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我现在只有左手可以正常活动,经常怕冷。”张家嵩眼望前方说,轮椅跟着阳光走,他就会觉得温暖。春日午后,阳光洒在大方县菱角村菱角小学教学楼前,张家嵩坐在轮椅上,拿着一本小学数学课本,眉头紧锁,逐页翻看。阳光照得他的脸红扑扑的。萌芽冬去春来,刺梨树将根须深深扎进贫瘠的土地,从中吸取养分,长出嫩芽。就像张家嵩,用瘫痪的身躯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在贵州省大方县菱角村菱角小学,张家嵩老师在给学生上课(2018年9月3日摄)。 新华社发(罗大富 摄)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1)

新华社贵阳5月15日电题:刺梨花开满山红——记在贵州脱贫攻坚一线奋斗的残疾人

新华社记者

刺梨,贵州山间随处可见的一种野果,果体遍布软刺,味酸涩,貌不惊人但维C含量是苹果的数百倍。春夏之交,朵朵刺梨花开,万山红遍。

贵州脱贫攻坚一线的残疾人,有着山岩一样的倔强。他们用脆弱承载坚强,用残缺成就完整,用单调勾勒多彩,像刺梨花一样映红了山野。

萌芽

冬去春来,刺梨树将根须深深扎进贫瘠的土地,从中吸取养分,长出嫩芽。就像张家嵩,用瘫痪的身躯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2)

在贵州省大方县菱角村菱角小学,张家嵩老师在给学生上课(2018年9月3日摄)。 新华社发(罗大富 摄)

春日午后,阳光洒在大方县菱角村菱角小学教学楼前,张家嵩坐在轮椅上,拿着一本小学数学课本,眉头紧锁,逐页翻看。阳光照得他的脸红扑扑的。

“我现在只有左手可以正常活动,经常怕冷。”张家嵩眼望前方说,轮椅跟着阳光走,他就会觉得温暖。

28年前,23岁的张家嵩并不像现在这样怕冷。那时,刚走上三尺讲台的他教初中,经常翻山越岭去家访。一次天黑返回时,他不慎摔伤,经诊断为胸椎粉碎性骨折。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3)

在贵州省大方县菱角村菱角小学,张家嵩老师在给学生上课(2018年9月3日摄)。由于身体不便,班里同学充当“小助教”写板书,张家嵩坐在轮椅上给学生讲解。新华社发(罗大富 摄)

那时,一闭上眼睛,“半死不活”四个字就涌入张家嵩的脑海。一睁开眼睛,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又荡漾在他的心里。离不开三尺讲台,放不下可爱的孩子,身体稍有好转,拄起双拐,他又回到了教室。

“身体虽然残疾,但思想不能停止。”张家嵩说。

“咚、咚、咚”,每天拐杖触地的声音一进教室,琅琅书声便回荡在学校里。一只手紧紧摁着讲桌,一只手在黑板上写字,张家嵩把知识播撒在乌蒙山区这个苗族群众聚居的贫困小山村,让越来越多的人用知识改变命运。

学校老师少,数学、地理、化学、历史、生物,张家嵩都教过。从早到晚,从这间教室到那间教室,长期拄拐教学的张家嵩,右手发力越来越难,总是不听使唤。

站不起来,仅能用左手,张家嵩连黑板都够不着。“不能站着,我可以坐着讲。够不着黑板,我可以拿竹竿指给学生们看。”张家嵩语气坚定。

从那以后,每天妻子胡琼芳将张家嵩推进教室。看他不能在黑板上书写,孩子们争先恐后当起“小助教”。

拿着张家嵩提前写满教学内容的小纸条,“小助教”工整地抄写在黑板上。坐着轮椅,左手拿着一根细长的竹竿,张家嵩指着黑板详细讲解。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4)

张家嵩坐在轮椅上,拿着一本小学数学课本逐页翻看(2020年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为了方便教学,20多年来,张家嵩和爱人就住在学校里。班上有些苗族孩子理解汉语有困难,为了让他们听得懂,张家嵩边上课边自学苗语。多年过去,他掌握了大部分当地苗语,可以双语教学。

张家嵩教过的500多个孩子中,有100多个考上大学。每逢假期,都有学生前来看望。“这是让我最自豪的。”张家嵩笑着说。

吐绿

春上高原,贵州大山里的刺梨树挺拔生长。就像陈启刚、王华银,身有残疾的他们,不仅自己在奋斗中改变人生轨迹,还帮助乡邻摆脱贫困。

织金县马场村村民陈启刚今年50岁,幼年时眼睛失明。“眼睛看不见,但是耳朵听得见。”不认命的陈启刚养起了猪。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5)

陈启刚拄着棍子在养猪场内(2020年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如今,陈启刚养了600多头猪。他还给21户残疾贫困户每家送了一头仔猪,传授养殖技术,帮助他们脱贫。

每天清晨,陈启刚都拄着一根棍子,摸索着来到养猪场。他用木棍在猪槽中来回搅动,查看猪食有没有被吃光。走进猪圈,他用手背感知猪的体温是否正常。竖起耳朵,他仔细听猪的叫声,判断它们是否健康。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6)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7)

村民前来陈启刚家的小卖部买酒喝,陈启刚摸索着给村民打酒(2020年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虽然我双眼看不见,但有手有脚,能够和正常人一样,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陈启刚说。

提起王华银,周边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36岁、身高1.2米的王华银出生在福泉市双龙村,小学三年级时,他发现自己个头长得慢。于是,每隔一段时间,王华银都要在家里的墙壁上记录身高刻度,长到1.2米后,这个刻度再也没变过。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8)

王华银在牛棚内清扫料草(2020年5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郑明鸿 摄

无奈之下,初二便辍学的王华银养过鸡、打过工。缺少技术,养的鸡死了;身高不够,打工没人要。2003年,他服农药自杀,被前来串门的村民发现,救回了一条命。

此后半年,王华银几乎不说话,也没出过门,他想的最多的是“怎样才能活出个样子来?”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9)

在牛棚外,王华银用手摸了摸小牛(2020年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王华银借钱养牛。每天自己割草、喂养,早出晚归,皮肤晒得黝黑。几年下来,他的养殖场越来越大,还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村里的贫困户一起发展。

长期和牛打交道,王华银成了“养牛专家”。仅凭肉眼观察,他就能大致判断一头牛能长多大、卖多少钱、是否有赚头。村民买牛时,常请他拿主意。

一走进养殖场,王华银就忙个不停。一会儿拿扫把清扫地面,一会儿拿铁铲给牛加草料。一听到牛叫,王华银就跑过去查看情况。

尽管妻子和弟弟都有残疾,2014年,生活刚有起色的王华银主动要求取消一家人的低保。2015年,他又主动申请脱贫。

“王华银肯学、肯钻研,不等不靠,很有出息。”72岁的村民赵关权说,他在村里当兽医时,王华银经常跟他学习动物防疫技术。

如今,47名村民加入养殖合作社,他们有的在合作社务工,有的跟着王华银学养殖技术。2019年,王华银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

“国家和社会帮助过我,我现在又帮助有需要的人,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王华银懂得感恩。

2016年,他申请入党。2018年,他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王华银在入党申请书里写道:“越是困难,就越要有骨气。我要靠自己的双手负担起我和家人的生活,我要甩掉贫穷的包袱,更希望自己以后有能力帮助更多寨邻。”

绽放

蜜蜂在花间飞舞,阳光照射下,刺梨花映红了山野。

沿着陡峭曲折的泥路向上爬,几棵、几十棵、几百棵、上千棵,映入眼帘的刺梨树越来越多。“看!每一朵花都结出了果实。”关岭县纸厂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兴燚很兴奋,她指着一株枝叶茂密的刺梨树说:“这就是我们种下去的希望!”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10)

张兴燚在村委会办公室整理脱贫攻坚材料(2019年3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石漠化曾经在这片土地写满贫瘠与贫困,因失去右臂一度对生活感到无望的张兴燚,却在这片土地上看到了整个村子的希望。

“两年前种刺梨时别人不看好,可我就要做出点样子给大家瞧瞧。”从此,一个独臂身影每天穿行在纸厂村的农家院和山坡上。动员村民、流转土地、引苗栽苗,种刺梨成了张兴燚每天忙的事情。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11)

张兴燚(后)与村民们讨论村里修建蓄水池的相关事宜(2019年3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种树时,一只手用锄头刨土不方便,张兴燚就用手刨。一天下来,她的手上全是血泡。回到村里,别人很轻易就能把手洗干净,张兴燚却要用脚踩着刷子清理手上的泥土,血泡被刷子刺破,满手鲜血。

“她一只手都这么拼命,我们正常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纸厂村驻村干部伍佐东说。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12)

贵州省关岭县纸厂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兴燚在刺梨基地查看刺梨长势(4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蒋成 摄

张兴燚有个习惯,每天清早,从家到村委会上班,经过那片种满刺梨的山坡,她都要爬上去看一看。

两年过去,如今纸厂村1200亩山坡上栽满了刺梨树。“一株刺梨结果少则10多斤,多则几十斤,预计今年收入100万元以上。”张兴燚信心满满。

刺梨花也开在了村民心中。“一听到说话声,我就知道是张兴燚来了。”双眼失明的贫困户卢小梅不但把张兴燚的声音记在心里,还把张兴燚的电话号码记在脑子里。遇到困难,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张兴燚打电话。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13)

在贵州省赤水市丙安村,刘青平扛着木梯前往石斛基地对石斛进行管护(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段羡菊 摄

扛着约20斤重的木梯,独臂的刘青平沿着陡峭的山坡往上爬。在一处大石头前,将木梯倚靠在石壁上,刘青平单手抓住木梯爬上石头。他将上面的草拔掉,把竹叶清理干净,让横栽在石壁上的金钗石斛能够正常“呼吸”。

刘青平家住赤水市丙安村,2011年在一场意外中失去右臂。那年,他的父亲、妻子、大女儿也相继患病住院。一连串的不幸让躺在病床上的他重新思考人生。

临沧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刺梨花开满山红)(14)

在贵州省赤水市丙安村,刘青平顺着木梯爬上种满石斛的石壁(4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段羡菊 摄

“生存就是一种磨炼,遇着了就要面对,不能低下头去。”刘青平说,凭着一只手,他种石斛、栽竹子,加上低保金、产业分红等,七口之家顺利脱贫。

据贵州省残联统计,截至今年3月30日,贵州已有41万多贫困残疾人脱贫。他们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收获了幸福。(记者:何天文、王新明、蒋成、郑明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