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正确的育儿观(不要和你妈争辩)
家长正确的育儿观(不要和你妈争辩)在书里,作者用格外轻松的笔调向我们讲述了他对自己父亲身份的认知,对孩子成长的看法,以及对孩子和妈妈深深的爱。下面,我想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谈一下这位”现代父亲“是如何平衡“父亲”和“男孩”这两个身份,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说明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发,并在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瑞典人,1981年生,他的人生和他书中的语言一样随性洒脱。大学修读宗教学,但没有毕业,之后做过卡车司机,2012年因为处女座《一个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成为畅销书作家。如果你也时常因为孩子焦虑,时常不知所措,非常推荐你可以看看这本小书《不要和你妈争辩》。它是2020年4月出版,由北欧奶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写给儿子的一本书。出版不到两个月,虽然在豆瓣上评分人数不多,但是已经取得了8.5的高分,足以见得大家对它的认可。在这本书里,他不仅描述了自己作为互联网奶爸的压力,同时又用独特的结构和风趣的笔调,向我们
2018年,伊能静在录综艺《妈妈是超人》时,女儿米粒不慎从高架椅上摔了下来,极其自责的她进到厨房后狠狠地扇了自己一个耳光,之后也是抱着孩子痛苦不已。
观众都很能理解作为妈妈,她此时难过又悔恨的心情,只是这样惩罚自己的行为,也暴露出来她身为母亲的焦虑心情!
苏轼曾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寓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大文豪苏轼最大的愿望也是孩子顺利度过一生。只是在如此强烈的愿望下也明显流露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心境。平安无事实在是难以祈求的事。对孩子来说,人生的困难无法通过父母的祈祷驱散,有一个乐观豁达的苏轼爸爸,才是其一生的财富。
既然如此,如果家长一味地活在完美父母的焦虑中,并将这种焦虑传染给孩子,那么等待孩子的,也将是一个忧心忡忡的世界。
如果你也时常因为孩子焦虑,时常不知所措,非常推荐你可以看看这本小书《不要和你妈争辩》。
它是2020年4月出版,由北欧奶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写给儿子的一本书。出版不到两个月,虽然在豆瓣上评分人数不多,但是已经取得了8.5的高分,足以见得大家对它的认可。
在这本书里,他不仅描述了自己作为互联网奶爸的压力,同时又用独特的结构和风趣的笔调,向我们展示初为人父的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男孩“和”父亲“身份,如何传授给孩子“人生哲理”,以及如何在其中一点点化解了为人父母的焦虑。
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瑞典人,1981年生,他的人生和他书中的语言一样随性洒脱。大学修读宗教学,但没有毕业,之后做过卡车司机,2012年因为处女座《一个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成为畅销书作家。
在书里,作者用格外轻松的笔调向我们讲述了他对自己父亲身份的认知,对孩子成长的看法,以及对孩子和妈妈深深的爱。下面,我想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谈一下这位”现代父亲“是如何平衡“父亲”和“男孩”这两个身份,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说明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发,并在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形式表彰:在妻子和儿子之间,仿若自己的存在微乎及微,然而这种身份的“低微”,却达成了一个最为生动的男人。一个好的结构不仅是给内容穿上了服帖的衣服,同时也会修饰内容,让其表达得更加深刻和慰藉。黑格尔就认为内容和形式具有双重性,“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形式。”形式和内容可以互相作用,互相表现。
在《不要和你妈争辩》这本书里,作者用自己的两种身份组成两条线索,两条线索分明但却是时时羁绊,总不可分离。作为男孩,他懂得从儿童的角度对儿子进行说理;作为父亲,他明白首先应该爱自己的女人。
一个身为父亲的男孩,他的良苦用心和浓浓爱意,浸透了这两条线索,通过这样的形式,向我们传达了他的育儿心得。
①孩子角度:通过事物阐述事理,形象的儿童世界和深奥的成人世界,依然有无限的链接
刚刚做了爸爸的作者,还没有完全从自己的男孩世界中走出来,他看到眼前的儿子,便会很容易想到曾经的自己,故而,他会用童趣的眼光来替儿子看这个世界,由此串联成了本书的一条主线:在一个个事物中寄予自己想要告诉儿子的事理。
《不要和你妈争辩》一共分为11个章节,每个章节从标题上来看都是围绕着一个事物,比如,第一章“关于浴室感应灯”,第二章“关于宜家”,第三章“关于足球”。但是这些事物只是载体,它们都具有其象征义,表达着人生课题。
例如,“浴室感应灯”对应的是为人父母的艰辛和烦恼,“宜家”阐述着恋人之间相互包容,“足球”则体现着一种信仰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个体心理学者阿德勒说:一个惊人的事实是: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儿童和成人的思维并没有差别,尽管有些想法的外在行为和语言发生了变化,但童年的根本目标和动机一直都指向了相同的心理学目标,并未发生变化。
身为父母总是很矛盾,不知如何将自己的“成人世界”讲述给孩子听,但是事实是,我们把自己想得过于复杂,又把他们想得过于脆弱。两代人之间完全有可以沟通的可能性,古时的寓言故事,现在畅销的童话故事,亦或是,这位作者笔下的“物品”故事。
“宜家”故事令我印象深刻。逛宜家大多是恋人或夫妻,两人很容易为了拥护各自的风格互不相让,满脸通红地僵持不下。
这是一个关于两性相处的话题,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儿子,恋人之间要懂得包容,互相忍让,这样索然无味的话语。而是和儿子说,自己当时在宜家买了一个巨丑的台灯,但那确是他最幸福的一天,因为第二天,他就同妈妈还有那个台灯生活在了一起。
物品、风格这些身外之物在爱人面前不值一提。当然,作者并不是要告诉儿子,要放弃自己的喜好,而是通过这样一个宜家事件让孩子明白珍惜一块生活的人,不因这些小事影响到和爱人的感情。
从生活的实在物体入手,告诉孩子人生哲理,如此一来,“长辈的寄语”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一般不可捉摸或者生涩难懂,而是让孩子在或低头或转身的瞬间就能触摸爸爸对自己的教诲,便显得更加亲切和实用。
通过这样一个结构,使得读到这本书的成年人,幡然醒悟,教育孩子不是一定要引经据典,一定要“夸夸其谈”摆弄大道理出来,完全可以通过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东西,向孩子讲明生活中的智慧。并且,每个人都是在琐碎中生活,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首先教会孩子如何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然而,这里还有一点引起我的思考。大多数父母没有成为孩子良好生活的启蒙者,不仅因为他们没有将哲理通俗化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就没有懂得生活的真义。为买什么样式的碗具争得面红耳赤,去哪家餐厅吃饭而赌气的时候,他们又怎么会给孩子讲“爱最大”?所以这里的父亲,虽然用的是孩子的角度,但是思维却是睿智成年人的。
作者通过事物建起同孩子的理解之桥,然后带着成人眼光看世界,用儿童角度思索问题,从而将一幅生活画卷在孩子眼前徐徐地展现开来。
②父亲角度;传宗接代的责任感迷失,传承生命的意义消解,爱情成为开端
在通过“事物”对儿子“谆谆教诲”背后,《不要和你妈争辩》中,还有一条暗线,是作为父亲的他对孩子母亲贯穿始终的爱。
在传统观念中,说到父亲,首先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然后是这个身份下,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传宗接代的义务。
但是在这里,教育孩子,作者用的是孩子的眼光,作为父亲,他最在乎的是,“他是自己妻子的孩子的父亲“,正如他所说的:我人生中最大的成就除了给你贡献了一半的基因之外,就是留住了她。我们看不到一个父亲常有的威严和责任,全是软糯的爱情味道。
- 传宗接代意识单薄的原因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的: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人们在资本面前只是工具,试想当自己还溃败在房债车债之中时,又怎么会要让一个继承者来感受这些痛苦。
- 爱情回归正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爱是为了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完善自我的愿望。虽然在资本的笼罩下,人生意义感虚无,然而,爱却可以唤起人的内在生命力,让人们敢于扩展自己的能力。故而,人们会出于对自己和伴侣的爱,而产生结晶,让生命延续。
所以在这本书里,作为父亲,首先不是对孩子的爱,不是如传统家书那样弥散着厚重的,甚至让人有些喘不过气的叮嘱和寄语,而是对母亲的爱。这样的爱,贯穿了孩子的点滴成长,贯穿在书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这本书里默默付出心血的一份子。
电影《美丽人生》发生在二战期间,对于战争带给人的生命意义的幻灭感虽与我们现在被金钱裹挟下的不知所措并不相同,但是却会造成相同的结果,即生养孩子与传宗接代无关,而与爱情有关。除了多圭对朵拉那一句句的:早安,公主!还有在集中营时,他冒着危险带着儿子在广播中说出的那句:早安,公主!人们深深地被这样的爱情中的“父爱”打动,虽然已经过去,这句话还是很多人心中最深情的爱的告白,也是温柔父爱的一种象征。
曾有人说,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爱他的妈妈,其实,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这也是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求。是爱使父亲心甘情愿地做一个父亲,和母亲一块抚育他们爱的结晶,共同扩展自我界限。
由”爱情“贯穿的“暗线”并没有消解父爱的力量,反而可以让人在轻松又愉悦的笔调中在感受“爱情”伟大的同时,也找到了“爱情结晶”的真义。为人父母便由厚重的责任,幻化成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爱的魔力,完美父母的焦虑感也消融在了其中。
构造本书的两条线索围成了一个可以吹出彩色泡泡的”父与子“的世界,不够严肃,却是足够深刻。试想,如果生活中,作为家长可以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轻松有趣的事物给孩子讲明道理,同时,他又时刻告诉孩子,我是多么地爱你的妈妈,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必定是很幸福的。
二、内容含蕴:信息大爆炸下,原生家庭焦虑,完美父亲与妥协男孩之间的取舍父亲和男孩两种身份,不仅架构起了本书的,同时也把内容生动风趣地演绎了出来,铸成了一幅血肉之躯。在感受到信息时代下成为“完美父亲”的焦虑后,作者没有过度沉沦和否定自己,他在认可妻子同时与自己“和解”中走了出来。
这里同样没有“呐喊' 和“彷徨”,让读者在笑声中化解了生活的压力,走向了林语堂的:人生在世,不过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的乐观和冲淡。教人懂得,在互联网时代,父亲不全是压力,父亲可以妥协,父亲可以通过认可伴侣,获得轻松和释然。
①信息时代,育儿知识普及,你与完美爸爸只有一个鼠标的距离
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二女儿德善因为一直不被重视,终于在爸妈忽视掉自己的生日后大哭。晚上,爸爸特意用一个小蛋糕为女儿补了生日,随后说的一番话,也是让所有父母感同身受,所有孩子叹嗟释然,“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会是第一次当爸爸,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而在今天,获取资料知识简直轻而易举,“第一次做爸爸”已经不能成为理由,懒惰、没有责任心、不去学习是最大的问题。
“而我们这一代人就不能不懂了,我们什么都得懂!而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如果你的童年出错,我就是责任人啊。”
作者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作为互联网奶爸的压力和责任。父母没有了轻易被原谅的可能性,就好像我们在说一个孩子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勤奋一样,做父亲同样如此,没有做好,将会背负来自周遭的白眼和控诉。完美和不完美之间只能完美。
同时,阿德勒的一句“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也唤起了无数人对原生家庭的警惕心理。
其实人类就一直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真正健康的家庭少之又少。然而,却没有哪一代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是受害者。这给了我们控诉父母的理由,同时也给我们覆盖了未来可能被控诉的暗夜。不仅仅是担心承担着来自下一代对自己的谴责,同时,还有因为了解到原生家庭的危害,并且亲身体会着它的苦痛,而后在教育行动上的蹑手蹑脚,踌躇不前。
“只要二十年后,你们的心理学家嘟囔说:这不全是原生家庭的错。我们就问心无愧了。”
不仅要承担信息世界的压力,还有心理学普及带来的原生家庭焦虑。这一戏谑之语,揉进了多少被信息包围,又淹没在知识海洋中的父母的焦虑和无奈。购买大量安全又无用的东西,看相互矛盾冲突的讯息,父母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才能撑起孩子的这片天。作者明白自己站在两座大山之下,但是乐观的他,却并没有让资讯淹没自己。
走出焦虑的第一步是意识到自己的焦虑,以及焦虑的原因,显然作者做到了。在他以玩笑般的语气写出自己的压力时,重点只是在记叙,而不是把自己塞进其中无法呼吸。之后,他把作为父亲的焦虑用自己男孩的身份化解,他告诉自己他不用一定要最强,同时,妻子会是他最好的帮手。
②女性主义下,性别平等中,作为男孩的你,男子汉退位,只需要长成一个好男人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那些根据男性特征制定的标准经常被我们用来纠正男孩的行为,对男孩来讲,他也总是不可避免地按照这套标准评价自己。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想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足够“男性化”,自己是不是真正的男人。
完美爸爸的设定下,除了背负着房债车债还要背负着对孩子成年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债,并且作为男子汉还必须时刻要“坚强”。
汪小菲一个节目中说:”女儿摔了一个跟头哭了,我会特别伤心难过。但是如果我儿子摔跤哭了,我就会觉得没什么好哭的,男孩要有男孩的样子。”汪小菲已经不止一次表达他认为男孩“不准哭”。
这样的约束是双向的,在刺向孩子的时候,也是他在一遍遍地对自己说,不能哭泣,不能输。
所以我们在《幸福三重奏》中,”坚强又男子汉气概“的汪小菲,显然没有”自负又自嘲“的陈建斌更放松也更懂得享受生活。
当男性在自身顽固传统框架内无法走出困境时,女性主义是则会发挥它在性别问题上的特殊意义和作用。男女在性格特征上的分类归根到底是一种偏见,女性主义在为女性争取平等地位,消解对女性的束缚和压抑中,也会同时把男性从固有的传统框架中解脱出来,而这样的框架对男性同样是一种约束。
谈到女性主义时,北大教授戴锦华曾说:因为女性主义表达的是对权力的拒绝,对歧视的反抗,对偏见的反抗,对于我们把这个社会本质化、单一化、片面化的这样一种认识的反抗。
在面对自身性别以及孩子的性别问题时,固有的思维方式是男性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一味地要自己够强,够坚硬,忍住示弱,最后换来的一定是与现实硬碰硬时的头破血流。转变思维,放弃“男子汉”,转念成长为更好的男人。
1. 不把性格性别化
在《不要和你妈争辩》作者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人们在各种场合说“像男人那样站起来”,直到二十来岁,我才意识到真男人也可以坐下,闭嘴并倾听,并且在犯错的时候低头承认错误。一定要像男人一样,已经成为一句过时也不再恰当的话,真正可以让男孩成长为一个好男人的,是他懂得处理自己的各种情绪,同时不把性性格性别化,学会软弱和低头。
与汪小菲不同,大S在捍卫儿子的“哭泣权”时一直是坚定不移。
一次大S在外录节目,台湾地震,在和儿子的通话中,听到汪小菲因为儿子说在地震中害怕,又斥责儿子:“你一男孩子,地震有什么好哭的?”厉声让汪小菲闭嘴,然后温柔地安慰儿子
男性也可以是感性的,友善的,表达自己的脆弱,而女性也可以坚毅、果敢勇猛。性别是界限,但是性别不应为人类设限,把性别置于圈外,你可以拥有所有的人性。
2.认可差异,认可伴侣
在《不要和你妈争辩》中,作者在和儿子讲述如何做一个好男人时说,如果自己和妈妈打架,那妈妈一定输,那就像“大猩猩对战卡拉”,而在亲和力和交友上他是甘败下风。也坦言自己给孩子做早饭后,厨房一片狼藉,而妻子则像是施了魔法一样,厨房依旧整洁。
人总是更容易叹息自己的痛苦,也更容易感动于自己的付出。然而在和他人的合作中尤其是共同养育孩子时,更应该左右看看伴侣的付出,那往往是一种你代替不了,极具其个人魅力的付出,并且如此付出的出发点,多半有来自于对你的爱。
在《傅雷家书》中,有一封傅雷写给儿子傅聪女友的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多年来要不是有你妈妈在当做任劳任怨,小心翼翼,耐心调停,我和傅聪可能不会像今日一般和睦相处,因为我们两人脾气急躁,尤其对小事更没有耐性。
其实傅雷在书中不止一次地说到自己脾气暴躁,一直是妻子对他的包容忍耐还有自身温柔性格的影响,才使得自己慢慢改变了暴躁的性子,也能和儿子更好地相处。
戴锦华老师曾说:我说女性的力量不单纯是社会性别意义上的女性、生理性别上的女性,也是指所有人生命中的情感的、感性的、孕育的,抚养的、帮助的,这样的力量。
女性身上的“女性力量”,是抚育孩子时的绝佳资源,它给予孩子必需的爱和照顾,也很好地弥补了男性性格方面的一些缺失。一个母亲和父亲发挥自身优势合作养育的孩子,将天生勇敢,因为这是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
三、作为现代父亲,看不到痕迹的责任,却有厚重压力浮上心头,学会在男人中做父亲,同时在爱人中汲取责任的力量曾看过一篇国外的文章,上面说道,养育孩子不是一件可以即时快乐的事,然而确实是一件在回想起来时,喜悦到泪流满面,而眼泪是甜滋滋的味道。
既然选择去过暂时“不开心”生活,既然选择成为一名现代父亲,那就做一个快乐的爸爸吧,我有下面这三点建议给你。
①爱情链接,拒绝丧偶式婴儿
我们在《不要和你妈顶嘴》中看到,无论是作为男人,给孩子讲明事理,或是作为父亲,承担着给予孩子完美童年的责任。所有的一切,都首先来自于对另一半的爱。
当人们在社会中时常迷失自己的时候,在爱的相互确定和依偎中会获得生命的意义感,而在成为父亲的道路,也将是人生的一大可贵修行,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男人。
当我们明白,成为父亲,单纯地出于对伴侣的爱,并且这份爱是自己主动选择来扩展自己能力的时,那么孩子就不是你的或是我的问题,而是真正的爱的结晶。
“丧偶式”家庭(只有女方在照顾孩子的家庭)消失,更加健康有爱的家庭开始运作。
②父权消解,拒绝完美男子汉
就像阿德勒所说的:关于女性的自卑感的谬误和必然伴随而来的所谓男性自卑感一直都在困扰着我们的两性和谐。
在历史长河中,女孩听了无数遍的,你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的时候,男孩子就相应地听了多少遍的:你必须要怎样,否则你就是失败者,懦夫。虽然和对女性受到的压迫相比,对男性的“挑衅”貌似可以激发出更多的生命活力出来,然而事情往往过犹不及,原本受益的一方也会成为其中的受害者。
对自己不做性别上的守卫者,更应该是一个会为了孩子欣喜落泪,因为妻子感动万分,柔情万分和铁骨铮铮并不相冲突。
③信息降噪,拒绝全知全能
国外某媒体曾跟踪过一个孩子的成长,并拍摄了录像。我们看到,孩子妈妈并不是一个完美合格的母亲,孩子不想吃饭时妈妈还会执意要喂他吃饭,在一群穿戴整齐的孩子中,因为妈妈忘记给他穿衣服,所以他光着屁股站在中间。
然而这位孩子最后还是学业有成,过上了中产阶级生活。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说明了一点,就是人类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作为父母,与其战战兢兢不如放平心态,保持对孩子和自己的坚定信念,与孩子一起成长。
结语:在追求物欲的浮躁世界里,不妨找个时间来读一下这本小书,无论你是否有孩子,作者风趣幽默的笔触都会带给你非常富有趣味和启发意义的的阅读体验。
作者在书中展露的人生哲理,身为成年人的我们也并不一定知道。生活有时需要这样一味调味剂,和我们一块吐槽其中的“酸苦,同时将”甜蜜“盛出来给我们看,然后启发我们如何面对其中烦恼和压力。
或许会觉得养孩子痛苦但也有其趣味和意义;或许会觉得,相爱的两个人,爱的结晶实在美妙,想来作为孩子或为人父母,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