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是为什么(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是为什么(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处理:(1)较轻的局部红肿、硬结、疼痛,一般不需要任何处理,大多数儿童经过适当休息,可恢复正常。(2)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毛巾热敷或冷敷,每次15分钟,每日数次。若为早期局部红肿,用毛巾冷敷,可减少组织充血,消炎化痛;若局部形成硬结,用毛巾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硬结消退;热敷或冷敷效果不明显,则外服10%复发鱼石脂软膏,可消肿和缩短硬结持续时间。表现:如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一般注射后数小时至1天局部会出现红肿,范围不大,直径1-5厘米,持续1-2天消退,少数红肿范围大于5厘米的持续时间可长3-4天。红肿时常伴有疼痛,婴儿疼痛时不会说,表现为啼哭。疼痛的出现和消退时间与红肿相一致。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因吸附剂不易吸收,局部可形成硬结,往往持续较长时间,一般需要7天或1-2个月的时间才能消退。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常见一般反应:发

疫苗是绝对安全的吗?当然不是!

按照我国药典规定,疫苗属于药品中的一类,是具有预防作用的一类生物制品。在人们的观念中,生病吃药后偶发不良反应是可以接受的,那么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也应该予以正确认识和合理应对。

大多数人接种疫苗后在获得对传染病抵抗力的同时,不会发生不良反应。但疫苗对于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外来物质,没有一种疫苗是绝对安全的,个别人接种疫苗后会发生不良反应,了解有哪些不良反应?如何处理?对于很对宝妈宝爸们非常重要。

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是为什么(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1)

疫苗接种后安全吗?(图片来自网络)

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

一般反应是疫苗对机体造成的一过性反应,最为常见,发生率相对较高,但病情轻微,恢复较快,无后遗症,一般不需要去医院诊治,主要包括:

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是为什么(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2)

常见一般反应:发热、局部红肿、硬结(图片来自网络)

1. 局部反应:

表现:如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一般注射后数小时至1天局部会出现红肿,范围不大,直径1-5厘米,持续1-2天消退,少数红肿范围大于5厘米的持续时间可长3-4天。红肿时常伴有疼痛,婴儿疼痛时不会说,表现为啼哭。疼痛的出现和消退时间与红肿相一致。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因吸附剂不易吸收,局部可形成硬结,往往持续较长时间,一般需要7天或1-2个月的时间才能消退。

处理:(1)较轻的局部红肿、硬结、疼痛,一般不需要任何处理,大多数儿童经过适当休息,可恢复正常。(2)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毛巾热敷或冷敷,每次15分钟,每日数次。若为早期局部红肿,用毛巾冷敷,可减少组织充血,消炎化痛;若局部形成硬结,用毛巾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硬结消退;热敷或冷敷效果不明显,则外服10%复发鱼石脂软膏,可消肿和缩短硬结持续时间。

2. 发热

表现:各种疫苗发热反应的发生率不同,大多在10%以下,多数不超过38.5℃,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以上的。

处理:单纯发热而体温不高,低于38.5℃,一般不需要任何处理,可物理降温,多喝水,适当休息;若体温超过38.5℃,可以按剂量给他服用退热药,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若体温持续超过38.5℃,同时伴有较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或体温在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 其他反应

表现:如皮疹、呕吐、腹泻、烦躁、乏力、嗜睡等,一般1-2天消退。

处理:均不需任何处理,加强观察,注意休息,多喝水,注意休息,可自行恢复;若反应加重,则对症治疗,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异常反应,专业术语是指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通俗点讲异常反应就是疫苗质量合格和接种技术规范的情况下,接种疫苗后发生的对身体组织器官和功能造成损害的不良反应。虽然发生率低,但需要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及时诊治。

异常反应种类很多,以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卡介苗淋巴结炎为主。本文就以发生率较高的异常反应为例,介绍一下常见异常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处理原则。

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是为什么(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3)

异常反应发生率低,但应重视(图片来自网络)

1. 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皮疹是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中最常见的过敏性反应。多发生与接种后十几个小时至几十个小时内。主要症状是周身起片状的皮疹,高出皮肤,疹发红。皮疹可有多种形态,如麻疹样,猩红热样,湿疹样,荨麻疹样等,面部躯干皮疹多,伴发烧,发痒。治疗原则是内用抗过敏药,外用对症处理药物。

疫苗引起的过敏性皮疹与通常人们熟知的药物引起的过敏性皮疹发生原因相同。发生过敏性皮疹的两个因素是具有过敏体质和接触化学物质。过敏体质是遗传决定的,这些人容易发生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一旦接触致敏物质,如药物、疫苗、花粉等就引发过敏反应。疫苗中残留的抗生素、血清等化学物质是最主要的致敏原。

过敏性皮疹发生率较高的疫苗为一类疫苗中的麻风疫苗(发生率9.79/10万剂),二类疫苗中的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4.46/10万剂)、DTaP-Hib四联疫苗(10.97/10万剂)、DTaP-IPV/Hib五联疫苗(9.40/10万剂)。

2. 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也属于过敏性反应的一种,指注射局部的红肿范围逐渐扩大,皮肤光亮,不痛,仅有瘙痒、麻木、肿胀感。重者肿胀范围可显著扩大至肘关节及整个上臂。一般发生在注射后不久或最迟于1-2天内发生。可用干净的热毛巾热敷、抗过敏治疗。消退快,预后良好,不留痕迹。

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生率较高的疫苗为DTaP-Hib四联疫苗(2.19/10万剂),其他疫苗发生率均小于1/10万剂。

3. 卡介苗淋巴结炎

卡介苗的正常反应是皮内接种后2-3天内,在接种部位的皮肤上略有红肿,30分钟后很快消失,大约2-3周后,局部产生红肿的丘疹样硬块,平均直径10毫米,逐渐软化为白色小脓包,自行溃破形成浅表溃疡,直径3-5毫米,8-12周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留有轻微疤痕,整个过程历时2-3个月。

少数接种者会发生淋巴结炎,是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超过10毫米,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肿或破溃,临床上分为干酪型、脓肿型和窦道型。需要及时就医诊治。卡介苗淋巴结炎发生率为1.87/10万剂。

偶合症,疫苗接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其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

通俗点讲是指宝宝可能正在生病或者处于发病前期,此时刚好接种了疫苗,两者撞上,接种疫苗可能会诱发疾病或加重原有疾病,但是偶合症本身并不是疫苗所诱发的。因此,疫苗接种前,应向接种医生详细说明宝宝的身体状况,遇到接种禁忌,应暂缓接种,待宝宝身体恢复健康,可及时补种。

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是为什么(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4)

宝宝生病需暂缓接种疫苗(图片来自网络)

疫苗接种的心因性反应,是指接种疫苗前、中或后,因为受种者自身或者他人心理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自我感受异常或者出现阳性病征,但是医学检查结果正常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反应。多发生于群体接种时。

心因性反应由于并未对身体组织器官造成损害,预后良好,需加强心理疏导,避免心理暗示。

那么如果发生的不良反应造成接种儿童组织器官受损、或严重残疾,或死亡时,按照国家规定应给予补偿。

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的严重异常反应,由各省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补偿;

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由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目前国家鼓励建立商业保险等形式给予补偿,逐步完善包括基础保险和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保险补充体系。

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是为什么(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5)

疫苗保险需健全(图片来自网络)

综上所述:

不良反应发生少,一旦发生莫惊慌;

一般反应好处理,异常反应快就医;

偶合反应可预防,心因反应注疏导;

异常反应有补偿,疫苗保险需健全。

分享是一种积极地生活态度

若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若想了解更多疫苗接种知识,请关注“父母疫苗学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