反射出的是消费者使用新能源车的过程中,充电难的问题。

  就在去年十一假期,充电难的问题集中爆发。在很多高速路的服务区里面,排队4小时,充电1小时甚至成了常态。

  目前国内充电桩大概是200多万个,车桩比约3.05∶1,也就是说3辆新能源车有一个充电桩。考虑到充电时间比较长和分布的不均匀,肯定是比较紧张的。而燃油车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全国各地遍布着将近12万座加油站,而且加油又很快,几分钟就解决。这就跟新能源车能量补充的不方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充电很便利,那续航短点也更是能接受的。

  主持人:除了充电的便利性,新能源车还有哪些更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修宇:围绕着新能源车的问题,目前有几个解决方式的不同发展方向,比如特斯拉、小鹏等等,都在大力建设自己专属充电桩,加上快速充电桩。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

  而蔚来汽车采取的是换电的方式,因为换一块电池的时间很短,所以如果换电站足够多的话,也能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

  除了这些的解决方案,还有一种是理想汽车这种,所谓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其实这是不彻底的解决方案,只能认为是一种过渡产品。

  当然,最直接也是最长久的解决方法,就是彻底地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但是这肯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主持人:尽管新能源充电设施日渐完善,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充电设施布局的速度依然难以跟上汽车生产的速度,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但是想要破解充电难题,单纯提高续航里程远远不够,如何解决充电的便捷性、提高充电接口适配性等问题,还需要政府与企业协同合作,探索更多可能。

  今天的对话车生活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