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告诉你什么叫开挂的人生(甄嬛对人心的洞察和理解是一种强者思维)
甄嬛告诉你什么叫开挂的人生(甄嬛对人心的洞察和理解是一种强者思维)首先,甄嬛和浣碧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反应,暴露了懂得和不懂得人心的最大区别。今天就先分析一下甄嬛对人心的懂得和理解。其实,懂得明白是一回事,能执行到位,会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敬妃就是很懂,但她不太会,所以决定了她的战略习惯是自保,相对被动。而甄嬛是既懂又会,在理解力、洞察力和执行力上都能结合好。
在收买人心方面,甄嬛是相当有方法、有手段。
尤其是和皇后相比,甄嬛不仅给盟友发孩子、争取位分,还大方地给各种隐性好处。
那么,甄嬛为什么这么会呢?
因为,会收买拉拢人心的前提,是懂得明白人心。
其实,懂得明白是一回事,能执行到位,会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敬妃就是很懂,但她不太会,所以决定了她的战略习惯是自保,相对被动。
而甄嬛是既懂又会,在理解力、洞察力和执行力上都能结合好。
今天就先分析一下甄嬛对人心的懂得和理解。
首先,甄嬛和浣碧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反应,暴露了懂得和不懂得人心的最大区别。
淳常在跑来向甄嬛求助,说恃宠而骄的余莺儿发落欣常在去了慎刑司。
听到这一消息后,浣碧的反应是:
“好歹是两位常在,竟然被一个答应欺负成这个样子,在宫中没有恩宠真是可怜。”
浣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以自我感受为中心,当时甄嬛在避宠,处境也不是很好,所以她自动就代入自身角色和感受,就只关注到了这件事的消极面。
甄嬛的反应是:“余氏恃宠而骄,夜半高歌,还私自下令把欣常在关去慎刑司,依我看倒是好事。”
听到甄嬛说是好事,浣碧非常不解。
于是,和甄嬛一样懂得识别人心的崔槿汐解释道:“她骤然受宠,已经让很多妃嫔不满了,如今又这样不检点,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甄嬛和崔槿汐之所以觉得是好事,是因为她俩都是观察并重视了别人对余莺儿的感受和反应的,不是单纯的以自我感受为中心。
余莺儿得宠这事本来就是对后宫职场规则的一次挑战,余莺儿这种底层宫女一飞冲天地上位,让很多出身地位比她好的妃嫔心里不爽,人心的规律之一就是“不如我的人竟然过得比我好,我心里不得劲”。
其次,余莺儿恃宠而骄,以下犯上,留下了如此明显的把柄,那些看她不爽的人本来正愁没机会整她呢,这回好了,师出有名了。
之前我从强弱者心态的角度出发,也分析过浣碧和甄嬛的这种区别。
某种意义上,造成弱者心态的根源也是因为长期封闭在自我世界里,对大环境的洞察、与他人关系的感知都太弱了,所以遇到问题就很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消极状态;
甄嬛之所以能拥有强者思维,就是因为她是把自己置身于生活的大环境,她的视野和心胸都是开放的,对人和人之间的链接是敏感的,加上她阅读的广泛性,她的见识和理解力都是充沛的,所以她看待事情是相对全面的、充分的、从容的。
其次,甄嬛对人心和人性保持着一种难得的冷静态度。
阿兰•德波顿曾说:“人类之所以愤怒,原因是我们过于乐观,所以才会无法接受人生中必然的各种挫折。”
这个道理,用在人际交往中同样适用。
很多人会觉得人心叵测,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高估了人心。
有两个很小的细节,都能看出甄嬛的这种冷静。
第一个小细节:
甄嬛装病避宠时,遭遇世态炎凉,浣碧向她抱怨:“……这几日啊,我见了那些宫女太监们都懒懒的,我才嘱咐他们几句,连小印子都敢跟我拌嘴了。”
听罢,甄嬛的反应异常淡定:“情理之中的事,他们愿意做就做,不愿做也罢了。”
所谓“情理之中”就是她对人心的了解,人心本就势利、趋利避害,更别说这刀光剑影的名利场了。
在甄嬛决定装病避宠的时候她应该早就预判到了自己将会面临的局面,所以她毫无波澜,不甚在意,自然也就没有情绪。
第二个小细节:
甄嬛想内务府给桌子补漆,结果内务府因为她不受宠就怠慢忽视了她,没多久甄嬛得宠,内务府总管黄规全就随便找了个借口来请罪。
于是流朱就当着面把内务府总管黄规全一顿怼,甄嬛批评流朱说话不注意。流朱不忿:“这黄规全见风使舵……”
甄嬛的态度是:“但是不该争一时的意气,见风使舵的事宫中人人都会,不止他黄规全一个。”
她给出的方案是:“自己心里明白知道就行了,撕破脸传出去,只会叫别人说我们得势张狂。”
甄嬛这话的意思很明确:人心就是如此,只能认清并接受,不可能凭谁的一己之力就可以更改,发泄情绪都是徒劳无益。
梁漱玉先生曾说:“不能静则猛于施力,无由取得知识,而绌于计划矣。”
甄嬛正是对人心有这种冷静的态度,才能每次用巧劲化解自己遇到的困境。
华妃停留在迷恋手段的层面,皇后执迷于对战术的使用,只有甄嬛看到的是人心和人性。
所以,华妃会选择那么激烈的死亡方式,皇后最终败于过早地亮出自己的底牌,只有甄嬛成为了赢家。
最后,是甄嬛对人心理解最核心的一点:人心的忠诚。
作为一个在名利场冲杀的选手、一个具备政治谋略的人,甄嬛从入宫时就非常明智地确定了一件事:“跟着我,忠心最重要。”
为了无牵无挂、斗志昂扬地走上战场,她必须先确信自己的后院不会起火。
这一点,沈眉庄就不懂,觉得甄嬛竟然能忍受手下太监对她的背叛。
甄嬛回答说:“既是没心肝的东西,不在眼前也清净。”
眉庄困惑不懂,甄嬛提醒她说:“奴才不在于多,只在于忠心与否。”
眉庄听了恍然大悟,说自己回去要留心。结果呢,她还是轻易地就重用了给她做酸梅汤的茯苓,轻易地就迈进了华妃和曹琴默给她设的局。
甄嬛呢?事事都谨慎,皇帝刚宠幸她的时候,要给她安排个首领太监,她先是拒绝,然后提拔了小允子。
她敢如此重用小允子,就是因为她已经花时间考察过小允子的忠心了。
最最后,我想重点说一下关于人心的理解这块,其实就是一个人对他人和所处生存环境的接受程度。
这完全是我自己成长的经历和感受:
十几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会经常说:谁谁做了什么事让我觉得突破底线了!
工作几年后,我的思维和认知都打开了,对人的理解更加全面,我不再给他人设限,无关道德,无关仁义,就是看待人和事的面开阔了,没有谁做了啥能让我觉得突破底线了,而我也更从容、更平静,更包容。
对人心的洞察和理解是一种强者思维,是一种对他人和环境持续打开的接受度,就像甄嬛,她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皇后对她的算计、皇帝对她的薄情都在一次次给她上课,让她不断完善认知。
希望你热爱生活、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持续打开你的接受度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