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羽的事迹(关羽一共两个儿子)
关于关羽的事迹(关羽一共两个儿子)关索岭的得名看来跟这些差不多,只不过现在编故事的导游他们自己都不信,古人编出来这些自己也信了,以至于以讹传讹,反倒让关索这个人听起来跟真的一样?现在有些土景点,为了招徕游客,随意编造故事,那些导游指着一个小土包问你:“像不像个狐狸。”然后随口就能给你编出一个狐狸精的故事来。除了地理名字上留痕,文化也留下遗产,云南省澄江县的傩戏就叫关索戏,上演的都是关索故事,看着生动的傩面,听着口耳相传的故事,再加上这么多地名佐证,似乎关索这个人真的存在过。实际上在明朝,就有人怀疑那些地名可能是根据关索故事嫁接过来的,在徐霞客之前王世性就在《广志绎》上说关索岭得名可能是因为这里山高路陡,挂绳索而行人,有关有索而名关索,跟三国神将没有关系。关索雕像
关索虽然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在民间影响深远,特别是在云贵一带,从明朝开始许多地方都以他命名。
例如贵州的关索岭,徐霞客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翻越此岭,就写到此岭因关羽之子关索而得名,他说:“索为关公子,随蜀丞相诸葛南征,开辟蛮道至此。 有庙,肇自国初……至今祀典不废。”另外还有马跑泉,徐霞客也说是关索的遗迹,这大概是他听当地居民为他说的故事吧。
徐霞客
同时期的谈迁也提到关索石,他说贵州永宁有关索石,是因为关索南征的时候遇见此石拦路,遂一刀劈为两半,现在那石头上还有刀痕呢(见《谈迁笔乘》)。
除了地理名字上留痕,文化也留下遗产,云南省澄江县的傩戏就叫关索戏,上演的都是关索故事,看着生动的傩面,听着口耳相传的故事,再加上这么多地名佐证,似乎关索这个人真的存在过。
实际上在明朝,就有人怀疑那些地名可能是根据关索故事嫁接过来的,在徐霞客之前王世性就在《广志绎》上说关索岭得名可能是因为这里山高路陡,挂绳索而行人,有关有索而名关索,跟三国神将没有关系。
关索雕像
现在有些土景点,为了招徕游客,随意编造故事,那些导游指着一个小土包问你:“像不像个狐狸。”然后随口就能给你编出一个狐狸精的故事来。
关索岭的得名看来跟这些差不多,只不过现在编故事的导游他们自己都不信,古人编出来这些自己也信了,以至于以讹传讹,反倒让关索这个人听起来跟真的一样?
既然关索是编出来的,而且宋朝就有,他是怎么就平白无故就产生出来的呢?民间创作的灵感在哪里呢?
有人根据关上绳索推测,由于行走险途要靠那根绳索,所以就在岭上为它建庙,本来供的是关上绳索,结果流传开去,成了关索,然后敷衍成了一个人。
还有人说这是因为关兴,关兴跟随诸葛亮去云南打仗,被当地人称为关父——就跟我们称岳飞为岳爷爷一样,由于父和索在当地是同音的,因此就成了关索,还有人说关索是因为关兴有功劳,诸葛亮刻石纪功,把关帅写成了关率,年久模糊之后,大家看成了关索。这些都是猜测,并没有什么证据。
云南的关兴雕像
有依据的一种说法是关索来源于唐朝故事里的关三郎,因为许多人都被他称为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实际上按照《三国演义》里所言是关羽闯祸逃走之后,胡氏生下的儿子,那他应该是关羽的长子啊,按照《花关索传》说法,张飞领回来长子关平,放走了怀孕的胡氏,那他应该是次子)。我们前面说过,关三郎是当时一个脾气不好的恶鬼,查看故事,更倾向于他就是关二爷。
但是我以为,尽管关三郎就是关羽本尊,但是到了后来,关羽信仰崛起,关三郎在民间传说里,就会和关羽形象剥离,会成为一名独立的神仙,这就是关索的来源。
那他为什么叫关索呢?可能这个关索另有其人,跟关羽并无关系。
关索可能和关羽并无关系
毕竟我们今天所见到关索是关羽儿子的资料都是明代的,在宋代尽管一大堆人把关索当成自己的外号,但没有一个关索指向他是关羽儿子。宋朝话本《西湖三塔记》里曾经提到关索,《西湖三塔记》是白蛇传故事早期版本,主角不叫许仙而名奚宣赞,他在西湖边遇到一个迷路的白姓姑娘,好生收留。不久有人找上门来,将小姑娘接走,还备下酒席请奚宣赞来家做客。奚宣赞就去了,发现这家主人是个姓白的少妇,长得十分美妙,不禁动心。旁边有个婆婆就说了:“娘娘今日新人到此,是否替换旧人。”娘娘点头,于是就见一群壮汉拉了一个后生过来,脱去衣服挖心剖腹,这娘娘与众人都吃了。
西湖三塔
奚宣赞就被白娘娘留在这里半月,每日纵欲,结果面黄肌瘦,这一日又来了一个新人,他成了旧人。奚宣赞看这新人,就见这新人:“眉疏目秀,气爽神清,如三国内马超,似淮甸内关索,似西川活观音,岳殿上炳灵公。”
这奚宣赞的命运,咱们不必关心,就说这个比喻,可见关索在南宋人心目中是个很帅的人,但是他把马超称为三国马超,却把关索称为淮甸内关索,淮甸指的是江苏淮安淮阴一带,可见这个关索是这一带的英雄人物。而无论是关羽还是后来故事里的关索都在这一带没有事迹,另外将他和马超并举,却不提他是三国马超,可见他不是三国人物。关索在当时应该自有其故事体系,跟关羽无关。
只不过后人把关三郎和关索两个人物糅合在一起,关索成了关羽第三个儿子,创造出了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