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黄昏恋被骗20元(骗钱骗婚赶出家门)
老人黄昏恋被骗20元(骗钱骗婚赶出家门)“渣男”为房逐老妻,如何老有所居?案例一近日,厦门海沧法院公布了两起老年人权益保障案例都和“黄昏恋”有关
恋爱有风险
选人需谨慎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青年男女
同样适用于老年人
近日,厦门海沧法院公布了两起
老年人权益保障案例
都和“黄昏恋”有关
案例一
“渣男”为房逐老妻,如何老有所居?
于大爷和薛奶奶于1995年登记结婚,两人均为再婚、各有子女。婚后,两人未再生育,薛奶奶辛苦工作、照顾子女,并出钱给家中的宅基地盖了新房。
好景不长,近年于大爷和薛奶奶因拆迁安置补偿、家庭收入去向、家庭成员关系等常发生争吵,两人感情破裂,薛奶奶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法院判决离婚后,薛奶奶被赶出家门。她无住所、无收入,身体伤痛不断,唯一的亲生女儿又远嫁外地,求助无门只好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得自己应有的财产份额。
考虑到对讼争的五套房屋进行评估要花上很长时间和一大笔鉴定费用,家事法官决定将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重点工作。
然而,庭前调解时——
于大爷
态度强硬,坚持认为拆迁安置前的被拆迁房屋是上一辈申请并建造的,跟薛奶奶无关。
薛奶奶
无依无靠,没有固定住所和收入,又担心前夫会威胁骚扰她,深陷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中。
于是,法官首先引导薛奶奶起诉要求前夫支付扶养费,最终于大爷同意每月支付1200元扶养费作为经济帮助直到析产纠纷结束。
此外,家事法庭联系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婚姻辅导师,对薛奶奶进行专业的疏导开通,逐步缓解她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最后,各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薛奶奶获得了自己名下的安定住所和一笔补偿款,既解决了她的居住问题,又有了生活来源。
案例二
征婚有风险,谨防老年婚骗
年过六旬的苏老汉早年丧妻,儿女成家后,苏老汉独自一人居住,总觉得生活空落落的。于是,苏老汉通过婚介所征婚,想找个老伴相随终老。
经婚介所介绍,苏老汉认识了蔡大娘。蔡大娘今年五十五,个性爽朗、家庭殷实。
两人第一次见面便相谈甚欢,临走前,蔡大娘表示自己急需1000元现金,苏老汉也没多想,便将钱给了她。
交往半年,两人决定结婚。结婚准备期间,苏老汉先后为蔡大娘买了价值2万元的黄金首饰。之后,蔡大娘称办结婚酒席需要用钱,让苏老汉交出自己的银行卡及密码,取现7万元。
谁知婚礼前夕,蔡大娘却带着首饰和现金人间蒸发了。苏老汉这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当,赶忙向派出所报了案。
公安机关展开调查,发现——
“结婚交往”?假的。
“家庭殷实”?假的。
“蔡大娘”?假的。
“蔡大娘”原姓刘,在厦门多个婚介所虚报个人情况征婚,近两年间以相同方式先后骗取了4名受害人共计近22万元的现金、首饰等财物。
检察机关起诉指控刘某犯诈骗罪,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多次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因此,判决被告人刘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责令被告人刘某退赔受害人共计约22万元现金,没收作案工具。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
一些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的
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增多
老年人权益如何得到保障
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图片来源:新华社
前文提到的海沧法院家事法庭
为全省首个综合性家事法庭
设立6年多来
始终为老年人的权益保驾护航
海沧法院家事法庭
海沧法院家事调解室
老年人防骗六招
防骗第一招:戒除贪婪心理
加固心理防线,不贪图小利,不相信一夜暴富。
防骗第二招:抵制虚荣心理
不爱慕虚荣,不因盲目追求他人的赞美、认可或爱面子而落入骗子的陷阱。
防骗第三招:强化警戒心理
遇事保持冷静,多调查、多思考,对陌生人不轻信、不盲从,个人信息要保密。
防骗第四招:正规途径办事
多从可靠的渠道接触信息,办事通过正规途径,不抱侥幸、走捷径心理。
防骗第五招:常与亲友沟通
遇事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征求亲友意见,常与亲友沟通和交流。
防骗第六招:讲科学勤学习
心态乐观、积极,科学养生,不迷信;多读书看报,开阔视野,提高防骗能力。
素材提供: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