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快速自愈方法(耳石症简明版科普)
耳石症快速自愈方法(耳石症简明版科普)多发于中年人,发病突然,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化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个别病人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3、耳石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2、耳石症有哪些病因?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特发性称之为耳石病,另一类为继发性,继发于梅尼埃病、突聋、病毒性迷路炎、内听道动脉缺血、偏头疼、头部外伤、中耳和内耳术后,人工耳蜗术后,耳毒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及颈性眩晕等,上述各种疾病导致了半规管的炎症或缺血损伤而致耳石脱落。
由于疫情原因,长期宅在家里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眩晕症高发,近期我在丁香医生接诊的患者中就不乏眩晕症的患者,而其中耳石症占据了绝大多数,我整理了一个简明版的耳石症科普,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个疾病。
1、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病程时间长短不一。
2、耳石症有哪些病因?
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特发性称之为耳石病,另一类为继发性,继发于梅尼埃病、突聋、病毒性迷路炎、内听道动脉缺血、偏头疼、头部外伤、中耳和内耳术后,人工耳蜗术后,耳毒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及颈性眩晕等,上述各种疾病导致了半规管的炎症或缺血损伤而致耳石脱落。
3、耳石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多发于中年人,发病突然,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化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个别病人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
4、耳石症的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配合药物治疗。
1)、前庭抑制剂的应用,如盐酸异丙嗪片,一次 25 mg(1 片),必要时每日 2 次;
2)、改善内耳循环和脑供血,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通常成人一次 2 片(甲磺酸倍他司汀一次量6~12 mg),一日 3 次饭后口服。该药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偶有(0.1%-5%)恶心、呕吐。过敏:偶有(0.1%-5%)皮疹。
3)对症治疗:
西比灵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5mg
起始剂量:对于 65 岁以下患者开始治疗时可给予每晚 2 粒,65 岁以上患者每晚 1 粒。初次疗程通常少于 2 个月。如果治疗慢性眩晕症 1 个月或突发性眩晕症 2 个月后症状未见任何改善则应视为患者对本品无反应,应停药。
5、简单介绍一下耳石症的Epley手法复位步骤:
1)、让患者头向患侧侧转45° 仰卧后 头与床成30°悬于床头外。
2)、头转向健侧呈45°。
3)、保持头与躯干的关系不变 向健侧转135° 使脸朝下45°。保持体位 扶患者做起 头转向正前方同时头前倾20° 头部直立 使耳石还纳入耳石囊。在整个复位过程中部分患者会随体位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 医生要告诉患者不要紧张。这其中每个体位保持1~ 2分钟至眩晕及眼震消失。待眩晕症状消失 缓慢坐起 正视前方。
复位成功后一星期症状不会再出现 即为痊愈。大多数耳石症患者经1~2次手法复位后能痊愈。
对于耳石症的患者如能在早期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预后良好。Epley 法是一种特殊的复位方法 安全有效 简单经济 复发率低。
6、耳石症复位后注意事项:
1)复位后坐10分钟后再回家,以避免复位后“阵发性眩晕”,不要开车。
2)半卧位。复位后当天晚上要半卧位,上半身与床成45度。
3)坐的时候要“坐直平视”。
4)完全康复前,不能看牙医——牙医的床最容易诱发眩晕,不能去美容院做头发,不能做有头部活动的运动
5)男士刮胡子的时候,不能仰头,应采用弯腰身体前倾,保持眼睛平视前方
6)洗脸洗头时,头不能爬在洗面盆里洗,而要站直,头平视前方
7)睡觉时可以用2个枕头换着睡。
8)避免向患侧侧卧。
9)不要仰头或弯腰低头,如晾被子,弯腰捡东西、系鞋带等。
10)1周后,可以小心尝试让头处于以前诱发眩晕的位置,但要小心摔倒,选择一个即使摔倒也不会让自己受伤的地方。
7、耳石症自我复位方法,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
#清风计划# #战疫必胜# #我的门诊故事# #健康真相馆# @头条健康 @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