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厦门杏林商会会长(集美商会25周年回望)

厦门杏林商会会长(集美商会25周年回望)此时同属泉州的晋江,民营经济展示出野草般强劲的生命力,而德化还处在市场经济的起点和边缘。纵然信息再闭塞,总有一批人春江水暖鸭先知,敏锐地察觉到沿海特区的季节和时代在变化。年仅21岁的德化农民赖桂勇闻风而动。他口袋里揣着从亲戚朋友那儿借来的十八块钱路费,从偏远山区德化赶到特区厦门。 1984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在这年元旦刚过不久, 2月份,邓小平走完广东就来到厦门特区视察,项南提出把特区扩大到厦门全岛。 厦门民营经济发展史上从来不会少了赖桂勇和他身后涌泉集团的那一笔。他享受过改革开放的红利,也经历过倾家荡产、走投无路的困局,如今再起步的赖桂勇走进了另一种懂取舍、知进退的快意人生。01把吃苦耐劳的资本发挥到极致

集美区工商联(商会)第三届会长、厦门涌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集美商会首个全国人大代表

赖桂勇:曾以十八元赚取数亿身家

厦门杏林商会会长(集美商会25周年回望)(1)

前言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集美区至今唯一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民营企业家;同时期,企业纳税超千万,问鼎集美区内资企业纳税第一名,入选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建成厦门第一个民营工业园。这些辉煌和成就围绕着同一个名字:赖桂勇。

厦门民营经济发展史上从来不会少了赖桂勇和他身后涌泉集团的那一笔。他享受过改革开放的红利,也经历过倾家荡产、走投无路的困局,如今再起步的赖桂勇走进了另一种懂取舍、知进退的快意人生。

01

把吃苦耐劳的资本发挥到极致

1984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在这年元旦刚过不久, 2月份,邓小平走完广东就来到厦门特区视察,项南提出把特区扩大到厦门全岛。

此时同属泉州的晋江,民营经济展示出野草般强劲的生命力,而德化还处在市场经济的起点和边缘。纵然信息再闭塞,总有一批人春江水暖鸭先知,敏锐地察觉到沿海特区的季节和时代在变化。年仅21岁的德化农民赖桂勇闻风而动。他口袋里揣着从亲戚朋友那儿借来的十八块钱路费,从偏远山区德化赶到特区厦门。

“没有邓小平,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的今天。”赖桂勇至今记得初到厦门:“满大街都是骑自行车的人,店里卖一百多块钱一辆,我当时连做梦都不敢梦到自己能买一辆,就想着怎么赶紧把娶老婆欠下的一千六百块钱还了。”

农民最大的资本是吃苦耐劳,赖桂勇就把这点发挥到极致。初来乍到,他挖化粪池、当搬运工、做小工,最苦最累的活都干过一遍。不到一年,就把负债还完了。

有一点小积蓄后,赖桂勇开起了食杂店,倒卖农副产品。他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了解菌类、木材等农产品的习性,就像对长在屋后的小白菜一样熟门熟路。这对他成就后来的事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路走来,赖桂勇的商业轨迹从未偏离过农业。

那段时间,赖桂勇经常奔波在德化、龙岩、宁德、漳州等农产品丰富的地区,把各种各样的木耳、生姜、冬笋、马铃薯进到厦门,还跟当时全国最大的食用菌出口公司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

02

请人排队买股票,赚第一桶金

中国本就地大物博,改革开放初期又兼具人口红利,在国内种植加工的农副产品因价格低廉,在海外市场格外抢手。

1986年,一位日本客户找到食用菌进出口公司,提出进口香菇。该公司负责人问赖桂勇:“懂不懂香菇?知道产地在哪里吗?”

“懂一点,如果是木屑袋栽香菇是在宁德古田县,浙江庆元的花菇栽培技术最好……”对方一听,这何止是懂一点,根本就是行家。

那时候,各产区与销售地之间信息闭塞,再加上出口权掌握在少数国营的外贸企业手里,赖桂勇手里的香菇,从买到卖,最高可以赚到十倍、二十倍的差价,“浙江庆元收购花菇一斤六十几块,可以卖到两百多,其他可能卖到更高。”1987年,赖桂勇顺利成为进出口国企的农副产品供应商。

但他把这些际遇归结为运气,他说:“当时就算是傻子做生意,只要踩在改革开放的风口上,也能飞起来。”

他不止是运气好,胆子还特别大。当普通人还挣扎在温饱线,赖桂勇已经单枪匹马掘金股市。

1992年6月,厦门汽车、龙舟、厦海发、厦门国泰(俗称老四家)发认购证募股上市。

赖桂勇在做农产品贸易时就听闻买股票能赚钱。“老四家”上市当天,他请了一百多个工人彻夜排队,把自己做贸易攒的积蓄都投进去。

“一个人只能买五张,我请了一百多工人买了五百多张。”“老四家”上市正赶上沪深股市走小牛,厦门汽车发行价1.8元,上市开盘10.29元,认购证带来了数亿元的利润。“老四家”启蒙教育了厦门第一批股民,成就了金龙汽车的辉煌,也见证了早期大户的“炼金术”。不早不晚,也为赖桂勇带来第一桶金。利用这笔资金,赖桂勇继续扩大香菇、木材等农副产品采购与深加工,并持续出口到香港、日本。

03

口袋里的十八元变成身家数亿

据集美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进法回忆:“九十年代,大家物资都缺乏。我们到户外摄影取景,有时候经过赖桂勇的手套加工厂,都会停下来讨论这家做手套加工出口的企业。那个年代,还是在灌口农村,有一个这么大的加工厂,谁都觉得很牛逼。”坊间对赖桂勇充满钦佩之词,一时间他代表了当时灌口民营工业的最高生产水准。

1996年,日本贸易商偶然向赖桂勇求购一款抗静电、可降解的手套。举目望去,全市竟没有企业有能力生产一双满足要求的手套。赖桂勇以敏锐的洞察力预判,这又是一块掘金的处女地。

“既然有需求,我就找门路生产。我刚好认识一家大型滴塑公司的副董事长,几次沟通下来,他决定辞职给我当手套厂厂长。”从一开始抗静电的、可降解的,到后来防滑的、防臭的、耐磨的、透气的……手套从一个简单的功能开始延伸并开发出上百个品种。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出,没有他研发不出来的功能手套。

如赖桂勇所料,手套销量非常火爆,海外订单如雪片飞来,流水线日夜不停地转动,一批又一批成品通过外贸公司走出国门,销往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涌泉工贸发展公司逐渐从一家贸易公司逐渐转变为研发与销售为一体的出口型农业科技企业,形成天然苯系香料、功能化木制品、环保防护产品、林木种苗四大业务板块。

厦门杏林商会会长(集美商会25周年回望)(2)

04

集团跻身全国民企五百强

集美商会至今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

在民营经济粗放式成长的年代,赖桂勇目光如炬,深信人才和研发才是企业的未来。同行出口的松木经过简单加工,风吹日晒就变形。赖桂勇就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引进人才,研发出来的松木要不仅要脱脂烘干,还要防腐阻燃防疫,最大程度做到一根八米长的松木不变形。

涌泉集团鼎盛时期,旗下有四大业务板块,共二十多家企业,一百多个科研人员分布在木雕、实木门、板式家具、手套帐篷、雨伞、口罩、外贸、物流、建筑等不同细分部门,累计科研投入超亿元,年均一千多万元,科研仪器投入三千多万。集团还成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林木良种繁育(厦门)示范基地,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林产业工程技术中心等多个研发机构,并与国内外十多个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协作关系,承担了国家七部委二十多个国家级科技计划、产业化项目,拥有十六项发明专利和四十项专有技术,并建有二十八万亩原料林基地,是全国民营林业科技企业的排头兵。

涌泉集团成立第二年,就成为全市第二家获得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一方面源于赖桂勇早期与外贸公司业务往来打下的基础,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能拿到进出口经营权真的是凤毛麟角,这也就奠定了涌泉集团成立之初就是外向型、科技型企业。

据他介绍:“2008年以前,我们生产的东西都是百分之百出口。”涌泉的产品像洪水一样涌出国门。

集团成立第三年就是集美区千万纳税大户,之后更连续五年纳税超千万,成为全区最大的内资集团,跻身全国民企五百强。

赖桂勇本人被推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还提交了《让龙头企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关注新农村建设的议案。根据集美区工商联秘书长郑伟强描述:“那时赖总参加全国‘两会’回来,集美区的企业家都要到区政府听他作报告。”

赖桂勇和涌泉集团一时风光无俩。采访时,他也不时喟叹,一时繁华让他忘记及时转舵,错过外贸转内资的最好时机。

05

两区融合,壮大集美商会队伍

2003年,又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国务院决定调整厦门各区的区划,成立海沧区,将原杏林区一分为二,以马銮湾中线为界,将马銮湾北侧划入集美区,南侧划入海沧区,从此杏林区商会并入集美区,会员组织壮大,工作范围扩大,任务更加繁重。

刚接手担任集美区商会第三任会长的赖桂勇,从繁忙的涌泉集团企业抽出一定时间,与商会工作班子成员深入合并后的杏林、集美片区会员企业走访,求同心、谋发展,组织开展品牌讲座、税务讲座、法律讲座、企业创新讲座等,发动会员积极投身创立品牌创新创业活动,不到半年,1 1﹥2的格局就已然显现,融合后的集美商会会员企业发展更上新台阶,“立林科技”“涌泉集团”“聚富塑胶”“建安集团”“忠兴茶业”等数十家企业获得省、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TDK电子”“宏发电声”等电子企业荣获2003年全国电子百强,为集美区民营企业发展起了良好表率作用。

06

生活简朴,做慈善不遗余力

苦了几十年,挣钱总要潇洒一把。这是大多数人的逻辑。赖桂勇辉煌时期身家数亿,与公司日进斗金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却无半点奢华,甚至有些清贫。

创业至今,赖桂勇用过三部车,“第一部车是用三根木头换的二手车;第二部是部门经理换车,我直接拿来用,开到没喇叭没空调;第三部车是按揭两年买的奥迪,用到现在还开得很舒服。”

不仅是他自己,家里人也没有生活优越的感觉。三个小孩一开始都寄住在乡下上学,也没有任何特殊待遇。赖桂勇希望孩子们学会独立、负责。他言传身教,时刻注意把朴素的家风悄悄融入下一代的心中。看得出他满意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欣赏小儿子吃苦耐劳的性格,采访中多次笑呵呵地向人说道:“他在加拿大超市做临时工,赚得比正式工还多。这孩子能吃苦。”

赖桂勇不求生活富足,做起慈善公益来却不遗余力。赖桂勇将回报社会的初心镌刻成企业名字:涌泉,时刻提醒自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涌泉集团成立之后,连年无偿捐款给农村教育、养老、植树造林。赖桂勇在公司鼎盛时期,还一度打算将把当时集团55%的股份收益权无偿捐献给员工。同时,他还计划在公司内部成立了社会发展基金会,将35%的股份收益权通过公证捐赠给基金会,专门用于农村社会的救助。这样算下来,他无偿捐赠集团90%的股份收益权,剩下的10%才留给家族。最终,计划因企业震荡而落空,但这个承诺至今是赖桂勇奋斗的目标。

07

半年发不出工资,竟无人讨薪

人生的转折往往在难以预料的拐角出现。2008年,一场令人胆战心惊的金融风暴逼近眼前,赖桂勇一手缔造的商业帝国大厦将倾。

这是所有外贸企业非常不堪的一年。集美台商投资区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盛况一下子逆转到景气衰退的愁云惨雾。

曾经有多荣耀和快意,后来就有多惨烈。困难的时候,赖桂勇连续六个月发不出工资,员工人数从五千多人一个月内锐减到三千多人,再到一千多人,同时还有一百五十几个官司缠身。当时就算把整个工业园和手头几十套房产都卖出去,也资不抵债。最艰难的时刻,赖桂勇跟妻子都签好了《遗体器官捐赠协议》。

不幸中有万幸。集团几千名员工,竟没有一个人找他讨工资,甚至集团高管还自发集资,力图帮企业渡过难关。赖桂勇至今一直感慨,“是我运气好,碰到好员工。”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显得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弥足珍贵。来自社会、政府、员工的援手让赖桂勇在至暗时刻看到希望,他后来说:“当时如果不是看到大家都在尽力帮助涌泉站起来,我可能真的没勇气撑过来。”

转变也就一念之间。曾经心性急躁的赖桂勇一下子看开,他说服妻子把最后留给孙子上学用的学区房也卖掉,“只要命还在,卖掉资产就是砍手砍脚而已,难看一点没关系,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08

东山再起,要给子孙留金山银山

“党和政府给我太多荣誉和支持,我始终感谢党,感谢改革开放。我回报社会的初心不是作假。我的一切得益于员工和社会的善意,要对得起股东、员工和社会各界对我的宽容。” 如今,他经常在深夜十一二点时,在园区闲庭信步,想想从前的挫折,想想现在的生活状态和企业未来的路。

2015年,50多岁的赖桂勇在熬过了最艰难时期后,带着留下来的员工东山再起,并确定公司发展方向:专注种苗培育和森林病虫害防治。

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绿水青山”。他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赖桂勇如今所做就是在子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防治病虫害最传统的方法就是喷农药。”赖桂勇介绍,农药从飞机上一喷,不仅害虫益虫一起被杀死,还破坏生态,对空气、水、土壤都是二次污染。昆虫繁衍周期不尽相同,可能是每周、每个月,甚至每天,有的是在树底下、有的是在土壤地下。总之,喷农药是治标不治本。

几经研究,涌泉集团的病虫害防治办法已经初见成效。尤其是被誉为“植物癌症”的松线虫病,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在专家团队的努力下,已经有突破性的成效,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大喜大悲之后,赖桂勇反而有了超然的心态。他不再遇事就性情暴躁,急于求成,而是置身幕后,从容细致地思考一切。“病虫害防治眼下不赚钱,别人都不愿意做。我有园区,有科研工作站,还有一身的经验教训,那就我来做,说不定以后就赚钱呢。”

涌泉集团现在专注的行业市场空间,尚不能与他当年的打下的商业版图相提并论。短时间内,也很难一下子扭转掣肘行业发展的技术和观念。但这个五十多岁的企业家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想通了,放开了,说起眼下的科研工作,他直言:“这个真的很可爱,很可爱。”

往后,摆在赖桂勇和涌泉集团面前的任务依旧很重,但我们不能怀疑这是未来。只不过现在还不知道,这个未来什么时候来。


来源:集美区工商联

0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