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最扎心的国剧(不愧是国剧王牌)
国产最扎心的国剧(不愧是国剧王牌)说到《功勋》这部戏,好就好在细节拉满,人物血肉丰满,看完之后回味无穷。通过丰满的镜头语言,祖辈们挥洒疆场的热血,再次朝我们迎面扑来。所以当看到《长津湖》轰然上映之时,很多人在电影院热泪盈眶。紧接着电视剧《功勋》开播,一上来就是这场战争的回顾,更是令人心潮澎湃。朝鲜战争已然过去半个多世纪,看似离我们遥远,其实一直在我们心间。
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常常会忽略那一段烽火岁月。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全面爆发。
我们刚刚的建立的祖国,即将面对当时世界上武器最为先进的战争机器。
如果不打这场战争,则朝鲜危矣,东北危矣,敌人甚至可以大兵压境。
所以当看到《长津湖》轰然上映之时,很多人在电影院热泪盈眶。
紧接着电视剧《功勋》开播,一上来就是这场战争的回顾,更是令人心潮澎湃。
朝鲜战争已然过去半个多世纪,看似离我们遥远,其实一直在我们心间。
通过丰满的镜头语言,祖辈们挥洒疆场的热血,再次朝我们迎面扑来。
说到《功勋》这部戏,好就好在细节拉满,人物血肉丰满,看完之后回味无穷。
这部作品并没有主旋律习惯的宏观叙事,落脚点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角色。
他们,也许不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大人物,却依然值得青史留名。
比如进入朝鲜战场的李延年,并非军长,也非师长,而是一个连队的指导员。
从指导员这个视角出发,去拍摄朝鲜战争,确实是一个不一样的角度。
我军之所以能做到全军上下浑然一体,离不开这些基层指导员的模范作用。
从剧中也能看出,指导员不仅要参与指挥,还要关心战士,更要身先士卒。
我们能看到,李延年既是一个极为优秀的基层指挥官,又是一个伟大的战士。
他完全和基层战士打成一片,同甘共苦,一起吃饭,一起战斗,一起呐喊。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李延年如何处理逃兵问题。
他所在的7连,有不少是原来国军改编而来的,面对大战总有些人心浮动。
有些人就直接拉帮结派开小差,带着干粮就往老家跑。
抓回来之后呢,若是按照军法从事,那么结果可能是要枪毙的。
但李延年作为指导员并没有这么做,他问战士小安东为什么要跟着逃跑?
他说家里有二妞等着她,他不想就这么死在战场上。
对于这些年纪轻轻的战士,不少连对象都没有温存过,确实有些不甘心啊。
但李延年紧接着开导他们,问大伙儿,咱们打仗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打仗,为了谁打仗,将决定一场战争是否是正义的战争。
我们如今说朝鲜战争是立国之战,是正义的战争,乃是因为是为了国家和老百姓。
谁是老百姓呢?是你,是我,也是每一个踏上朝鲜战争的红军战士。
我特别佩服李延年,他通过抛出一个又一个掷地有声的问题,启发战士去思考。
不仅是大家去思考,也是让大家说出内心最为真实的感受。
这就是我军作为新式军队和旧时代军阀军队之间巨大的分野,即本质上的区别。
我军自从三湾改编之后,支队建立在连上,彻底使军队真正成为人民子弟兵。
不是为一家一姓之天下而卖命,而是为解放全民族而奋战到底。
历经诉苦和扪心自问,哪怕是当时不识字的基层战士,也能明白为何而战。
而小安东之后的表现也充分说明,李延年的开导和榜样作用是十分到位的。
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如同小安东的战士,从贪生怕死到悍不畏死的转变。
正如李延年在剧中所说,我们不怕敌人的飞机大炮,我们来到这里是要证明。
我们的祖国不容欺辱。我们中的很多战士已经回不去了,但他们死得其所。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能让父老乡亲过上了和平的幸福生活。
这才是朝鲜战争对我们的意义,胜利不是靠敌人的怜悯,而是靠自己的钢铁意志。
强大的敌人只会尊重强大的对手,而绝对不会怜悯弱小的对手。
正是靠着全军上下同仇敌忾,以及先进的战略战术,我们才赢得这场正义之战。
而《功勋》这部剧好就好在,将朝鲜战争的一个侧面,很好地表现出来。
一口气追完12集,至今欲罢不能,豆瓣9.1分没白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