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作为教师如何去评价一节好课(好课应该是什么样的)

作为教师如何去评价一节好课(好课应该是什么样的)课堂的“我”在哪里?在文本里,在学生中,在课程里。教什么比怎么教来得重要。教师没有对文本的自我解读,没有对学生主体的正确认识,没有对教学目标的科学预设,课堂自然面目可憎。我从模仿这些名师名家的课开始,学着改变自己的课堂,想象着好课的模样。课堂里有了孩子们的提问,也有了读写结合……可是当我第一次走上县级公开课展示讲台时,我还是失败了。我记得教的是日本作家江口涣的《鹤群翔空》,我试图用话题讨论式来展开教学,结果问题过大,放开了,却无法收拢。痛定思痛,我蓦然发现,把名师名家的课搬到自己的课堂里来,终究水土不服。无“我”的课堂虽有骨架,却是没有灵魂的。我清楚地记得刚上岗当老师时,教的课文是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那时学校领导和语文组的老师们一连三天蹲点在我的班级里,听完这一节课的全程教学。第一次公开教学经历,让我对课堂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敬畏之心,也让我开始思考:好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好课是

他是“简约语文”教学主张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说:“我的课堂努力实现这样的三个目标:一是语文的;二是学生的;三是简约的。”课堂打磨,让他的教学主张更丰富。

是什么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村语文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他说:“不断的追问,一次次梳理,我终于明白是课堂,是一节节鲜活、真实的课堂成就了我;是学生,是一届届学生前赴后继的托举成全了我……”

本周名师特辑,一起来看看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丁卫军的专业成长之路吧!

作为教师如何去评价一节好课(好课应该是什么样的)(1)

好课的五个关键

我清楚地记得刚上岗当老师时,教的课文是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那时学校领导和语文组的老师们一连三天蹲点在我的班级里,听完这一节课的全程教学。第一次公开教学经历,让我对课堂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敬畏之心,也让我开始思考:好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好课是什么样子的?最初的理解是,写好每一个课的教案,只要把上课的每一句话都反复推敲,每一个环节都细细考量好,就可以有成功的课堂。厚厚的几大本备课笔记,成了我教师生涯起步的最好见证。我把备课笔记上的内容,全都兜给学生,课堂上有问有答,也很热闹,学生考得也不错。可是,我一次次反问自己,这样课堂是好的课堂吗?

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很多时候得益于自我的反问和否定的。正是这样的自我反问和否定,让我有了阅读的欲望,让我较早地开始了专业阅读,读教育教学理论,读名师名家课堂。

我从模仿这些名师名家的课开始,学着改变自己的课堂,想象着好课的模样。课堂里有了孩子们的提问,也有了读写结合……可是当我第一次走上县级公开课展示讲台时,我还是失败了。我记得教的是日本作家江口涣的《鹤群翔空》,我试图用话题讨论式来展开教学,结果问题过大,放开了,却无法收拢。痛定思痛,我蓦然发现,把名师名家的课搬到自己的课堂里来,终究水土不服。无“我”的课堂虽有骨架,却是没有灵魂的。

课堂的“我”在哪里?在文本里,在学生中,在课程里。教什么比怎么教来得重要。教师没有对文本的自我解读,没有对学生主体的正确认识,没有对教学目标的科学预设,课堂自然面目可憎。

我要上出属于“我”的课堂来。我心中的好课更关注五个关键词。

一是问题。问题取决于一节课的目标,应该有两个主要的取向,文本的核心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在文本的细读中,确定教学内容,文本体式规定的话语系统,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的主题。

二是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充分与否,是考察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教师要树立活动的设计意识,智慧的设计是基础,避免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真正落实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可用、实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合作学习,要精心组织,建立好合作学习的小组,避免虚假合作,无效合作;探究学习,则需要在设计有探究性的问题上下功夫,假探究、无效探究,使课堂处于混沌状态。

三是表达,四是倾听。表达和倾听,是让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有效或者高效的两翼,因为其重要,所以加以强调。表达,就是课堂的说和写,要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完整、规范地说,又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要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实现读写共融,读写共生。倾听,是当下课堂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值得研究。师生的有效倾听,才能实现启智生成,在倾听中彼此质疑,形成辩论,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是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单薄,值得警惕。评价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偏颇,甚至错误的认识;要精于澄明学生模糊的解读;要机智点拨,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要适时追问,提升学生的认识层次,触发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刻。

师生共写、师生共读

写作,似乎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魔咒。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在我看来,光靠教师,是徒劳无功的。这也许正是写作教学困境的根源所在。

有些教师太习惯于命题,批阅,再命题,再批阅的循环,至于学生呢?早已习惯于写作、看分数、听讲评的流程。写作教学似乎总是一个“半拉子工程”,陷入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之中。学生的完全融入,让我较好地打破了写作教学的瓶颈。学生成为了我写作教学课程的核心。

教师把自己摆入学生的角色中,与学生一起写作。写作文,在我最初的写作教学中发挥了极好的示范作用,也极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与兴趣,让学生有一种与老师一比高下的激情。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困惑,怎么写都追不上老师,就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也总感觉少了一些什么。根源在哪里?光有写,我们训练的永远是技法,有限的技法永远无法掩盖我们思想的苍白,情感的荒芜。唯有阅读,才能为我们打开另一扇。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就较早地和我的学生们开启了海量阅读之旅,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是有限的,但是给学生种下了阅读经典、亲近文学的种子。读得多了,思考也多了。我和学生们再一次发现,读了很多,作文似乎除了遣词造句丰富了,没有多大改变。

师生共写走向师生共读,无疑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什么读了那么多,我们的写作依旧困难?阅读与写作的割裂,阅读与生活的割裂,是我们读而无效的根源。也许正是在我和学生的共同行走中不断反思,不断发现,才不断接近有效写作教学的真谛。

我和学生们一起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认识到不指向写作的阅读是低效的,实现读写共生。我还和学生一起把阅读工艺嫁接到作文修改中,创造性地研制出“作文复盘自我诊断”技法,让学生在作文复盘中不断明晰“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等问题,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我因此提炼出了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构建真实而完整的过程性写作教学体系,让写作教学看得见”。写作教学效益的提高,必须要建立在师生融合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把写作教与学变成看得见的过程。

是什么让我们离名师越来越近?是课堂,把自己养在课堂里,把自己磨在课堂里,不管会长成什么模样,你的行走姿态一定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采。是谁推动着我们离名师越来越近?是学生,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他们的成长,他们的优秀,一定会成为我们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理由。

作者 | 丁卫军

来源: 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