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自我管理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个人自我管理-技能-意识-效率)

自我管理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个人自我管理-技能-意识-效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无所谓先后,更加重要的是要意识到,知识深度创造价值,知识广度是为深度服务。当遇到瓶颈期后,一定要意识到去拓展知识面,在广度积累后再通过实践转化为深度。知识要转化为技能不容易,一方面是大量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复盘,推动自我持续改进和能力提升。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意识转变,当你在工作一段时间转化为熟手后,进入一个关键的瓶颈期,在这个时候要突破或进行质变是相当困难的,很多时候这种质变都是思维和意识上的转变,很多人意识不到,乐于在重复工作中不断重复,学习兴趣降低,思考减少,局限于狭隘的知识结构而减少了拓展,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更进一步。因为个人和团队始终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一个高效的团队需要的就是高效和敏捷的个人。前面谈到过知识和技能两个概念,个人通过知识学习,持续的实践掌握了一门技能,而技能在团队和企业中得到应用 最终创造为企业和个人创造价值。个人技能的一个核心还是创造

自我管理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个人自我管理-技能-意识-效率)(1)

今天整理和分享下我原来写的关于个人自我管理方面的文章,对于个人自我管理实际包括很多很多内容,包括上篇文章谈到的个人知识管理,还有时间管理,精力管理,学习方法,个人思维,问题管理等都可以纳入到个人自我管理的范畴。

而今天谈的个人自我管理,则偏从工作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个人在技能,意识和效率方面应该注意的一些内容。进入到职场后的个人管理可以看到,很多内容都是和上面三个方面相关。

个人技能

在工作中,为何在谈项目管理或团队管理的时候需要先谈个人管理?

要明白从技术走向管理本身也有发展路径。个人管理-》小团队管理-》项目或大项目管理-》产品线管理-》公司级管理。对于管理我们仍然要遵循这个路线循序渐进。

因为个人和团队始终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一个高效的团队需要的就是高效和敏捷的个人。前面谈到过知识和技能两个概念,个人通过知识学习,持续的实践掌握了一门技能,而技能在团队和企业中得到应用 最终创造为企业和个人创造价值。

个人技能的一个核心还是创造价值,有人愿意为你的技能买单,你刚毕业企业愿意录用你,你有学历和基础理论知识,但是企业更加看重的还是知识能够在实践 中转化为有用的技能。工作的越久,你原有的知识和学历因素就越淡化,他人对你的看重只会体现在你的技能上,你能够创造的价值上。

自我管理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个人自我管理-技能-意识-效率)(2)

原有的理论知识和学历能否转化为技能就成了我们后续成长的关键。

知识要转化为技能不容易,一方面是大量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复盘,推动自我持续改进和能力提升。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意识转变,当你在工作一段时间转化为熟手后,进入一个关键的瓶颈期,在这个时候要突破或进行质变是相当困难的,很多时候这种质变都是思维和意识上的转变,很多人意识不到,乐于在重复工作中不断重复,学习兴趣降低,思考减少,局限于狭隘的知识结构而减少了拓展,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更进一步。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无所谓先后,更加重要的是要意识到,知识深度创造价值,知识广度是为深度服务。当遇到瓶颈期后,一定要意识到去拓展知识面,在广度积累后再通过实践转化为深度。

很多时候技能锻炼没有任何人可以约束你,也不是你从事的工作就完全约束你,只要自己有意识加强学习和实践,就一定能持续积累和提升。一个人抱怨自己成长慢,不是怪公司团队,就是怪环境,而真正要反省的就是个人自我驱动力

个人技能简单来说又分为软技能和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本身是创造价值的主体,但是软技能又是很好的辅助技能,包括沟通能力,演进能力,写作能力都是常说的软 技能。毕竟现在团队工作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需要的都是团队协作,你的想法能否很好的传递给团队成员,你能否很好的理解他人的想法都至关重要。

对于做研发工作而言,性格内向点往往是好事情,能够更沉下心来做事情,但是性格内向不代表疏于沟通,难于表述。特别是现在我们谈敏捷团队,高效沟通就是一个核心的敏捷实践,沟通如果都出现大障碍,团队是不可能敏捷的。

对于做软件开发的,都不断再强调个人软技能的重要性。包括写作能力,演讲能力。这些不要简单的理解为仅仅为了沟通协同,这些软技能更加重要的是辅助专业技能,固化专业技能,提升个人思维能力。

通才和专才往往是很难兼得的,但是往往又不是绝对的,一个通才往往又在核心专业领域是个专长;一个专长往往本身又不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而又很广阔的知识面。

所以没有绝对的通才和专才,通和专都是为核心业务目标,为创造价值服务。要成为一个通才也必须有一个核心专业领域,同样道理专长如果太受限到自己专业学科往往很难真正深入专研。知识很多时候无界限,走到后面更多需要的是融会贯通。

所以即使要成为一个专长,最好也首先是半个专长再考虑朝通才方向发展,比如做IT咨询,没有一定的技术背景,没有做过软件开发或需求,没有实际带过一些软件项目,很难真正成为一个资深的IT咨询顾问。

技能和价值的关系,有时候很简单,我仍然强调工作的可替代性的问题。

一个简单例子,不管你什么学校毕业,也不管你工作多少年,如果你的工作能够在很短时间被刚来的毕业生替代,那么你的个人价值就越低。

要想难于替代,首先就必须考虑在成为熟手后如何提升自己,包括质量和速度两个方面内容;其次要考虑就是大量实践经验积累后能否提升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一直是我认为的后续个人核心价值。说到这里,再回顾下企业规范流程管理,研发CMMI等,这些 不否认个人价值的,但是一定是弱化个人的可替代性。替代性有个度,对于企业而言也一样,不可能走了谁就不行,但是一定要减少企业对个人的依赖。

好了,如果按上面的说法,那么企业团队骨干员工都不愿意培养人,不愿意传授知识了?真正有这个思想的人往往就是小农意识,最终害掉自己。一定要明白现在就 是学习型团队,你不愿意传递分析知识别人也有其他方法可以学习,反而你在传递知识过程中你也会加深学习,同时下面人的成长对你也是一直促进,能够督促你持续学习,否则你何以为师?

自我管理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个人自我管理-技能-意识-效率)(3)

个人技能究竟是否达标呢?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该问题,特别是我们现在强调并不是完全量化的考核方法,既然个人技能是为了创造价值,那么引入价值 工程的思路来考虑个人技能是有益的。个人技能的贡献究竟为我们的项目,我们交付的产品创造了多少价值?这些价值有没有人来买单?如果不以价值导向,单纯量化的绩效考核就是一个空话。按这个思路价值会对应到项目上,项目会对应到团队,团队最终对应到个人上面。

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一段时间下来,我究竟创造了哪些价值?我产出了哪些东西?产出物的质量究竟如何?有时候忙忙碌碌一年下来一回顾并没有太多拿得出 手的东西,那么个人技能也大打折扣。没有体现到价值创造的技能不是好技能。很多时候我们随着工作年限不断的调整薪酬,但是我们强调的是工作年限和经验并不能完全体现个人技能和价值,时间积累价值没有错,但是积累速度对不同个体差异太大,这点要注意。

企业文化,团队氛围,项目和工作都直接影响到个人技能的积累。

有时候企业和团队不能给你一个很好的平台,那么这种情况下确实需要考虑转换。如果在一个企业 自己不能成长,完全只是做贡献,虽然对企业有利,但是确实影响到个人价值。再次强调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是双方受益的团队,个人促进团队成长,团队氛围和项 目又不断加强个人实践和技能的提升。个人不要拒绝成长,拒绝承担挑战性工作,只有练到自己手里面的东西才是个人最宝贵的资产,走到哪里都不怕。

每个人都可能在个人技能提升上到达一个瓶颈期,适当的停顿和反思就更加重要,每一次的量变到质变都是一次凤凰涅槃,方向目标正确,路就在那里,我们一直在路上。

个人意识

自我管理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个人自我管理-技能-意识-效率)(4)

前面谈了个人技能,接着谈个人意识。个人的思维和意识决定了实践和行动,而实践和行动锻炼了技能,创造了价值,同时又通过实践反馈回来进一步的优化我们的思维意识体系,形成持续改进和能力提升。对于个人意识主要想从岗位意识,学习意识,实践意识,协同意识等几个方面来谈。

岗位意识

原来没有太强调这点,现在来看是相当重要的。岗位意识简单来说就是我从事岗位的核心工作目标是什么?这个核心目标和团队总体目标和价值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来衡量自己工作的绩效,包括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质量。这个问题不清楚很多时候确实不是个人的问题,还涉及到企业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管理,岗位体系, 绩效考核很多问题。但是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这都是首要明确的内容。

有些时候我们加班加点,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下来,虽然很忙但是又无出总结,也无法说明自己核心的价值贡献,不清楚自己的输出和付出是否同团队目标一样,只有团队整体价值实现了个人价值才可能实现。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一定要有详细的绩效KPI和量化考核,但是每个人意识上还是需要知道自己岗位的核心绩效,半年一 年下来能否有些拿得出手的事情,这些事情又是大家认可带来价值的事情。

前段时间我们在梳理团队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文档写的很全也很规范,但是执行效果不好,不是粗了而是太细了,平时大家记不住。工作的时候落于工作事务后又完 全忘记了还有这么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所以后面我们把这个简单化,重要的就是抓住核心岗位目标和价值,每个人每个岗核心内容就是2-3件事情,随时强调着几件事情,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带着这些核心目标走。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转岗的问题,很多时候随着工作延续,我们岗位会发生一些转变,又可能是平行转换,也可能是职务提升。这里面也涉及到我们思维意识的转变, 这个适应期的长短跟你意识能够转变时间有关系,而不是实际我们技能上面差多少。

比如原来做技术开发转到技术管理岗,原来只是个人把事情做好即可,现在变化为要负责整个团队把事情做好,项目目标的达成就变化为你的核心价值,人员培训教练,协同,任务安排跟踪,客户沟通服务这些事情全部出来了。

首先要意识到这 点才谈得上后面如何去做。所以转岗一样,先搞清楚新岗位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核心绩效是什么是必须的。

责任意识

我们不提倡加班,但是很多时候发现即使项目或客户有很着急的任务,也可以一下班就走,走的心安理得。这很多时候就是责任意识,客户意识,质量意识各方面严 重缺乏。原来我们谈到过主基二元绩效考核,谈的两个方面就是责任心态度和专业技能,责任感不行你专业技能再好也无法真正为企业或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于责任意识首先要有一种责任感,我们不谈什么使命感什么的,一份基本的责任感,对得起公司给你的薪酬待遇这个要求不高。公司不是家,但是公司和个人是相 互促进的契约关系,价值观不符合或薪酬待遇达不到你要求可以走人,但是既然留在公司就必须有责任高质量的把份内的事情做好。我一直想强调的就是多一份付 出,肯定会多一份收获。不能因为收获的多或少而不付出,更不能因为收获可能的时间长短而不付出。

公司对员工,对社会和对客户都承担责任。员工也应该对公司,对工作中的上下游环节,对客户承担责任,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学习意识

自我管理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个人自我管理-技能-意识-效率)(5)

前段时间团队很多人比较闲,但是又不清楚学什么?

大范围的培训很多时候又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培训内容,后面没办法我转变下,即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人安排不 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包括每个人重点的学习内容我都写清楚。但是两个月过去了,回头来看看效果还是不好,多数人虽然安排了学习计划和任务,只要没有每周监督和跟踪,就不放在心上,学习资料草草的看一遍就完事。真正能够吸收和理解的内容相当少,或者说学习的意义没有达到。

原来我们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带着兴趣去学习,对很多人这个要求有点高,但是至少应该做到的是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行为,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是为了个人成长和技能提升,个人技能提升才谈得上个人价值实现。

谈薪酬待遇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一说到个人学习,说到业余时间花了多少在学习上就没人吭声, 这完全是一种不正常的现场。

谈到学习意识,核心的就是转被动学习为一种主动学习的意识,转被动学习为一种个人价值实现和问题驱动的学习。这些意识转变了才 谈得上学习方法上面如何去做?持续学习,学习后实践技能提升,提升后带来价值,必须遵循这个过程演进。我们不主动学习,安于现状,包括很多时候不主动承担 事情,遇到新知识新技术就朝后面退缩都是自废武功。

而现在的学习意识,我们希望的是随时随地的学习,实践中学习,问题驱动的学习。从知道怎么做再到为什么要这么做?从当前知识过渡到相关知识,从不体系化到 逐步体系化知识,这些都需要有意识的去一个个做。一个事情会做了,后面我们谈到为什么要用这个命令?命令的每个参数什么含义,还有无其它方法来实现?能否 自动化?这些往往我们就思考的少,关键还是缺乏主动和兴趣,没有真正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去刨根究底吃透原理?不按这个思路去学习,不总结归纳如何演绎?更 谈不上举一反三。

实践意识

前面谈了学习,而最好的学习就是带着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回想下前面几年个人的学习过程,基本都是和我工作项目实践相互结合的。脱离实践的学习不能持久,也不容易形成长久的记忆并转换为自己的经验库。而实践意识最重要的就是,行动很多时候比学习和理论更加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希望想的一清二楚再去行动,结果就是迟迟都没有行动。后面看到别人成功了做出成绩了,又再抱怨,又再想原来自己也想到过这样做,只是没做而已。

人们不可能通过思考就能够掌握一种实践技能,而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学习的过程本身也是通过实践不断迭代前行的过程,前面想不清楚很正常,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原来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会随着实践过程不断清楚,我们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我们的实践目标和学习路线。只有实践了你才可能掌握一门技 能,并转换为体现自己核心价值的经验。即使在实践过程中没有达到最终的目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多了一份经历,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拓展了自己的知识 面。实践出真知,不要自己放弃实践的机会,不要害怕无结果而不去实践,少说多做,多做多思。

协同意识

自我管理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个人自我管理-技能-意识-效率)(6)

很多时候我在考虑,沟通协同有这么困难吗?

导致沟通协同困难的原因还是我们过于封闭,没有开放包容的意识,过于主观和自我,还有就是先天已有的个人性格因 素等。要知道现在一个大项目的完成绝对不可能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够完成,更多的需要是团队整体的协作分工和共同努力,一个团队里面你把你自己岗位的工作 做好那只是第一步,更多的是上下游沟通协助,完成整个项目和团队的价值。即使你从事soho职业,你也需要和外部供应商,客户沟通协同。

所以该转变思维习 惯和意识的地方,还得转变。并不是说内向的性格不能沟通协同,而是自我自大,狭隘封闭的性格影响沟通协同。具体的沟通协同又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个是获取 知识,一个是分享知识。

首先说提问,请求协助,看起来是小事情,很多人却做不好。该问的不问,面子观很重,不该问的乱问又导致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提问本身也是学问,能问出好问题,相同的问题又不重复问,其本身就是在思考和积累的过程。

具体的方法可以看提问的智慧,里面有详细说明。

其次是分享,很多时候我们意识是懒得沟通,懒得讲,还不如自己把事情做得爽快。但是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是一个团队,团队强大了才更加容易达到最终的目标。分享的过程往往也是自己知识进一步体系化和积累的过程,这点往往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很多日常工作我们做的很熟悉了,一到了要准备给培 训自己给大家讲的时候才发觉不成体系,才发觉很多东西自己也没有完全掌握,准备培训资料过程中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学习。

别人问你问题,你能够清晰的表达清楚,本身又是对自己表达能力的锻炼。不是一定要站在什么大舞台上演讲才是表达能力,团队工作中的的分享和沟通也是表达能力的提升,工作中处处是锻炼的机 会,要意识到。

独立思考意识

我们思考的广度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够实践和深度和远度,一个人工作太多年走到最后,剩下的核心竞争力就只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支撑这个能力的核心又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意识。走来走去到最后,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殊途同归,万法归一。

前人已经留给我们太多基础性质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但是又不是完全的模仿和照搬,否则何来创新和超越。简单来讲独立思考的意思 识就是任何做事情的方法道理,别人传输的实践过程都必须经过自己脑子转一圈,真正的理解,去除糟粕吸取精华,最终揉和为适合自己的东西。

独立思考的意识就是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问题背后的问题,能够多去了解事物运行的内在机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只知道别人让我这么做,为什么不清楚。如果不清楚为什么那 又如何谈得上改进和创新呢?所以导致很多东西做熟悉后就很难进步和超越前人,关键还是懒于思考。

不盲目崇拜,又不完全目中无人,我们能够客观公正的分析事物,找寻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思考来消化所有实践过程中的积累并加入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

个体之间的差距有时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别人比你多想了一步,还有就是在多想一步的基础上还比你多做了一步,久而久之差距就出来了。积累的过程就是这 样,没有一蹴而就,完全在于平时意识转变和过程中的点滴积累。

个人效率

自我管理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个人自我管理-技能-意识-效率)(7)

前面谈了个人技能,个人意识的话题,接着谈下个人效率。其实对于效率问题,在前面很多文章都已经谈到过,在这里不求系统化,只是对最近感悟的一些效率方面的问题做一些总结。

效率这个词要清楚的理解,效率包括了生产率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做事情要做的快,一个是输出物或做出来的产品质量要好,这两个方面都缺一不可。

理解了效率你会发现对于IT行业来说不同的岗位的绩效基本都是效率两个方面内容的展开。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包括开发生产率,也包括了开发程序的缺陷泄露。对于 测试同样,既包括了测试的质量及缺陷泄露,也包括本身测试设计和测试执行的速度。如果质量和速率再来区分一个优先级的话,那必须首先是质量好,再考虑做的 快,质量不好引起大量的返工或其他辅助岗位要来帮助你提升质量,导致整个团队效率大幅下降。

下面就生产率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谈个人效率:

首先谈下生产率的问题,我们一说到个人效率提升就容易联想到时间管理,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时间管理是优化剂而不是个人生产率产生的原动力。一说到生产率差马上想到去改进个人时间管理是有问题的,首先是要内在机体要先改善好,再来说通过时间管理进行辅助进一步提升。

要谈个人生产率,那就需要来看实际工作中涉及 到的工作内容,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了完全常规性的工作,也包括了工作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非常规特殊问题。

提升个人生产率就需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常规性工作生产率提升很简单,即尽量的去考虑自动化,IT人员最常见的思维就是要把重复性的工作自动化掉,把非重复性但是有共性的工作也通过抽象方法识别 出来,首先完成可配置化,再完成自动化问题。说回来对于非IT人员来说,有一些关键意识,包括我们常说的模板化意识,模板化意识本身就是配置化和自动化意 识。一件事情做多了,就形成固定模板,在模板里面把很多东西设置进去,以后仅仅是录入或修改模板里面的数据。还有就是提升各种工具的使用能力,必须意识到 哪些是我们用来吃饭的工具,那么这些工具就必须用的相当熟悉。

我们可以观察下图文印刷店的打字员,对word的使用熟练程度就会远超过你,必须每一个快捷 键都用的相当熟悉。再举例来说,可以看下银行业务员工,对于操作数字小键盘的熟练程度会远远超过一般人。这些内容都没有高深的技术含量,唯一的就是不断的 练习,熟能生巧而已。

所以大量重复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哪些可以更快些,哪些可以复用,是提升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点上没有捷径可言。

非常规性工作方面生产率提升,本质在于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做任何工作工作中都涉及到常规性工作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那么特殊情况如何处理?如何快速的处理就成了个人生产率的重点。对于程序员来说可以感悟比较深刻,有时候一周下来真正开发写代码的时间并不多,而往往就是一个关键问 题一卡就得花2,3天都解决不了。一平均下来整个生产率就下来了。

这个能力的提升很大是我们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而思维能力提升又涉及到在常规性工作完成 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个人总结,在特殊问题解决后能够进行反思,在没有遇到难题的时候能够进行大量的阅读扩展知识面,在常规性工作执行中能够在熟练基础上提出 优化和创新而不是受到思维的束缚。

自我管理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个人自我管理-技能-意识-效率)(8)

其次,再说下效率的第二个方面即质量,没有质量的单纯速度没有任何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的工作时候,不清楚岗位要求,对我们输出物的质量要求,也对 最终的质量没有任何概念。有时候你做的快,但是反反复复的修改,多的时间全部花进去了。还有就是每个人都应该为质量负责的意识,开发人员认为后面反正有测 试人员,我出的错误跟我没有太大关系,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事情。质量意识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产品负责的责任意识,零缺陷意识,持续改进意识,追求细节意识, 客户意识。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当我们考虑质量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平均生产率自然会下降,我们会去做更多的自我Review和测试,我们会有意识的进行检查,很多时候质量问题本身不复杂,关键就是意识转变。其次才是质量和检查方法的问题。

提升质量最简单的就是对于不同类型的事情都能够有一个检查单,事情做完了安装检查单checklist一点点的去检查,虽然比较繁琐但是却最有效。还有就 是对于检查的事情,检查方法我们也要考虑是否能够自动化,检查的过程能否复用,在软件开发里面很多时候我们写单元测试用例,实现单元测试过程自动化很多时候就是考虑后续变更中回归测试的自动化问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