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冬奥mv(冬奥前奏赛场内外)

冬奥mv(冬奥前奏赛场内外)殷珊珊曾在上海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工作5年,自2013年在上海举办的亚洲冰球联赛起,她开始接触并喜爱上冰球运动,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冰球比赛的体育展示宣告员,从冰上爱好者进阶为“圈内人”。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国内对冰雪运动专业人员的需求快速增加,具体到冰球项目,一个专为冰球赛事服务的专业人才库建立起来,殷珊珊的资料也进入这个人才库,“2018年开始,我们基本每年都会接受专业培训,上海冰雪运动协会也会为我们进行培训。这次服务北京冬奥会冰球赛事的国内技术人员,很多都来自这个人才库。”图说:制冰师张芷源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2017年,为支持“北冰南展”冬季运动国家发展战略,上海市体育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进行共建,对冬运中心在上海的备战和训练给予全方位保障。许多上海输送的田径运动员也因此“跨界跨项”走上人生新赛道,接触雪车项目。平昌冬奥会上,上海运动员邵奕俊成为首位登上冬奥赛场的上海选

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脚步临近,上海的冰雪运动氛围也愈来愈浓。作为“北冰南展西扩东进”国家战略的桥头堡,上海在参赛选手、技术官员和体育科研方面,都为北京冬奥会贡献了“上海力量”。

4名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


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席位争夺到了冲刺阶段。目前,上海有4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雪车集训队,正在积极备战。这其中,应清参加的是女子单人雪车、女子双人雪车,邵奕俊、刘蔚、甄恒参加的是男子双人雪车、男子四人雪车。

冬奥mv(冬奥前奏赛场内外)(1)

图说:应清(右)和队友一起 网络图

2017年,为支持“北冰南展”冬季运动国家发展战略,上海市体育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进行共建,对冬运中心在上海的备战和训练给予全方位保障。许多上海输送的田径运动员也因此“跨界跨项”走上人生新赛道,接触雪车项目。平昌冬奥会上,上海运动员邵奕俊成为首位登上冬奥赛场的上海选手,作为舵手参加了男子四人雪车比赛。

30多名专业人员服务冬奥


在北京冬奥会办赛服务保障方面,随着各个项目裁判员、国内技术官员名单最终确定,预计上海将有超过30名裁判员、技术官员、科医保障人员将奔赴北京,直接参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项目涉及广泛,有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也有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等。服务岗位有计时长、裁判、国内技术官员、制冰师、科医保障人员、体育展示宣告员等。其中,58岁的国际滑联级裁判边维华将第四次执裁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担任计时长;王珏、李凌姝将担任冬奥会国际技术官员执裁冬奥会,张芷源入选冬奥会冬残奥会中方制冰技术团队,这都是上海冰壶人首次出现在冬奥赛场;上海本土培养的体育展示宣告员殷姗姗将服务冬奥会的冰球比赛。

冬奥mv(冬奥前奏赛场内外)(2)

图说:制冰师张芷源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殷珊珊曾在上海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工作5年,自2013年在上海举办的亚洲冰球联赛起,她开始接触并喜爱上冰球运动,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冰球比赛的体育展示宣告员,从冰上爱好者进阶为“圈内人”。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国内对冰雪运动专业人员的需求快速增加,具体到冰球项目,一个专为冰球赛事服务的专业人才库建立起来,殷珊珊的资料也进入这个人才库,“2018年开始,我们基本每年都会接受专业培训,上海冰雪运动协会也会为我们进行培训。这次服务北京冬奥会冰球赛事的国内技术人员,很多都来自这个人才库。”

届时在北京的五棵松体育中心,殷珊珊将在第一时间向观众播报冬奥会冰球比赛的场上情况、裁判结果,并将得分、判罚甚至争议裁决等即时信息加入到现场播报中。殷珊珊表示,如果不是在上海得到冰上运动的工作机会,并得到专业培训,很难想象自己一个从小没接触过天然冰雪环境的上海人,会参与到北京奥运会的工作中去。

冬奥mv(冬奥前奏赛场内外)(3)

图说:(左起)高山滑雪缆车技术官员吕鹏/越野滑雪技术官员李海军/单板滑雪技术官员罗浩/冰球宣告员殷姗姗/花样滑冰技术官员刘雨晴 网络图

和殷珊珊相比,李海军则是告别运动员的身份后,又一次回到雪场。这名前越野滑雪队员退役后在滑雪场做运营工作,2019年来到上海发展,目前在城市滑雪一站式空间SNOW51担任门店负责人和教练。这两年,李海军目睹滑雪在上海这样典型的南方城市迅速普及,许多人从模拟滑雪机上起步,将滑雪融入自己的生活内容。

北京奥运会,李海军将担任越野滑雪项目的国内技术官员(NTO),这个大项将产生12枚金牌。赛道组的NTO将在赛道的不同地点,观察参赛选手是否有违规动作,并完成取证向裁判员报告。李海军的不少客户都表示,届时会关注冬奥会的滑雪比赛,为中国为李海军们加油。而随着北京冬奥会举办,以及滑雪模拟机出现并普及,不但上海参与滑雪运动人群将进一步扩大,这座南方城市的滑雪普及之路也将更加清晰,李海军说:“相信随着教育、体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以及上海家庭对这一运动的认可,社会办训,将会成为上海滑雪竞技项目的一个突破口。”

科研攻关凝结上海智慧


不久前结束的钢架雪车世界杯因斯布鲁克站比赛中,耿文强获得男子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中国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而耿文强成功的背后,凝结着上海体育科研的智慧。

冬奥mv(冬奥前奏赛场内外)(4)

图说:耿文强 网络图

中国钢架雪车队夏训常驻基地就设在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至今,高炳宏教授带领的科技攻关团队,先后共有20余人参与备战科技攻关服务,为钢架雪车队建立了训练质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机能状态、训练负荷、专项能力、训练方法、动作技术和心理状态的监测与调控,同时还在个性化体能训练、伤病预防与康复、医疗监督与治疗、疲劳消除与恢复、营养调节与保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技术支持。

比如科研医务团队研究发现,运动员的小腿三头肌、臀大肌对他们落地缓冲以及快速蹬伸具有重要作用。该项研究为教练员与运动员改善推橇技术、提高推橇运动表现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获得世界杯冠军后耿文强透露,成绩提高得益于自己在起跑环节有明显改进。平昌冬奥会,耿文强获得男子钢架雪车第13名,现在他的世界排名提高到第8位,进入世界一流选手行列,“希望能在与欧美高水平运动员同场竞技时展现自己的实力,让对手看到中国队的成长。”

冬奥mv(冬奥前奏赛场内外)(5)

图说:耿文强在比赛中 网络图

上海体院教授黎涌明担任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科研总监。在设于河北坝上的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训练基地,黎教授和团队成员对运动员每节训练课的运动学、生理学和心理学负荷进行量化和分析,支撑教练员更好地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帮助运动员不断挑战个人极限,力争在越野滑雪这个欧洲国家主导的项目上取得历史性突破。

据了解,作为国内唯一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冰雪科技联合攻关单位”称号的体育类高校,上海体育学院共承担了17项“科技冬奥”项目和课题。学院承担《兴奋剂检测关键技术平台研究》和《冬季项目运行员技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研发项目。15位优秀学者牵头团队分别承担脑科学-神经生物力学增能技术、运动疲劳消除、运动装备、数字化诊疗、体能与心理调适、运动项目训练监控技术、兴奋剂检测等领域的“科技冬奥”研发课题。其中,“多模态生物力学运动数据采集与快速反馈技术”,在跳台滑雪、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等项目中投入应用。(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金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