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最有名的书法家(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李瑞清五十七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民国时期最有名的书法家(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李瑞清五十七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民国时期大书法家李瑞清的书法作品。民国书家大体分为前后两代,第一代书家大多出生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受到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博通经史,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又受到西学的影响,学术思想已较他们的前辈开明,帖学、碑学功底深厚,入民国后已人书俱老,自成面目。第二代书家大多出生在清光绪年间,其主要艺术活动和成就在民国时期。他们既受到严格的国学教育,又大量吸收西方文化,许多人留学日本,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参与政治变革和新文化运动,几经动乱,社会阅历广,跨度大,思想活跃,治学严谨,其知识结构已较他们的前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有较深的传统功力,又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他们是民国期间成长起来的书家,对民国书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后一代书法家才是民国书法的真正代表。民国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随着民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商品观念的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笔者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民国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民国时期(1911—1949)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军阀割据,战争频繁,特别是日本的侵华战争使生产遭受到极大破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在战争的间隙和远离战场的后方,也曾出现相对的稳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大中城市,民族资本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
民国时期的书法承清末碑学之余绪,纵势为尚,变古为新,南北兼收,碑帖并重,走上了自觉的发展阶段。其中行草书继宋、明之后,在经历了帖学和碑学的曲折道路,得到迅速发展;章草书沉寂一千余年之后再放光彩;钟鼎、石鼓文为专家学者所注目,正书推重韵度,各呈异趣;隶书和小篆沿清末之余波,走上程序化的末路。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随着民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商品观念的增强,也促进了书法作品商品化的发展,书法作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在人们的头脑里已不足为奇,书法家订润鬻书成为理所当然。以义卖以助国民革命、赈济灾民,则受到社会的尊敬。书法家以书养书,以篆书为业者亦不在少数,打破了封建社会中官僚们对书法艺术的垄断,促进了书法在民间的发展。社会对书法作品需求量的增加,书法和书法艺术风格流派的竞争随之俱增,刺激着书法艺术的繁荣和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书法工具材料的生产和技艺的改进。仅以浙江吴兴善琏镇的湖笔生产为例,据费在山先生的统计,善琏镇本地的湖笔生产在1929年达到鼎盛,全镇有三百多户人家从事毛笔的生产,由此即可以看出当时书法普及和发展的水平。
民国时期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以高等学校和著名书法家为核心的书法团体和艺术流派。北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上海美专、杭州艺专、天津南开大学等学校设有艺术专科,开设书法课,培养书法人才,并组织书法研究会,开展书法艺术的学术研究。以吴昌硕为首的西泠印社、蔡元培为首的研究会、于右任为首的草书社等书法艺术团体,不仅开展书法的研究、资料的搜集,还组织出版。吴昌硕、康有为、李瑞清、于右任、沈曾植、余绍宋、郑孝胥、沈尹默等书家风格流派先后形成,交相辉映,对书坛产生极大影响,推动着民国书法的繁荣。
民国书家大体分为前后两代,第一代书家大多出生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受到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博通经史,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又受到西学的影响,学术思想已较他们的前辈开明,帖学、碑学功底深厚,入民国后已人书俱老,自成面目。第二代书家大多出生在清光绪年间,其主要艺术活动和成就在民国时期。他们既受到严格的国学教育,又大量吸收西方文化,许多人留学日本,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参与政治变革和新文化运动,几经动乱,社会阅历广,跨度大,思想活跃,治学严谨,其知识结构已较他们的前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有较深的传统功力,又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他们是民国期间成长起来的书家,对民国书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后一代书法家才是民国书法的真正代表。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民国时期大书法家李瑞清的书法作品。
李瑞清(1867年-1920年),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喜食蟹,自号李百蟹,入民国署清道人,谥号文洁。江西省临川县温圳杨溪村(今属进贤县温圳)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恩师。书画界名声显赫,书法自称北宗,与曾熙的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与吴昌硕、曾熙、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李瑞清通诗、书、画,尤精书法。自幼钻研六书,学习书法,对殷墟、周、秦、两汉至六朝文字皆有研究。为一代书法宗师,也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李瑞清的书法,上追周秦,博宗汉魏,各体偕备,尤工篆隶。其书法“秀者如妖娆美女,刚者如勇士挥槊”,潇洒俊逸,各具神态,以篆作画,合画篆为一体。李派书学熔铸古今,不偏不倚,至博且精,勇开风气,所播深远直至当代,为薪火相传的金石书派。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著名书法家胡小石、李仲干、黄鸿图皆出自其门下。
李瑞清主要书法作品有:《隶书节临礼器碑扇》《节录清道人李瑞清隶楷碑帖》《节录楷书皇清诰封一品夫人段母尉太夫人墓碑》《节录楷书重修关岳庙记》《题跋石涛十六罗汉图》《草书致筠盦书札》《篆书、隶书二屏》《楷书典册深堂八言联》《草书致小川书札》《楷书原树好华五言联》《行书玉梅花庵临古自序》《楷书牛橛造像记》《临爨龙颜碑和中岳嵩高灵庙之碑》《楷书崇阑峻宇五言联》《隶书野竹靈禽五言联》《楷书四坐终年五言联》《隶书退业长卿六言联》《楷书除龙骧将军单联立轴》《楷书木几金壹七言联》《篆书丹粮芾五言联》《楷书经书摻徔五言联》《楷书长怀曾抚五言联》《行书明远与夏镇单联立轴》《楷书清节幽阑七言联》《楷书妙煞觉来七言联》《楷书栖雲饮露五言联》《隶书铜锤晁硏单联立轴》《楷书一亭万竹五言联》《隶书文章礼乐五言联》《隶书下华看书五言联》《隶书十驾神射四言联》《篆书篆留仙事五言联》《隶书和平中举单联立轴》《隶书相人瑛单联立轴》《楷书岁属灾单联立轴》《楷书势掩华亭单联立轴》《楷书于是除君单联立轴》《行书室启四联立轴》《隶书君官子孙五言联》《行书庭坚四联立轴》《临钟繇荐季直表》《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临王羲之二谢帖》《临王献之中秋帖》《节临王羲之兰亭序》《节临颜真卿湖州帖》《节临苏轼颖沙弥帖》《临黄庭坚跋争座位帖》《节临米芾临沂使君帖》《临王献之送梨帖》《临欧阳询张翰帖》《李瑞清尺牍兹伯仁立轴》《楷书其崖岸单联立轴》《楷书少烈才过四联立轴》《篆书年久日单联立轴》等。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隶书节临礼器碑扇》赏析
李瑞清隶书《隶书节临礼器碑扇》纸本,18.5×53cm,常州博物馆藏。释文:略。款署:节临宋拓《礼器碑》。笑如仁兄大人正之。丁未夏李瑞清。钤印:临川李氏 。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节录清道人李瑞清隶楷碑帖》赏析
《节录李瑞清隶楷碑帖》之一
《节录李瑞清隶楷碑帖》之二
《节录李瑞清隶楷碑帖》之三
《节录李瑞清隶楷碑帖》之四
民国字帖欣赏《节录清道人李瑞清隶楷碑帖》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节录楷书皇清诰封一品夫人段母尉太夫人墓碑》赏析
《节录楷书皇清诰封一品夫人段母尉太夫人墓碑》之一
《节录楷书皇清诰封一品夫人段母尉太夫人墓碑》之二
李瑞清魏楷书法《节录楷书皇清诰封一品夫人段母尉太夫人墓碑》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节录楷书重修关岳庙记》赏析
李瑞清《节录楷书重修关岳庙记》之一
李瑞清《节录楷书重修关岳庙记》之二
李瑞清《节录楷书重修关岳庙记》之三
李瑞清书法欣赏《节录楷书重修关岳庙记》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题跋石涛十六罗汉图》赏析
李瑞清《题跋石涛十六罗汉图》之一
李瑞清《题跋石涛十六罗汉图》之二
李瑞清《题跋石涛十六罗汉图》之三
李瑞清《题跋石涛十六罗汉图》之四
李瑞清清道人书法《题跋石涛十六罗汉图》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草书致筠盦书札》赏析
李瑞清《草书致筠肆书札》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篆书、隶书二屏》赏析
李瑞清《篆书、隶书二屏》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八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八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草书致小川书札》赏析
李瑞清《草书致小川书札》之一
李瑞清《草书致小川书札》之二
李瑞清《草书致小川书札》之三
李瑞清《草书致小川书札》释文:小川先生阁下:久不相见,但有怀仰,顷何以自娱耶?有友人有书画求售,素闻公搜罗,嘱绍介左右,其人尚本分,不至过于虚索耳。阴雨苦闷,敬颂。起居多福。清道人顿首。去年曾求舍亲章用之谋馆一事,千乞留意,无任盼祷。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虚室清歌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虚室清歌五言联》 177×46cm×2 纸本 1919年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集郑文公碑字己未立夏四月清道人。钤印:清道人(朱) 黄龙砚斋(白)。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行书玉梅花庵临古自序》赏析
李瑞清《行书玉梅花庵临古自序》之一
李瑞清《行书玉梅花庵临古自序》之二
李瑞清《行书玉梅花庵临古自序》之三
李瑞清《行书玉梅花庵临古自序》之四
李瑞清 行书《行书玉梅花庵临古自序》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牛橛造像记》赏析
李瑞清楷书《楷书牛橛造像记》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临爨龙颜碑和中岳嵩高灵庙之碑》赏析
李瑞清《临爨龙颜碑和中岳嵩高灵庙之碑》之一
李瑞清《临爨龙颜碑和中岳嵩高灵庙之碑》之二
李瑞清《临爨龙颜碑和中岳嵩高灵庙之碑》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崇阑峻宇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崇阑峻宇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隶书野竹靈禽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隶书野竹靈禽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四坐终年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四坐终年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隶书退业长卿六言联》赏析
李瑞清《隶书退业长卿六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除龙骧将军单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楷书除龙骧将军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木几金壹七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木几金壹七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篆书丹粮芾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篆书丹粮芾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经书摻徔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经书摻徔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长怀曾抚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长怀曾抚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行书明远与夏镇单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行书明远与夏镇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清节幽阑七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清节幽阑七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妙煞觉来七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妙煞觉来七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栖雲饮露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栖雲饮露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隶书铜锤晁硏单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隶书铜锤晁硏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一亭万竹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楷书一亭万竹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隶书文章礼乐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隶书文章礼乐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隶书下华看书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隶书下华看书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隶书十驾神射四言联》赏析
李瑞清《隶书十驾神射四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行书诗到书好七言联》赏析
李瑞清《行书诗到书好七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篆书篆留仙事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篆书篆留仙事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隶书和平中举单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隶书和平中举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隶书相人瑛单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隶书相人瑛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岁属灾单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楷书岁属灾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势掩华亭单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楷书势掩华亭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于是除君单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楷书于是除君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行书室启四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行书室启四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隶书君官子孙五言联》赏析
李瑞清《隶书君官子孙五言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行书庭坚四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行书庭坚四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临钟繇荐季直表》赏析
李瑞清《临钟繇荐季直表》长沙市博物馆馆藏。此临帖巧妙地融入笔中,化碑入帖。整体笔画劲健有力,干脆利落。尤其是部分捺画、勾、点,瘦劲如铁,入木三分。行笔棱角分明,笔画之间粗细匀称,以方为主,含蓄自然,如“直”“尚”“书”等字尤为精彩。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赏析
李瑞清《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长沙市博物馆馆藏。此临帖时,用笔以圆笔藏锋为主,由横转竖多为圆转的笔法,结体匀整安稳,显现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情态。深得晋人平和简静、从容中道的特色。在起笔收笔、转换提按中,偶有碑法笔意,如“雪”“力”“不”等字,骨力中藏,精神内涵,显其和谐中妙合造化的意境。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临王羲之二谢帖》赏析
李瑞清《临王羲之二谢帖》长沙市博物馆馆藏。李瑞清临习时没有亦步亦趋,追求形似。而是遗貌取神,直窥法书堂奥。“若但以形貌求之,愈近则愈远”。此帖用笔轻重缓急,笔法碑帖融合,沉着痛快,自然洒脱而富有节奏感。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临王献之中秋帖》赏析
李瑞清《临王献之中秋帖》长沙市博物馆馆藏。李瑞清临习此帖时,根据自己書写的经验,观看作品的感受,欣赏的心理特征,对此帖提出了“此帖殊乏静气”的质疑,与后来徐邦达先生等人的感受是相通的。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节临王羲之兰亭序》赏析
李瑞清《节临王羲之兰亭序》长沙市博物馆馆藏。李瑞清临习此帖时,化碑为帖,顿挫如意,将笔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左右逢源。运笔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转折圆活。作品寓流美于意态挥洒之间,妙妍多姿而富有书卷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节临颜真卿湖州帖》赏析
李瑞清《节临颜真卿湖州帖》长沙市博物馆馆藏。节临颜真卿《湖州帖》,其后题跋“不若座位神妙”,钤白文印“临川李氏”。李瑞清临此帖的心得是“不若座位神妙”,“座位”即《争座位帖》,又称《论座帖》,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十一月颜真卿写给尚书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一封书信稿。与《争座位帖》相比较,《湖州帖》用笔则圆转连绵,多侧媚之姿,少雄浑强劲之气。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节临苏轼颖沙弥帖》赏析
李瑞清《节临苏轼颖沙弥帖》长沙市博物馆馆藏。李瑞清在临此帖时,化碑为帖,笔法既有碑的朴拙厚重、跌宕生涩,又有帖的端庄娟秀、灵活多变。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临黄庭坚跋争座位帖》赏析
李瑞清《临黄庭坚跋争座位帖》长沙市博物馆馆藏。李瑞清以曲折顿挫、圆转流畅的笔法临习此帖,单字结构险峻,线条组合新奇,章法富有创造性,横画节奏变化强烈,具有特殊的魅力。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节临米芾临沂使君帖》赏析
李瑞清《节临米芾临沂使君帖》长沙市博物馆馆藏。李瑞清临习此帖时,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欹纵变幻,雄健清新,深得米字神髓。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临王献之送梨帖》赏析
李瑞清《临王献之送梨帖》长沙市博物馆馆藏。李瑞清此作品笔法变化较多,布局多变,字忽大忽小,字距忽宽忽窄,寥寥十一个字构成空灵的意境,颇耐人品味。如“梨”“百”“雪”等字,横画起笔较原帖更为粗重,保留了其碑法用笔的特点。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临欧阳询张翰帖》赏析
李瑞清《临欧阳询张翰帖》长沙市博物馆馆藏。李瑞清临习此帖时,结字中宫收敛,外画伸展,字体修长,用笔刚劲挺拔,险劲瘦硬,深得其中三昧。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清道人尺牍兹伯仁立轴》赏析
李瑞清书法册页《清道人尺牍兹伯仁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其崖岸单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楷书其崖岸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楷书少烈才过四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楷书少烈才过四联立轴》
民国时期大书画家李瑞清《篆书年久日单联立轴》赏析
李瑞清《篆书年久日单联立轴》
李瑞清在学习方法上反对临帖亦步亦趋,追求形似。而是灵活运用,或以篆笔求之,或以碑笔求之,取长补短,从而洗刷滞钝之弊,形成新风格的典型。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伴随着文字和书体的演变发展,各个历史时期都造就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精神风貌,谱写了中国书法史的瑰丽篇章。 历代法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艺术的结晶,是全民族的宝贵财富。民国时期的大量书法精品和名人墨迹,几经战乱,幸存者散藏于海内外。
民国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继清末之后继续发展的时期,历时虽然短暂,却涌现出了一批成就杰出的书法家。他们为我们今天的书法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民国时期这段书法的历史,值得我们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