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董事长王静(探路者王静)
探路者董事长王静(探路者王静)梳理定位,搭建品牌路线,以商业运营者的形象站在更多消费者、投资者的面前。从户外探险再进商界,主战场换了,社会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知与挑战中,她继续探路。封闭的空间里,王静把手轻轻搭在女儿的腿上。血脉相承的那种亲情,让她在事务繁多之余,有一种切实的幸福感。她总会被生活中类似猝不及防的柔软所打动。2019年5月23日,王静第四次登顶珠峰,这一次是从珠峰北坡中国方向。此前,她完成了一系列的个人“壮举”,其中包括用142天完成了地球九极“7 2”极限探险项目,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也曾获得尼泊尔政府颁发的“国际登山探险家(International Veteran Climber)”称号。在全球户外探险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成就和声望。
文 / 周晓
”如果能预见未来大势,我就不害怕。” 隔了十年,再以掌舵者的身份回到自己当年创办的企业,王静言语上的豪迈,如同2019年的夏天般炙热。
北京的七月,骄阳似火。
接受采访的那天早晨,王静和女儿一起乘车从家去公司。如此近距离的亲子时光,是她生活里的稀缺,她享受其间的每一处细节。
封闭的空间里,王静把手轻轻搭在女儿的腿上。血脉相承的那种亲情,让她在事务繁多之余,有一种切实的幸福感。
她总会被生活中类似猝不及防的柔软所打动。
2019年5月23日,王静第四次登顶珠峰,这一次是从珠峰北坡中国方向。此前,她完成了一系列的个人“壮举”,其中包括用142天完成了地球九极“7 2”极限探险项目,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也曾获得尼泊尔政府颁发的“国际登山探险家(International Veteran Climber)”称号。在全球户外探险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成就和声望。
从户外探险再进商界,主战场换了,社会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知与挑战中,她继续探路。
梳理定位,搭建品牌路线,以商业运营者的形象站在更多消费者、投资者的面前。
多年好友李成才告诉《博客天下》说:“到了她为自己品牌代言的时候了。她是最佳人选。她喜欢户外,她有户外探险经验,她做户外产品。”
多位朋友的采访言辞中,有一句话是共性的:她身上有股劲儿。
是那股劲儿,让她努力去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创业、登山,站在地球之巅。
接下来,她为你讲述探路者的新故事。
行万里路王静认为,对一个人来说,“制定目标太重要了”。
这就像别人问她:你十年没在公司做具体管理,突然间回来了,这事行不行?
她说行。
事实是,2017年底接到回公司的信息时,她曾有一瞬的不知所措。
接到探路者创始人盛发强(王静的丈夫)的电话时,她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
“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那一天他突然间问,要不你回来?” 王静笑着说,“我可能能力不够啊。”
接下来她给朋友打电话,想听听他们的判断。
李成才是CCTV纪录片导演,与王静相识于10多年前,“因为登山,因为王石”。
接到电话时,他说他没法做判断,“你选择了,就要承担选择以后所有的结果。理性的选择是相对的。”
“她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人。多年的朋友,我也有点为她担心。毕竟10年没在管理一线了。”
在李成长看来,王静是那种虽然没读万卷书但靠行万里路,靠另外一条路也最终拥有自己人生体验和智慧的人。
“她也拼命去读书,极其勤奋,这是一般人不好达到的。但凡有人学习她的一点点拼劲,人生估计都要精彩很多。”
“只要她接了下来,她会拼尽全力的。探路者是她的另外一座山,是她的另外一个孩子,是她生命的另外一个延展。”
李成才特别主张她自己直接走向台前,做自己的品牌代言人,“就如同董明珠与格力。所有探路者的产品都是她试验过的,都经过了她的检验。读书活动的代言人必须是读书的,户外的必须是坚定的户外人。”
李成才认为,王静与探路者,个人与品牌之间的那种契合度的公共应用,“时机成熟了。”
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也有同样的观点。
毛大庆告诉《博客天下》:“我跟她说过,你现在自己足够做自己的IP。企业的品牌和个人的品牌有高度的契合,你的经历与企业品牌背后挑战自我、敢于冒险,一脉相承,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在毛大庆看来,“她有更多的优势,但并没有完整地发挥出来,我也给她提醒,要注意到自己的‘个人优势’。”
准备回归探路者时,王静曾约贾辉聊过天。贾辉创业于环保行业,是一个先闻其(王静)名再相处继而成为朋友的“王静闺蜜”。
“我心里替她捏了一把汗。”贾辉有创业经历,知道其中的艰辛以及事无巨细的繁琐,“尤其探路者还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她看起来没有一丝拖泥带水,没有一点犹豫。”
贾辉有时会觉得,王静正在成为她的养分。“我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认命吧,改变计划吧。她好像就没有想过我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每隔一段时间,王静就会刷新她对她的认知。“未来她再做什么事情,我也不会惊讶。”
不同角度2014年,王静登顶珠峰,被网友议论说是:女富豪坐着直升机“飞”上了珠峰。
在李成才的眼里,事情过去了好几年,“她还有点耿耿于怀。”
“王静在这方面有解不开的东西,”李成才就劝导她说,“不要试图为一个错误的问题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作为公众人物,任人评说吧。有精力解释就解释,没精力千万不要解释。”
鲜花与奚落就是一份套餐。
“社会现象与她个体行为之间发生了冲突。生命特别短暂,你对自己实现了承诺就好。质疑也是正常的。”
毛大庆也看出她会经常想到那件“非议”之事,就劝她说:“一个公众人物,是要经历非议的。”
“我很理解她,她用自己的行动和态度不断注入企业品牌里去。她用了很个性的方式登山,这也是她性格中很有意思的地方,对她个人的成长颇有影响。”
2010年,山友王巍讲给王静一个故事。故事来自《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作者在书里对一个女登山者有一番描写,女登山者因此受到了舆论冲击,她认为事情不是书里写的那样,但是她无处申辩,两年之后,她的头发白了。
“相比之下,我不还挺好的嘛。”
在王静看来,“需要坚持的东西我必须坚持。我作为一个极限户外爱好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些事情,希望对周边的人有正向、积极的作用。”她说,“社会的进步一定是有善意的。”
2019年5月,王静第四次去登珠峰,一些人不解,觉得她不需要冒险去证明什么。在王静心里,出发,不是为了证明,而是“山在那里”。
王静很多户外摄影作品被选为杂志封面。刚开始,在她看来,珠峰并没有世界最高峰的超凡雄伟。
后来有一次,她在洛子峰 (世界第四高峰,海拔:8516米),看见珠峰,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世界上最美的山就是它了。”
这个角度下的珠峰照片就挂在王静的办公室里,抬眼就能看到。
她说,这就像人与事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果不同。“你融在山中时,看不到它的全貌,你就觉得它不好看。”
王静在8000米雪山上
《云朵》李成才曾与王静一起攀登过勃朗峰,那是王静“7 2”计划中的最后一座山峰。
勃朗峰之行,李成才眼里的王静充满了镜头里的颗粒感。他看到了王静专业范儿,看到她如何细致地照顾到每一个人,她的装备、食物,“觉得自己很踏实。因为知道和一个专业的人在一起。”
她有她的强势,因为对一众队友有责任感,“也有细腻、柔软的地方。”
成功登顶,下山回到勃朗峰山下的夏姆尼小镇。官方的庆功宴结束后,一众人脱去晚礼服,到一个小酒馆喝酒庆祝,直到喝光了酒馆里所有的酒。
王静用手机外放了歌曲《云朵》,她自己也唱,“唱得特别好听”。
歌声中,她号啕大哭。
“首先应该是亲情方面情感的释放吧。她出来登山一直瞒着家里人。她对诺言看得特别重,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如果是自己的,无论如何都要兑现。”李成才这样理解。
每次探险,她一定要坚持的是要活着回来。那一次也是她对家人诺言的兑现。
李成才为她外出探险时送过行。
有一次是直接去机场。王静办理好了托运,背着双肩包回头冲送行的朋友们笑了一下。“前面即使是万丈深渊,她主动选择困境,和自然发生关系。这么独立的一个人,世界上有几个人,能有同样经历的人同样的体验?”
朋友贾辉对那次勃朗峰之旅同样印象深刻。“当时她遇见不公正的舆论,压力蛮大的,她就在朋友圈邀请朋友见证她完成‘7 2’的过程。要是我,可能就是灰溜溜地进行不下去了。但是她不,她还要请人见证。”
抵达勃朗峰时,她第一次见到王静本人,“以前听说过她的传奇经历”。登山过程中,按照王静的体能、技术和经验,可能两天就能够完成登顶了。但是同行者没有她那样的综合攀登能力,于是整个队伍都在讨论:登还是不登。王静没怎么发言,表情冷酷。“她就说:登,一定是要登,一个都不要落下。”
贾辉心想,这个女人怎么跟石头一样坚硬?没有温度,没有人情味。
后来,她听说王静要到哥伦比亚大学去做访问学者,她知道王静英语不好。“一个40岁的人,把自己的弱点就这样暴露出来。很多人做不到。她真就拉了一个群,每天拉着别人跟她一起学英语。”
“她不断地去打破舒适区。当她想做一件事情,就一定会做成。”
有一次,王静在中国人民大学做一个“7 2”的分享,晚上9点多结束后,贾辉约她一起吃饭,“她说,我的家里人在外面等我。”走到外面后,“两个女儿从车里下来抱着她”。那一刻,贾辉觉得自己都要被融化了。“她那么柔和地对待自己的家人,对其他应该也是很柔和的。但是她很个性的一面,很多人看不到。她委屈自己包容别人,自己承担伤痛。”
但她也会带自己的女儿去北极,鼓励女儿跳冰水,带她们去登四姑娘山。“她们有那些经历之后,不会觉得做其他事情苦了。”
在80后创业者王宝的眼里,王静就是像哪吒,“就是那种不信命,我的命我说了算的感觉”。
王宝也是疯狂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曾经一度想去登珠峰。那时王静在他的心目中就是一个传奇。后来两人有了合作关系,王宝发现,她并不是一个天才,完全就是靠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运动到一定状态,和企业经营、做人是息息相关的。她真实、朴实、务实。”
“如果说宣传自己公司的产品,其实开一个发布会就可以了。但是她用生命去测试。”这让王宝有时觉得,“有那个必要吗?”
王静对王宝说,自己不光是要登上珠峰,更重要的是安全回来,当她发现登顶有很大风险时,她就不会登顶了。在王宝看来,“这就非常理性。能很好地控制风险,控制自己,对企业家来说,这是极好的素养。”
“筹划了很多长时间,真的有一天就差那么一点了,是登还是不登?身临其境,很难做出选择的。这其实也是一种诱惑。她的终极目标是安全回来,那她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是王宝特别佩服王静的一点。
2014年5月23日,王静于18:30登顶珠峰
专注2007年,王静曾遇到过雪崩。12级阵风,人在大雪纷纷里走,那是什么感觉呢?帐篷吹下去了三个,营地里的帐篷被撕得只剩架子,其他都是条布在飞。后来王静和她的高山协作们还是走了出来。
“把你的腿抬起来的时候,就像搬大象的腿,像搬一块石头落在另外一个地方。当你想落的时候又感觉像一片鹅毛。很多地方你可能是需要爬着走的,站立不起来。”
那时候,王静说,她意识到她需要的就是鼠目寸光,“我只看我脚怎么抬起来,怎么放下去,我只看见这个,其他我什么都不看。”
142天完成地球九极“7 2”的极限探险过程里,王静屏蔽掉所有跟她没关系的事情,“我需要特别的专注。”
2014年,王静自己组队攀登珠峰,成为当年唯一从珠峰南坡登顶的队伍。
“有时候只要我想起,在8700米上面,没有路绳,极度缺氧,大家结组前行,凭借这种阿尔卑斯式的自主攀登方式,最后登顶了,又在黑夜里全部都安全回来了,这都怎么做到的。我觉得还是一种信仰。”
很多人问王静去西藏,去尼泊尔,是不是也在寻找自己的信仰?“我说我是有信仰的,信仰是力量,是善意,支撑你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往下走。登山、极限运动就是我的信仰。户外没有国界,它不受地域、空间、时间限制,很哲学。”
这些年来,西藏登山学样校长尼玛次仁看到了王静的变化。“她现在对登山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了。”
12年前刚认识王静时,她的登山经验还不足,但即使遇到雪崩也不放弃,敢于挑战自我的个人精神,以及她倡导的零垃圾攀登理念,给尼玛次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她去学习,回来以后,是另外一个王静,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户外运动有更高的认识,有国际范,也有前瞻性。”
每次跟王静接触,尼玛次仁觉得她身上有一股劲儿,让他心生佩服。“一会儿一个想法,这种想法对企业家来说是珍贵的。企业家就需要不断去寻找新的突破点。”
柔软“32岁,头发都白了。”
周小品没经历过大的波折、困难,生活一天一天如常过着。突然间灾难就来了,丈夫在大火中丧生,儿子身上75%重度烧伤,她离开家乡到北京,从保洁做起,挣钱给儿子找医生。
她和王静相遇在CCTV2综艺节目《城市梦想》第二季《妈妈的怀抱》里。
节目中,两个人最后的一次拍摄与山有关。
王静和周小品其实没有登顶那座山。她们站在顶峰下面的路上,看着对面那一群山的顶峰,王静指着对面的山对周小品说,“我们的人生跟山一样。”
站在那里,视野开阔,可以更加敞亮地去思考一些事情。
王静说她希望周小品能够看到山是很弯的,如果要登顶,还有很多困难要面对。“人生的这个过程要去经历。这个过程非常难,比攀登珠峰难,难太多了。”
王静送给周小品一本书:《人生不设限》。她对小品说,如果未来,你的孩子像他一样,你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你可以激励多少人,你是可以做到的,绝对可以做到。
“很多人只能看到自己眼下的困难,很难去看到别人真正困难的时候到底有多困难。”
王静跟俞敏洪联系,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
孩子的伤口一直没愈合好,有感染,手包着纱布的样子,戳到了王静的心上。“当妈妈都一样。稍微哪儿有一点点受伤了,都会特别心疼。他们反馈回来的全都是温暖。”
“温暖”这个词汇经常出现在王静的表达里。队友、山里的阿妈,一个拥抱,或者就是一碗热水,总是能触动她内心的柔软,成为 “温暖”的源泉。
采访时,她说了一个故事。一次下山途中,有两个男登山者相依相扶走在她的前面,“走得特别艰难”。
“在我们旁观者的眼里,虽然他们看上去很累,但却是越走越和谐,就像朝夕相处的一对情侣。”而实际上,相比上山,下山是更危险的,“因为体力基本上都消耗完了。”
他们让她感动。
她说自己的故事还算“励志”。每次进山,王静不会在出发前发合影,因为一张出发前的合影,通常也代表着一种特殊含义——怕自己回不来。
她要回来。
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