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旋风外交抵达印度 英国访问被拒:王毅旋风外交抵达印度 英国访问被拒
王毅旋风外交抵达印度 英国访问被拒:王毅旋风外交抵达印度 英国访问被拒在中印方面,中国是印度最大的邻国,也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双方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尤其是在当前地缘冲突加剧、霸权主义大行其道的国际环境下,中印抛开纷争、携手应对至关重要,这一点不仅中方明白,印度也深表认同。印度的表现离不开其“大国战略”的外交定位,在去年12月,莫迪曾提出,印度应当在国际秩序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世界的领导者。而要做大国,外交上务必实现独立自主,选边站队是不可取的,除此之外,印度85%的能源都依赖进口,俄罗斯也是印度传统的军工武器的进口国,双方关系绝不是西方国家的“金元外交”所能撼动的。这一系列行程安排不可谓不紧密,在以上对各国的访问和互访中,中国和相关方达成了多项共识,面对国际新形势和新挑战,中方愿意和各国一道,携手同心、同克时艰。尤其是对印度的访问,更是中印双方自2020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级别访问,不仅释放了“破冰”的信号,更就边境冲突等敏感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为了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在美国霸权主义单边制裁的影响下,俄乌双方的地缘冲突已经外溢至全世界,国际贸易、能源、粮食、金融等领域受到了巨大打击,众多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在此情形下,如何解决地缘矛盾、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秩序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
不论对于解决乌克兰危机,还是在对抗霸权主义中,中国由于其强劲的综合实力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不可避免地被国际各国寄予厚望,这也间接导致了3月份中国旋风式外交访问的高潮。
在3月7日、8日两天时间内,中国外长王毅先后同欧盟方面高级代表、匈牙利外长、巴基斯坦外长通电话,3月10日,王毅同法国外长、意大利外长举行视频会晤,3月14日、15日,先后同印尼外长、西班牙外长通电话,3月19日、20日,同赞比亚、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外长举行会谈。
在3月22日,王毅前往伊斯兰堡出席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会,并先后会见了巴基斯坦、埃及、索马里、冈比亚、尼日尔等国,3月24日,王毅外长动身访问阿富汗,随后在3月25日,直接从阿富汗飞抵印度,同印度外长、印度国家安全顾问举行会谈。
这一系列行程安排不可谓不紧密,在以上对各国的访问和互访中,中国和相关方达成了多项共识,面对国际新形势和新挑战,中方愿意和各国一道,携手同心、同克时艰。尤其是对印度的访问,更是中印双方自2020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级别访问,不仅释放了“破冰”的信号,更就边境冲突等敏感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
为了接见王毅一行,莫迪当局临时取消了3月24日接见英方代表团的计划,后者从今年1月份以来便和印度持续沟通着访问事宜,3月22日,约翰逊同莫迪进行了电话会谈,焦点仍然是俄乌问题,不料在中印关系的权衡下,印度仍然选择了大局,英方代表吃了个闭门羹。
不止是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多次对印度进行拉拢,3月19日,岸田文雄亲自访问印度,并带去了5万亿日元的投资,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同印度举行线上峰会,对印投资2.8亿澳元,拜登也对印度进行“敲打”,指责印度在俄乌冲突中的反应“不牢靠”,这些软硬兼施的手段都被莫迪以“避而不谈”的手法轻松化解,印度不仅拒绝“谴责”俄罗斯,还加大了对俄的能源进口。
印度的表现离不开其“大国战略”的外交定位,在去年12月,莫迪曾提出,印度应当在国际秩序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世界的领导者。而要做大国,外交上务必实现独立自主,选边站队是不可取的,除此之外,印度85%的能源都依赖进口,俄罗斯也是印度传统的军工武器的进口国,双方关系绝不是西方国家的“金元外交”所能撼动的。
在中印方面,中国是印度最大的邻国,也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双方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尤其是在当前地缘冲突加剧、霸权主义大行其道的国际环境下,中印抛开纷争、携手应对至关重要,这一点不仅中方明白,印度也深表认同。
在王毅访问印度期间,会见了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和印度外长苏杰生,并和后者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会谈,双方就边界问题、阿富汗问题、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双方一致认为,两国不应以边界问题影响双边关系,同意加快解决遗留的个别问题,管控当前局势,通过和平友好的方式协商解决边界问题,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可以看到的是,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流,也是国际各方的共同愿景,在中方尊重主权、合作共赢的原则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召下,和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会越来越多,霸权主义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