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初恋教我的十八件事情(谁还没有本初恋)

初恋教我的十八件事情(谁还没有本初恋)如果现在我们看哪位学生在朋友圈晒工整的作业,大家一定会戏谑地说:那时候我们眼中的工作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期待的未来亦美好......世界大文豪之一的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雨果曾一度想把它改名为《一瓶墨水的内涵》,因为这本书巨作刚好用了一瓶墨水。“一瓶墨水”也成了多少人教案的代名词。那时候我们根本不用电子教案,鸵鸟牌墨水,英雄牌钢笔,是多少人的记忆。我们依然愿意像个爱学习的学生,奋笔疾书,在本子上,纸张上,写下我们对教材所有的挖掘与感悟。那时候在网络上几乎查找不到教学资源,其实也是我们更愿意潜心去专研,仅有的一本教参上,用笔画下所有的重点,还在旁边批注上我们的体会。那时候老师们上的课并不是千篇一律,因为在同一本教科书面前有千万个“哈姆雷特”。

今天阳光正好,想收拾一下书柜,晒晒我的书,让它们散发更多的书香。突然翻到了我刚参加工作17年前写的第一本教案,那泛黄的本子上留下了我稚嫩的痕迹,但态度却十分认真,那娟秀、工整的字迹,让现在酷爱“草书”的自己情何以堪?

初恋教我的十八件事情(谁还没有本初恋)(1)

如果把我们挚爱的事业、工作当成一位恋人,我们难以忘怀“初恋”时的那份恬静、期待与美好

常念“初见的美好”能让我们走近那个曾经的自己。小时候我就爱上了那首《长大了我就成了你》的歌曲,长大后我迷恋上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佳境界,再后来陶行知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更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为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班主任而欢呼、雀跃!班主任是数学语文课程均要教的,那时我们年轻教师正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天,看在这这本教案上,明显体现着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而且我还将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点、空白点”很好地体现在了教学设计中。

曾经有多少个老师,又有多少个工作者,也如同我一样,写下过青春的足迹、岁月的痕迹。那一本本教案,工作日志就是我们曾经最好努力的鉴证。

初恋教我的十八件事情(谁还没有本初恋)(2)

世界大文豪之一的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雨果曾一度想把它改名为《一瓶墨水的内涵》,因为这本书巨作刚好用了一瓶墨水。

“一瓶墨水”也成了多少人教案的代名词。那时候我们根本不用电子教案,鸵鸟牌墨水,英雄牌钢笔,是多少人的记忆。我们依然愿意像个爱学习的学生,奋笔疾书,在本子上,纸张上,写下我们对教材所有的挖掘与感悟。

那时候在网络上几乎查找不到教学资源,其实也是我们更愿意潜心去专研,仅有的一本教参上,用笔画下所有的重点,还在旁边批注上我们的体会。那时候老师们上的课并不是千篇一律,因为在同一本教科书面前有千万个“哈姆雷特”。

那时候我们眼中的工作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期待的未来亦美好......

因工作的繁忙,内心的浮躁,没来得及的“热恋”的工作已淡然

如果现在我们看哪位学生在朋友圈晒工整的作业,大家一定会戏谑地说:

“这孩子一定写的是份假作业。”

“这写的一定不是中国式作业。”

“用这工整字迹的速度,肯定完成不了以后繁多的作业。”

......

初恋教我的十八件事情(谁还没有本初恋)(3)

后来由于琐碎繁忙的工作,我们应接不暇地迎接各种检查与活动。如再以那种波澜不惊的速度,不足以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所以我们选择了火速前进,选择了“拿来主义”。

“网速”也配合了我们成长的速度,有各种各样课的资源,我们直接下载,直接copy 直接应用,在那近乎完美的课件面前。我们失去了最初的自己,原来“与众不同,个性化教学的自己”在追求工作速度与经验面前却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我们也正在积累着所谓的丰富的工作经验:

“课堂中应如何创设和谐的师生氛围?”

“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做个积极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

这些根植于内心的新课程理念,我们都运用在课堂,在呈现出一堂堂精彩课的背后,我们似乎也在遗憾,寻找着什么,寻找着我们曾经那份最初的真情与个性.....

回头望,静下心来,去寻找那个最初的自己

初恋教我的十八件事情(谁还没有本初恋)(4)

《寻找最初的自己》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来追求那些自己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开始远离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想,只有等到在人生旅途上奔波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们才想起打开自己的行囊,结果发现里面装了太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而那些真正重要的,却早已经被压到了行囊的最底层。

教学中也是如此,同课异构,每节课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生成有个性、鲜活的课堂,才是有灵魂的课堂。

我们不要过分拘泥于依赖于教学资源,要恰当、合理升级地使用各种课件,上出自己的特色,让每一节课都熠熠生辉,散发出诱人的光芒。

如今天在教学秦文君的《剃头大师》一课时,网课中的教学资源可谓非常详尽,在字词教学环节,有一个“仇人”的“仇”字,资源中只是讲解了它的chóu的字音,我又为学生讲解了这个字作姓氏时,读qiú的音,孩子们很感兴趣,这也是学习语文的实效性。

初恋教我的十八件事情(谁还没有本初恋)(5)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在我的课堂上,我非常注重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用浓厚的语文味的课堂去吸引着孩子。“听说读写”,最终都要落实到写上,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对孩子进行恰如其分的仿写练习。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我让学生对文章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进行仿写。

学生这样写道:盼望着,盼望着,鞭炮声来了,年的脚步近了......

一次小小的仿写练习就能增强孩子习作的兴趣与信心,这也是我曾经所追求的——一课一得,一课一获的课堂。

写在最后

我的一本“初恋”教案,让我沉思,让我思索,也让我看到了那个曾经的自己,在教育这条路上,我愿与可爱的孩子们,静处学习的时光,尽享他们成长的美好,去寻找那份最初的梦想——爱我所爱,爱我所挚爱的教育......

我是小彩笔,想和你一起聆听教育,想和你一起触摸生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