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你知道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吗)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你知道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吗)观灯正月十五吃元宵由来已久,早在宋朝民间就开始流行,多以芝麻,白糖,豆沙,玫瑰,枣,等做馅。元宵节俗正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也是新的一年里美好愿望实现的开始。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吃元宵
元宵节,亦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又被称作“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元宵节俗正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也是新的一年里美好愿望实现的开始。
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由来已久,早在宋朝民间就开始流行,多以芝麻,白糖,豆沙,玫瑰,枣,等做馅。
观灯
观灯最早追溯于汉朝,是因明帝推行佛法,在每年正月十五,众人瞻仰佛舍利,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后流于民间。在唐朝时最为盛行,在盛唐观灯的规模大且繁华,成为老百姓最喜欢的日子之一。
中国情人节
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但到了元宵节就可以出来,甚至和男友谈情说爱。在古代元宵节也是给男女提供了一个相识的机会,也成就了许多佳话。
走百病
所谓“走百病”是一个全国性的习俗,但就像大多数习俗一样,在全国各地都有稍稍不同的变异。“走百病”,又称为“遛百病”、“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等。有些地方也放在元月十六日,妇女们在当日要抛开家务,或回娘家看望,或带着孩子逛庙会赏花灯,或结伴外出游玩。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明代这种习俗就已经遍布北方,至清代时期,“走百病”已经成为大江南北的妇女们的讲究。
迎紫姑
紫姑是传说中的女神名字。紫姑是公道镇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公道镇最传统的人家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