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不同发源地,一样流行地」正是因为这种方言所独有的魅力,尽管在其正在逐渐消亡的今天,我们的口头禅却依然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家乡土话。而即便我们不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川渝、福建人,但当我们使用当地方言抒发喜悦、愤慨之情时,所收获的快感远远高于字正腔圆的“我好高兴!”或“我生气了!”,人们在网络上更倾向于个性化的表达,而方言则扛起了这个重担,方言其调侃效果是标准语无法翻译和再现的。“得劲!”即便你不爱看直播,但相信上面这些主播随口而出的方言早已经成了你日常与朋友交谈中的口头禅,如今随着人口的频繁迁徙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同地域人群间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正在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大融合。但繁荣背后也诞生了一个问题——特色地方文化在逐渐的消亡,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方言,仔细的想想,你有多长时间没用过家乡俚语了?也许我们不能把方言定义为一门正式的语言,因为它们中大部分无法被转换为文字,其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完全依赖于各

“芽儿~呦”

“mmp”

“老铁!抱拳了!”

“这咋整啊?”

“得劲!”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1)

即便你不爱看直播,但相信上面这些主播随口而出的方言早已经成了你日常与朋友交谈中的口头禅,如今随着人口的频繁迁徙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同地域人群间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正在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大融合。但繁荣背后也诞生了一个问题——特色地方文化在逐渐的消亡,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方言,仔细的想想,你有多长时间没用过家乡俚语了?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2)

也许我们不能把方言定义为一门正式的语言,因为它们中大部分无法被转换为文字,其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完全依赖于各地“土著”的口口相传,蝴蝶在北京就叫“hu tinger”、苍蝇在山西就叫“蝇子”、兄弟在东北就叫“铁子”,方言能够很轻松的营造出一种天然的亲密感,听者觉得有趣、接地气,说者觉得痛快、直抒胸臆。

正是因为这种方言所独有的魅力,尽管在其正在逐渐消亡的今天,我们的口头禅却依然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家乡土话。而即便我们不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川渝、福建人,但当我们使用当地方言抒发喜悦、愤慨之情时,所收获的快感远远高于字正腔圆的“我好高兴!”或“我生气了!”,人们在网络上更倾向于个性化的表达,而方言则扛起了这个重担,方言其调侃效果是标准语无法翻译和再现的。

「不同发源地,一样流行地」

“妈卖批”本是一句很简单的四川口头语,但通过四川主播之口使其发扬光大,在网络上被大家所熟知,并广泛传播。如今不管是朋友圈、贴吧、微博都被“妈卖批”这几个字侵占。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3)

这句方言口头禅发源地可能不是你的家乡,但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媒体传播与发酵,历经网民地口口相传,最后演变成为一个使用度极高的流行语言,并不断被人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甚至成为不同地域间网友的通用语言,而在我们使用这个短语时,可能并不会在意其背后真正的释意,有趣、能表达出自己日常用语中所无法体现的情绪,使其能抢占你我喉舌的最根本因素。

这类流行于网络的方言俚语比比皆是,它们可能源自不同的发源地以及不同的使用语境,但仔细研究一番,就会发现却是一样的流行路径和逻辑——

洗脑

互联网时代,“新陈代谢”是网络流行语最直观的特点。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庞慧敏认为,网络流行语一直以来都在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首先要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其次要适应网络的使用工具变化,最后还需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庞慧敏介绍:“其实在网络流行语真正流行时,早已脱离了最初的语境,意义与内涵也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改变,直至形成公认的稳定意义。而不少流行语的价值,正是在从线上到线下、从网民到全民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4)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方言大都出自影响力颇高之人的口中,他可能是你身边的同事、领导、亲眷以及网红主播,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另一个词语去指代他们——意见领袖。而在“妈卖批”蹿红全网的过程中,PDD、笑笑这些土生土长的川渝主播正式这样的存在。

他们在各自的平台中都拥有极强的影响力,使用家乡话来抒发内心情感是这些主播与生俱来的特长,他们善用方言,能借助家乡俚语将自己在观众心中的形象塑造的跟家饱满,而其乡音在直播中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近乎洗脑式的文化输出,如果你同为川渝之子那么你会倍感亲切,如果你生在异地那么你会好奇主播口中的只言片语究竟是什么意思。

曝光

一个广泛流行的口头禅,没有强大的媒介平台是无法达到海量的传播效果的。“妈卖批”们正是依附于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平台,借助网红们所携带的恐怖流量曝光在你我的视线之中,方言既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是特定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着一个族群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和成果,通常被当作构成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同时,语言作为其他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族群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文化信息。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5)

在方言的加持下,主播或短视频作者往往会抓住更多人的眼球,微博红人果子哥哥就是靠方言配音走红的典型例子,他的代表作《重庆方言版蜡笔小新》在微博上粉丝166万,单条转发过万。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6)

而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7垂直类短视频app行业报告》显示,短视频APP用户覆盖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但其中66.9%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而对快手用户的监测也显示用户占比前三的城市分别为河南、山东和河北,排前五的城市则是北京、重庆、郑州、临沂和保定。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7)

这几大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而最能让无论身处何地的用户感受到这种地域归属感的莫过于方言了。

同时当方言由区域性用语转变为网络流行语时,网民会非常主动的去传播这些口头禅,或许是为了追赶潮流,或许是彰显家乡自豪感,但在任何新口头禅的使用上,每个人都不愿意落后其他的朋友。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8)

方言在网络中的流行从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对其的保护作用,世界上大约有7万多种语言,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其中近一半的语言正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现在平均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比很多濒危生物灭绝的速度都要快,保护珍稀方言已经迫在眉睫。而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体,则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更多不同的语言。

全球语言调查数据显示,包括中国闽南地区、东南亚地区在内,全球范围内有将近1亿人说粤语,与上个世纪巅峰期的1.5亿相比,下降趋势明显。而上个世纪粤语人口的激增,与海外移民浪潮和香港电影的输出有很大关系。现在短视频扮演的,就是类似于上个世纪香港电影的角色。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9)

香港中文大学的助理教授Michael Chan认为,粤语短视频通过分享建立辨识度,激发和保持了这门古老语言的活力。“这也许并不能证明粤语相比起其他语言更‘有用’,但这证明了粤语依然是很多人的母语,很多人依然愿意去使用,并认为用粤语表达更舒适,而这,才是最重要的”。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10)

方言引爆网络,主播、网红是火种、短视频、直播是干柴,大面积爆发式的传播源自你我自觉有意的传播和模仿,当然,这其中最不可缺少的或许是它曾激起了你童年身处于小巷中倾听父辈们口中乡音的回忆。

mmp是真的脏话吗(我们的口头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1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