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为什么最后一字亥(说文解字寿)
说文解字为什么最后一字亥(说文解字寿)下面分别来解读“畴”与“寿”。 经过我的研究和追根遡源,“寿”与“畴”确实同源,都源于下面这个甲骨文符号。↓ “畴”与“寿”字源演变过程如下图所示。在西周金文中加了个“老/考”分化成了“寿”,专指“年长”概念;在小篆时加了个“田”分化出了“畴”,专指“田地”概念。
今天想讲下现代汉字“寿”与“畴”。
“寿”(拼音:shòu),其本义为活得长久,引申转指生命持续的时间。
“畴”(拼音:chóu),本义指已经耕过并整治好的田地,引申指田界,又引申指种类、同类。
“寿”与“畴”看似差个偏旁“田”,而且本义也相差甚远,怎么会是同源字呢?
经过我的研究和追根遡源,“寿”与“畴”确实同源,都源于下面这个甲骨文符号。↓
“畴”与“寿”字源演变过程如下图所示。在西周金文中加了个“老/考”分化成了“寿”,专指“年长”概念;在小篆时加了个“田”分化出了“畴”,专指“田地”概念。
下面分别来解读“畴”与“寿”。
一、"畴"的个人理解
再看下“畴”的字源演化。
上古先民除了在平原开垦种植外,大量的还在山地开荒种地——这就是“梯田”,顺山势而为,田界弯弯曲曲无规则。而平原上的田地,甲骨文中至少已有“田”、“井”、“周”可用来表意。
所以我认为“畴”的甲骨文符号的本义应该是“梯田”,一层一层自上而下延绵不绝。
在“畴”的甲骨文符号中,“凹口”是“田地”,曲线既是“田垄”也表“分层”。
到了金文“畴”,有时还会多加一个“口”(多表一层,更形象)。
为了强调“田地”属性,在小篆时加上了“田”作为偏旁。
二、"寿"的个人理解
那么,同样一个符号又如何来解读“寿”——活得久呢?
活得久不久的标准除了年纪,古人其实更看重“N代同堂”——最起码要“三代同堂”,更希望“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
由于战乱频发、医疗低下、天灾不断等原因,古人的平均寿命其实挺短,也正因为如此,才更渴望追求“长寿”。
我对“寿”的理解是:几代同堂即为“寿”。
在这里,“凹口”是“人口”,而且极可能指“女性”,曲线表意“代际划分”。
人们希望,自己的家庭就象“畴”(梯田)一样,一层又一层(一代又一代)向下延绵不绝。这是个美好的愿景。在多代同堂的家庭中,年岁最长者自然就是“活得久”。
◆我为何说“寿”的甲骨文符号中“口”极可能指“女性”?因为这可能与最初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有关——
◆到了西周金文,为了表达“N代同堂的老人”,特意加上“老”字头。在甲骨文中,“老”与“考”同源,本意都是“拄拐杖的老人形象”。
西周不同时期的金文“寿”字如下图(早、中、晚期)。↓
三、结论
“畴”本义为“梯田"——层层向下延绵;
“寿”本义为“N代同堂”——代代向下延绵,人们憧憬“世代延绵不绝,长生不老”。
从古至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人们都希望能够长寿,以致在中国形成独特的“寿文化”。
(文中图片均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握手])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渣渣灰飞)
祝大家阅读愉快[祈祷]“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