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 人生就是梦(精神分析是不是一种)
冯俊 人生就是梦(精神分析是不是一种)驱力(Trieb)这个词,在转译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包括Drive(内驱力),Instinct(本能),Portion(传到法国的翻译版本,本意是“某物的一部分”,引申的含义是“不完整性”)。按照张老师的考证,Trieb有“使之动”的意思,还有一个非常久远的词根意,是“驱赶牲畜”。就以这个词根意而言,老弗爷的这个Trieb 与英语当中的Drive意义更为接近。在我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厘清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驱力(Trieb)、本能(Instinct)、需要(Need)、欲望(desire)。为此,我又再复习了一遍张沛超老师讲的“经典精神分析核心概念”。虽然老弗爷对于“驱力”的理解和阐述一直都在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驱力”在老弗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一直占据着最核心的位置。到了今天,很多精神分析家们似乎都已经摈弃了“驱力理论”,但是他们真的理解了老弗爷所讲的“驱力
关于这个问题,我最近听到的版本实际上是:基于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的心理治疗,是不是一个“再养育”的过程?这里的“自体心理学”其实也可以换成“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等其他学派。这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精神分析历史上很有争议的问题。
“再养育”这个说法背后蕴含的假设和内涵是: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本质上是不良养育的结果,而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所要做的,本质上是一种“纠正”性质的工作,也就是使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抵消甚至消除早年不良养育经历所造成的影响。
国内齐亚玲老师有一篇《“再养育”的是与非》写得不错,很值得一读。
虽然珠玉在前,但是我仍想就这个问题,再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我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厘清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驱力(Trieb)、本能(Instinct)、需要(Need)、欲望(desire)。
为此,我又再复习了一遍张沛超老师讲的“经典精神分析核心概念”。
虽然老弗爷对于“驱力”的理解和阐述一直都在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驱力”在老弗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一直占据着最核心的位置。到了今天,很多精神分析家们似乎都已经摈弃了“驱力理论”,但是他们真的理解了老弗爷所讲的“驱力”吗?尤其是老弗爷思想后期的“驱力”?
按照张老师的考证,Trieb有“使之动”的意思,还有一个非常久远的词根意,是“驱赶牲畜”。就以这个词根意而言,老弗爷的这个Trieb 与英语当中的Drive意义更为接近。
驱力(Trieb)这个词,在转译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包括Drive(内驱力),Instinct(本能),Portion(传到法国的翻译版本,本意是“某物的一部分”,引申的含义是“不完整性”)。
要完全澄清这些术语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是大致还是有一个坐标轴可以帮助理解:一端是偏生理或生物学的,另一端是偏心理学的。
驱力(Trieb)一直都是一个介于生理和心理(身心)之间的概念,在老弗爷早期的理论框架中,它给人的印象是偏生理或生物学那一头多一些,到了后期,则越来越滑向心理学的一端。
当精神分析以自我心理学的新形式传到美国时,驱力(Trieb)被翻译成了更偏生物学意义的本能(Instinct),而从本能(Instinct)中又引申出了需要(Need),形成了驱力(Trieb)-本能(Instinct)-需要(Need)的意义链。本能是应该被实现的,需要是可以被满足的。
但是驱力真的是一种可以被满足需要,或应该被实现的本能吗?在拉康看来。自我心理学,尤其是美国人继承的那一支,完全曲解了老弗爷的本意。在他看来,驱力(Trieb)永远无法被满足,也并不以某些特定的对象为目标。在拉康那里完全是另一条意义链:驱力(Trieb)-Portion(部分,不完整性)-欲望(Desire)。更准确的说法是:驱力(Trieb)是欲望(Desire)的一部分(Portion)。欲望是整体而不可分割的,而驱力是欲望的部分显露。二者皆起源于主体的场域,而与一般意义的生殖驱力相迥异。
Desire也好,Portion也好,就像是普罗米修斯不断被老鹰啄食又长出的内脏,还有被西西弗斯滚上又落下的石头一样,都是永远也填不满的“空洞”。人,本来就是带着这种“空洞”(不完整性)诞生于这个世上的。这个“空洞”(欲望),就像是一个填不满的“宇宙黑洞”,也像是一团永不熄灭的“业力之火”。
拉康进一步提出,驱力不能被认为是“某种根本上被给予的/预设的、古老而原生的东西”。驱力并非生物性本能(Instinct),而是文化与符号的建构物。在背离生物性驱力的道路上,拉康比老弗爷走得更远。至此,拉康可算是清算了弗洛伊德著作中那些挥之不去的,对驱力概念的能量学和水力学式描述。
除了可满足和不可满足这一点之外,驱力(Trieb)和本能(Instinct)的另外一个重要区别是,本能是相对固定的,是既定的,但是驱力(Trieb)却是变动的,它起源于一种不完整的体验,一种空洞感,但是它并没有指定,这个空洞里一定要被填入什么。
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那个链条:驱力(Trieb)-本能(Instinct)-需要(Need)。当Trieb在美国被翻译为Instinct之后,最终结出的果实是一种适应心理学adaptive psychology,也就是美式的自我心理学。
驱力(Trieb)-本能(Instinct)-需要(Need)这条意义链,不仅连着美国的精神分析的发展,而且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比喻:人的自我实现,就像是一颗橡树籽最终将长成一棵橡树一样。一方面,这是一种对人性非常具有发展性和积极性的理解;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人性的一种窄化和压缩。
人本主义心理学抽走了人性当中“欲望”的那个部分,只留下了需要(Need)。在罗杰斯看来,“人”其实就只是一个有生长和发展需要的“有机体”而已。仔细想想,其实马斯洛的那个著名的需要层次金字塔,在一开始,就装不下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疗法在中国的影响力非常之大,这导致了不少咨询师(包括我自己在内)在学习自体心理学的之初,都不由自主地将科胡特与罗杰斯划归到相似的阵营或立场,造成了许多的误解。(注:我去年写的那篇《科胡特和罗杰斯并非“好基友”》也稍稍讲了一些。)
比如,自体客体需要(selfobject need)这一术语的流传和使用,难免让大家产生一种想法,科胡特就像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样,非常关注人的需要(Need)。但事实上,科胡特却非常明确地说:对自体客体体验的追求,是一个终其一生都不会消除的过程。这其实也是“自体客体”与温尼科特的“过渡性客体”非常本质的区别。
从这一点上看,自体客体压根就不是一个需要,而更接近于老弗爷的驱力,以及拉康的欲望。在弗洛伊德、拉康、科胡特等人那里。精神分析与其说是“再养育”(满足未满足的需要),不如说“点燃驱力(欲望)之火,照亮前行之路”来得更加合适。这里用“前行”是种听上去偏积极的说法,其实也就是拉康所说的“围绕着某个对象永恒的运转。”
普罗米修斯、西西弗斯和纳西瑟斯,三者在驱力(Trieb)这一节点相遇。
弗洛伊德、拉康和科胡特所进行的,不仅仅是一种“再养育”的工作。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用“再养育”这个比喻来形容心理咨询的过程是完全不合适的。一个咨询师做什么样的工作,其实与ta的来访者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
弗洛伊德、拉康和科胡特的病人大多都是社会功能相对较好,或者智力相对较高的那些,而罗杰斯这一类“再养育型”的咨询师,接待的来访可能是不太一样的。每个咨询师其实都是在自己的人生阅历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论假设与某一些来访者结下了“咨访关系”的缘分,一边与之工作,一边在慢慢修正调整自己的理论。
理论虽然可以被不断调整改变,但其中有一些内核却可能也是一以贯之的。毕竟一个咨询师的个人风格和人格差异,其实冥冥中已经注定了,他们只会与某一类来访结下相遇的缘分(即使不是同一类,可能也会被他们看成同一类)。这是咨询师们的局限性,也是心理咨询这个职业的局限性。
斯人有斯疾,斯医用斯药。
思考这些理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显示谁比谁高明,而是要去借助这些理论思考,去细细地明确和调整我们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手法。
比如,很多咨询师都认可并津津乐道于一种说法:我们要“看见”我们的来访者。当来访者被真正“看见”的那一瞬间,真正的疗愈就发生了。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不觉得这种说法有什么问题。但是稍微读了一点拉康之后,我发现这种说法其实还是一种广义上的“再养育”的思路。按照拉康的说法,咨询师看见来访者,其实是没有真正的疗愈效果的,这比过早的给出“正确”的诠释,也强不了太多。真正的疗愈时刻,不是来访者“被看见”的时刻,而是他们“使自己被看见”的时刻。只有在那一刻,人才是一个主体,才拥有了自己的“欲望”。也只有在那一刻,来访者才是一个“分析者”,而不是“被分析者”。
什么叫来访者“使自己被看见”的时刻呢?江兰老师在课上给我们举了一个很不错的例子:拉康按照自己“弹性时间”原则,给某个病人分析了十来二十分钟,然后就对这个病人说:我们今天的分析到此结束,你可以回去了。
这个病人在那一刻却不愿顺从:不行,我今天还有非说不可的事情,我一定要说完再走!强硬如拉康,此时也会让这个病人说下去的。这和老弗爷的催眠当年被安娜·欧打断时,弗洛伊德也选择让安娜·欧说下去一样。这样的时刻,就是来访者“使自己被看见”的时刻。在此时,到底是谁在“养育”谁,谁在“满足”谁呢?
精神分析不仅仅是一种“修正”或“治疗”的过程,更是一个由两人共同进行和完成的,以一个主体的新生为阶段性结果的,“创造”的过程。之所以要说是“阶段性”,因为这个过程并没有止境,是“不可终止的分析”。
从驱力(Trieb)到Portion(不完整)到欲望(Desire),这个链条并未结束。后面还可以再加上一个愿望(Wish)。不管是自体心理学里的“前缘诠释”,还是张沛超老师易心八法中的“承”法,其实都非常非常重视这个“愿”字。这也是拉康所界定的四种驱力中的最后一种——“祈使驱力”。
人这种生物,生来就带有无法弥补的残缺和空洞,这份残缺让人的一辈子只能沉沦在欲望的苦海里,这是生而为人的可悲;但是这个黑洞,这团业火,又恰好成为了人类“愿力”的源泉。
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狱终将难空,而菩萨也愿选择和世人一起,拥有着同样的Portion、Trieb和Desire。
文章来源于冯俊的后花园,作者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