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望春玉兰发新枝(自锄明月种梅花)

望春玉兰发新枝(自锄明月种梅花)梅花有“花魁”之誉,风姿绰约,尤以横、斜、倚、曲、古、雅、苍、疏为美。范成大《梅谱后序》云:“梅以韵盛,以格高,故以斜横疏瘦老枝怪奇者为贵。”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极赏“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颇得梅的幽独闲静之趣和欹曲之美,成为网师园“竹外一枝轩”的立意。也有赋梅花以清雅忠义之心,所谓“梅心似葵藿,珍重向南枝”(苏州怡园主人顾文彬《怡园杂咏·南雪亭》)。梅花,“铁杆虬枝绣古苔,群芳谱里百花魁”,兼具松柏之质与兰竺之姿,“既竺兰蕙而易株兮,复异乎松柏之不华”(朱熹《梅花赋》),梅花姿秀雅,风韵迷人,品格高尚节操凝重,“梅花百株高士宅”,玉洁冰清,象征着纯洁;傲骨嶙峋、贞姿劲质,又象征着坚韧和气节。苏州拙政园明时有“瑶圃”,植江梅百本,花时灿若瑶华,绰约仙肌若冰雪,文徵明诗曰:“当年挥手谢京国,手握寒英香沁骨。万里归来抱雪霜,岁寒心事存贞白。”以梅颂王献臣。圃中有嘉实亭,取黄庭坚古风

梅树属于落叶乔木,深秋后便枝桠嶙峋,瘦影可怜。细草穿沙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湖归笤溪》)春寒料峭,冷烟荒草,古宫废垒,挡不住春的脚步,雪融草绿,竹里梅花绽放出幽香。

梅花生性耐寒,天孕花蕾于隆冬寒风之中,率万木之先开花于冬末,“一树独先天下春”,所以是春的信使。古有寄梅送春的典故,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赠诗 曰:‘折梅使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见《太平御览》卷

970)寄梅送春,成为表达友谊的高雅之举。后来,“一枝春”成为梅花的别名。黄庭坚有“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黄庭坚《豫章集》10《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诗之一》)王维“昨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的诗句,清空如话,固是诗家化境,不问他事,问梅花,更觉闲淡趣别,成为爱梅、惜梅之典故。“昨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狮子林“问梅阁”有“绮窗春讯”匾额,桌子、椅子、井藻、地花都为梅花形,窗纹为冰梅纹,八联隔扇的书画内容也均以梅花为题。

梅花的神清骨爽,娴静优雅、清贞人格,与遗世独立的隐士姿态颇为相契,深合崇雅绌俗的宋人时代心理,宋文人爱梅赏梅,蔚为风尚,《全宋诗》中有咏梅诗4700多首。王安石赏其耐寒:“墙头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游美其节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托梅寄志,以梅花在凄风苦雨中孤寂而顽强地开放,执着、机敏、坚韧,孤芳自赏,象征不改初衷的赤诚之心。元代王冕的《白梅》,极赞白梅的绝俗高洁和迎春之美。

也有赋梅花以清雅忠义之心,所谓“梅心似葵藿,珍重向南枝”(苏州怡园主人顾文彬《怡园杂咏·南雪亭》)

梅花,“铁杆虬枝绣古苔,群芳谱里百花魁”,兼具松柏之质与兰竺之姿,“既竺兰蕙而易株兮,复异乎松柏之不华”(朱熹《梅花赋》),梅花姿秀雅,风韵迷人,品格高尚节操凝重,“梅花百株高士宅”,玉洁冰清,象征着纯洁;傲骨嶙峋、贞姿劲质,又象征着坚韧和气节。苏州拙政园明时有“瑶圃”,植江梅百本,花时灿若瑶华,绰约仙肌若冰雪,文徵明诗曰:“当年挥手谢京国,手握寒英香沁骨。万里归来抱雪霜,岁寒心事存贞白。”以梅颂王献臣。圃中有嘉实亭,取黄庭坚古风诗中“江梅有嘉实”意,文徵明颂之曰“有如江梅花,枝槁心独香”。今拙政园东部的“兰雪堂”,用李白颂梅花句“独立天地间,春风洒兰雪”诗意,房后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兰雪堂窗户上都为冰梅图案,高标绝韵,雅洁脱俗。中部的“雪香云蔚亭”,亭周也遍植梅花。上海南翔古猗园园东有梅花厅,其建筑和厅外花街都采用梅花图案,四周种满了梅花。

文人把植梅看作陶情励操之举或归田守志之行。宋刘翰有《种梅》诗云:“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元萨都剌诗曰:“今日归来如昨梦,自锄明月种梅花。”为怡园“锄月轩”(又名“梅花厅事”)所本,轩额即用“自锄明月种梅花”。两诗实渊源于陶潜的“带月荷锄归”,讲隐逸生涯的。戴叔伦《咏南野》“披云朝出耕,带月夜归读”耕读况味。

梅花有“花魁”之誉,风姿绰约,尤以横、斜、倚、曲、古、雅、苍、疏为美。范成大《梅谱后序》云:“梅以韵盛,以格高,故以斜横疏瘦老枝怪奇者为贵。”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极赏“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颇得梅的幽独闲静之趣和欹曲之美,成为网师园“竹外一枝轩”的立意。

望春玉兰发新枝(自锄明月种梅花)(1)


文人雅客赏其醉人心目的风韵美和独特的神姿。宋林逋住在杭州西湖的孤山,足不及城市近二十年,不娶妻子,唯在居室周围种梅养鹤,人称他妻梅子鹤。他的《山园小梅》诗有

“群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成为咏梅绝唱。他的名字和梅联系在一起,死后人们立庙祭祀,称他为“逋仙”,庙中配祀的是“梅影夫人”。文人雅士在梅花丛中建个梅花亭,还不忘在亭的宝顶上兀立一只鹤,显示出林逋的幽雅脱俗,如苏州香雪海的梅花亭。狮子林面对着“问梅阁”的“暗香疏影楼”,就是调动游观者的嗅觉和视觉感受,去品赏梅花的好去处。清代有位林逋仙的女同乡梁瑛,号梅君,她爱梅,特爱梅花诗,曾集古人咏梅佳句为《花字香集》,写诗记其事曰:“年年寻句为字忙,几度寻梅费品量。句似梅花花似句,一番吟过一番香。”嗜梅、嗜梅花诗的梅君因此被称为“女逋仙”。明唐寅《墨梅图》,用浓淡水墨点成一枝虬曲劲挺的梅花,自题曰:“黄金布地梵王家,白玉成林腊后花。对酒不妨还弄墨,一枝清影写横斜。”孤芳自赏而又清新秀雅。

望春玉兰发新枝(自锄明月种梅花)(2)

梅花清香可人,浓而不艳,冷而不淡。拙政园“雪香云蔚”、狮子林“双香仙馆”等,皆取意梅花之芳香。袁枚描写明瞻园梅花坞的几百枝梅花,“一轮明月照,满树白云空。春到孤亭上,香闻大雪中。”风雅文士要频携樽酒对名花,甚至觉得庭有梅花梦亦清。

梅花花姿秀雅,花开五瓣,人称“梅开五福”,其像吉祥,成为园林铺地的吉祥图案之一。实际上,梅花在晋代已经成为幸福吉祥的象征,晋孝武帝太极殿用梅木做梁,并画梅于梁,名“梅梁殿”。据《金陵志》,宋武帝女阳寿公主,人日(正月初七)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

人们爱用“梅”的谐音“眉”,与喜鹊组合为“喜鹊登梅”的图案,寓意喜上眉梢”,广泛地运用在落地罩雕刻图案上,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

松竹梅称“岁寒三友”,苏轼赞“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松、竹、梅成为中国文人园林中落地罩上的传统图案,如耦园“山水间”的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双面透雕松、竹、梅,画面浑厚,手法高超,精美绝伦,为明代遗物。图案内涵,与“山水间”这个景点所蕴含的内涵拍合无隙。此景点意境为夫妇伉俪情深,在山水间醉饮,有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逸兴。面对高山流水,夫妇犹钟子期之于伯牙,堪为人间知音一双。

梅兰竹与菊成“四君子”,是绘画和雕刻中常用题材,施之园林中的木雕、砖雕、书条石上。私家园林窗户雕饰、地面铺地也大量采用冰梅图案,表明高洁不凡的品格,创造出耐人含咏的隽美意境和韵味。

梅花几朵,可见到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这就是沧浪亭“见心书屋”的立意。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梅花当窗,成为尺幅“梅窗”,《儒林外史》中有副对联:“嗅窗前寒梅数点,且任我俯仰以嬉;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让人婆娑而舞。”写出了文人俯仰于天地宇宙间的惬意。古人喜欢在琴室、棋墅旁点植梅花,花间抚琴,梅从对弈,“万玉成林覆石秤,两翁相对适闲情。”(元冯子振《》)鲁迅刻有一方 “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他说:“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当今的中国已是山花烂漫之时,梅花也应在丛中笑了。

望春玉兰发新枝(自锄明月种梅花)(3)

曹林娣教授书影

曹教授简历:江苏无锡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1年在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原为苏州大学文学院、艺术学院教授,设计艺术学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今为:舞雩書院名誉院长, 《中国园林》杂志编委、苏州园林局顾问、苏州融创桃花源特邀顾问、华夏幸福建设集团嘉善项目顾问、苏州姑苏园林营造股份有限公司园林文化研究所所长。现从事园林,景观,古建设计。

出版著作二十多部(上图)

文章均载自曹林娣教授《静读园林》一书,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商业转载请授权后再转

中国园林设计,私家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古建设计 18962110001

授权1896211000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