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退队仪式集体生日会(方阵平均年龄最小)
少先队退队仪式集体生日会(方阵平均年龄最小)“练的时候可苦了,跟着节拍器,从早晨8点到晚上5点,就是一直练一直练。举旗的高度要停在一个位置上,持续不动,就是为了让肌肉形成记忆。每次练习结束,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胳膊止不住地抖。现在不抖了,粗了。”于小添说。他们中有手持指挥旗、身形挺拔、始终面带笑容的13岁女孩于小添。她和13名队友站在队伍最北侧,高举着2000多人始终紧盯着的指挥旗。虽然年龄小,但参演的少先队员们却并不“娇气”。他们中有走在队伍最前方,引领整个方队的来自北大附小的崔晓晚。她代表的是少先队标志性雕塑中那位身背小鼓的小姑娘。“别人是都得动,我们仨是能不动就不动,我们是雕塑啊,就是会走,还得走的分秒不差,不能快也不能慢。”为了这一句笑嘻嘻说出来的“能不动就不动”,她和另外两个小伙伴经常要接受强化训练,这种接近军训“拔军姿”的训练一次就要30分钟。
红旗翻飞,鼓点激昂。伴着密集而紧张的鼓点,2019名少先队员组成的行进乐团走上天安门广场。此时,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响起,少先队员的鼓号演奏与旗舞表演,再次将广场氛围推向高潮。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中的群众游行环节,第3段情境式行进“同心追梦”方阵(以下简称“方阵”)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表演也创下了多个纪录:所有方阵中平均年龄最小、表演时间最长的方阵、旗舞表演首次在国庆庆典上展示。
亮点一:方阵平均年龄最小
据了解,方阵的孩子们分别来自海淀区的35所中小学,其中年龄最小的同学只有8岁,年龄最大的也仅有14岁,因此“同心追梦”方阵成为整个群众游行方阵中平均年龄最小的方阵。
虽然年龄小,但参演的少先队员们却并不“娇气”。
他们中有走在队伍最前方,引领整个方队的来自北大附小的崔晓晚。她代表的是少先队标志性雕塑中那位身背小鼓的小姑娘。
“别人是都得动,我们仨是能不动就不动,我们是雕塑啊,就是会走,还得走的分秒不差,不能快也不能慢。”为了这一句笑嘻嘻说出来的“能不动就不动”,她和另外两个小伙伴经常要接受强化训练,这种接近军训“拔军姿”的训练一次就要30分钟。
他们中有手持指挥旗、身形挺拔、始终面带笑容的13岁女孩于小添。她和13名队友站在队伍最北侧,高举着2000多人始终紧盯着的指挥旗。
“练的时候可苦了,跟着节拍器,从早晨8点到晚上5点,就是一直练一直练。举旗的高度要停在一个位置上,持续不动,就是为了让肌肉形成记忆。每次练习结束,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胳膊止不住地抖。现在不抖了,粗了。”于小添说。
他们中有个头还不高,身体也不壮,却扛着最沉重乐器大号的朱皓煊。10公斤的大号在他的手上,操作娴熟。不过,在前进与后退的时候,和同队已超过一米六的中学生大哥哥们相比,他总得刻意地把步伐扩大,毕竟,按照训练要求,无论身高多少,所有队员每一步都必须迈出62.5厘米的标准步伐。这个要求,对他而言,确实还稍微吃力。
“放心,我早练出来了,特意迈大点就行。但这个大号真是够沉的,比我在学校里用的苏萨号还不好拿。不过也没事,我爸爸每天带着我跑步,盯着我做俯卧撑,没事我还去小区里踢球,体力肯定没问题。”同样的训练,对他而言显然比年长些的大哥哥们更苦更累,可他一口咬定:从没哭过。
图片来源:北京市教委供图
亮点二:少先队员特色鲜明
方阵表演总时长3分10秒,在天安门前停留1分40秒,这是所有团队中表演时间最长的,也是行进管乐第一次在游行中停留表演。
据介绍,由于参演主体是少先队员,方阵在设计之初就着重体现少先队员的特色。
“同心追梦”编导齐鑫介绍说,方阵是以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曲子来编排整个队形表演,通过视觉、音乐、乐队演奏、起舞编排等呈现出这首曲子的内涵。
为了体现天真活泼的特点,在乐器选择和造型设计上方阵都用尽心思。以乐器为例,选择的都是室外行进乐器,包括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和室外行进鼓,这样的乐器更适合室外演奏,声音更集中,指向感更强。
这其中小号、行进圆号、肩扛式的上低音号、大号等所传出的声音都是向前的,保证声音的穿透性。在常用乐器的基础上,还特别设计了短笛和钢片琴。
“短笛的音域比较高,适合表现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样子。另外,在天安门广场上演出,它的音频更高更容易突出主旋律。”
在造型设计上,整个方阵设计了“少先队员像花儿”,“向前进的箭头”以及“星星火炬”等造型,通过旗帜和队形的变化来表达这首曲子的意思。“特别是最后一个星星火炬造型,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个方阵代表的是中国的少先队员。”齐鑫说。
图片来源:北京市教委供图
亮点三:旗舞表演首次国庆庆典中展现
整个方阵中的485名乐手都是从北京市海淀区有管乐队的学校里挑选出来的,但他们中以前进行过行进管乐训练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室内管乐手,一旦加上步伐的因素,他们很多原有的气息、演奏方式都需要调整。这个过程相当艰苦。
在方阵中,除了行进管乐表演,还加入了旗舞表演,这也是国庆庆典上首次展示大规模的旗舞表演。
“旗舞表演训练难度很大,参与的306名同学中80%都是零基础,从来没有练过标准旗。整个过程孩子们练得非常辛苦。”方阵执行导演赵一涵说,面对1.65米长的旗杆,孩子们7月份开始从最基础的握旗练起,慢慢学会抛旗不接,再到抛旗2周半,最后完成抛旗2周半并接住的动作。
为孩子们提供医疗保障的急救医生证实了导演的说法。
“有的孩子练抛旗,一天被砸三四次,到急救站处理一下,赶紧跑回去练。有的被旁边同学扔歪了的旗子砸到头,泪眼朦胧地来治疗,过一会再看看,在场上又生龙活虎了。” 海淀区教育卫生保健中心的贾利医生说,孩子们从7月初开始训练,最热的时候,每天大约100多人出现中暑症状,跑位的时候,有的时候也经常受伤,可是第二天,全都回来了。
“爱国这个词,对他们的很多同龄人来说,可能还比较抽象,但对这些经历过2个多月艰苦训练的队员们,那可是实打实的奉献。”
正如现场解说词说的那样,“少年当立凌云志,报效祖国会有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国庆群众游行中的“同心追梦”方阵,让大家看到了少先队员的风采,更看到了中国青少年的风采。
图片来源:北京市教委供图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宋彦霖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