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湖州南太湖新区规划图高清图(南太湖新区怎样建)

湖州南太湖新区规划图高清图(南太湖新区怎样建)二是城乡面貌的“蝶变”。湖州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86.1平方公里,比撤地建市时扩大14倍;全市城镇化率从撤地建市时的16%上升到去年的65%。 一是经济发展的“裂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83年的16亿元跃升到去年的2719亿元(根据历史资料,1949年湖州工农业总产值1.99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983年的2.43亿元跃升到去年的490.7亿元。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湖州的情况。首先,我代表湖州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湖州改革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湖州是“两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我们湖州发生沧桑巨变的70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3年撤地建市以来,湖州全市上下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推动湖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变”

湖州南太湖新区规划图高清图(南太湖新区怎样建)(1)

今天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钱三雄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湖州南太湖新区规划图高清图(南太湖新区怎样建)(2)

骆莉莉: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二场,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湖州市委马晓晖书记,湖州市委副书记、湖州市市长钱三雄同志,请他们围绕“践行‘两山’理念 推动新时代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湖州实践”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请马晓晖书记作介绍,大家欢迎。

湖州南太湖新区规划图高清图(南太湖新区怎样建)(3)

马晓晖: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湖州的情况。首先,我代表湖州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湖州改革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湖州是“两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我们湖州发生沧桑巨变的70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3年撤地建市以来,湖州全市上下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推动湖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变”:

一是经济发展的“裂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83年的16亿元跃升到去年的2719亿元(根据历史资料,1949年湖州工农业总产值1.99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983年的2.43亿元跃升到去年的490.7亿元。

二是城乡面貌的“蝶变”。湖州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86.1平方公里,比撤地建市时扩大14倍;全市城镇化率从撤地建市时的16%上升到去年的65%。

三是创业环境的“蜕变”。全市各类市场主体从1983年的2000多户增长到去年的35万户,规上工业企业从1983年的不到100户增长到去年的3503户。

四是百姓生活的“质变”。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93元,比1986年增长44.2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67元,比1983年增长70.7倍。

湖州大地的这“四个变”,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伟大祖国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我特别想告诉各位媒体朋友的是,在湖州发展的历程中,2005年到2019年的14年,是一个破茧成蝶、振翅高飞的重要阶段。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同志在湖州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发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5年2月11日,在接见全国军民新春座谈会代表时,又叮嘱湖州要“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过去14年,我们始终牢记的谆谆教诲,坚决扛起省委赋予湖州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争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行地排头兵的重大使命,坚持以“两山”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绿、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讲:

  •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湖州绘就了山清水秀的“风景画”。这些年,我们坚持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三美同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先后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现在,我们湖州5个区县都是国家生态区县,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5平方米、居全省第1位,入太湖水质连续10年保持在Ⅲ类以上,美丽乡村建成率达到94.6%,实现“五夺大禹鼎”和美丽浙江考核“七连优”。
  •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湖州迈上了绿色发展的“快车道”。这些年,我们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9.9:54.7:35.4调整到去年的4.7:46.8:48.5,2017年绿色发展指数列全省第2位,人才工作连续五年被考核为全省优秀市,先后成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增速居全省第2位,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全国14个)。今年上半年,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了8.1%的增长;工业投资同比增长了54.7%,创历史新高。
  •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湖州厚植了创业创新的“动力源”。这些年,我们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先后创造了户籍制度改革、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五未”土地处置、“标准地”改革等具有引领性的“湖州经验”。我们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交流与合作。去年,我们成功承办了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今年,又高起点启动建设湖州南太湖新区,并专门设立了驻上海全球招商中心和驻深圳招商引才中心。我们大力构建集“铁公水空”于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内河集装箱运输量连年位居全国同类型港口首位。这里,我想高兴地告诉大家,沪苏湖高铁和湖州至杭州西高铁即将开建。未来的湖州,每个区县都将贯通1条高铁、2条以上高速公路、1条以上高等级航道,形成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
  •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湖州构筑了安居乐业的“幸福地”。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4465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71:1。全市5个区县均已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基本医保、大病统筹、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实现全覆盖。在全省平安考核中,湖州已经实现“十二连冠夺金鼎”,成为全国最安全、最和谐的城市之一。去年,我市安吉县黄杜村向贫困地区捐赠扶贫茶苗和乡村治理的“余村经验”,得到批示肯定。

各位媒体朋友,这些年我们湖州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的结果,是“两山”理念在湖州生动实践的结果,也充分彰显了“两山”理念伟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下一步,湖州广大党员干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300万湖州人民,持续深入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更高起点上践行“两山”理念,奋力打造生态样板、绿色智造、滨湖旅游、现代智慧、枢纽门户、美丽宜居“六个城市”,不断开创新时代湖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努力为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先作一个简要介绍,谢谢大家。

湖州南太湖新区规划图高清图(南太湖新区怎样建)(4)

骆莉莉:

谢谢马书记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我们知道湖州是“两山”理念诞生地。请问一下马书记,近几年来湖州在绿色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我们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还有哪些具体的打算?谢谢。

马晓晖: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些年,我们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可以说收获是满满的,主要体现在:

一是收获了“美丽环境”。我们坚持保护为先、治理为基,逐步构建了青山碧水“养眼”、蓝天清风“养肺”、净水美食“养胃”、诗意栖居“养心”的全域“大花园”,再现了古人所说的“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美好意境。

二是收获了“美丽经济”。我们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持续拓展“两山”转化的通道,我们先后引入了龙之梦、吉利汽车等一大批“大好高”的项目,培育了德清的“洋家乐”、长兴的“上海村”、安吉的“亲子游”等旅游品牌,像莫干山下的“裸心谷”一张床位的年均税收可以超过12万元。去年,全市的旅游收入达到了1379亿元。

三是收获了“美丽经验”。我们将每年的8月15日确定为“湖州生态文明日”,出台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美丽乡村建设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已经有9项生态环保领域的标准成为国家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打造生态样板城市,具体是打造“四个样板”:一是全域美丽的环境样板,二是绿色高效的经济样板,三是低碳环保的生活样板,四是改革创新的制度样板。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四个样板”,使湖州成为新时代美丽中国的样本、绿色发展的标杆,不断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更多的湖州经验、湖州样板和湖州模式。我就介绍到这。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

在刚才马书记发布的内容当中有看到,上半年咱们湖州的经济运行情况各项指标都很好,增长的速度也很快。想问一下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背景下,咱们湖州是如何能够保持这样一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什么样的一些故事在背后?谢谢。

湖州南太湖新区规划图高清图(南太湖新区怎样建)(5)

钱三雄:

首先非常感谢记者对湖州的关注,您提的这个问题我做个具体的解答。指出,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近年来,我们湖州按照省委对湖州提出的当好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地、模范生的要求,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两山”转化的康庄大道、阳光大道、金光大道越走越宽广,特别是近两年来,湖州迈上了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快车道”,正处于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黄金期。在这里,我想用“三个好”来归纳湖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湖州故事。

一是势头好。正如记者所提及的那样,我们面临的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但是我们迎难而上,干出了如虹气势,形成了小气候、小阳春,实现了“高质量、加速度”,绿色发展指数排在了全省的第2位。今年上半年,我们全市32项重点指标,有8项居全省第一,有20项居全省前三,有28项居全省前五。应该说,这一串串阿拉伯数字,见速度、显质量,来之不易、难能可贵,使我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坚信、更加坚决、更加坚定。

二是质效好。这些年,我们坚持绿色智造不动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实现了质效大突破。结构优化方面,今年上半年,我们湖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领跑全省;效益提升方面,“三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上半年减轻企业负担103.9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和企业效益同步提升。

三是后劲好。我们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设立运营上海湖州全球招商中心,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项目引进推进如火如荼。今年上半年,列入省重点建设、省重大产业项目盘子的数量绝对数都排在了全省的第1位,也是我们连续第三年绝对数排在全省的第1位,总投资326亿元的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251亿元的太湖龙之梦项目部分业态已经试营业;工业投资今年上半年的增速达到了54.7%,在全省遥遥领先。与之对应的是,我们上半年新供工业用地10043亩,这个数字也是全省绝对数第一。同时,我们着力打造成本洼地、服务高地,近两年我们聚引大学生及其他各类人才已经达到了14.3万人,众创空间累计达到了166家。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信心所在、活力所在,非常值得期待。

总之,湖州经济发展的故事很多,也很出彩。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把经济工作抓实、抓好,让高质量发展的“湖州故事”更加出彩!谢谢大家!

香港商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前段时间湖州市和嘉兴市签署了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协议。所以想问一下马书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湖州将如何参与到这项国家战略中,具体有哪些举措?谢谢。

马晓晖:

谢谢你的提问。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我们湖州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既是湖州肩负的历史重大使命,也是湖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目前,我们已经编制了《行动方案》,上个月又和杭州、嘉兴等市分别签署了相关的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我们有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平台的互接。依托湖州南太湖新区和11个万亩大平台,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平台园区的合作。目前,我们正在与周边城市共同谋划打造长三角产业合作试验区,积极谋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协同区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协作区。

二是加快产业的互补。目前,湖州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以及关键零部件、地理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的势头很好,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产业的优势,积极参与长三角高端产业链的构建。依托国家级莫干山高新区、湖州科技城等创新平台,深度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着力打造长三角吸纳高端资源的“强磁场”。

三是加快空间的互联。当前,重点是加快启动建设沪苏湖高铁和湖州至杭州西站的高铁,并且与杭州、嘉兴以及苏锡常等周边城市来共同谋划城际轨道建设,努力使湖州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枢纽、大上海都市圈的西翼门户。

四是加快生态互利。我们将充分发挥湖州践行“两山”理念的先发优势,当好长三角生态联保共治的急先锋,积极推动跨区域、跨流域生态屏障、生态廊道的联合共建。

五是加快民生互惠。这些年,我们围绕医保异地结算、联合办医办学、公交直连直通等民生问题,与上海、杭州等地已经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成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与周边城市在教育、医疗、文化、卫生、旅游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努力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普惠广大群众。我就作这么几方面的介绍。

浙江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前不久南太湖新区正式成立了,作为全省大湾区建设四大新区之一,我想请问湖州将怎样建设南太湖新区?这将给湖州带来哪些变化?谢谢。

马晓晖:

谢谢你的提问。湖州南太湖新区是全省大湾区的“四新区”之一,是撬动湖州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将主动对标一流新区,重点是从四个方面来发力:

一是着力打造全国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我们将全面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统筹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把保护性开发贯穿始终,努力使新区成为引领全国绿色发展的标杆。

二是着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坚持把新区置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当中来规划建设,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加快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裂变式增长,努力成为长三角“金南翼”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是着力打造浙北高端产业的集聚地。紧紧围绕新区大智造、大科创、大金融、大旅游和大健康的“五大”产业定位,全面构建一流的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打造浙北高端产业集群。特别是我们先期规划23平方公里的长东片区,要确保在短期内出形象、见成效。

四是着力打造南太湖地区美丽宜居新城区。高标准建设新区的迎宾大道、高铁门户、城市CBD等标志性的项目,高水平完善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设施,让老百姓在新区发展当中真正得到实惠。

我们预期,在未来的新区发展过程当中会对湖州发展带来四个“关键词”:一是“核心增长极”。通过2-3年的努力,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领跑各个区县,成为拉动湖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二是“开放创业谷”。未来的新区,将成为湖州乃至长三角科技、人才、金融等高端要素的聚集之地。三是“美丽风情湾”。通过深度做好新区的“山、水、人、文”的文章,新区将成为美丽湖州、美丽浙江建设的集中展示地。四是“幸福休闲城”。新区将成为湖州高品质的城市花园和客厅,成为长三角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高地。我就回答到这。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想请问一下马书记,您刚才也提到,去年湖州安吉县黄杜村向贫困地区捐赠了扶贫苗,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是得到了的高度评价。所以我想请问,湖州市在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东西部对口支援上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谢谢。

马晓晖: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去年4月9日,我们湖州安吉县黄杜村20名党员给写信,提出要捐赠1500万株白茶树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对这种致富不忘党恩、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明确要求要把这件事情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带动更多的人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一年多来,我们坚决落实的指示精神,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受捐地的选定、茶苗的选育、种植的指导等工作,我们到目前为止实际捐赠白茶苗1665万株。目前这些茶苗已经在四川省的青川县、贵州省的普安县和沿河县,还有湖南省的古丈县,就是三省四县栽种落地。在今年的4月12日,我专门到四川省的青川县沙洲镇青坪村实地察看了白叶树苗的生长情况,并委托相关同志到其他几个地方都作了实地查看,我们三省四县全部走访完毕,应该说茶苗的长势非常地好。下一步,我们将跟踪做好技术人员的选派、帮助建好茶叶专业合作社、开辟销售市场等后续工作,确保扶贫茶苗长得壮、品质好、销路畅,真正成为受捐赠地区群众的脱贫之苗、幸福之苗和致富之苗。

安吉县黄杜村向贫困地区捐赠扶贫茶苗,是我们湖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我们湖州与新疆的柯坪县和兵团一师三团、西藏的那曲市、青海的乌兰县,以及四川的青川县、木里县和广安市广安区进行结对,共选派了221名干部和人才。去年,我市共实施援建项目达到93个,落实援助资金2.44亿元;帮助受援地培训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693人次;我市企业到对口地区投资项目达到47个、完成投资13.3亿元,帮助当地2285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就近就业。

下一步,我们重点是做好“四个深化”:一是深化扶贫攻坚。今年我们要着力推动新疆柯坪、四川木里两个深度贫困县“摘帽”。二是深化产业合作。积极鼓励我市企业赴对口地区进行投资,加快建设一批对口合作示范区和“扶贫车间”。三是深化民生服务。大力支持对口地区推进学校、医院、农房、供水、供电、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深化智力援助。加大干部人才选派力度,进一步帮助当地培训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努力为当地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我就介绍到这。

浙江经视记者:

我们都知道湖州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湖州在城乡统筹上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这个问题想请问钱市长,湖州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哪些创新的举措?重点突破的方向是什么?谢谢。

钱三雄: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您关心的湖州的乡村振兴也是我们重点的工作任务之一,美丽乡村是湖州发展的一张名片,我想先用“六个第一”来描述一下湖州的美丽乡村在全省乃至全国版图中的位置。湖州是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率先迈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发布了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创造了“农地入市”改革全国第一宗、登记第一证、抵押第一单。所以一直以来,美丽乡村都是湖州的重要标识。这些年来,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我们主要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农业增效的文章。大力实施产业提升等“六大行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产业集聚、业态融合。水产、茶叶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均位列全省第一位,水产品产值突破100亿元,“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连续10年进入全国十强。

二是做好农村增绿的文章。去年,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我市市级美丽乡村创建率达到了94%,到今年年底能够全覆盖。主导制定了全国首个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发布了全国首部地方性美丽乡村建设的法规。

三是做好农民增收的文章。出台实施了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培育做大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通过改革红利促进增收,先后承担“国字号”“省字号”试点近40项,今年我们率先推出农业“标准地”改革。今年上半年,我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

下一步,还是要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把美丽乡村作为湖州的“金名片”继续擦亮。

一是聚焦更高水平,在“八个全覆盖”上下功夫。重点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谋划实施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等“八个全覆盖”,持续扩大领先优势。

二是聚焦深度融合,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大力实施乡村创客培育工程。建立健全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机制,加大政策倾斜和资源整合力度,着力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聚焦补短优势,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探索实施“两山”转化等综合改革,充分集成农村产权、农业经营体系等领域的改革经验。特别是要按照省委对湖州提出的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争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行地、排头兵的要求,探索推出新的突破性举措,形成改革亮点,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谢谢大家。

浙江卫视记者:

想请问一下马书记,在全省的“三服务”活动当中,湖州推出了一个“湖州365,天天在服务”的品牌。我特别想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品牌的服务理念和内涵是什么?目前我们是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马晓晖: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对我们湖州“三服务”活动的关注。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开展“三服务”活动作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一个重要载体,聚焦进企业“问难帮困稳增长”、访群众“问政惠民补短板”、下基层“问需固本增活力”,我们提出了“湖州365,天天在服务”的理念。这个理念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全”:

第一个“全”,是全天候。我们的“三服务”不是集中一段时间的服务,而是全年、全时段的服务,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服务企业、基层提出的诉求,都要在第一时间回应。

第二个“全”,是全参与。我们各个区县、70个多市级部门、35个在湖银行、37个政务服务窗口都发布了“三服务”的承诺书,大家都是“运动员”,没有旁观者。

第三个“全”,是全覆盖。我们专门建立了市领导牵头走访、局长重点走访、行长专项走访、区县全面走访的大走访制度,实现了“四上”企业、平台园区、众创空间、村(社区)走访全覆盖。

前段时间的成效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有效破解了“企业之困”。今年以来,我们已经累计解决各类问题6426个,减轻企业负担103.9亿元。特别是我们创新推出了“绿贷通”“续贷通”“绿融通”和绿色企业(项目)系列贷款等做法,为1万多家中小微企业解决授信贷款913.8亿元,为企业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的问题。

二是有效解决了“群众之需”。我们围绕群众“牵肠挂肚的事、牢骚满腹的事、经常投诉的事”,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防诈热线”,及时处置了“商业预付卡”消费纠纷,办好“医后付”、学后托管等“关键小事”,得到老百姓的普遍好评。

三是有效回应了“基层之盼”。我们集中整治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开展了村(社区)“七多”问题的整治工作,共摘除各类牌子有2万多块、整合取消督查考核事项有30多项,切实减轻了基层的负担。

四是有效激发了“实干之风”。我们委托第三方每季度测评发布“365服务指数”,每两个月评选一批担当破难的典型案例,举办“百姓考场面对面”电视问政会,层层传导压力,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担当为荣、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谢谢大家。

中新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湖州在深化改革上有很多的探索和尝试,比如说绿色金融改革等。我想请问一下钱市长,湖州在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有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咱们的重点是在哪里?谢谢。

钱三雄: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知道,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湖州坚定不移地用好这“关键一招”,将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在一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

一是在改革取向上,聚焦“群众最盼望、企业最在乎、社会最关注、发展最需要、攻坚最困难”的事,努力突破条条框框、打破坛坛罐罐,力求改革实效。

二是在改革攻坚上,努力拿出开创性思维、突破性举措,推动改革呈现协同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新局面。比如,我们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无证明城市”创建取消了证明材料1773项,在全国首推涉企证照通办新模式,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省法治化营商环境试点。又比如,我们坚持“亩均论英雄”,率先在全域开展“‘五未’土地处置 ‘标准地’”改革,这项改革被国务院列为典型予以通报表扬,获得额外的土地指标奖励5000亩,并获得“免督查”的激励。全省首块“标准地”在湖州成交,改革经验也在全省得到了推广。再比如,我们以样板地、模范生的高标准,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25项工作为全国首创或全国第一,得益于绿色金改的红利释放,我们湖州市全市贷款增速截止7月份为止,已经连续42个月保持全省领先,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我们的不良率只有0.6%。

三是在改革保障上,我们明确提出,在改革中,各级干部只要遵守了“土地、规划、环保、安全、债务”五条红线和“廉洁”这条底线,市委市政府就为担当者担当,鼓励大家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冒,敢于担当,获得全胜,我们叫“五条红线”、“一条底线”。

关于下一步的重点,我认为,总的是带着改革的初心和使命,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努力打造改革强市。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发力:

第一方面,更大力度地提升改革的获得感。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的难点、政务服务的堵点和痛点,创新推出一批重点改革举措,用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提升改革的含金量。

第二方面,更大力度地推动改革举措集中落地、系统集成。今年,我们排出了“两山”转化综合改革、“亩均论英雄”、事中事后监管等30件重大改革,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用统筹融合的思路、改革创新的方法来推进,努力形成集成改革的亮丽风景。这些重大改革,市政府常务会议都要逐项听取、打分评价,从而推动压力倒逼、精准落实。

第三方面,更大力度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以省法治化营商环境试点为契机,协同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90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重大改革;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互联网 政府服务”,加快打造智慧之城、数字之城、移动之城。谢谢大家,我就讲这些。

骆莉莉: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答问环节就到这里,下面请马书记再给大家说几句。

马晓晖:

衷心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也衷心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我们湖州是“两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我们诚恳地邀请各位记者朋友到我们湖州来走一走、看一看,饱览太湖风光、感受创业氛围、徜徉江南古镇、乐享田园生活。在这里我也诚恳地邀请记者朋友,也要一如既往地关注湖州、支持湖州、宣传湖州、推介湖州,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必将为湖州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无限的光彩,谢谢大家。

湖州南太湖新区规划图高清图(南太湖新区怎样建)(6)

摄影|湖州日报 张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