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交通规划建设的主要成效(安徽省濉溪县交通运输局)
县交通规划建设的主要成效(安徽省濉溪县交通运输局)通讯员:储 旭濉溪县切实加大养护投入,积极争取县乡公路省级专项补贴资金,落实县级专项配套资金,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加强资金保障,将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运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公路建设需要。创新管养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理顺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制,对各镇养护任务进行分解。强化县乡公路路域环境治理,改善县乡公路路容、路貌和行车环境,完善道路附属设施,加强道路绿化,做到绿化、美化、净化、香化,优化路域环境,扮靓美丽乡村。坚持内通外联 建设立体交通体系濉溪县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海经济圈为发展主线,构建“内通外联”大交通格局,推进交通大发展、大建设,加快建成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连通国省干线。坚持内通外联,加大跑部跑省力度,积极争取国省干线建设项目,加快建设国省干线公路连接线、出入口,打通堵点、连通断点,做到县道与高速公路无缝衔接
安徽省濉溪县交通运输局“三个坚持”加快立体交通体系建设
近年来,安徽省濉溪县认真贯彻“要致富、先修路,要脱贫、必修路”的理念,抢抓发展机遇,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全面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镇、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力促进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3003公里,其中:县级公路419公里、乡级公路707公里、村级公路187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152.25公里,已形成县镇互通、镇村互联、安全畅通的公路网络,继续保持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领先地位。
坚持规划引领 高点定位交通建设
高起点编制交通综合发展规划。突出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公益性地位,结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通盘考虑、科学编制全县交通综合发展规划,围绕争创全国百强县,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淮海经济圈这一主线,谋划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加强与国省干线公路、县乡道路、村级公路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构建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公路网络。统筹做好相关规划衔接。全县交通综合发展规划与乡村振兴、南部次中心、双堆新城、文化旅游、村庄布局及国土空间规划等有效衔接,加快高铁、高速、水运立体交通体系建设。
坚持内通外联 建设立体交通体系
濉溪县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海经济圈为发展主线,构建“内通外联”大交通格局,推进交通大发展、大建设,加快建成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连通国省干线。坚持内通外联,加大跑部跑省力度,积极争取国省干线建设项目,加快建设国省干线公路连接线、出入口,打通堵点、连通断点,做到县道与高速公路无缝衔接、快速通行,加快形成“一横(盐洛高速)两纵(京台、济祁高速)两联(徐淮阜、宿蒙高速)”高速公路网,实现县内15分钟上国道、30分钟上高速。推进县道升级。紧盯国家和省交通项目投入动向,积极做好项目申报与储备工作,加速推进具备条件的县道升级改造,坚决打通 “断头路”,全面疏通堵点,优化路网布局,彻底改善全县交通环境。今年重点抓好濉永路升省道S410、濉岳路升省道S411升级改造工程建设。普通道路拓宽改造。濉溪县以村级主路、村内道路、户户通道路拓宽及危桥改造、乡道双车道拓宽、村道路面拓宽等改造为重点,加快全县普通道路拓宽改造,促进濉溪县与周边市县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
坚持建管并重 提升公路管养水平
濉溪县切实加大养护投入,积极争取县乡公路省级专项补贴资金,落实县级专项配套资金,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加强资金保障,将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运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公路建设需要。创新管养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理顺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制,对各镇养护任务进行分解。强化县乡公路路域环境治理,改善县乡公路路容、路貌和行车环境,完善道路附属设施,加强道路绿化,做到绿化、美化、净化、香化,优化路域环境,扮靓美丽乡村。
通讯员:储 旭
工商导报、安徽经济新闻网 祝海洋 程声响 刘小虎
敬请关注!
欢迎投稿!
欢迎转载转发!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编辑:陈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