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火灾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2.1电气点火源引发的火灾 电动机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起火;电气线路安装不牢或接头松动打火,引起周围可燃物着火;乱接乱拉电线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电线短路,产生电火花起火;变压器线圈绝缘损坏或接头接触不良等造成短路或电阻过大发热起火;熔丝安装使用不合格,超负荷时失去保护作用或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引起火灾;使用大功率灯泡靠近可燃物而着火。1.2危害程度分析1)电气点火源引发的火灾,如真空压力浸漆区、变电室、变压器室、电缆沟、库房、木工房等;2)雷击引发的火灾,如煤油气相干燥炉、变压器油库等;3)机械点火源引发的火灾,如由撞击、摩擦等机械作用形成的点火源而造成火灾。如装卸氧气、乙炔瓶,车床作业等。

1 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火灾分为六类:A固体物质火灾、B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气体火灾、D金属火灾、E带电火灾、F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通过危险辨识,我公司可能造成火灾事故及设备设施(区域)有:

1)电气点火源引发的火灾,如真空压力浸漆区、变电室、变压器室、电缆沟、库房、木工房等;

2)雷击引发的火灾,如煤油气相干燥炉、变压器油库等;

3)机械点火源引发的火灾,如由撞击、摩擦等机械作用形成的点火源而造成火灾。如装卸氧气、乙炔瓶,车床作业等。

1.2危害程度分析

1.2.1电气点火源引发的火灾 电动机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起火;电气线路安装不牢或接头松动打火,引起周围可燃物着火;乱接乱拉电线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电线短路,产生电火花起火;变压器线圈绝缘损坏或接头接触不良等造成短路或电阻过大发热起火;熔丝安装使用不合格,超负荷时失去保护作用或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引起火灾;使用大功率灯泡靠近可燃物而着火。

1.2.2雷击引发的火灾 雷击电流可达几十至几百KA,这样大的电流,即使持续时间很短,也能在放电通道上产生大量热,温度可达几万摄氏度,可引起建筑着火,引起可燃、易燃物品爆炸起火,也可造成电气火灾。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避雷措施。

1.2.3机械点火源引发的火灾 铁器相互撞击引燃油棉纱(布)或乙炔气体等;车床车削下来的废铁屑(温度很高)点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的火灾事故。

火灾爆炸事故可能造成现场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严重的危及到周边建筑物和群众,造成重大伤亡。

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以及各专业应急组构成见。

应急指挥部是火灾事故救援过程中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应对措施的决策、协调、指导机构。因实施火灾事故救援而设立又随事故终止而取消。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运输保卫科。

2.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2.1应急指挥部

总 指 挥:经 理

副总指挥:副经理

成 员:各科室、分厂负责人

职 责:

1)建立应急组织,分配组织职责;建立事故预防制度,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2)启动应急预案。

3)下达应急指令。

4)调配和协调内、外部救援力量。

5)调配救援物资。

6)统筹应急资金。

7)接受专家指导。

8)向政府汇报事故。

2.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写、修改等相关工作。

2)接受总指挥部的领导与安排,落实具体工作及日常事务。

3)事故现场信息采集处置,及时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向总指挥部反馈。

4)事故中参与现场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

5)起草上报材料、建立应急值班记录和录音、组织编写现场应急处置总结、建立应急资料档案。

6)负责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培训、教育、演练工作,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演练计划、演练主题等制定演练策划书,落实已批准策划书的具体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7)负责聘请应急救援专家,整理并上报应急救援专家组成员对事故处置的意见。

8)主持火灾事故救援之后的其他有关工作(如安全教育、事故档案整理归档等)。

2.2.3总指挥的职责

1)发布启动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

3)针对事故性质和事态发展程度的需要,下达调遣相关应急救援专业机构的指令。

4)根据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对事故救援力量的需要,下达调动和调遣相关人力或物力的指令。

5)对本公司各危险源的一级预警报警进行关注。

2.2.4副总指挥的职责

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指挥工作。

2)指挥、调度各救援小组及保障小组参加应急救援行动。

3)在总指挥不在现场时,受总指挥委托履行总指挥的职责。

2.2.5现场指挥的职责(由运输保卫科科长担任)

1)全权负责应火灾急救援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

2)负责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情况。保证现场救援行动与指挥部和各保障系统的工作协调。

3)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事故救援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或矛盾,全力配合、协助和支持应急指挥部做好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各项组织、指挥、协调和指导等项工作。

4)进行事故的现场评估,并提出救援的相关方案报指挥部备案。

5)必要时,提出现场增援、人员疏散、向外部求援等建议并报指挥部。

6)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

7)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发布有关信息。

8)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的总结。

9)对本公司各危险源的一级预警报警进行监控并向上级管理部门及时汇报。

2.3 专业应急组

日常工作机构相关人员在事故发生时,按专业组成专业应急组,接受指挥部统一指挥,承担应急抢险工作任务。专业组包括:应急抢险组、通讯信息保障组、治安警戒组、医疗保障组、物资保障组、经费保障组、善后处置组、生活后勤保障组、通讯信息保障组、(应急专家组)。各专业应急组职责见表3-2。

表3-2 3 处置程序

3.1处置原则

1)先控制,后扑灭。

2)先救人,后灭火。

3)电气设备着火切断电源。

4)关闭易燃易爆气体、液体阀门。

必须充分体现“三个优先”的原则,即在确保应急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到保护遇险受害人员的生命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优先、控制环境污染优先,保证主次分明、先后有序、快速稳妥、及时有效地完成应急救援任务。

3.2报告与通知

3.2.1报警与通知程序

各单位现场人员发现火灾,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应急指挥部(运输保卫科、安全生产科)报警,接到报警信息时,首先核实事发时间、地点、事故类型等简况,并立即向副经理、经理报告,根据总指挥指令,通知相关科部、分厂。

3.2.2报告方式

现场人员可通过电话向本单位负责人、公司值班室报警,公司24小时值班电话:夜班2136221 白班2136874

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可通过固定电话、手机向公司副经理、经理报告。

外部应急队伍报警,报警电话:

集团公司消防大队报警电话:2139119 市火警电话:119

集团公司医疗卫生部急救电话:2139120 市急救电话:120

3.2.3报警内容

1)事故发生部门区域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报警人员姓名,联系方式;

6)已经采取的措施;

7)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3.2.4值班人员做好接警记录、事故上报记录。

3.3应急指挥机构启动

3.3.1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火灾事故: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由应急指挥部配合集团公司或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应急响应。

2)一般火灾事故,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指挥应急响应行动。

3)火灾事故险情、涉险事件、隐患,启动分厂级应急响应,分厂负责人指挥应急处置。

4)火灾事故导致中毒及其他事故,同时启动相关的专项预案。

3.3.2应急响应启动程序

3.3.2.1分厂级响应程序

1)现场人员发现火灾事故险情,首先报告班组长;

2)班组长组织班组人员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同时报告分厂消防员、分厂厂长;

3)分厂厂长协调各班组人员实施应急处置,同时报告运输保卫科、安全生产科。

4)运输保卫科、安全生产科跟踪分厂级事故处置情况,向公司副经理、经理报告,公司进入预警状态,做好应急准备。

3.3.2.2公司级响应程序

1)分厂级事件(事故)扩大,本分厂应急力量难以控制的事故,副经理、经理及时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指挥应急抢险组实施应急抢险。

2)公司级事件(事故)扩大,本公司应急力量难以控制或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需要集团公司和上级政府统一调度、协调、指挥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才能够处理的事件(事故),总指挥向集团公司和上级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请求应急救援,本公司应急指挥部配合应急救援行动。

3.3.2.3紧急程序

紧急情况下(火灾事故险情已造成一般以上事故),可直接报告上级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请求启动政府级应急救援。

3.3.3应急指挥

3.3.3.1应急指挥部

做好启动应急响应行动,安排应急工作,确定警戒方案、人员疏散方案、火灾事故危险消除方案;各应急组组长组织本组人员做好应急准备与抢险工作。

3.3.3.2应急办公室

做好应急处置协调工作:

1)协调外援应急救援队伍,为本公司火灾事故提供应急救援;并派出接应人员,到厂门口接迎应急救援队伍;

2)协调组织有经验的(专家)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支持;

3)协调与周边单位的关系,寻求对应急救援的支持配合;

4)抢险救援情况;事故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等事故信息,配合上级及政府应急救援行动。

3.3.3.3各专业应急组

各应急组负责人接到指挥部应急指令后,指挥本组人员执行应急处置方案。

3.3.4应急资源调配

各应急专业组接受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到达指定地点待命,提供各种应急资源。

各专业应急组、事故发生单位向指挥部提出应急资源需求,指挥部办公室进行统计、分析、确认,由总指挥发布资源调配命令。

1)应急通讯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时恢复中断的通讯系统,向指挥部成员、专业应急组指挥人员提供通讯工具,保持应急指挥部与现场专业应急组之间联系畅通,保持应急指挥部与上级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队伍之间联系畅通。

2)应急物资保障组接到应急物资需求指令后,提供应急所需的物资、装备、运输车辆,应急运输车辆司机按照指令,及时出车将应急物资、装备送至抢险现场,并且根据应急需要,完成运送应急人员、伤亡人员任务。

3)应急经费保障组接到应急费用需求指令后,提供应急所需资金。

4)医疗保障组对受伤、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急救,联系及配合急救中心2139120或120,护送受伤、中毒人员就医。

5)生活后勤保障组为应急队伍提供生活后勤等服务。

3.3.5应急救援

1)现场警戒

治安警戒组派出安全警戒人员,进行现场警戒,划定警戒区域,采取必要的管制措施,实施事故现场交通管制,保证应急救援道路畅通。

2)危险控制

应急抢险组进入现场后,按照应急处置方案切断电源、燃料、气源等危险源,救护受伤害人员脱离现场,进行或配合消防队进行火情控制扑救,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3)医疗救护

医疗保障护组联系2139120或120急救中心,派出救护队赶赴事故现场,采取有效的现场救护措施,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护送重伤人员到医院抢救。协调急需医疗器械、药品供给,确保受伤人员得到有效救治,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受伤人员救治情况。

3.3.6扩大应急

火灾险情扩大,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影响到周边环境。本公司应急力量难以控制、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需要集团公司和政府统一调度、协调、指挥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才能够处理的事故,指挥部及时向集团公司和政府生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报告,请求救援。指挥部配合集团公司和政府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相关信息,派出接迎人员引导上级救援队伍进入现场。

火灾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4处置措施

4.1应急处置次序

4.2应急处置措施

4.2.1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

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

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应组织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并向现场管理者汇报。

4.2.2现场管理者对火势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以下方式处理:

1)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点,设专人清点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现场最高领导或消防人员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

2)拨打消防报警电话2139119或119,通报火场信息:单位名称、地址、着火地点、着火物资及火势大小、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3)发现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2139120或120与医院联系。

4.2.3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总结长期救火实践,可用以下四种方法:

1)窒息灭火法

施工现场可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海草席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汽,惰性气体或二氧化碳、氮气冲入燃烧区域内;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部件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流入,以降低燃烧区内氧气含量,窒息燃烧。此外,在万不得已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扑灭火灾。

2)冷却灭火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体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至燃点以下,终止燃烧。在必要的情况下,可用冷却剂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设备容器等,防止建筑构件变形造成更大损失。

3)隔离灭火法

将燃烧区域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阀门,阻止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气体;拆除与燃烧区相毗邻的可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间距等。

4)抑制灭火法

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过程,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从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便燃烧反应停止,常用的灭火剂有1211、1202、1301灭火剂。

5)电器、焊接设备火灾的扑灭

扑灭电器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电源,并使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

焊接设备(氧气、乙炔、电焊机)着火,首先要关闭阀门,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救,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和四氯化碳灭火器救火,如临近建筑物或可燃物失火,应尽快将氧气瓶搬走,放在安全地带,防止受火场高热影响引起爆炸。

火灾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