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沈万三后人怎么没落的(明初巨富沈万三的后人与遗产)
明朝沈万三后人怎么没落的(明初巨富沈万三的后人与遗产)三餐尚不得温饱之时,身怀鸿鹄之志也无法向人诉说,旁人只会唾弃一句:穷人不配谈理想。沈万三与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故事,开始于古老的南京城之中,两人当时的身份,都是延街乞讨的小乞丐罢了。纵然小心翼翼,也总有马失前蹄之时。明朝首富沈万三,与皇帝结于少年之时,却在功成名就之后惨遭猜忌,最终一家流放他乡,从此再无音讯。几百年后机缘巧合,沈万三后人深山之中现身,吹散重重迷雾,世人方知沈万三避世大智慧。
沈氏族谱
“不如江南富贵人,日高五丈犹盖被。”
良田万顷,富可敌国,自在逍遥的生活纵使皇帝也万分艳羡。
可滔天财富之下,隐藏的是重重杀机,身居高位之后,自然要铲除异己。
纵然小心翼翼,也总有马失前蹄之时。
明朝首富沈万三,与皇帝结于少年之时,却在功成名就之后惨遭猜忌,最终一家流放他乡,从此再无音讯。
几百年后机缘巧合,沈万三后人深山之中现身,吹散重重迷雾,世人方知沈万三避世大智慧。
不似当年初相识沈万三与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故事,开始于古老的南京城之中,两人当时的身份,都是延街乞讨的小乞丐罢了。
三餐尚不得温饱之时,身怀鸿鹄之志也无法向人诉说,旁人只会唾弃一句:穷人不配谈理想。
朱元璋
偏偏少年意气,相信自己总有出头之日。
朱元璋的理想不过于朝中做官,手下得几人差遣,此生不再受人欺辱,沈万三的愿望则简单渺小,如同村中土财主一般,吃喝不愁。
二人定下“苟富贵,无相忘”之誓言,在乱世中走散,再次重逢之时,二人身份早已大变样,心境也早已不似当年。
朱元璋身居高位,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沈万三也已成为富豪,手下奴仆成群,良田成片。
当年的理想二人只字未提,如今的身份也已不便怀念当初,执手相看泪眼,二人竟是相顾无言。
少时情分深厚,如今二人更是需要相互庇佑。
沈万三
明朝需要修养生息,自然需要沈万三钱财支持,沈万三也深知,只有朱元璋庇佑,自己财富方可世代相传。
二人达成共识,相互帮助共创辉煌,可如今物是人非,眼前之人已不是当年落魄之时,相互取暖的挚交。
杀身之祸从天降士农工商最底层,家财万贯也无法比得上七品芝麻官。
沈万三自在逍遥,却不想子孙受朝廷掣肘,将家中儿婿先后送入朝堂之中,希望能为自己庇佑,谁知招来的却是杀身之祸。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家财万贯又如何?
沈万三
莫须有的罪名一朝降临,身有千百张嘴也无法解释,要么将家中钱财换得一家平安,要么杀身之后家产充公。
灾祸从不是悄无声息降临的,当预兆来临之时,沈万三的弟弟沈万四逃离南京,沈万三却因为对朱元璋太有信心而未能躲得过。
沈万四与友人闲聊之时,得知坊间流传皇帝所作诗篇,言语之中满是对江南富贵之家的艳羡,沈万四心下大惊,随机劝诫兄长一起远离纷扰。沈万三不以为意,沈万四却逃走他乡。
灾难接踵而至,先是儿子因“胡惟庸案”被捕入狱,接着女婿也因“蓝玉案”身陷囹圄,沈万三奔走打点,散尽家财保得一家平安。
可偌大的南京城早已无沈家的容身之处,沈万三带着一家老小连夜出城,自此之后再无踪迹可寻。
沈万三故居
历史悬案无人解沈万三出城避难去往何处?朱元璋无从知晓,世人也无处可寻。
他带来的滔天财富助大明王朝整顿兵马,修筑长城;他带走的万贯家财也让明王朝无比惦念,苦寻多年无果,直到李自成的炮火攻进北京,明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之时,沈万三的消息依旧是谜。
清军的铁骑踏平山海关,沈万三资助建成的长城依旧坚挺,天下却早已改朝换代。清朝皇帝听闻沈万三的传说,多次派使者出去寻找,却最终以失败放弃。
沈万三的消息无处可寻,巨额财富自然也无人知晓,当年月色微凉,终究无人能看清沈万三逃离的身影。
沈万三的故事在正史之上浓墨重彩,民间传说也不断,可其后人的消息却始终无处可寻。
追查沈万三后人消息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商业大亨如同雨后竹笋般出现,沈万三的后人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争先恐后地宣告着自己的身份。
当年资料稀少,沈万三的消息如同石沉大海,并无半点波澜,沈万三却成为商业宣传的噱头,真伪无从考究。
沈万三的遗产既已无处可寻,何不利用他后人的身份大赚一笔?云南丽江与江苏周口,二者先后宣称沈万三的后代居住于此,吸引无数人慕名而来。
历史的真伪已无人在意,两座古城也因此大赚一笔,但是沈家后人究竟何处可寻?沈万三的“遗产”埋于何处?此事成为历史悬案,始终无人能够解答。
多年寻访到此地有人借沈万三后人之名大发横财,有人寻访各地还原历史真相,扎西刘便是后者。多年摄影经验让其对信息的敏感程度远超他人,多年游历让其坚定寻找历史真相的信心。
太行山风声济济,周庄灯火辉煌,丽江熙熙攘攘,却无一是沈万三后人的居住之处。
扎西刘曾经的豪心壮志被现实所磨灭,寻访沈万三后人的工作一再陷入迷茫之中。
此事有何意义?扎西刘多次想放弃,直到走到贵州之时,方才觉得多年探寻不亏。
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少数民族聚居地,风土人情吸引着扎西刘的目光。
其中一个隐匿于大山深处的家族,有着与其他少数民族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
男女皆着布衫,发饰穿着与当地人截然不同。纵使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的扎西刘,也未曾见过如此特别服饰。
令其震惊的是,其中男女老少开口便是一口流利的南京话,江南的吴侬软语听起来格外亲切,扎西刘自小在南京城中长大,南京话怎会不熟悉?
问及姓氏之时,脱口而出的“沈”让扎西刘心下大惊,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寻访总算得偿所愿,这恐怕就是沈万三的后代了吧?
拨开云雾见真容多年寻访,太行山与周庄有着同样熟悉的口音,同样是明初时期迁移至此处,如何判断贵州遗民才是沈万三的后代?仅凭一口流利的南京话?
其实远不只于此。每到一处扎西刘必定仔细调查,生怕遗留任何信息。
屯堡
周庄后人在时间上与沈万三消失时间大致相同,沈氏家族从明初传至如今,自然不容怀疑。
偏偏周庄与南京相隔不远,若是逃难至此,皇帝怕是早就将其带回。此后人非彼后人,周庄一族为沈万三弟弟沈万四之后人,因此才会让人混淆。
大明王朝无比繁华,贵州却也是圣人难行之地,民智未开化,皇帝自然也不会关注过多,天高皇帝远,于此处苟且偷生又有何难?
沈万三当年被发配入滇,伺候再无任何消息。当年镇守滇地之人为沐英,与沈万三交往多年未舍其情谊,让沈万三与之入滇也是沐英所求。
如此观之,身有万贯家财傍身,外有沐英拼死保护,沈万三于此隐性埋名怕是易如反掌,当地史料更是证实这一猜测。
沐英于屯堡之中安居,屯堡之中世代所居住的四大家族,唯独沈氏家族与其他三家不同,至今保持的习俗便可见一斑。
沈氏家族世代经商,家家户户供奉财神爷。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异常之处,可沈氏家族经商天赋似乎与生俱来,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财神爷的相貌也与他处大有不同。
沐英
为此扎西刘猜测,沈万三应有经商之道传予后人,方才换得其经商能力惊人,至于家家供奉的财神爷,应是沈万三的画像。
每年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沈氏族人总会在家族中德高望重之人的带领下,朝着南京的方向叩拜,这难道不是在告慰埋葬于南京的祖先?
巨额财富现真身当年南京城中,朱元璋一声令下沈万三大半家财换得一家平安,弟弟沈万四却因早早逃离躲过一劫。
沈万三深知皇帝猜忌心重,若是于边远之地安居乐业,杀身之祸怕是会卷土重来,为此特定下家规,保得后人平安。
其一便是世代居于屯堡内,沐英开辟此天地,便是为护沈氏一族平安。安于其中皇帝也无法,若是出去恐怕尸骨无存,苟且偷生方能保存血脉,可至今沈氏族人也未曾忘却祖先。
背井离乡之时,沐英为其求得保全家人之法,其他三大家族为守护沈氏族人,也是不畏生死。
沈万三知恩图报,可身陷泥潭无法脱身,唯一回报便是要求沈氏族人不与其通婚。他年若是皇帝忌惮,至少九族之中未与三家恩人相联,诛连之时也可使其脱身。
沈万三后人
财宝如同流水,一夕之间便消失无踪,唯独立身处世之道方能护后人周全,否则何谈财富滔天?沈万三的巨额财富,应该便是传给后人的经商之道与家训,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寻寻觅觅多年,山山水水几重,沈万三的故事依旧在世人口中流传。
江南富贵人,一朝变为乡野莽撞汉,家财万贯时兼济天下,清贫如洗时独善其身,青山依旧在,不见当年富贵人。
财富如同流水,万金挥霍一空仅在朝夕。可若懂得立世之道,钱财也如合浦珍珠,自会如同流水一般,源源不断流入怀中来,恐怕这才是沈万三埋藏于深山之中的巨额财富吧?