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属于心情吗(勇敢无法定义)
勇敢属于心情吗(勇敢无法定义)综上而言,似乎勇敢与鲁莽、懦弱是不言而喻的反义词,是相互矛盾的。但,勇敢与理智的关系就没有这么泾渭分明了。往往做出勇敢决定的一瞬间,我们可能会丧失理智,情感支配着我们的行动,指引着我们的方向。但一旦我们清醒后,理智回炉,勇敢固然还会追求,可是我们会考虑到诸多影响因素,而不会固执地选择意气用事。儿时,可能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长大后,我们究竟是选择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用现在长大后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有些许可笑。顶尖学府,不是像我们想得那么容易。自然而然,在填高考志愿单时,我们都不会愚蠢地选择鸡蛋碰石头,以自己是一个清华北大落榜生而感到骄傲。理智会在这场明知会输的战斗中占据上风。这没什么不好,理智帮助我们规避伤害,从而实现快乐最大化、效益最大化。随着年龄一点点长大,理解与感悟也随之一点点变深,不再局限于别人认为的真理,也摆脱了书本的桎梏。我们对于勇敢的理解更加客观、多维、全面,而不
勇敢,作为一个价值尺度而言,似乎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美好的、善良的、正义的,但其实,勇敢作为一个概念而言,是充满着感性色彩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端看你怎么理解,从哪个角度入手。角度不同,风景亦是不同。
勇敢、鲁莽、懦弱、理智等趋向性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往往只在心的一念之间。我们没有标准的定义去约束何为勇敢,有的只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理论与观念。可能,你认为很勇敢的事在别人看来无足轻重,也可能你不经意间的举动被人印上了勇敢的标签。
经常出现在课本里的见义勇为事件,可以称得上是代表勇敢的典型事件了。当然,不可否认,在关键时刻救人于危难之中,是当之无愧的勇敢,是大义。但也有一少部分的人,认为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是鲁莽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勇敢就意味着危险,而危险的伤害性是不可控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无法选择重来。所以,我们往往强调智斗,而不是硬拼。
再言,项羽与刘邦。我们都熟知这两个历史人物,他们在史册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刘邦称帝,而项羽不肯过江东,最终自刎于乌江。项羽说自己无颜面见江东父老,最终选择了逝去。但,设想,如果他勇敢一点,跨过心里的障碍,那么是不是现在的历史就被改写,他可以称帝开辟新纪元了呢?这一切都是未知数。换另一个角度,因为他选择了自刎,我们就能说他是不勇敢,是懦弱吗?也不能,可能每一个的看法都不一样。我们是生活在现代的新新人类,自然也不能要求古人超脱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事情。
综上而言,似乎勇敢与鲁莽、懦弱是不言而喻的反义词,是相互矛盾的。但,勇敢与理智的关系就没有这么泾渭分明了。往往做出勇敢决定的一瞬间,我们可能会丧失理智,情感支配着我们的行动,指引着我们的方向。但一旦我们清醒后,理智回炉,勇敢固然还会追求,可是我们会考虑到诸多影响因素,而不会固执地选择意气用事。
儿时,可能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长大后,我们究竟是选择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用现在长大后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有些许可笑。顶尖学府,不是像我们想得那么容易。自然而然,在填高考志愿单时,我们都不会愚蠢地选择鸡蛋碰石头,以自己是一个清华北大落榜生而感到骄傲。理智会在这场明知会输的战斗中占据上风。这没什么不好,理智帮助我们规避伤害,从而实现快乐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随着年龄一点点长大,理解与感悟也随之一点点变深,不再局限于别人认为的真理,也摆脱了书本的桎梏。我们对于勇敢的理解更加客观、多维、全面,而不是主观、一元、片面。勇敢很有必要,也非常值得提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精神品质,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