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访华有联合申明吗(被朔尔茨拒绝后)
马克龙访华有联合申明吗(被朔尔茨拒绝后)马克龙开启第二任期后,也曾强调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想必其务实、稳健的对华政策不会发生改变。时下,尽管马克龙访华的消息还没确定,但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地缘格局正在发生巨变,经历了现实的“毒打”后,欧洲主要国家的思维已经有了向务实转变的趋势,越来越多欧洲人已经意识到,意识形态不能当饭吃,欧洲的发展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最后,德法毕竟是两个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对于这次出访,朔尔茨做了充足的准备,从多次公开表示德国不能“对华脱钩”,到力排众议,促成中企入股汉堡港,都体现了朔尔茨对这次访问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马克龙就凭一句话就想分一杯羹,显然不太现实。被朔尔茨拒绝后,马克龙也没有放弃访华的计划。法国外长科隆纳对外宣称,马克龙将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应中方邀请访问中国。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法国作为欧洲首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
近段时间,多国领导人密集访华,包括德国、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国。其中,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访华行程尤为引人注目。作为三年来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欧盟国家领导人,朔尔茨此行影响深远。除了能改善中德两国关系,更重要的是,一旦中德之间达成重要合作,势必会在欧洲形成示范效应。届时,极有可能会有更多欧洲国家领导人访华。
常年自认为欧洲政治领袖的法国,本不愿意让德国独占鳌头。早在朔尔茨访华消息刚确定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提议与朔尔茨一同访华,以彰显欧盟内部的团结。不过,朔尔茨果断拒绝了这一提议。
有分析认为,朔尔茨拒绝马克龙一起出访,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朔尔茨与马克龙在对华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经历美国背刺后,朔尔茨在对外政策上显得更为务实,率先提出要组建G7 对抗美国的天价天然气。反观法国,马克龙虽多次指责美方的行为不够朋友,但依然声称要与拜登进行谈判,这也说明马克龙还对美国有所期待,在美国价值观的影响下,马克龙很难客观看待中德之间的合作,跟他一起访华,只会让朔尔茨的访华行程多一分不确定性。
其次,朔尔茨访华,随行的除了政府人员,还有12名企业高管,这些企业包括大众、宝马、巴斯夫、西门子等,都是德国规模经营规模较大,且在中国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从访问团成员可以看出,朔尔茨访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中德之间的经贸合作,相比“欧盟国家领导人”的身份,朔尔茨更想以“德国总理”的身份访华。若与马克龙一起,外界不可避免地会将这次访问视为欧盟与中国的对话,但欧盟内部总体对华态度并不算友好,德法两国领导人一同访华,似乎有一种变相“施压”的意思,这显然违背了朔尔茨求合作的初衷。
最后,德法毕竟是两个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对于这次出访,朔尔茨做了充足的准备,从多次公开表示德国不能“对华脱钩”,到力排众议,促成中企入股汉堡港,都体现了朔尔茨对这次访问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马克龙就凭一句话就想分一杯羹,显然不太现实。
被朔尔茨拒绝后,马克龙也没有放弃访华的计划。法国外长科隆纳对外宣称,马克龙将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应中方邀请访问中国。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
法国作为欧洲首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两国关系历经50年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在曲折起伏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韧性,在各个领域内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疫情肆虐、欧洲动荡、“新冷战”主义抬头的当下,中法作为沟通东西的两个大国,理应肩负更多的责任,坚定践行多边主义,为全球和平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在马克龙的第一任期内,曾两度访华,收获累累硕果,中法关系也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
马克龙开启第二任期后,也曾强调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想必其务实、稳健的对华政策不会发生改变。时下,尽管马克龙访华的消息还没确定,但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地缘格局正在发生巨变,经历了现实的“毒打”后,欧洲主要国家的思维已经有了向务实转变的趋势,越来越多欧洲人已经意识到,意识形态不能当饭吃,欧洲的发展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