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起龙开始,先点燃香烛拜祭神灵,敲起锣打起鼓,接着燃放鞭炮,拱手拜过天神、祈求保护村民百姓幸福安宁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后至五月初一前,古劳各村都有一系列的起龙仪式,习俗包括有:(1)起龙、(2)祭龙(祭河神)、(3)画龙点睛、(4)舞龙头、(5)唱龙舟、(5)包粽子、(7)练桡。 在古劳水乡,数百年来,乡民把龙及龙舟当作是吉祥之物,他们祈求,每年只要对龙拜祭,舞了龙头,“扒”了龙舟,洗了龙舟水,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人兴财旺,家庭幸福,福寿绵长。 “三夹腾龙”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即起龙舟、赛龙舟、埋龙舟。起龙

《古劳水乡—龙舟魂》

摄影/文:欧蕊荣

古劳“三夹腾龙”是鹤山人民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和体育竞技运动。

“三夹腾龙”最早源于什么时候,现已无法查考。鹤山县建于清雍正十年(1731年)。根据乾隆十九年(1754年)纂修的《鹤山县志》的记载和生活在乾隆年间的鹤山著名诗人吴槐炳(乾隆七年至三十五年即1742至1770年)写作的组诗《三夹竞渡诗》(竹枝词)十首,我们可以确定,最迟在乾隆年间,“三夹腾龙”活动已成习俗,且每年农历初三、初四两天都是在三夹河道上举行,沿袭至今约近300年历史。

在古劳水乡,数百年来,乡民把龙及龙舟当作是吉祥之物,他们祈求,每年只要对龙拜祭,舞了龙头,“扒”了龙舟,洗了龙舟水,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人兴财旺,家庭幸福,福寿绵长。

“三夹腾龙”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即起龙舟、赛龙舟、埋龙舟。

  • 起龙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后至五月初一前,古劳各村都有一系列的起龙仪式,习俗包括有:(1)起龙、(2)祭龙(祭河神)、(3)画龙点睛、(4)舞龙头、(5)唱龙舟、(5)包粽子、(7)练桡。

起龙开始,先点燃香烛拜祭神灵,敲起锣打起鼓,接着燃放鞭炮,拱手拜过天神、祈求保护村民百姓幸福安宁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1)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2)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3)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4)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5)

随着岸上的锣鼓声和师傅们“一二一”的呐喊声,起龙舟开始。龙头、龙尾先出水,再到龙身,待到龙舟安全出水后,把龙舟上的水放干净。然后村长一声号令,数十男丁一齐将龙船举起抬到岸上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6)

众扒丁齐齐举香拜祭,祈愿人兴财旺,家庭幸福,福寿绵长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7)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8)

祭龙(河神)习俗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每年端午节龙舟出赛前,各村的妇女都会带齐香烛、爆竹和祭品前往龙船埗前拜祭河神,据古劳的长者讲述,相传祭河神是纪念屈原,祈求河神保佑屈原的身躯不让河妖吃掉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9)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10)

妇女向河涌里洒祭品,过去祭河神是纪念屈原,现在是寓意四海升平,驱魔逐妖,百姓平安吉祥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11)

每年端午节龙舟装上龙头、龙尾后,由各村的有经验的长者为龙舟点睛和龙身画彩,俗称画龙点睛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12)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13)

舞龙头。龙舟抬上岸上在龙船埗摆放好之后,在村长的带领下,众师傅把龙头、龙尾抬到各村各家进行舞龙头(龙尾)拜祭,人们敲锣打鼓,穿街过巷,寓意四海升平,驱魔逐妖,百姓平安吉祥,舞龙头寓意各村大致相同,但各村有各例,上升各村舞龙头是寓意添丁添福,特别是结婚还未有添男丁的新人,要请龙头到家里新房大床前进行舞龙头(龙尾)拜祭,祈愿添丁添福,家庭幸福。拜祭完后,主人家要回送适量的钱、米以为“利市”,俗称“百家米”,祈愿龙的保佑。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14)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15)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16)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17)

拜祭完后,主人家要回送适量的钱、米以为“利市”,俗称“百家米”,祈愿龙的保佑。与此同时,村长带领的另一路人马担着箩筐跟随,把各家各户回赠的大米,利是钱等集中放到祠堂里,米就用来煮饭给划龙舟的“扒丁”们吃,俗称“百家饭”。利是钱则用来置办各种比赛奖品。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18)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19)

每年端午节起龙后,各村的乡民将龙舟洗涮干净重新上油,扎好龙筋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20)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21)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22)

包粽子是古劳水乡人在端午节期间接待亲友的必备食品,每年端午节初一那天,各村的妇女儿童聚在一起包粽子,既可联系亲情,又可向后辈传授包粽子的技艺。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23)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24)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25)

简简单单的粽子述说着水乡龙舟数百年的情怀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26)

简简单单的粽子述说着水乡龙舟数百年的情怀

每年端午节期间,古劳水乡各村的茶楼、古榕树下聚集众多悠闲的儿童,聆听着长者说唱龙舟。一曲“初一起、初二忌、初三初四扒出屎、初五初六扛过基、初七初八抠泥屎”诉说着三夹腾龙三百年的龙舟经典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27)

起点和终点都搭起彩楼,俗称“龙门”,龙门两边贴上对联,河中间插上竹竿划分左右水道。比赛开始时,主持人将一尾尾生猛鲤鱼抛入河中,取名“鲤鱼跳龙门”的吉祥之意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28)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29)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30)

古劳水乡人们对龙舟非常热爱,有一些民间艺人将各村的龙舟制作成模型,让喜爱龙舟的乡民摆放在家中供奉和观赏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31)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32)

在即将比赛前,各村都会集中参赛的扒丁进行训练,俗称“练桡”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33)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34)

赛龙舟。三夹赛龙舟以农历五月初三、初四两天最为精彩。这两天,由沙坪城区通往赛区——古劳三夹桥至升平圩河道,十里堤围,都是前来观看龙舟赛的群众,三夹河两岸的观赛台上更是人山人海,密不透风。爆竹声、锣鼓声汇成一片,震耳欲聋。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遇上大雨淋头,群众看龙舟赛的兴趣丝毫不减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35)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36)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37)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38)

对龙舟赛的获胜者,传统的奖励办法是奖给烧酒和烧猪,改革开放后,改为以精神奖励(锦旗、奖杯等)为主,物质奖励(烧酒、烧猪等)为辅。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39)

睇龙船。每年的端午节,古劳水乡的三夹腾龙比赛激烈,三夹河两岸座无虚席,精彩的龙舟竞渡吸引来自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数以万人前来观看,场面非常壮观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40)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41)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42)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43)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44)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45)

龙舟饭。每年的端午节初一至初五,各村全村男女老少齐聚祠堂,喝酒聚餐,俗称“龙船饭”,招待亲朋戚友,气氛极其热烈、祥和。各村的龙舟队也回到祠堂里,同村民们一起吃“龙船饭”,饭席上议论热烈,总结经验,相互鼓励,明年再夺好成绩。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46)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47)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48)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49)

水乡人都相信洗了龙舟水,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人兴财旺,家庭幸福,福寿绵长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50)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51)

“初五初六扛过基”就是初四比赛完后,初五后扒丁就将龙舟抬过基在埋龙船的附近摆放好,俗称龙过基。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52)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53)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54)

“初七初八抠泥屎”意思就是将龙舟埋在河塘底,让泥浆掩埋整艘龙船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55)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56)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57)

神韵水都摄影比赛(欧蕊荣摄影故事古劳水乡)(58)

农历五月初五之后,一年一度的龙舟赛结束各村便忙着把龙舟“扛过基”(三夹堤围),送回“龙床”,将龙舟掩埋到河涌底藏起来。

埋龙舟之日,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村民欢腾,先由村长率领众人在祠堂里举行拜祭仪式,祭奠神祉,保村安民。之后,众“扒丁”将龙舟抬起,在有经验的老船长指挥下,把龙舟抬到围基的小河涌里,拔起船底的木塞,将龙舟沉入水底,再用木柱固定好。龙头、龙尾、船桨、龙鼓、铜锣等放入祠堂的“龙船屋”里保管起来。“三夹腾龙”活动至此圆满结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