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在这危急存亡的时刻,太后因害怕新教徒的暴动会让巴黎陷入骚乱,便胁迫法王查理九世下令屠杀胡格诺派信徒。8月23日至24日夜里,在这场被称为“圣巴托罗缪的恐怖之夜”的行动中,2000余名胡格诺派信徒或在梦乡中成刀下亡魂,或在逃亡中被赶尽杀绝。这场骚乱甚至迫使纳瓦拉的亨利不得不暂时改宗天主教,才得以捡回了一条性命。战争打响后发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双方的主要领袖相继命丧黄泉。天主教这边的吉斯公爵在围攻奥尔良的时候被暗杀,而胡格诺派的领袖纳瓦拉国王安托万更是鲁昂之围中战死沙场。安托万死后,年仅16岁的儿子亨利成为纳瓦拉国王与胡格诺派的新领袖。连年的战争给民众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两大阵营开始寻求联姻来化干戈为玉帛,于是太后卡特琳决定将女儿玛格丽特公主嫁给新登基的纳瓦拉国王亨利,婚礼定于1572年8月18日举行。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新的吉斯公爵亨利又挑起事端,他花重金雇佣刺客刺杀行刚来

波旁王朝是法国君主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成果,它的君临天下使得法国迅速从战乱中恢复元气,重新回到了欧洲一流强国的行列。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波旁王朝的诞生源自在法国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它的开创者亨利四世原本是一位坚定的胡格诺教派的支持者,最终为了促使法国统一而转投天主教,用宗教信仰上的妥协来成全大一统的波旁王朝,而亨利四世自己也成为法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统治者之一。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1)

宗教改革思想在法国的萌芽时期

一般认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始于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地区掀起的改革狂潮。其实早在路德改革之前,随着法国的文艺复兴事业渐入佳境,一些人文主义者就一直在要求改革腐朽不堪的天主教,他们认为天主教的教义已经背离了《圣经》的本意,提出“回到圣经上去”的愿望。1508年,令人尊敬的勒费弗尔·德·艾塔普尔先生就在公开场合呼吁耶稣的信徒们阅读《圣经》原文,后来19世纪著名的法国史学家米什莱曾经在整理法国史资料之时感叹道:“在路德宣讲的6年前,勒费弗尔先生就已经在巴黎传播路德主义了。”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2)

路德思想在法国的传播

16世纪二三十年代,路德的宗教思想已经在法国广为流传,有两个原因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是法国印刷业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思想的传播少了许多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具有感染力的文字与日常生活中的压迫感使得一部分人对于腐朽的天主教深恶痛绝。第二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时任法国国王的弗朗索瓦一世对于宗教改革持鼓励态度,这倒不是因为他是什么善男信女,而是出于自己的政治需求。之前教皇克莱芒七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结盟让这位法国君主腹背受敌,于是便放任新教势力在法国发展,1532年甚至公开允许新教徒们在卢浮宫自由地传道,并与德意志邦内的新教诸侯联合,以此来还击查理五世。

然而仅仅两年后,随着法王与罗马教皇重修旧好,弗朗索瓦一世也意识到新教的发展可能会动摇王室的统治,于是便开始对新教徒举起屠刀。1534年10月,新教徒们在巴黎、奥尔良、里昂等城市倒出张贴“揭露教皇弥撒无法容忍的弊端”的告示,甚至有人将其贴到国王寝宫的大门上,惹得弗朗索瓦一世怒气冲天,对此事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仅在巴黎就有80多名新教徒被熊熊烈火烧成灰烬。这次“告示事件”也标志着新教思想在法国也受到了传统势力的赶尽杀绝。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3)

胡格诺教派的兴起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会不自觉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或许巴黎的火光正是为了迎接“路德思想”的涅槃重生。冉·加尔文创作了一本名为《基督教原理》的著作来维护新教信仰,其思想堪称严谨周密、文笔犹如行云流水,是法国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以来的旷世杰作,在民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他主张废除繁琐的宗教礼仪与偶像崇拜,教会的管理者应该由信徒普选产生的长老或牧师担任。加尔文教派后来在法国被称为胡格诺教派,赢得了资产阶级和南部大贵族的支持。资产阶级之所以支持新教是因为它的教义更符合本阶级的需求,而大贵族们是想借此来抗衡中央王权,试图恢复过去的独立地位。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4)

胡格诺战争的爆发

16世纪中叶,随着天主教与新教的矛盾日益加深,双方在法国也形成了各自的政治势力。天主教阵营的支持者主要是法王亨利二世、洛林红衣主教查理和大贵族吉斯公爵,他们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法国东北部,也就是王权最为强势的地区;而新教胡格诺派的支持者则是纳瓦拉国王安托万,孔代亲王路易以及海军上将克里尼,他们的势力范围则是法国的西南部。不久之后,新教和天主教就从剑拔弩张的对峙演变成为被政治势力所左右的宗教战争。这场战争也就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胡格诺战争。

首先挑起事端的是天主教阵营,仗着国王撑腰的吉斯公爵率军突袭了位于瓦西镇的一个谷仓,当时正有数百名胡格诺教徒在那里举行集会。这次挑衅行动导致25名新教徒遇害,100多人受伤,史称“瓦西惨案”。尽管作为领袖的加尔文三令五申要求信徒们保持冷静,遵守国家的法律,但这依然无法平息新教徒的怒火,他们选择了拿起武器进行反抗,战争一触即发。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5)

圣巴托罗缪的恐怖之夜

战争打响后发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双方的主要领袖相继命丧黄泉。天主教这边的吉斯公爵在围攻奥尔良的时候被暗杀,而胡格诺派的领袖纳瓦拉国王安托万更是鲁昂之围中战死沙场。安托万死后,年仅16岁的儿子亨利成为纳瓦拉国王与胡格诺派的新领袖。连年的战争给民众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两大阵营开始寻求联姻来化干戈为玉帛,于是太后卡特琳决定将女儿玛格丽特公主嫁给新登基的纳瓦拉国王亨利,婚礼定于1572年8月18日举行。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新的吉斯公爵亨利又挑起事端,他花重金雇佣刺客刺杀行刚来巴黎不久的新教显贵克利尼,由于刺客水平有限,克利尼虽身负重伤,但所幸没有生命危险。此事再度挑起了原本兴高采烈来到巴黎庆贺的新教徒的怒火,他们义愤填膺地要求王室给个交代。

在这危急存亡的时刻,太后因害怕新教徒的暴动会让巴黎陷入骚乱,便胁迫法王查理九世下令屠杀胡格诺派信徒。8月23日至24日夜里,在这场被称为“圣巴托罗缪的恐怖之夜”的行动中,2000余名胡格诺派信徒或在梦乡中成刀下亡魂,或在逃亡中被赶尽杀绝。这场骚乱甚至迫使纳瓦拉的亨利不得不暂时改宗天主教,才得以捡回了一条性命。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6)

三亨利之争

逃过一劫的亨利火速离开巴黎后,立刻恢复胡格诺派的信仰,准备集结军队继续对抗天主教势力。1574年5月,法王查理九世驾崩,即位的是其弟亨利三世。此君也是一位狂热的天主教徒,龙椅都还没坐稳就再次开启了对胡格诺派的战争。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吉斯公爵亨利的挑战。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权,亨利三世不得不向胡格诺派妥协,颁布了对他们十分有利的《博利厄敕令》,这引起了以吉斯公爵为首的天主教阵营的强烈不满,他们拒绝执行国王的命令。

由此胡格诺战争进入了“三亨利之争”的混乱时期,先是吉斯公爵发难逼迫亨利三世逃离首都,后者逃到布洛瓦后,马上派人刺死了吉斯公爵。而吉斯公爵的弟弟马延公爵又在巴黎发动政变,拥立垂垂老矣,昏聩无知的波旁红衣主教为国王,称“查理十世”。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7)

时来运转的亨利四世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亨利三世陷入了进退失据的境地,最终他在无奈之下只能向纳瓦拉的亨利求和。1589年初,两位亨利结成攻守同盟并向巴黎进军。就在他们围攻巴黎的时候,意外情况再次发生,亨利三世在圣克鲁附近被狂热的多明我会修士雅克·克雷芒刺杀。由于他生前体弱多病未能留下一儿半女,导致了瓦卢瓦王朝的绝嗣。戏剧性的是,此时最有资格继承法国王位的竟然是纳瓦拉波旁家族的这位亨利(他的全名其实叫亨利·德·波旁),他的外祖母是弗朗索瓦一世的姐姐玛格丽特,母亲珍妮又嫁给了法国贵族旺多姆公爵安托万,而这位支持新教的安托万的远祖是著名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因此纳瓦拉的亨利无论从父系还是母系上说,都是最具备王位继承资格的人选。于是他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不过摆在他面前最棘手的问题还是喋喋不休的胡格诺战争。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8)

为了巴黎做弥撒是值得的

很显然亨利四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而非迂腐的书呆子。在他刚成为国王的时候,整个法兰西仅有5座城市愿意服从他的统治,尽管在英国人的帮助下,亨利四世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但这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在法国有90%的人都信仰天主教,他们不会也不想去接受一个新教徒国王。在巴黎城下寸步难行的亨利四世最终选择了向现实妥协,他说了一句日后被广泛流传的名言;“为了巴黎而做弥撒是值得的”。1593年7月25日,他在圣德尼大教堂宣布放弃胡格诺教派信仰,改宗天主教。而新旧两派也在六天后达成了为期三个月的停火协议。次年3月,伟大的亨利进入了巴黎,成为了全法兰西人民公认的国王,历时32年的胡格诺战争画上了句号,法国也进入了波旁王朝的统治时期。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9)

维护信仰自由的南特敕令

1598年亨利四世正式颁布了《南特敕令》,虽然该敕令宣布天主教为法国的国教,但同时又规定法国境内的所有人民都有信仰新教的自由,新教徒在民事和担任行政职务方面与天主教徒一样拥有同等的权利。对教派争端中的一切战争行为全部予以赦免。南特敕令在欧洲宗教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从法律上赋予了民众们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亨利四世算是一个好的法国君王吗(亨利四世放弃了胡格诺派的信仰)(10)

一家之言

毫无疑问,亨利四世对法国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结束了长达32年之久的胡格诺战争,这场战争对于法国经济的破坏丝毫不亚于英法百年战争。亨利四世对于他登基时的法国有句很中肯的评价,他说道:“交到我手中的法兰西已近乎毁灭”。所以他能够迅速停止战争,恢复经济发展,可谓是大功一件。

其次,他颁布的《南特敕令》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民众们的信仰自由。尽管他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改宗天主教,但也没有忘本,为新教在法国树立了合法的地位,赢得了生存空间。自此以后法国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教派冲突,两个阵营基本处于相安无事的状态。

最后,亨利四世开创的波旁王朝是法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化程度最高的政权之一。他自己也为强化王权做了不少工作,如停止召开全国性的三级议会,要求省三级议会对他绝对服从,巴黎高等法院对国王的敕令必须先行登记才能提出异议,他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将法国重新带入了欧洲一流强国的行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